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生态经济市建设是今后城市建设的模式,在城市建设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追求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使城市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社会安定。  相似文献   

2.
论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及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全海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32(7):161-164,160
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全球最重要的研究热点之一,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是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生态系统承栽能力限度内,从公众生态意识的提高、生态产业转型、城市自然环境保护、城市生态文化建设等方面实现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持续发展,是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安阳市建设生态城市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针对安阳市城市特点,提出了建设安阳生态城市的对策,以实现安阳城市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层出不穷的出现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已经渗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里,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的困扰。在诸多的问题中,城市环节链条失衡,生态服务系统退化,一系列问题随着而来,严重制约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实际出发,深入地研究和讨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保护措施,根据当地经济的发展情况,有效地改善和健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发挥生态保护的现实意义,促使城市可持续地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明显,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愈发严重,引起了社会大众的关注。本文简要阐述了当前我国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情况,以及目前强调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在城市建设中实施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浅析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以重庆市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由此人们提出了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构想,即实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地。山水园林城市与生态城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本文以重庆市为例,从自然、经济、社会三个生态亚系统入手,分析了重庆市生态系统的现状,主要是提出目前面临的问题和矛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重庆市建设山水园林城市的5条途径。  相似文献   

7.
在对辽河流域水生态、社会经济和自然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针对制约辽河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结合区域内生态环境特点和自然资源优势,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提出建设生态恢复与生态功能提高、污染阻控与水环境改善、湿地公园与区域性休闲旅游度假、人居环境改善与河流城市景观建设、生态高值农业与新农村建设5种模式生态示范区。通过示范区的建设,可以实现区域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的相互统一,可为全面建设生态经济高效、生态环境优美、人居环境良好、社会稳定和谐、生态文化繁荣的生态辽河提供决策指导。  相似文献   

8.
生态城市经济发展战略的新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全面完成“小变”、“中变”任务和“大变”工作的初步启动,广州市在城市规划建设上已初步展现出基于“云山珠水”上形成的“山、城、田、海”生态城市的迷人魅力。但是目前的生态城市建设,仍然是偏重于生态学和城市规划的单一子系统的单一性建设,而生态城市的建设是一个综合系统工程,必须采取行政、法制、技术等多种手段,特别是对生态环境影响最大的经济手段,以实现城市经济和社会向着生态化方向转化,从而保证城市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在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生态循环经济已成为政府追求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一种全新战略选择,本文试图结合广州市生态城市建设的实际,谈谈广州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如何发展生态循环经济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作为东北地区经济、文化的中心,沈阳市不仅是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更应该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典范,建设生态城市已成为沈阳市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从生态城市的内涵出发,详尽阐述了沈阳市生态城市建设的优势与不足,从政府引导、环保机制完善、生态产业培植以及生态文化建设等方面提出对策,以期为实现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建设和谐沈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生态城市的提出为城市的发展找到了一种理想模式,成为现代城市发展建设的方向和目标。生态城市理论研究主要应用在城市的规划、设计和管理上。生态城市建设的评价是衡量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成效的主要依据。本文以佳木斯市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包括4个层次3个子系统10个分目标30个具体指标的佳木斯市生态城市建设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佳木斯市2004年至2008年5年间的生态城市建设进行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来指导佳木斯市生态城市建设。进而实现佳木斯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双赢"目标的城市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1.
上海城市交通建设中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交通设施建设和交通管理是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不可残缺的必要条件之一,故用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来重新审视交通建设的历史和现状是十分必要的。文章提出了弱持续,中持续和强持续的概念,以此从宏观和微观,供给和需求等方面对上海的交通设施管理状况作了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Eco county construction in Chi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IntroductionInChina,countyisthemostelementaryunitinadministration.Ithastherelativelyindependentauthorizationinpolicymakingandadministrativemanagement.Ingeneral,acountyhasalandareaof1000—4000km2withapopulationof0-2—0-8million.Sincethe1990s,countyisr…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可持续城市建设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和福利的内涵,给出了可持续城市的一种定义,建立了可持续福利的一种定量表述模型,分析了中国可持续城市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成因,提出了中国可持续城市建设的途径:开展可持续城市建设的理论研究、强化可持续城市建设的方法论研究、健全可持续城市的制度建设、完善可持续城市的管理体制、构建可持续城市建设的绩效评价体系、建立有效的可持续城市运行机制等.  相似文献   

14.
城市生态化建设与城市化进程中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进程带来了环境的恶化,城市生态化建设是城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文章从城市生态化建设的提出谈起,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生态化建设的内涵,并结合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发展及现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生态化建设的战略对策,树立科学的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观,加强政策引导,健全生态城市发展的有效机制,完善生态城市应用研究的技术、资金保障体系,加强公共教育及文化建设,普及生态文化。面向新世纪,城市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化道路、建设生态城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5.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as an economically strategic sector and a large contributor to pollution generation, is expected to face enormous obstacles if it doesn't respond to the new business and regulatory environmental requirements in an increasingly competitive market after international trade liberization. A practical tool to achieve sustainable construction is through adopting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s (EMS). Movement towards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s is getting momentum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of most developed countries. However this field is still a relatively new and the concept is still marginalized in most of the developing world. It is suggested that lack of awareness is a major contributor to this lag.This paper reports on the results of a research on the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of the top 50 contractors in Egypt. It investigates their ISO 14001/EMS awareness, opinions about contractor's responsibility towards the environment, necessity of ISO 14001, and obstacles and potentials for ISO 14001 adoption. These results will pave the way for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EMS by contractors in Egypt. The paper also discusses integrating sustainable construction principals with EMS. This integration should result in environmental, social, as well as economical benefits.  相似文献   

16.
清原县生态示范区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波  唐伟  孙晓怡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31(5):154-155,157
清原县地处大伙房水库上游,资源丰富,但经济欠发达,实施生态示范区建设,其意义在于以生态环境建设促进经济建设。依据县生态环境状况及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结合国民经济发展规划,运用生态学原理,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中心,概述了清原县生态示范区建设总体规划,从经济、生态、社会三方面进行了效益分析,从人口素质、产业结构、工业布局、资源利用、污染控制和城乡建设等六个方面进行了可持续发展分析。  相似文献   

17.
生态农业的内涵及其可持续发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可持续怅的理论为评价标准,从生态农业的内涵来分析其可持续发展的特征。认为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前景是良好的,中国的生态农业建设举世瞩目,正在从生态村一级水平向生态乡镇和县市一级水平发展,在时空规模上更体现了其可持续发展的深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18.
三峡工程建设引起库区自然水环境的变化,使得在175m以下及临近该水位的个别城镇面临搬迁重建。库区城镇的原有特色是千百年来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适应所形成的,具有三峡库区自身的特点。以生态学的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的规划方法、城市建设技术为传承库区独特的文化和生态遗产,同时可持续地开发利用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9.
从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社会进步三方面构建乡镇环境规划指标体系,并引入“可持续发展度”、“因子贡献度”、“指标偏离度”、“制约度”,对瓜洲镇的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对限制瓜洲镇可持续发展的因素进行识别。研究结果表明:规划基准年(2006年)瓜洲镇的可持续发展度为0.759,处于较强可持续发展阶段;影响瓜洲镇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集中于环境质量及污染物治理方面(占36.75%),其次为经济结构方面(占25.65%),接着为发展支持(占24.21%)、生态环境与资源利用(占9.42%)、生活质量(占2.62%)、经济效益(占1.34%)。  相似文献   

20.
水在生态环境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同时生态环境建设也对水文情势产生重要影响,两者密切相关.黄土丘陵沟壑区属于资源性缺水地区,水土流失非常严重,同时这一地区也是生态环境建设特别是植被恢复与重建的重点区域,研究这一地区的水与生态环境建设间的相互关系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根据黄土丘陵沟壑区的典型流域--延河流域的社会经济统计数据、水文站监测数据及土壤水分和植被生长的有关研究,综合分析后认为:①人口快速增长和社会经济高速发展需要更多的水资源支持,生态环境建设用水受到直接威胁;②生态环境建设特别是建成植被减少了河川径流,由于植被蒸腾过度消耗土壤水库中的水分,一些地方出现土壤干层;③水资源的不足不仅限制了进一步的植树种草,而且也对建成植被产生了不利影响,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小老树",从而使植被的生态环境效益受到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生态环境建设与水的关系,提出了黄土丘陵沟壑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可持续建设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