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缺牙伴重度深覆牙合的患者进行牙合垫式可摘义齿修复,探讨重建颅-颌-关节-牙合系统,恢复颌平衡的有效方法.方法 对20例缺牙伴重度深覆牙 合患者进行模型制取,测定颌位关系,适当的升高咬合,恢复正常的颌间距离,以铸造支架牙 合垫(金属网加塑胶)式可摘义齿进行修复,于治疗后1、2周,1、2个月进行随访观察.结果 戴用义齿2周内有效14例(70%),2周~1个月内有效3例(15%),1~2个月有效1例(5%),总有效率90%(18/20);无效2例(10%).结论 牙 合垫式可摘义齿不但修复缺损的牙列,还恢复了正常的颌位关系,保护了口颌系统,防止牙体的进一步磨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牙合)垫式可摘局部义齿修复老年人牙列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7例牙列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患者,先行修复设计,然后进行过渡塑料(牙合)垫式可摘局部义齿的修复,每月复查并调改至最适颌位.观察3~6个月后,制作永久性(牙合)垫式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嘱6个月复诊1次.结果 37例患者中双(牙合)重建者1...  相似文献   

3.
为分析垫式义齿的临床治疗效果,对31例因牙列缺损伴重度磨耗所致垂直距离过低,伴深覆,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及伴牙周病等进行袷垫式义齿的治疗方法、效果进行总结。结果,显效23例(74.19%),有效5例(16.13%),无效3例(9.68%)。垫式义齿在重建正常的垂直关系的同时,达到修复缺损,恢复咀嚼功能的目的,为治疗与修复同时进行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牙列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的重建修复治疗。方法:对75例牙列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部分伴有TMD症状)的老年患者采用[牙合]垫式可摘义齿重建修复。结果:随访6~22个月,75例患者其颜面美观、咀嚼和发音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有TMD者,大部分患者关节症状缓解或消失;无TMD者,戴用义齿后未出现TMD症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结论:[牙合]垫式可摘义齿[牙合]重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老年牙列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患者直接行牙合垫式可摘局部义齿咬合重建修复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8年9月~2021年12月在弋矶山医院口腔医学中心就诊的重度磨耗并伴有不同程度牙列缺损的患者10例,采用牙合垫式可摘局部义齿完成咬合重建修复。对修复前、义齿修复1、6个月后的患者满意度和咀嚼效率进行比较并统计分析。结果:患者修复后1、6个月的咀嚼效率均高于修复前(P<0.05),而患者修复后1、6个月的咀嚼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位患者对牙合垫式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效果满意。结论:对于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患者采用牙合垫式可摘局部义齿可有效恢复患者口颌系统的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对老年患者由于牙列重度磨耗导致咬合垂直距离(OVD)降低进行咬合重建的疗效.方法:将65例老年牙列重度磨耗患者依据有无牙列缺损和颞下颌关节紊乱(TMD)分为三组.A组42例为牙列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不伴有TMD者;B组15例为牙列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且有功能性TMD者;C组8例为牙列重度磨耗伴有功能性TMD但无牙列缺损者.采用垫式可摘义齿和可摘式牙合垫在正常的正中牙合位进行重建或修复.结果:65例患者随访45d~9年,咀嚼功能明显改善,TMD症状缓解.结论:老年患者由于牙列重度磨耗导致的OVD降低,有必要对其进行咬合重建性修复,在正中(牙合)位行咬合重建修复效果满意,可作为其后固定修复的参考过渡.  相似文献   

7.
胡晓宇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3):2376-2377
目的研究对牙齿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患者采用牙合垫式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对其咀嚼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平顶山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88例牙齿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患者,根据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44例,常规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和观察组(44例,牙合垫式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比较两组咀嚼效能、治疗前后口腔健康水平(GOHAI)评分及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评分。结果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优良率(95.45%)较对照组(68.18%)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GOHAI、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牙齿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患者采用牙合垫式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有利于提高患者咀嚼效能,改善口腔健康水平,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垫式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治疗老年患者牙列缺损伴重度磨耗的效果.方法 选取牙列缺损伴重度磨耗老年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普通可摘义齿重建修复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垫式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治疗,随访1年,观察两组修复效率、满意度及咀嚼效率.结果 观察组修复优良率为93.33%较对照组73.33%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义齿佩戴舒适、咀嚼有力、肌疲劳感消失、面容改观的满意度分别为80.0%、83.33%、90.0%、60.0%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垫式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治疗老年患者牙列缺损伴重度磨耗,能够改善咬合关系,改善咀嚼功能.  相似文献   

9.
游激  唐吟  吴纪楠 《西部医学》2009,21(11):1961-1962
目的对牙齿重度磨耗的老年人牙列缺损患者,用套筒冠义齿修复缺损并重建咬合,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对11例患者先用临时性(牙合)垫义齿恢复其垂直距离,试戴3-6个月合适后改用圆锥型套筒冠义齿修复。结果31例患者100%感觉适应,固位力好,稳定舒适,咀嚼有力。结论对(牙合)重度磨耗的老年牙列缺损患者,套筒冠义齿可有效重建咬合,恢复咀嚼功能,改善面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人牙列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的修复治疗。方法对35例牙列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部分伴有TMD症状)的老年患者采用了[牙合]垫式可摘义齿修复。结果随访3-12个月,35例患者其颜面美观、咀嚼和发音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有TMD者,大部分患者其关节症状缓解或消失;无TMD者,戴用义齿后未出现TMD症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结论[牙合]垫式可摘义齿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老年人牙列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1.
袁志武 《当代医学》2016,(33):55-56
目的 分析不同治疗方法 在老年牙列缺损伴重度磨耗患者临床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择取老年牙列缺损伴重度磨耗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等量法,将患者划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31例.对参照组患者行常规修复措施,对研究组患者行牙合垫式修复措施,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在治疗6个月后,咀嚼功能改善情况以及治疗满意率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牙列缺损伴重度磨耗患者的可摘局部义齿进行牙合垫式修复,不仅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咀嚼功能,还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足度,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值得大面积扩散.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牙列缺损伴牙列重度磨耗患者的修复治疗.方法选择牙列缺损伴牙列重度磨耗患者13例,根据患者余留牙情况、息止牙合间隙等分析,其中9例患者采用牙合垫式可摘义齿修复,4例患者采用固定义齿修复.治疗后随访观察1年.结果随访1年后,11例患者咀嚼有力,12例患者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状缓解,12例患者面型美观.结论咬合重建可缓解牙列重度磨耗患者颞下颌关节的相关症状,明显改善咀嚼功能,过渡性牙合重建修复可为永久性牙合重建修复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固定义齿修复对牙齿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0例牙齿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对照组接受牙合垫式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治疗,观察组接受固定义齿修复治疗。于治疗前后进行咀嚼功能评分,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咀嚼功能、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咀嚼功能、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定义齿修复治疗牙齿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加快口腔功能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安涓  郭晓梅 《中外医疗》2012,31(17):59-59
目的观察咬合重建在治疗由[牙合]严重磨损引起的食物嵌塞和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中的l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因[牙合]严重磨损引起的食物嵌塞伴TMD患者20例,先做暂时性[牙合]垫式义齿,试戴3个月,再做金属铸造可摘[牙合]垫式义齿或固定义齿修复,随访观察2年。结果所有患者食物嵌塞得以治愈,TMD好转,有效率100%,患者满意。结论[牙合]重建在殆严重磨损导致的食物嵌塞和TMD中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李广亚  唐卫  杨俊秀 《宁夏医学杂志》2011,33(11):1106-1107
目的探讨全口过度磨耗患者牙列缺损的活动修复。方法对24例垂直距离降低的患者采用塑料或金属牙合垫式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并恢复垂直距离。结果 24例患者经牙合垫式可摘义齿修复后,面下三分之一高度恢复,22例满意2,例树脂牙合垫咬碎(因患者有夜磨牙),后改用金属合垫后戴用效果良好。结论通过抬高咬合2 mm修复后,垂直距离恢复正常,正中牙合咬颌时上下唇自然闭合,口裂平直,唇红厚度正常,口角不下垂,鼻唇沟和颏唇沟深度适宜,面部比例协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体在临床重度磨耗或伴牙列缺损咬合重建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05-2009年就诊的重度磨耗或伴牙列缺损患者7例,均为中老年患者。其中,重度磨耗无牙列缺损者共2例,采取树脂充填抬高咬合,先进行咬合重建,后期做固定修复;另有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患者5例,用塑料牙合垫式活动义齿对其进行咬合重建后采用烤瓷冠和可摘局部义齿联合修复。以上患者随访6~24个月,观察疗效。结果:修复后临床效果的主观评价为美观及感觉舒适6例;面型均有所改善,咀嚼有力5例,咀嚼改善2例;因口干综合征不适者及颞下颌关节紊乱症患者各1例已缓解。修复后基牙无明显根尖病变、咬合痛及松动等现象。1例患者3个月出现少量烤瓷冠崩瓷,调牙合后无加重,其余均未见明显异常。牙槽嵴高度无明显改变。结论:重度磨耗或伴牙列缺损患者进行咬合重建后,应用塑料牙合垫式活动义齿过渡修复以及之后固定、可摘联合修复的永久修复方法可得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弹性附着体义齿伴重度磨耗的KennedyⅠ类牙列缺损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弹性附着体义齿修复18例下颌双侧末端游离牙列缺损,并与铪垫式可摘义齿修复作对照,比较二者的临床效果和咀嚼效率。结果:经过6个月观察,88.9%的患者认为附着体义齿美观、稳固,对修复效果满意,基牙未发现龋坏及松动,无颞下颌关节明显不适。统计学分析显示弹性附着体咀嚼效率高于传统袷垫式可摘义齿(P〈0.05)。结论:弹性附着体用于伴重度磨耗的KennedyⅠ类牙列缺损的修复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垫式可摘局部义齿修复老年人牙列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7例牙列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患者,先行修复设计,然后进行过渡塑料垫式可摘局部义齿的修复,每月复查并调改至最适颌位。观察3~6个月后,制作永久性垫式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嘱6个月复诊1次。结果 37例患者中双重建者13例,单重建者24例;随访2年,垂直距离得到恢复,咀嚼功能明显改善,肌疲劳感消失,颜面及外形、发音功能恢复良好,修复体对口腔软组织无损伤。结论老年患者由于牙列重度磨耗导致的咬合垂直距离降低有必要进行咬合重建修复,而永久性垫式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可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张纪刚  李莹 《安徽医学》2006,27(5):410-411
目的探讨圆锥型套筒冠治疗牙周病伴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圆锥型套筒冠义齿修复12例牙周病伴牙列缺损患者共86颗基牙,并与13例64颗基牙采用传统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的牙周病伴牙列缺损患者进行对照,观察1年,从牙齿松动度、X线摄片以及治疗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修复1年后采用圆锥型套筒冠义齿修复的86颗基牙比采用传统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的64颗基牙牙齿松动度显著好转(P〈0.05),治疗效果良好(P〈0.05)。结论用圆锥型套筒冠修复牙周病伴牙列缺损可以取得良好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20.
于波 《河北医学》2016,(4):635-637
目的:探讨老年牙列缺损伴重度磨耗患者采用合垫式可摘义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接收的50例牙列缺失伴重度磨耗的患者,均行合垫式可摘义齿修复,比较修复前后患者临床表现及主观感受评价,观察修复3个月、半年的疗效情况,对比修复前后的咀嚼效率改善情况、修复前后Fricton指数变化.结果:修复后,患者面部美观满意度、舒适度、食物嵌塞、牙齿敏感、咀嚼有力明显改善(P<0.05);修复后6个月时,2例患者由于口腔卫生保持较差,发生继发龋而致使修复失败,改用其他修复方式;修复后,患者的咀嚼效率明显升高(P<0.05);修复后,Fricton指数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老年牙列缺损伴重度磨耗采用合垫式可摘义齿,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