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肾移植受者术后免疫状态的监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肾移植术后如何了解移植受者术后的免疫状态,合理应用免疫抑制药物,在免疫不足和免疫过度之间取得平衡,仍是移植医生面临的难题。通过血中免疫抑制药物浓度的测定,结合外周血中的T细胞亚型、细胞因子、细胞粘附分子、含供者基因的微嵌合体、术后PRA水平的测定以及移植肾穿刺标本和细针抽吸细胞的免疫学检查、供受者特异性淋巴细胞体外混合培养反应情况的检测,才能较为准确地了解和评价移植受者术后的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2.
3.
免疫抑制剂用量对肾移植受者细胞因子谱系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长期使用不同剂量的免疫抑制剂对肾移植受者细胞因子谱系的影响。方法 采用多种高灵敏度试剂盒,分别对存活3年以上,且长期使用低剂量免疫抑制剂者(低剂量组),使用常规剂量者(常规组)和慢性移植肾功能丧失者(失功组)的外周血多种细胞因子进行检测,分析细胞因子谱系的变化与临床用药量和移植效果的关系。结果 长期存活且肾功能正常者的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升高,在低剂量组升高尤其明显,而失功组明显降低;各组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水平移植后均有升高,但低剂量组与正常人接近,失功组升高最明显;各组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1移植后均下降,前者在低剂量组和常规组中水平相近。后者以失功组下降最为明显。结论 细胞因子谱系与免疫抑制剂的用量和移植肾功能有关,监测IL-2R和IL-4可能对评价肾移植受者的免疫状态有帮助。  相似文献   

4.
5.
肿瘤坏死因子活性测定在同种异体肾移植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检测了36例肾移植患者术前及术后各期血清和尿液肿瘤死因子(TNF-α)的活性,结果发现:移植术前尿毒症组血清TNF-α活性显著高于正常健康组(P<0.01),术后肾功能稳定组血清TNF-α显著低于术前(P<0.05)。急性排斥反应组血清和尿液TNF-α显著升高(P<0.01),且较临床诊断和血清肌酐(Scr)变化提前1-2天。随着糖皮质中击治疗有效,TNF-α均下降。急性肾小管坏死(ATN)组尿液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肾移植受者不同免疫状态外周血中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的水平,探讨肾移植受者外周血中MDSC的变化规律及MDSC在免疫状态评估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6年10月至2017年5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移植科行肾移植手术的30例受者术前及术后1、7、14、30、90 d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黄疸对外周血T细胞和自然杀伤 (NK)细胞的活性的影响。方法 通过应用CD系列单克隆抗体对 2 0例术前黄疸患者外周血T细胞和NK细胞的活性进行检测 ,观察免疫功能改变。结果 良性黄疸组CD3 (65 .0 9± 6.5 2 )、CD4(4 0 .5 8± 5 .82 )及NK(16.62± 6.91)细胞活性与对照组相比下降明显 (P <0 .0 5 ) ;CD8(3 5 .40± 6.0 7)细胞活性上升 (P <0 .0 5 )。恶性黄疸组CD3 (62 .44± 7.2 8)、CD4(3 0 .0 1± 6.89)及NK(16.2 3± 7.0 2 )细胞活性同样下降明显 (P <0 .0 5 ) ;且良恶性黄疸组CD4(3 0 .0 1± 6.89)细胞活性比较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而黄疸持续时间仅对CD4(分别为 2 3 .43± 3 .70 ,3 0 .0 1± 6.89)有影响。结论 良恶性黄疸能降低T淋巴细胞和NK细胞的活性 ,对机体免疫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肾移植长期存活受者致敏状态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检测肾移植长期存活受者的致敏状态,并分析其与移植肾功能的关系。方法 在定期随访的肾移植受者中,选取存活3年以上的受者66例,其中肾功能正常者46例,慢性肾功能减退者20例,用Lambda Antigen Tray(LAT)酶联免疫试剂盒检测血清中的可溶性抗HLA抗体,分析抗体的类型和特异性、致敏与肾功能及移植后时间的关系。结果 肾功能正常组轻度、中度、高度致敏分别为9例、0例、2例,肾功能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肾移植长期存活受者不同免疫状态下外周血CC家族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将73例存活3年以上的肾移植受者分为肾功能正常的对照组(C组)、低剂量免疫抑制组(L组)和慢性肾功能减退组(D组).应用定量固相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技术检测受者血浆中RANTES、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IP-1α)的含量,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外周血CCR5的表达率.结果L组的RANTES和MIP-1α含量及CCR5的表达率均明显低于C组(P<0.05),但三项指标在D、C组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D组MCP-1含量显著高于C组(P<0.05),但在C、L组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CC家族趋化因子及其受体表达与肾移植受者的免疫状态密切相关,可为临床评价和监测受者的免疫状态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德国研究者在前期研究基础上通过体外培养和免疫干预一类巨噬细胞获取移植耐受诱导细胞(transplant acceptance—inducing cells,TAICs),并在前期动物实验中证实应用TAICs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特异性减轻排斥反应,使移植受者可以安全地减少传统免疫抑制剂用量。本文主要介绍了TAICs的临床制备方法及其在尸体肾移植受者中的应用情况。首先,临床可用的TAICs制备方法主要是采用尸体供肾者的脾脏分离单个核细胞,并通过5d的分阶段的TAICs培养基的培养制备出TAICs,其主要表型仍保持巨噬细胞亚型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器官移植的成功有赖于防止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种机制参与移植排斥的理论已经成为共识,其中T细胞和B细胞分别作为介导排斥反应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主要效应成分已经被广泛研究.NK细胞的自然杀伤功能在移植中的重要性随着对其实验研究成熟可行,也逐渐成为一个感兴趣的介导排斥反应物的研究领域,使学者们更加期望借此叮以解释和降低临床急性排斥的发生率.就NK细胞表面受休(immunoglobulin-like receptors)KIR和肾脏移植的研究进展,本文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2.
肾移植受者术后免疫状态的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移植术后如何了解移植受者术后的免疫状态 ,合理应用免疫抑制药物 ,在免疫不足和免疫过度之间取得平衡 ,仍是移植医生面临的难题。通过血中免疫抑制药物浓度的测定 ,结合外周血中的T细胞亚型、细胞因子、细胞粘附分子、含供者基因的微嵌合体、术后PRA水平的测定以及移植肾穿刺标本和细针抽吸细胞的免疫学检查、供受者特异性淋巴细胞体外混合培养反应情况的检测 ,才能较为准确地了解和评价移植受者术后的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肾移植受者手术前后外周血中树突状细胞(DC)及其亚群骨髓源性DC(mDC)和浆细胞源性DC(pDC)的动态变化,探讨其与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 检测28例肾移植受者术前,术后1、7和28 d外周血中白细胞总数和单个核细胞数(PBMNC);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DC及其亚群的数量和pDC/mDC.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手术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IL)-10和IL-12水平.15名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结果 移植组术前外周血DC总数、pDC和mDC数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pDC/mDC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组受者术后第1天外周血DC数量骤然降低,然后缓慢上升,第28天恢复至手术前的73.7%;mDC和pDC术后也降低,但mDC恢复较快,pDC恢复缓慢,至术后28 d分别达到术前水平的80.1%和50.1%(P<0.05).术后第7天,移植组发生排斥反应者mDC数量高于未发生排斥反应者(P<0.01).受者手术前后IL-10和IL-12的水平变化不明显.结论 DC及其亚群的变化与肾移植受者免疫状态有关,其变化异常提示受者免疫状态不稳定,在受者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时,可以作为诊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外周血CD4^-CD25^high Treg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比例对肾移植受者免疫力的影响,为CD4^+CD25^high Treg细胞的比例变化作为评估移植受者免疫状态及作为预测排斥反应和感染的特异性指标提供实验依据。方法:肾移植受者52例按肾移植术后恢复情况分为免疫力正常组26例,发生排斥反应组17例,发生感染组9例,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CD25^high Treg细胞的比例,所得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组CD4^-CD25^high Treg细胞比例较免疫力正常组显著降低(P〈0.05),发生感染组外周血CD4^+CD25^high Treg细胞的比例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K-506和CsA分别对CD4^+CD25^high Treg细胞比例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肾移植术后受者外周血CD4^-CD25^high Treg细胞比例与受者免疫状态密切相关。CD4^+CD25^high Treg细胞比例的变化可以反应机体的免疫状态的变化,其升高或降低可以作为预测肾移植受者术后发生感染或排斥反应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16.
准确评价肾移植后受者的免疫状态,对于早期诊断排斥反应,评估抗排斥治疗的效果及指导免疫抑制剂的应用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移植后免疫状态监测的方法较多,这些方法从不同的侧面检测受者体内的某些免疫指标,以期反映机体整个免疫系统的功能,截止目前,仍然缺乏准确,特异的监测指标。在评价受者的免疫状态时,必须结合多种因素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7.
肾移植受者免疫状态的监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确评价肾移植后受者的免疫状态 ,对于早期诊断排斥反应 ,评估抗排斥治疗的效果及指导免疫抑制剂的应用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移植后免疫状态监测的方法较多 ,这些方法从不同的侧面检测受者体内的某些免疫指标 ,以期反映机体整个免疫系统的功能。截止目前 ,仍然缺乏准确、特异的监测指标。在评价受者的免疫状态时 ,必须结合多种因素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肾移植受者BK病毒(BKV)的感染特点。 方法 于我院门诊选取肾移植术后48个月内的患者共243例作为试验组,同时选取门诊健康体检者82例作为对照组。采集上述2组的血、尿标本,行BKV尿沉渣细胞学计数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结果 试验组受者的尿Decoy细胞、BKV尿症与BKV血症的阳性率分别为35.4 %、36.6%和16.9%;对照组分别为4.9%、20.7%和2.9%。试验组受者的尿Decoy 细胞阳性者Decoy细胞中位数水平为6个/10 HPF,BKV DNA阳性者尿液和外周血BKV中位数水平分别为1.50×104拷贝/ml和6.87×103拷贝/ml;对照组分别为2个/10 HPF,1.10×104拷贝/ ml和2.24×103拷贝/ml。与健康者相比,肾移植术后试验组BKV DNA阳性率及水平明显升高(P < 0.01)。肾移植受者的尿液Decoy 细胞计数与尿液BKV含量呈正相关(r = 0.636,P < 0.01);尿Decoy大量组(>10个/10 HPF)的血BKV DNA阳性率及水平显著高于少量组(1~5个/10 HPF)(P < 0.05)。 结论 肾移植受者较健康人群易发生BKV再活化。定量尿沉渣细胞学检测简单、易行、敏感,可以作为BKV活化的指标,预测病毒尿症及病毒血症。此外,也可检测血、尿BKV DNA,以了解病毒活化情况和筛查BKV相关的移植肾肾病。  相似文献   

19.
作者检测了11例肾癌患者外周血NK细胞活性及T细胞亚群分布,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患者NK细胞活性、OKT_3~+细胞比例及T4/T8比值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OKT_8~+细胞比例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OKT_4~+细胞比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20.
张怡杰  唐岩 《外科》1996,1(4):136-138
门脉高压症瘀血肿大的脾脏是否具有免疫功能尚存有分歧。本文通过对保留脾脏的远端脾肾静脉分流手术病人和切除脾脏的门奇静脉断流手术病人的外周血NK细胞活性的测定,对照分析了脾切除对门脉高压症病人NK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门脉高压症病人NK细胞活性显著低于正常人;脾切除后NK细胞活性呈渐进性升高,而保留脾脏的病人NK细胞活性无明显变化,术后两周脾切组显著高于保脾组(P〈0.01)。提示门脉高压症病人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