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微灌在浙江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蔬菜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微灌技术可大大减少蔬菜生产用工,实现高效、标准化的水肥灌溉,十分适应规模生产的需要.浙江省农业厅农作物管理局自1995年引进北内镶式滴灌管和微喷等微灌产品以来,微灌技术在62个县(市、区)保护地果蔬生产中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应用,在浙江省建立了30多个集中连片的微灌应用示范点,作为示范推广样板.近年来,微灌技术已成为浙江省重点示范应用的新技术,发展势头强劲.  相似文献   

2.
微灌技术是一项先进的农业节水灌溉技术 ,具有节水省工增效的作用 ,在浙江省蔬菜生产上已有467hm2 应用面积。微灌系统要求有较稳定的供水压力 ,但由于蔬菜生产灌水次数频繁、灌水量变化幅度大 ,一般的供水方法无法满足微灌系统对供水压力稳定性的要求 ,而采用变频调速技术则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1应用原理变频恒压调控微灌系统的工作原理 :当该系统处于工作状态时 ,根据微灌系统灌水所需的供水压力 ,给供水管道设定一个压力信号 ,输入到变频调控器内。当微灌系统停止灌水时 ,供水管道的水压会高于设定的压力(该压力是水泵停止运…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智能化灌溉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微灌技术、肥水耦合灌溉技术及其在甘蔗上的应用效应,展望了应用这些灌溉技术对促进云南省甘蔗生产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蔬菜》2016,(1)
研究和筛选微灌设备应用技术,是解决中国农业水资源短缺和利用率过低问题的必然途径。通过对现有微灌系统的功能标准、模式配置、应用效果等的深入剖析,结合我国现行体制下的农业经营状况,提出了在设施蔬菜栽培中,家庭经营、家庭联合经营、集体经营者适合选用小单元微灌系统;合作经营、企业经营者应以变频恒压微灌系统为推广方向;水电资源相对贫乏的丘陵山区的涉农经营者,适用自流式微蓄微灌系统的灌水模式格局。  相似文献   

5.
蔬菜生产中传统灌溉方式(肩挑手浇和畦沟漫灌)的水资源利用率低,灌溉花工多,强度大,质量差,不利于作物优质高产,加上区域性、季节性、资源性及污染造成的缺水程度逐步加重,蔬菜生产的“水制约”程度加剧,蔬菜灌溉问题日益突出,迫切需要改变传统灌溉方式,推广先进科学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为此,我们引进、筛选出适合蔬菜生产的新型微灌器材,在试验示范成功的基础上,根据浙江蔬菜既有家庭式小规模生产,又有园区农场较大规模生产,以及地形地貌较为复杂等特点,运用微灌器材及其他有关设备设计开发了三种不同应用模式,在生产应…  相似文献   

6.
随着园林绿化的发展,立体花坛造型趋于更加精细完美,立体花坛灌溉也趋于智能化发展。灌溉是立体花坛的养护重点工作之一,采用合理的灌溉方法才能保证植物生长和立体花坛展示效果。立体花坛的灌溉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微灌技术的应用在解决立体花坛养护难题的同时也提高了立体花坛观赏品质。文章根据立体花坛造型特点,介绍适合立体花坛灌溉的4种微灌方式的选用,并说明在立体花坛中常用的微灌灌水器的特点及安装方法;介绍实践中立体花坛微灌系统的组成、设计原则和步骤等关键因素,总结出一套立体花坛微灌系统的施工流程图,为园林绿化中立体花坛灌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膜下微灌施肥是钢架大棚西瓜长季节栽培的主要管理措施,由于缺乏随水施肥的数量指标,大面积生产上普遍靠瓜农经验,取得高产高效的重演性差。笔者通过对土壤养分测试,肥料养分利用率试验,单位西瓜植株N、P_2O_5、K_2O吸收量测试等试验,推算出每生产5 000 kg商品西瓜,667 m~2约需施N 19.1 kg、P_2O_5 11.3 kg、K_2O 22 kg,然后再根据各茬瓜的目标产量和吸肥规律分配基肥与追肥及每茬瓜追肥比例,形成追肥配方16∶5∶20和各次数量。通过测定土壤容重、湿润深度、根层分布、土壤含水量等数值,利用灌水定额、单次微灌时间、微灌周期公式,计算出667 m~2一次灌水4 m~3、每次微灌需20 min,每隔5 d左右灌溉一次。通过对施肥方案、微灌方案的整合,形成定量管理方案,为提高大面积西瓜栽培管理水平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水肥一体化是指根据作物需求,对农田水分和养分进行综合调控和一体化管理,以水促肥、以肥调水,实现水肥耦合的技术,可全面提升农田水肥利用效率。水肥一体化技术通常需借助于微灌系统,将微灌和施肥结合起来,以微灌系统中的水为载体,在灌溉的同时进行施肥,实现水和肥一体化的利用和管理,均匀、定时、定量地给作物根系提供水分和肥料,使作物主要根系附近土壤始终保持疏松和适宜的含水量。该文介绍了番茄生产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操作规程,供广大农户参考。  相似文献   

9.
小管出流在果树灌溉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建波 《落叶果树》2004,36(1):46-46
小管出流灌溉系统是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研究开发成功的一种微灌技术。通过采用超大流道,以直径4mm的塑料小管代替微灌滴头,并辅以田间渗水沟,解决了国产微灌系统中灌水器易被堵塞的难题,形成一套以小管出流灌溉为主体、符合实际要求的果树微灌系统。该系统适用于地形复杂、高差变化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农科院灌溉所承担的科技部仪器改造升级项目“微灌自动检测系统”,日前顺利通过水利部组织的专家验收。 该系统在国内首次实现了在微灌灌水器测试中采用称重测量,提高了测试的重复性和精度;首次实现了在微灌灌水器测试中压力的自动调节和实时监控;首次实现了真正对测试水量、压力、时间等的无人化监测和数据处理以及微灌产品的自动检测。  相似文献   

11.
全国节水工作会议于1991年10月9日,在山东省烟台市召开。与会代表以及国家水利部、山东省、市、县各级领导共160余人参观了山东省蓬莱县登州镇西关村果园微灌工程,对西关村大力发展节水型农业给予了高度评价。西关村位于蓬莱县城西郊,山瘦地薄,水源短缺,全村共有500亩果园,村里在1988年投资7.8万元,安装了250亩果树滴灌的基础上,1990年又投工1990个,投资9.35万元,建成了250亩果园微灌工程,使全村果园实现了微灌化。微灌工程建成后,节水、节能、省工、增  相似文献   

12.
赵凡 《吉林蔬菜》1998,(6):37-37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合理运用水资源是夺得农业丰收的重要保证。近年来,国外在节水灌溉方面不断探索和研究,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果,现介绍10种新的节水灌溉方法。1 微灌 在微灌技术领域,以色列和美国的技术比较先进。微灌可根据作物需水要求,通过低压管道系统与安装在末级管道上的特殊喷水器,将水和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以比较小的流量均匀准确地输送到作  相似文献   

13.
王婷  李瑞 《西北园艺》2019,(5):31-33
随着葡萄面积的逐年增加,单纯以追求葡萄产量的生产模式已无法适应市场需求,葡萄的品质与外观直接影响经济效益。提高葡萄果实品质,除了确定适当负载结果和加强土肥水管理、综合防治病虫害以外,许多新技术、新措施已逐步在葡萄生产中应用。生产中采用"四定一控"标准化模式,即"按亩定株,按株定蔓,按蔓定穗,按穗定粒",每亩产量严格控制在1 000kg以内。技术集约化,集成优良品种、直插建园、避雨栽培、微灌节水、果园生草、疏花疏果、果实套袋、物化调控等综合技术,生产优质果品。  相似文献   

14.
董智为 《中国园艺文摘》2009,25(5):146-146,156
唐山市古冶区在捉业节水增效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实践中,以喷灌、微灌、管道输水、渠道防渗等节水工程技术为基础,与节水型灌溉制度和工程管理措施有机结合,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5.
温室是个相对封闭的生产设施,自然降雨不能被直接利用,温室内作物需要的水分完全依靠人工灌溉措施来保证。传统的沟畦灌(漫灌)对水资源的浪费大,利用率低,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我国干旱地区对水资源的紧缺,微灌节水技术已成为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6.
1节水灌溉及相应设备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和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实际情况,我国的节水灌溉技术体系中,除了喷灌、微灌和低压管道输水灌溉三种灌溉方式外,还包括渠道防渗、雨水集蓄利用、抗旱保苗注水灌、改进的地表灌溉等。与之相对应的节水灌溉设备主要包括喷灌设备、微灌设备、  相似文献   

17.
1微灌的种类 微灌主要包括滴灌、微喷灌、脉冲微喷灌、渗灌等几种. 滴灌:将输水管内的有压水流通过消能滴头,将灌溉水以水滴的形式一滴一滴的滴入土壤中.水滴离开滴头时的压力为零,只有水滴的重力作用于土壤表面.  相似文献   

18.
<正>1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有中药渣资源的地区设施蔬菜基地无土栽培蔬菜。2中药渣基质栽培蔬菜生产方式及设计年限2.1中药渣基质无土栽培蔬菜生产方式南方以有微灌设施的装配式镀锌管塑料大棚生产为主,露地生产为辅。2.2中药渣基质无土栽培蔬菜设计年限期限3年。第1茬蔬菜后,每茬蔬菜定植前应适当添加已发酵的中药渣基质(原用量的10%~20%),3年后全部更新。  相似文献   

19.
设施蔬菜微灌施肥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峄城区是枣庄市的蔬菜基地,多年来受传统技术管理的影响,尤其是大肥大水,蔬菜的产量品质有明显下降的趋势,为此课题组于2005年开始对设施蔬菜进行微灌施肥技术及效果探索。通过研究,蔬菜的产量、品质显著提高,为蔬菜无公害持续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水肥一体化涉及节水灌溉和植物营养2个专业,水肥一体化应用技术由高效节水灌溉设计与实施、水溶肥料、根据作物需水需肥规律拟合灌溉施肥方案组成。从严谨的高效节水灌溉项目设计开始,根据设计要求的参数,安装性价比高的灌溉施肥设备和选择便于自动化的水溶性肥料,辅以科学合理的微灌施肥方案,最终形成规模种植农场定制化、科学的水肥一体化管理方案,实现农产品规模化、标准化和高工效生产。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符合规模种植用户利益需求,符合现代农业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