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松辽盆地北部徐家围子断陷徐东斜坡带地层具有较好的烃源条件,火山岩储层较发育.研究发现,受不同火山机构控制,平而上营城组火山岩储层连通性差,单井气藏流体分布多表现为上气下水的特点,总体上没有统一的气水界面;岩性圈闭是火山岩气藏成藏的主控因素,气藏类型多为构造—岩性气藏.通过对徐东地区营城组火山岩储层综合地质研究,在精细构造解释、火山口识别、火山岩相预测、储层反演预测的基础上,划分出4个近南北向展布的环带状火山岩圈闭发育带:东部斜坡带、徐东断裂带、中部深凹带和西部断阶带.  相似文献   

2.
火山岩圈闭的识别方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松辽盆地深层营城组天然气气藏是火山岩圈闭气藏,识别火山岩圈闭可为天然气勘探提供钻探目标.因此,通过总结徐家围子断陷火山岩圈闭模式(火山岩岩性圈闭、火山岩岩相圈闭、火山岩岩性-断层圈闭)认识了火山岩地震响应特征,同时对火山岩储层进行了层位解释及火山岩岩体识别,并应用相干体、地震反演等技术识别出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岩圈闭,从而形成了火山岩圈闭识别方法.应用该方法在徐家围子断陷识别了营城组火山岩圈闭,并通过钻井证实了火山岩圈闭识别方法的可行性,而且具有Ⅰ、Ⅱ类地震相特征的火山岩岩性-断层圈闭气藏的识别成功率较高.  相似文献   

3.
松辽盆地北部徐家围子断陷火山岩气藏勘探新技术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松辽盆地北部徐家围子地区深层发育了大量的火山岩体,特别是营城组一段,火山岩相以多期的爆发相和喷溢相空间相互叠置为主.火山岩天然气藏广泛分布.勘探实践表明:天然气藏的分布受火山机构和区域构造的控制.火山岩储层在火山口附近的爆发相和喷溢相、相对的局部构造高部位和断裂附近地区比较发育.火山岩物性好坏受地层埋深影响不是很大.各个气藏都在不同的海拔高度见到了水层,说明各个气藏边界受火山岩岩性控制.综合分析研究结果,气藏类型为岩性-构造气藏.火山岩勘探难度大,其成熟方法在国内外不多见,可借鉴的方法很少.结合松辽盆地北部徐家围子地区深层营城组一段火山岩气藏钻探过程,阐述了火山岩气藏勘探方法,深化和丰富了火山岩气藏勘探理论,为以后的火山岩气藏勘探提供了研究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4.
长岭断陷营城组火山岩成藏特征及勘探方向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长岭断陷营城组火山岩气藏具有储量规模大、丰度高、气层厚度大、储集物性好、单井产量高的特点,是深层天然气勘探的主要领域。通过对区内已发现气藏特征及成藏条件综合分析,认为区内主要存在2种类型的火山岩气藏:构造气藏和构造-岩性气藏,在空间分布上气藏主要受烃源岩条件、储集条件及断裂活动控制,具有明显的分带性,围绕长岭断陷东部查干花次凹发育的营城组厚层、块状火山岩体是近期烃类气藏勘探的有利目标。  相似文献   

5.
松辽盆地深层火山岩气藏勘探技术与进展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松辽盆地深层早白垩纪断陷内充填了大量火山岩和碎屑岩地层,在其火山岩地层中已发现了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为此,结合近年来深层火山岩气藏的勘探实践,总结了该区火山岩气藏勘探中形成的5项新技术:气藏的地球物理识别方法、储层岩性识别方法、气层的识别方法、深层气藏钻井技术和深层天然气试气压裂技术。同时介绍了截至目前该区火山岩气藏勘探的最新进展:徐家围子断陷东部获得新突破、徐家围子断陷南部肇州地区钻探获得好效果、徐家围子断陷安达地区含气面积进一步扩大。从目前的勘探技术应用和勘探成果看,松辽盆地深层火山岩气藏具有广阔的勘探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6.
徐家围子断陷宋站凸起深层天然气剩余资源潜力较大,具备良好的天然气成藏条件,是徐家围子断陷深层未来天然气勘探的重点领域,但其火山岩分布及气藏分布规律不明确。文中在大量统计分析和地质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营城组火山岩的分布特征以及气藏分布特征和气藏类型。系统分析并总结出了气藏形成、控制因素、分布规律:1)优质烃源岩控制气藏规模及气藏分布范围;2)火山喷发期次顶部良好的储集空间控制气藏富集部位;3)火山岩相带控制气藏分布;4)构造高部位有利于火山岩气藏富集。  相似文献   

7.
安达凹陷位于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北部,其烃源岩品质优越,下白垩统营城组火山岩储层致密,以岩性气藏为主要类型。该区火山机构类型多样,具有多期喷发、叠置分布的特征。目前该凹陷天然气勘探程度相对较高,储层相对发育的明显火口区目标己基本钻探完毕,亟须寻找新的勘探目标。为此,通过岩心、测井响应和地震反射的标志建立起了火山喷发期次划分标准,结合井—震骨架剖面分析,认为该凹陷存在3期火山喷发,并利用地震相干体和趋势面分析等技术,对各期次火山机构和相带展布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岩相和岩性分布特征决定了该区火山岩储层呈现出西好东差、南好北差的分布格局,西部以岩性构造气藏为主,东部为致密岩性气藏。最后依据研究成果,落实有利勘探面积950 km~2,新识别出超过30个火口区、近火口区,落实了1000×10~8m~3天然气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8.
英台断陷发育营城组一段火山岩岩性—构造气藏,营城组二段致密沉火山碎屑岩岩性气藏及登娄库组—泉头组砂岩气藏3种类型气藏。在分析气藏特征与成藏主控因素的基础上,指出了每种类型气藏的分布规律,并针对不同类型气藏分别采用特尔非法、容积法及地质分析类比法计算了天然气资源量。评价结果表明,英台断陷天然气总资源量为2 848×108m3,剩余资源量为2 228×108m3,占总资源量的78%,其中营城组二段的致密沉火山碎屑岩气藏资源探明率仅为18%,剩余资源潜力大,为下一步勘探的重要接替领域。  相似文献   

9.
以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岩为例,充分利用覆盖全断陷的高精度连片叠前时间偏移三维地震资料,以大量的勘探开发钻探成果为刻度,系统剖析了火山岩地层、火山岩储层、气藏发育特征及控制因素等。研究表明:营城组地层具有"水、火"共生的层序发育特征,在火山喷发区形成以火山岩为主的火山岩层序,火山喷出物波及范围外发育以沉积岩为主的沉积层序,沉积地层中记录了区域火山作用的旋回性;火山喷发受深大走滑断裂带控制,具有横向迁移振荡和纵向多旋回叠置的特征;火山喷发强度控制火山岩储层的发育,单期火山作用的局部性和后期火山对早期火山的改造加剧了火山岩储层的横向变化,导致了火山岩储集层的强非均质性;不同深度、不同岩性、岩相均可以形成有效储层,其中火山岩喷发间断界面和后期构造改造作用是形成有利储层的主要控制因素,与火山岩体复杂的空间组合关系及岩体内岩性、岩相的差异性配置,决定了火山岩具有形成局部"甜点"并大面积分布的致密气藏的特点,使得火山岩勘探理念形成了由"点"到"面"的突破。  相似文献   

10.
徐家围子断陷深层气藏类型及成藏模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松辽盆地北部徐家围子断陷隐蔽型天然气藏形成机制和分布规律复杂,制约了勘探开发工作的进展。为此,依据天然气藏的成因,从勘探开发实用性出发,研究了该区深层气藏类型和成藏模式。结果认为:徐家围子断陷深层主要发育有构造-岩性、岩性-构造、岩性、构造-地层、基岩风化壳等5种气藏类型和上生下储式、自生自储式、下生上储式、幔生上储式等4种成藏模式。另外,根据甲烷碳同位素值、乙烷碳同位素值和干燥系数3方面的天然气成因类型划分结果,认为下白垩统营城组天然气主要分布在煤成气区域,主要来源于下白垩统沙河子组的湖相泥岩和煤层。  相似文献   

11.
准噶尔盆地凝析气资源丰富,但探明程度不高,为了拓展勘探领域,对盆地凝析油气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进行了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油气藏的分布规律,提出了勘探方向。研究结果表明,准噶尔盆地凝析油气主要来源于石炭系、二叠系、侏罗系气源岩,具有多层组含油气的特点。气藏类型主要为构造-岩性气藏,储层物性以低孔、低渗储层为主。凝析气藏类型按成因划分为油气同源热成因型和油气不同源气侵型。高—过成熟烃源灶对凝析油气分布起着决定性作用,断裂对油气运移和聚集起到良好的纵向调节作用,优势沉积相带对油气成藏的规模与分布具有局部控制作用。盆1井西凹陷及其周缘、沙湾凹陷西斜坡、南缘冲断带中段、滴水泉—五彩湾烃源槽及周缘、东道海子—吉木萨尔烃源槽及周缘是准噶尔盆地凝析气藏勘探的有利区。  相似文献   

12.
不同压力气藏的天然气扩散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法在研究不同压力气藏含气浓度及盖层生烃能力封闭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压力气藏的天然气扩散作用的特征。目的评价气藏中天然气扩散损失量及其保存条件。结果高压气藏中的天然气扩散散失作用强,只有上覆盖层具更高的含气浓度时,方可阻止其天然气的向上扩散散失;常压气藏在通常情况下,其天然气向上扩散散失,但在上覆盖层具较高含气浓度时,也可阻止其天然气的向上扩散散失;低压气藏中天然气的向上扩散散失已被抑制,保存条件好。结论不同压力气藏具有不同的天然气扩散特征,其扩散损失量和保存条件也就不同。  相似文献   

13.
中国石油的天然气开发技术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天然气已经成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油")最具成长性的主营核心业务,"十五"以来年新增天然气地质储量平均在3000×108m3以上,年产量平均增幅超过15%,形成了川渝、长庆、塔里木3大核心供气区。基本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6类气藏开发配套技术:①大面积小气藏叠合型低渗透砂岩气藏低成本开发配套技术;②连续型低渗透砂岩气藏水平井开发技术;③超深高压气藏开发技术;④复杂碳酸盐岩气藏开发技术;⑤疏松砂岩气藏开发技术;⑥火山岩气藏开发技术。未来10年,中国石油的天然气业务将持续快速发展,但低品位储量进一步增加,需要解决低渗透砂岩气藏提高采收率、超深高压气藏长期高产稳产、碳酸盐岩气藏流体预测、高含硫气藏安全高效开发、火山岩气藏整体规模开发、疏松砂岩气藏开发后期防砂治水等技术难题,同时要积极发展煤层气、页岩气等非常规天然气开发技术。  相似文献   

14.
凝析气藏开发方式浅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凝析气藏的开发不同于一般气藏,除了要考虑天然气采收率外,更重要的还需要考虑提高凝析油采收率的问题。针对衰竭式、保持压力和部分保持压力3种开发方式,研究了纯凝析气藏和带油环凝析气藏开发方式的选择,并进行举例论证。  相似文献   

15.
低渗特低渗气藏剩余气分布的描述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低渗特低渗、无明显边、底水的异常高压干气气藏开采一段时间后,储层中不同区域的地层压力下降不均衡,但含气饱和度(Sg)却相差不大,用含气饱和度无法准确地描述气藏剩余气的分布状况。因此,人们通常用开采过程中压力的分布来定性描述这类气藏的剩余气分布。根据真实气体的状态方程和可采储量的定义,建立了可采储量采出程度(K)与地层压力(P)之间的函数关系,将开采过程中的地层压力分布转化为可采储量采出程度的分布,实现了剩余气分布的定量描述。  相似文献   

16.
贾爱林  闫海军 《石油学报》2014,35(3):519-527
中国碳酸盐岩气藏主要分布在塔里木、四川和鄂尔多斯盆地,碳酸盐岩气藏开发面临着储层非均质性强、预测难度大、流体性质及分布复杂、单井产量差异大、稳产难度大等难题。立足于中国碳酸盐岩气藏的开发实践,可将中国碳酸盐岩气藏划分为:缝洞型、礁滩型、风化壳型以及层状白云岩型4种类型。不同类型碳酸盐岩气藏在储集空间、储层成因、开发特征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气藏特征的差异导致不同类型碳酸盐岩气藏面临不同的开发难题。以中国目前正在开发的4个典型碳酸盐岩气藏为例研究不同类型气藏开发面临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典型气藏开发的解决对策,从而为不同类型碳酸盐岩气藏实现“规模建产、高效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火山岩气藏地质结构极其复杂,具有多火山体多期次喷发交互叠置、岩性岩相变化快、厚度变化大、非均质性极强、连续性及可对比性差等特点。针对松南火山岩气藏地质特征复杂和开发难度大的特点,通过开展岩性岩相、储层物性、裂缝发育程度、储层压敏性以及井型等因素对气藏产能的影响研究,认为采用不均匀井网形式,“水平井与直井(初期评价井)组合、稀井高产、高密低稀、高渗开采低渗”的滚动部署方式开发火山岩气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鄂尔多斯盆地非构造气藏可分为4类:砂岩透镜体岩性圈闭、差异成岩作用形成的岩性圈闭、上倾岩性-地层圈闭、与风化壳和不整合面有关的岩性-地层圈闭气藏.非构造气藏分布受生烃坳陷和高效储集层分布制约,常位于气源岩与高效储集层的叠合部位、隆起与坳陷的转换部位.位于晋西挠褶带和天环坳陷间的伊陕斜坡区,因具有构造变形微弱,上、下古生界生烃中心叠置,高效储层发育,储集层物性侧向变化快等特点,具备形成非构造圈闭优越条件,为盆地气藏勘探的重点区带.  相似文献   

19.
页岩气与深盆气成藏的相似与相关性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页岩气藏和深盆气藏在生、储、排烃以及运移、聚集、压力特征、分布特征等成藏诸要素间密切相关。对比分析表明,这2类气藏的形成都需要大面积、厚层烃源岩,裂缝是其重要储集空间,排烃方式以扩散作用为主,短距离运移,在低孔低渗透储层形成的隐蔽圈闭中聚集成藏;气藏内常具异常地层压力。盆地边缘斜坡是两者共同发育的最有利地区。预测中国南方志留系等富有机质页岩发育区是页岩气藏的勘探潜力地区。  相似文献   

20.
为落实川西坳陷洛带气田的天然气储量,利用地质、地球物理相结合的方法,对其上侏罗统蓬莱镇组储层进行了地球物理模型研究。研究表明,洛带气田含气砂体的孔隙度、渗透率和含气饱和度与速度呈线性关系,含气砂岩具有低速度、强振幅、低频率、 低关联维、高道积分特征。据此,较准确地预测了储层的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