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根据我国现阶段水体下采煤理论及开采经验,系统地分析和研究了富煤一矿水体下采煤的技术及条件,通过对煤层覆岩条件及其防水特征研究后,认为本矿井的煤层覆岩条件和留设的防水安全煤岩柱特征均有利于水体下开采全部煤层,但地表破坏和覆岩破坏的沟通强度、采深采厚比值的研究结果显示,开采M_(15)号煤层以上的煤层是安全的,开采M_(15)号以下的煤层则需要在开采上部煤层时进行监控监测,以便采取适合本矿井的综合措施后确定能否开采。  相似文献   

2.
煤矿采空区上覆岩层变形控制已经成为安全开采的关键环节,是确保工作人员及周边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为得到合理的煤层开采方式、降低采空区引起的地表沉降,以山东莱芜市北埠煤矿为研究对象,利用FLAC~(3d)模拟软件对不同开挖方式下采空区上覆围岩的变形特征及地表沉降规律展开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开挖同一煤层条件下,双向开采引起的变形量大于单项开采;(2)相同采序条件下,单向开采引起的竖向变形与影响范围较小;(3)煤层开采顺序一定时,不同开采方式导致的地表最大沉降值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3.
急倾斜煤层开采岩移基本规律的模型试验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针对新集三矿急倾斜煤层开采复杂的采矿地质条件,运用实验室相似模型试验方法,对西三采区煤层开采引起的岩体移动和地表沉陷的基本规律进行了研究,总结出了新集三矿急倾斜煤层开采重复采动所引起的厚冲积层岩体移动基本特征和地表沉陷的相关参数。所得结果对现场开采及地表沉陷治理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对于同类地质和开采条件的矿区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浅埋煤层开采三维相似材料模拟实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三维相似材料模拟,将浅埋煤层开采的上覆岩层运动与地表沉陷作为一个整体系统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对其整体结构,从地下煤层开采到上覆岩层运动规律、破裂拱的形成及发展变化直至地表沉陷变形运动规律进行研究,给出了相关的定性研究结论,可为现场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22)
对煤矿地下开采导致的地面沉陷进行观测站设计并进行地表移动观测与分析,对于保障煤矿安全生产、预测地表沉陷范围、降低开采成本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建新煤矿4210工作面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地表移动站设计,采用实地观测法对该工作面进行地表移动观测,以获取本地区特有条件下,因地下煤层开采后,引起的地表移动、变形及破坏规律,并计算获得各种移动角、边界角、最大下沉角、充分采动角等数据,为矿区规划、环境评价、矿井设计、以及安全合理的留设保安煤柱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国内某大型煤矿为原型,采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对厚松散层下,内部煤矿开采过程中地表沉陷进行数值模拟,并对模拟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研究表明:随着煤炭资源的采出,地表沉陷不断增大,并且相比于一般条件,厚松散层下煤炭开采所产生的地表沉陷影响范围变大.  相似文献   

7.
大倾角煤层开采岩移基本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南桐矿务局南桐煤矿大倾角煤层的复杂条件 ,运用实验室相似模型试验和基于显式有限差分基础上的FLAC程序 ,对南桐煤矿二井三区煤层开采引起的岩体移动、矿山压力分布和地表沉陷的基本规律进行了研究 ,所得结果对现场开采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把岩体看作均质、各向同性连续透水弹性介质,引用Harr(1962)提出的镜像理论,结合Zienkiewicz(1958)和Femandez(1994)所作的假定,推导了倾斜地表下水工压力隧洞内水外渗产生的有效应力:假定初始应力场为自重应力场,结合现有的部分成果,详细分析倾斜地表下水工压力隧洞初次充水和正常运行期围岩中的应力场分布。倾斜地表下水工压力隧洞在满足挪威准则的前提下,围岩最小主应力在一定范围内为拉应力,拉应力区呈蝶形分布,且其范围随地表倾斜角的增加而扩大:倾斜地表下压力隧洞最易出现水力劈裂现象的不利位置是围岩拉应力蝶形区伸展最大的方位:隧洞埋深增加1/8最小覆盖层厚度可有效地减小围岩中拉应力区的范围:陡倾地表下压力隧洞设计应慎用水工隧洞设计规范的边坡高限角。  相似文献   

9.
小浪底水库下采煤导水裂隙发育监测与模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安矿有8.00×107 t煤炭资源处在小浪底水库水体之下,煤厚变化大(0.0~18.8 m),现有的导水裂隙高度计算方法不能满足水体下采煤安全评价的要求,水体下采煤存在突水隐患。为确定开采过程中覆岩破坏上限及其是否导通地表水体,研究区在5个地面钻孔中进行超声成像观测,在5个井下钻孔中进行并行网络电法CT观测,并通过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进一步研究各种不同开采条件下的覆岩破坏过程。观测及模拟结果表明,导水裂隙发育最大高度主要取决于煤层采厚,两者之间为非线性关系,在此基础上给出相应计算公式,为结合其他突水影响因素确定安全可采分区提供可靠依据,并得到3个位于安全可采区内的工作面工业性试采成功的验证。  相似文献   

10.
开采顺序对地表沉陷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充分开采建筑物下的煤炭资源和缓解矿区采掘接替紧张的矛盾以及延长矿井服务年限,同时又能最大限度地减小地下开采对地表建筑物损害,结合湖南省新生煤矿伍家冲矿井特定的地质采矿条件,对工作面开采顺序与地表移动和变形的关系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模拟的结果表明,采用跳采开采时,建筑物的地表移动和变形各参数的最大值比顺序开采时的值要小.  相似文献   

11.
方丽  朱赛鸿 《城市建筑》2014,(29):56-56
本文以光伏表皮材料与高层住宅立面设计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我国高层住宅发展的势在必行、光伏表皮的美学表达与设计要素,对光伏表皮构件与高层住宅立面设计的一体化设计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一体化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光伏表皮材料与高层住宅立面设计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我国高层住宅发展的势在必行、光伏表皮的美学表达与设计要素,对光伏表皮构件与高层住宅立面设计的一体化设计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一体化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膜结构形状确定的三类问题及其求解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提出了膜结构形状确定的三类问题:第一类问题是给定边界条件的等应力最小曲面确定问题。第二类问题是给定边界条件的平衡曲面确定问题,第三类问题是给定曲面几何的最均匀应力分布确定问题。对第一、第二类问题,本文采用动力松弛方法求解;对第三类问题,本文提出了最小二乘法的计算理论和求解方法。数值算例表明了本文方法的实用性和优越性。本文方法具有概念明晰、推导简单和计算快速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常静波 《山西建筑》2004,30(10):45-46
从施工操作方面分析了现浇钢筋混凝土表面缺陷的成因,并就施工过程中避免表面缺陷的产生而采取的有效措施进行了介绍,提出了混凝土表面缺陷的一些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基于双三次B样条插值的空间结构自由曲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双三次B样条插值曲面方法是工业造型、机械制造领域应用成熟的一种自由曲面设计方法,本在分析空间结构曲面设计现状、需求以及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应用C^2连续的双三次B样条插值曲面方法进行空间结构自由曲面设计算法,并通过实例论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隧道施工引起地层移动及变形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沈良帅 《山西建筑》2007,33(2):291-292
简述了城市隧道施工的有关要求,探讨了地表变形与沉降对建筑物的影响,采用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相结合对地表沉降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以确保地下工程建设质量。  相似文献   

17.
从柔性基层路面的结构特点、材料选择、施工要求等方面对柔性基层路面设计理论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指出各地应根据具体的气候、交通、材料、经济等工程具体条件优选沥青路面结构和结构组合。  相似文献   

18.
王小民 《山西建筑》2007,33(26):315-316
建立了隧道内复合式路面结构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在垫层设有排水沟的路面结构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开有排水沟的混凝土垫层的应力与应变,并分析了排水沟宽度和排水沟的间隔对应力应变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隧道盾构法开挖对地表沉降变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盾构隧道开挖对地表的影响,借助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实际测量数据、Peck经验公式相对比方法,综合分析了隧道开挖后地表的沉降变形规律。通过隧道盾构施工开展的数值模拟分析研究,可为优化设计和施工提供具有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和宝贵的工程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20.
网球场膜结构施工技术主要针对膜结构的特点,采用EASY8.2软件,对选用材料特性进行计算分析,得到相关的膜材受力值,并通过试验来确定设计参数是否满足膜结构技术规程要求。最终,根据实际受力分析数据进行膜面铺设、膜布展开、膜面施工,并对产品保护、膜面安装和施工完成后的膜面保护进行详细的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