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水果生产系统既是温室气体(GHG)排放源,又可通过土壤固碳起到减排增汇作用.计算中国不同水果生产系统传统与优化管理措施的净GHG平衡和单位产品温室气体强度(GHGI),识别不同水果生产的主要GHG排放途径及其优化碳减排潜力,可为水果生产绿色低碳管理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对策.本文对307项常规果园管理措施和333项优化果园管理措施下的肥料投入、产量、净GHG平衡和GHGI结果进行了Meta分析,并将其按播种面积大小分为柑橘、苹果、梨、葡萄、香蕉和其他水果共6类.结果表明:采取氮肥减量、增施有机肥、灌溉减量、控制灌水周期以及水肥耦合等优化管理措施的水果生产系统,在产量及GHG减排上都具优势.传统和优化管理措施下不同水果生产系统净GHG平衡排序均为香蕉>梨>苹果>葡萄>其他>柑橘,但优化措施净GHG平衡大幅降低53.2%~75.8%.不同水果生产系统GHGI也从传统措施下2.82±0.20(柑橘)~4.32±0.27(葡萄) kg (CO2-eq)·kg-1降至优化措施下0.64±0.19(柑橘)~1.40±0.13(香蕉) kg (CO2-eq)·kg-1.水果生产系统GHG排放的主要来源是投入氮肥在其生产和运输过程排放的CO2-eq及氮肥诱导的N2O排放和灌溉机械能耗CO2排放.通过秸秆还田、地面覆盖及免耕等优化措施增加土壤有机碳可以抵消我国不同水果生产系统38.4%~66.9%的GHG排放.因此,我国水果生产系统具有较大的碳减排潜力,在未来水果消费需求大增的情况下,通过优化果园管理措施可以减缓水果生产引起的GHG排放,助力碳达峰和碳中和.  相似文献   

2.
采用一种油井到车轮(well to wheel,WTW)的分析方法,确定生物丁醇相关WTW活动包括玉米种植、玉米的运输、丁醇生产、丁醇运输、车辆运行.采用3种不同的副产品分配方法,计算并比较了玉米丁醇在生命周期内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研究结果表明:根据能值法和产品替代法,玉米丁醇生命周期温室气体(GHG)排放量与同等热值汽油相比可以减少26.0%~49.5%;用生物丁醇联产的丙酮替代以石油为基础的丙酮,可以显著降低丁醇生命周期GHG排放量;玉米丁醇生命周期中,GHG排放的主要来源是使用天然气、柴油和氮肥,分别占到总GHG排放的53.00%、21.40%和13.38%.  相似文献   

3.
作为重要的能源消耗及污染物排放行业,电力清洁、绿色、低碳发展意义重大。此文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为准入点,对我国电力需求的空间进行了理论分析,预测2030年将是我国电力需求的拐点;结合我国资源禀赋情况、各品类电源特点,对我国应重点关注的清洁电力品类进行了排序,顺序依次为太阳能、风电、核电、气电和煤电,并对能源互联网给电力发展所带来的颠覆性变化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各个电力品类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全面梳理。  相似文献   

4.
以化纤行业为研究对象,采用本地排放因子,按时间、空间、子行业分别建立VOCs的源排放清单,应用Salford Predictive Miner(SPM)数据挖掘工具分析浙江省化纤行业污染物排放特征,分析PM_(2.5)和VOCs以及其他大气污染因子(NO_x、SO_2、PM_(10)、CO)之间的关联性.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国化纤行业VOCs排放量快速上升,子行业中人造纤维VOCs排放量占比超过60%.在浙江省化纤行业中,低浓度的VOCs排放会对PM_(2.5)排放量产生极敏感的影响,对PM_(2.5)排放量影响最大的是NO_x的排放量.制定化纤行业大气污染控制措施和政策时,加强控制NO_x排放总量和VOCs排放浓度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5.
2011年11月25日,北京服装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翔教授做了题为“纺织工业降低GHG排放国际囤内动态”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赵圈棵主持,北京服装学院副校长廖青应邀参加讲座。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水泥产量逐年增高,水泥生产过程中的NOx排放量也越来越大,因此,控制水泥行业NOx的排放压力巨大.详细介绍了富氧燃烧技术应用于水泥行业进行脱硝的机理、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对富氧燃烧技术应用于水泥行业进行脱硝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得出此技术对于减少水泥行业中的NOx排放具有很大潜力.  相似文献   

7.
新密电厂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密电厂是典型的坑口电厂.煤矸石、矿井水等煤炭生产废弃物的处理一直是煤电行业关注的热点问题,对此问题运用循环经济理论,分析了新密电厂发展循环经济的背景,提出了通过提取硅铝合金、水循环利用、新型建材生产等方式,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的循环经济发展具体模式,为我国电力企业开展循环经济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殷闯 《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21,37(2):176-178,184
随着火电行业超低排放改造的实施,其他非电行业的超低排放改造也已陆续启动。对火电行业与水泥行业国家颁布的大气环境污染物排放标准进行了对比分析。根据火电行业实施超低排放的技术与成功经验,结合水泥行业的特点,探讨了水泥行业实施超低排放的可行性,以期为推进水泥行业的超低排放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与GB13223-2011《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施行的背景下,超低排放技术被广泛运用,随之带来的是CEMS测量准度与精度不能满足超低排放技术的需求,文章从CEMS测点代表性与颗粒物监测准确性两个方面结合现场监测数据来说明CEMS改进的必要性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中国纸产品全生命周期GHG排放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理论与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中废弃物处理温室气体排放计算方法,对中国2010年和2015年纸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主要温室气体排放分别进行了分析.研究的纸产品生命周期评价边界包括:林木种植管理、制浆造纸过程、运输过程、废纸回收制浆、焚烧和填埋.结果表明:中国2010年和2015年纸产品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量分别为13.4、20.3 Mt CO2-eq,其中林木种植和管理阶段为碳汇,能存储的CO2分别为82.6和108.2 Mt CO2-eq,制浆和造纸阶段为碳源,排放的GHG2分别为52.4、77.3 Mt CO2-eq,运输阶段为8.3、10.3 Mt CO2-eq,废纸焚烧和填埋阶段为35.3、40.9 Mt CO2-eq.  相似文献   

11.
国内125MW燃煤发电机组众多,煤炭燃烧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有SOx,NOx和粉尘等,煤炭的大量消耗导致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分析了煤粉在炉内空间燃烧产生污染物的机理,并在此基础上针对125MW电厂锅炉进行污染物排放浓度与总量的测试,得出了煤粉燃烧污染物排放的基本规律,以及有效降低污染物生成的技术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2.
大型火电机组供电煤耗率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介绍了目前我国燃煤发电机组供电煤耗状况,分析比较了国外燃煤发电机组和国内不同型号燃煤发电机组的供电煤耗.结果表明,我国燃煤发电机组的供电煤耗与发达国家相比明显偏高,节能潜力十分巨大.  相似文献   

13.
空气分级燃烧降低燃煤电站锅炉NOx生成的技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燃煤电厂锅炉燃烧中,NOx生成浓度高,排放量大,严重影响大气环境品质.而煤种、一次空气系数、锅炉负荷、火上风投停是影响NOx生成的重要因素,在大型电站燃煤锅炉中实施空气分级燃烧技术,可降低NOx排放的浓度.  相似文献   

14.
燃煤电厂排放的NOx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通过研究,尿素添加剂湿法烟气脱氮技术可以应用于火电厂锅炉烟气的治理过程。结合尿素/添加剂湿法脱硝工艺机理,系统的介绍了不同添加剂对应的脱硝反应原理,分析了添加剂不同时反应机理的差异,指出不同添加剂情况下影响脱硝效率的问题,并针对我国国情对尿素/添加剂湿法脱硝工艺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建议。尿素湿法脱硝工艺流程简单,并且没有二次污染,同时,添加剂对尿素湿法脱硝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优化煤泥掺配 强化稳定燃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煤炭价格不断上涨,火电行业经营压力巨大,现阶段火电厂掺烧煤泥等劣质煤是降低燃料成本、缓解经营压力的好方法。本文主要探讨了煤泥掺烧对锅炉制粉系统运行及燃烧稳定的影响,针对煤泥的特点所采取的输配管理原则和配烧方案,对锅炉燃烧方式进行完善并采取强化燃烧的一些具体措施进行详细探讨,在实际运行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优化煤泥掺配 强化稳定燃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煤炭价格不断上涨,火电行业经营压力巨大,现阶段火电厂掺烧煤泥等劣质煤是降低燃料成本、缓解经营压力的好方法。本文主要探讨了煤泥掺烧对锅炉制粉系统运行及燃烧稳定的影响,针对煤泥的特点所采取的输配管理原则和配烧方案,对锅炉燃烧方式进行完善并采取强化燃烧的一些具体措施进行详细探讨,在实际运行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洁净煤发电技术的发展前景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为了应对全球能源资源现状与地球气候环境的变化趋势,未来的洁净煤发电技术将以控制CO2排放为基本出发点,传统的燃煤发电方式将面临巨大的挑战与技术创新,并期待着全新的洁净煤发电技术理念。作者初步讨论了煤气化技术,超超临界蒸汽参数煤粉锅炉,超临界蒸汽参数循环流化床锅炉,新型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增压富氧燃烧整体化发电等若干技术的发展前景,谨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燃煤电厂煤粉燃尽性综合评价指数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燃煤电厂普遍面临煤质变化大、燃烧效率低、煤耗高的问题,正确评价煤质和预测煤粉燃尽性意义重大。依据电厂锅炉实际燃烧状况,基于工业分析和煤岩特征的两类燃尽性评价指数表明,工业分析中的挥发分、内在水和发热量,以及煤岩组成中镜质组、壳质组和部分惰质组等活性组分的含量对燃尽性的影响尤为重要,粒度有不容忽略的作用,据此构建起的燃尽性综合评价指数SI2与飞灰可燃物含量有很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火电厂是一次能源用能大户,全年耗煤量非常巨大,提高火电厂的一次设备利用率,尽可能的降低发电成本,本文通过现场实际运行经验,总结分析出了火电厂磨煤机在运行过程中可采取的切实可行的提高干燥出力措施,如改变磨组运行方式,提高磨煤机入口热风温度,提高空预器洁净度,减少了堵磨的概率和提高机组出力、节省厂用电等。  相似文献   

20.
超细煤粉技术能有效地控制大型燃煤电站锅炉的NOx排放.同时超细煤粉技术还能提高电站锅炉运行的经济性,改善飞灰的综合利用.超细煤粉技术包括一般的超细煤粉技术和超细煤粉再燃技术,在我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使用超细煤粉作为燃料时,比采用普通煤粉作为燃料降低NOx排放的效果要好,对于空气分级燃烧的大型电站锅炉,NOx排放的降低随着空气分级程度的增强而增强,能有效降低NOx30%以上的排放量.使用超细煤粉技术还能提高锅炉的热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