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多导睡眠图(PSG)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的诊断价值及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对睡眠结构,血氧,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 对230例打鼾患者进行多导睡眠图监测。结果 230例诊断SAS108例(46.9%),单纯鼾症(SS)122例,SAS与SS组两组相比在睡眠结构,呼吸紊乱,血氧,心血管系统变化等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PSG是诊断SAS,判定病情程度,指导治疗的一种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2.
打鼾120例多导睡眠图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打鼾的危害性及多导睡眠图 (PSG)的临床价值 .方法 分析打鼾者 1 2 0例的 PSG.按呼吸暂停指数(AHI)≥ 5和 <5分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SAS)和单纯打鼾(SS)两组进行比较 .结果  SAS和 SS各 6 0例 . SAS组男性比例大于 SS组 (P <0 .0 5 ) ,体质量指数 (BMI)也高 (P <0 .0 1 ) .打鼾者的睡眠质量差 ,两组睡眠效率 (SE)差异不显著 ,但 SAS组睡眠潜伏期 (SL )短 (P<0 .0 1 )、微觉醒 (MA)次数多 (P<0 .日 0 5 )、深睡少 (P<0 .0 1 ) . SAS组睡眠低氧血症发生率和氧减饱和度指数 (DOI)显著高于 SS组 (P<0 .0 1 ) .夜间出现心血管系统异常 6 8例 (5 6 .7% ) ,SAS组显著高于 SS组 (P<0 .0 1 ) .结论 打鼾影响生活质量 ,明显增加心血管系统并发症 .PSG有助于临床对打鼾的诊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整夜血氧饱和度(SaO2)监测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患的诊断价值。方法:133例因打鼾、夜间憋气、白天嗜睡疲乏的就诊经整夜多导睡眠监测(PSG),根据睡眠呼吸紊乱指数(RDI)分为非SAS组(RDI<5)29例,轻度SAS组(RDI5-20)20例,中度SAS组(RDI(20-40)29例、重度SAS组(RDI≥40)55例4组,采用回顾性研究,对比整夜SaO2监测指标与多导睡眠呼吸监测结果。结果:LSsO2联合SIT90诊断AS特异性及敏感性均较高。结论:整夜血氧饱和度监测对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多导睡眠图(PSG)特征.方法 通过分析PSG,分析比较了确诊为OSAHS患者78例和单纯性鼾症(PS)者70例的睡眠呼吸各项参数.结果 与PS组相比,OSAHS患者在睡眠结构、呼吸事件、血氧、鼾声及心血管系统变化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SAHS患者存在睡眠结构紊乱,夜间睡眠呼吸紊乱,低氧血症,并常伴有心率分布宽度增高,血压增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脑血管病(CVD)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的关系.方法 对68例脑血管病患者及正常对照组采用多导睡眠图(PSG)进行多项睡眠生理指标的检测和对比分析.结果 脑血管病患者睡眠呼吸障碍类型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为主.脑卒中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及低氧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夜间血氧饱和度(SaO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睡眠血压曲线呈非杓状.结论 脑血管病与SAS关系密切,SAS是脑血管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可能与睡眠期间反复发作的呼吸暂停和低氧血症引起的血压波动增大、脑血流量减少、血液黏滞度增高、动脉硬化加重有关.  相似文献   

6.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5,(4):370-372
目的:探讨混合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多导睡眠图特征及其诊断标准。方法:对22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住院患者,根据多导睡眠图描记,分为混合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阻塞型呼吸暂停综合征两组,结合其临床资料统计分析。结果:两组多导睡眠检测分析,总睡眠时间、REM期时间、睡后总觉醒时间、觉醒次数、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等呼吸睡眠参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MSAS次数与呼吸暂停总次数之比大于50%共10例,介于50%~70%者6例,70%~90%者4例。结论:MSAS与OSAS多导睡眠图相关指标无统计学差异,MSAS诊断以PSG检测混合性暂停次数占呼吸暂停总次数50%以上为依据是较正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耳穴贴压疗法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患者睡眠结构的影响,观察其疗效。方法选择OSAHS患者45例,随机分为王不留行药籽贴压耳穴治疗组30例及对照组15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观察治疗前、后夜间多导睡眠图测定的呼吸暂停指数(AI)、低通气指数(HI)、呼吸紊乱指数(AHI)、最低血氧饱和度(最低SaO2)、最长呼吸暂停时间的变化及Ⅰ期、Ⅱ期睡眠所占时间、所占比例,醒觉次数、醒觉时间等睡眠结构的变化。结果(1)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症状无变化;(2)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多导睡眠图(PSG)监测的呼吸参数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耳穴贴压疗法治疗OSAHS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8.
战涛  高士更  刘平国 《当代医学》2021,27(6):158-160
目的探究男性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焦虑抑郁症状。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60例男性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各20例。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多导睡眠仪(PSG)检测患者AHI、睡眠呼吸暂停指数(AI)、睡眠呼吸低通气指数(HI)、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夜间平均血氧饱和度(MSaO2),比较3组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3组AHI、AI、HI、LSaO2、MSaO2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SAS、SDS标准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S、SDS标准分与患者AHI、AI、HI、吸烟指数呈正相关,与LSaO、MSaO2呈负相关(P<0.05)。结论男性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焦虑抑郁标准分高于轻、中度OSAHS患者,男性OSAHS患者的抑郁焦虑标准分与患者的吸烟指数和PSG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儿童与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在多导睡眠监测(PSG)各项指标上的差异。方法:对儿童和成人OSAHS患者行PSG检查,观察呼吸暂停指数(AI)、低通气指数(HI)、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最长呼吸暂停时间等项指标,并分析两组的睡眠结构,包括非快动眼睡眠(NREM)各期及快动眼睡眠(REM)期占睡眠时间百分比以及微觉醒指数,并分组进行比较。结果:儿童组AI、HI、AHI、最长呼吸暂停时间等项指标均小于成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LSaO2与成人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儿童组睡眠结构与正常儿童相近,睡眠结构及微觉醒指数与成人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与成人OSAHS患者在PSG各项指标上差异明显,成人PSG诊断标准不适用于儿童患者。儿童PSG诊断标准有待进一步研究来确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leep apnea syndrome,SAS)患者的临床特点与年龄及肥胖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多导睡眠监测仪(PSG)对116例SAS患者进行睡眠监测,按体重指数(BMI)分为肥胖组(57例)与非肥胖组(59例),按年龄分为老年组(26例)与中青年组(90例),分析对应组间SAS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 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长呼吸暂停持续时间(LAT)、平均呼吸暂停持续时间(MAT)肥胖组较非肥胖组高,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平均血氧饱和度(MSaO2)肥胖组较非肥胖组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5-P<0.001)。颈围、BMI老年组较中青年组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P<0.005);AHI、LAT老年组较中青年组低,ISaO2、MSaO2老年组较中青年组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05)。结论: 肥胖组SAS患者严重程度较非肥胖组SAS患者重,老年组SAS患者严重程度较中青年组SAS患者轻.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不同程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和单纯鼾症的多导睡眠监测特点。方法:应用32导多导睡眠监测仪(PSG)对睡眠打鼾成人183例行整夜睡眠监测,并按照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对患者进行分组,分为单纯鼾症组(Ⅰ组)、轻度OSAHS组(Ⅱ组)、中度OSAHS组(Ⅲ组)和重度OSAHS组(Ⅳ组)。比较各组间的PSG检测结果。结果:4组患者的年龄、NREM2期、NREM4期、大于1.5 min的觉醒次数间无差异,NREM 1期、NREM 3期、REM期、最长呼吸暂停时间总体上有差异,差异表现在Ⅰ组与Ⅲ、Ⅳ组间,Ⅱ组与Ⅳ组之间,且REM期在各组中都与正常值间有明显差异,最低血氧饱和度和微觉醒指数在各组间均存在明显差异,与严重程度有相关关系。结论:患者的严重程度与睡眠结构的改变部分相关,而与缺氧和微觉醒成明显相关,疾病越严重,缺氧和微觉醒越明显。  相似文献   

12.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夜间低氧心律失常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syndrome,OSAS)患者夜间低氧与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对37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和25例单纯鼾症(snore)进行全夜多导睡眠检测。结果OSAS组心率最高值及最低值、心律紊乱(房早、室早、缓慢性心律失常等)、睡前及醒后的血压明显高于snore组。OSAS组氧饱和值低于snore组(P<0.01)。结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较单纯鼾症者夜间缺氧严重,心律紊乱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3.
Wang H  Zhang XL  Cai YY  Hu L  Li C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31):2185-2188
目的:初步探讨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与窦房结功能障碍(SD)间的关系。方法:分析2005年3月至2006年6月我院睡眠实验室确诊的所有重度OSAS患者70例及单纯鼾症患者36例的多导睡眠监测中的心电图变化。对最低心率〈400次/min或最高窦性心率〈90次/min或最长R—R间期〉2.0s者在超微心电图(UMECG)监测下行阿托品试验,以观察和比较他们的窦房结功能,并分析SD的危险因素。以SPSS13.0软件包处理数据。结果:SD在重度OSAS患者中占22.9%;在单纯鼾症者中占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经Logistic回归法分析提示睡眠期最低脉氧饱和度的降低是发生SD的一个主要危险因素(P=0.003,OR〈0.001,95%CI0.000~0.016)。结论:重度OSAS患者SD的发生率高于鼾症者。睡眠期最低脉氧饱和度降低为重度OSAS患者发生SD的一个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和单纯鼾症在临床表现、睡眠监测指标上的差异。[方法]将176例患者分为单纯鼾症组,OSAHS轻、中、重度组,记录其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临床症状、多导睡眠监测结果、合并症(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出现率,并分析比较其临床症状及合并症出现的差异。[结果]30~60岁患者占总患者数的82.95%。各组之间临床表现和合并症出现率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BMI、最大氧减(%)、微觉醒指数(MAI)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398、0.772、0.567,P均<0.01);平均血氧饱和度(MSaO2)与AHI显著负相关(r=-0.623,P<0.01)。[结论]30~60岁为OSAHS高发年龄,但其严重程度与年龄分布无关。不同程度OSAHS和单纯鼾症在临床表现、睡眠监测指标上均有明显差异,可通过其判断患者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15.
74例儿童多导睡眠仪监测结果及临床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对74名疑诊OSAHS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睡眠相关呼吸紊乱病史、身高、体重、专科检查腺样体扁桃体等及多导睡眠仪(Polysomnography,PSG)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依PSG结果将病例分为非OSAHS组[阻塞性呼吸暂停指数(Obstructive apneaindex,OAI)〈1次/h,以下“指数”单位同,略去]12例和OSAHS组[OAI≥1,或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pneaindex,AHI)≥5,伴最低血氧饱和度(Lowest pulse oxygen saturation,LSpO2)〈92%]62例。OSAHS组与非OSAHS组儿童在临床表现、专科体格检查、体质指数(Bodymassindex,BMI)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表现及专科体格检查不能确诊OSAHS患儿,PSG是鉴别儿童睡眠相关呼吸紊乱的重要手段;肥胖不是儿童OSAHS的主要病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SAS)与高血压之间的关系及其形成机制。方法 比较 5 2例经多导睡眠呼吸监测确诊的SAS患者和 36例对照者的血压 ,并将SAS患者的收缩压 (SBP)、舒张压 (DBP)与各睡眠呼吸参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SAS组血压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SBP、DBP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AHI)、每小时血氧饱和度下降 4 %以上的次数 (ODI4% )、每小时血氧饱和度下降 8%以上的次数 (ODI8% )呈正相关 (P <0 .0 5 ) ,与最低血氧饱和度 (SaO2 -min)呈负相关 (P <0 .0 5 )。结论 SAS与高血压密切相关 ,缺氧是SAS形成高血压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儿童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类型以及与龋齿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门诊以及住院收治的360例经PSG诊断儿童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儿的PSG结果以及龋齿的发生率。结果儿童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主要类型为阻塞性占82.78%,其次为混合型(12.68%),另外患有儿童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儿童龋齿的发生率为63.89%,高于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儿童。结论 儿童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主要类型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儿童龋齿的发生率高,儿科医师应该熟悉儿童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分型以及对儿童牙齿的影响引起重视,早期给予干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儿童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类型以及与龋齿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60例经多导睡眠监测仪(PSG)诊断儿童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儿的PSG结果以及龋齿的发生率。结果儿童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主要类型为阻塞型(82.78%),其次为混合型(12.78%);另外患有儿童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儿童龋齿发生率为63.89%,高于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儿童。结论儿童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主要类型为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儿童龋齿发生率高,儿科医师应该熟悉儿童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分型以及对儿童牙齿的影响,早期给予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