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究强化术中护理干预预防侧卧位长时间手术患者急性压疮形成的作用.方法 对2016年1月-2020年1月于我院行侧卧位长时间手术的80例患者进行观察,并依据手术顺序对其进行分组:常规组(2016年1月-2017年12月进行手术,行常规术中护理,40例)、强化组(2018年1月-2020年1月进行手术,行强化术中护理,40例).分析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压疮形成情况.结果 干预后,强化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常规组,强化组术后0.5 h、24 h的压疮出现率均低于常规组,强化组术后0.5 h、24 h的术后压疮面积均小于常规组(P<0.05).结论 强化术中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缩短侧卧位长时间手术患者的手术时间,减少其术后不同时刻的压疮出现率,同时缩小压疮面积,预防作用较好.  相似文献   

2.
压疮,即压力性溃疡,指因体位的特点在力学因素的作用下,由于皮肤外环境和自身内条件改变所引起的皮肤损伤。手术患者是院内压疮发生的高危人群,但对发生压疮危险因素认识不足是压疮预防的主要障碍。近年来压疮受到更多临床护理专家的重视,压疮的研究也成为热点,现就手术患者发生压疮的术前、术中、术后危险因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手术室患者术中压疮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护理对策。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手术患者50例,根据是否出现压疮分成对照组(无压疮,40例)和观察组(出现压疮,10例)。分析压疮形成的危险因素,并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对策。结果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发现,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Braden评分及体质量和术中压疮形成有相关性(P0.05)。结论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Braden评分及体质量是术中压疮形成的危险因素,根据上述原因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预防术中压疮形成。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由于肝移植手术的广泛开展,加之肝移植手术可能带来的多种因素,使手术患者皮肤极易发生压疮,严重影响了患者的预后。如何预防肝移植手术患者压疮的发生是护理工作者面临的难题。本文就肝移植手术乐疮的发生机制、预防方法和护理措施等综述如下,以减少压疮的发生,提高肝移植于术患者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直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中压疮预防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2月直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其中35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将其设定为对照组,45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联合压疮预防护理(包括完善术前评估、控制机体血糖、术中减轻机体压迫、做好手术体位摆放、保持皮肤干燥,预防术中低温),将其设定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压疮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压疮发生率为4.44%,低于对照组的压疮发生率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压疮护理干预的实施可有效减少腹腔镜下直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中压疮的发生,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手术患者发生压疮的相关原因及护理对策进行分析,以供参考。方法选择于2015年8月1日~2016年9月31日期间,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且手术时间在4 h以上的的212例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发生压疮的患者人数,以及出现压疮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根据原因提出有效的护理方法。结果在本次调查中发现,发生压疮的患者为21例,占患者总数的9.8%,造成压疮的主要诱因有手术体位、体质质量、以及麻醉方式等原因。结论对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采取有效的手术室护理模式,可有效预防患者压疮的出现,减少压疮对患者带来的影响和不适,对今后接受手术的患者,应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手术室实施心脏直视手术护理干预及有效预防压疮的效果。方法对219例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患者进行压疮护理干预及有效防护。结果 219例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患者无一例发生压疮。结论采用正确的护理干预和有效的防护措施,可保证围术期压疮的预防,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肥胖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评价个体化术中护理模式在降低压疮风险中的作用。方法以该院于2017年2月-2018年8月间收治的63例肥胖型糖尿病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对比组后,分别对其实施个体化术中护理干预以及常规护理干预,统计患者的各项护理指标后,记录糖尿病患者压疮发生率,根据统计学处理结果判断个体化术中护理模式的优势。结果实验组患者压疮发生率低于对比组(P<0.05);实验组患者对糖尿病知识以及压疮知识的掌握情况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在肥胖型糖尿病患者护理期间,个体化术中护理模式可以减少压疮等并发症发生,与传统护理模式相比具有显著优势,也能深化患者对糖尿病以及压疮的认识,有助于增强自我保健能力,进而有效控制压疮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老年心脏手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老年患者218例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的相关因素.结果 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34例(急性肾损伤组),未发生急性肾损伤184例(非急性肾损伤组).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血肌酐水平升高、术前左室射血分数降低、术前低蛋白血症、术前高血尿酸、体外循环时间延长、主动脉阻断时间延长、术后pH值异常、术后低血压可能导致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肌酐水平、左室射血分数、术前高血尿酸、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低血压是老年心脏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手术前后应准确评估术后急性肾损伤发生的潜在危险性,对术前血肌酐≥140 μmol/L、左室射血分数<35%、血尿酸>430 μmol/L、手术中心肺转流时间和主动脉阻断时间长及术后监测发现低血压者应加强术后监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发生肠梗阻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0-01/2014-01于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接受根治手术的1686例结直肠癌患者研究对象,建立一个前瞻性队列,出院后进行随访,随访终止时间是2014-10,将肠梗阻视为随访结局,并将术后并发肠梗阻的患者归为A组,未发生肠梗阻者归为B组.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肠梗阻的中位并发时间,并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1686例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10.5 mo.90例患者术后并发肠梗阻,中位并发时间是2.46 w k.Ⅲ期、大肠肿瘤切除史、术前合并肠梗阻、低蛋白血症、中转开腹、右半结肠切除术、左半结肠切除术、手术时间≥3 h、术后放疗是患者术后发生肠梗阻的独立危险因素,腹腔镜手术是患者术后发生肠梗阻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Ⅲ期、有大肠肿瘤切除史、术前合并肠梗阻、低蛋白血症、中转开腹、右半结肠切除术、左半结肠切除术、手术时间≥3 h、术后放疗可以增加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发生肠梗阻的风险,而腹腔镜手术降低了其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长时间手术的患者出现压疮的主要原因以及具体的防治措施。方法采取回顾性的方法对我院2009年3月—2010年3月手术时间超过2h的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通过临床分析,44例患者在手术中出现压疮,发生率为51.2%,其中发生的原因主要有压力、剪切力、摩擦力及潮湿。结论通过对长时间手术患者出现压疮的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对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将42例食管癌术后发生急性呼吸衰竭(ARF)患者与同期手术后未发生ARF的84例食管癌患者的资料作对照,推测可能导致术后ARF发生的危险因素.发现患者术前肺功能中重度受损、吸烟指数>400支年、术前有肺部合并症和手术时间>3 h 4个因素与术后ARF发生有显著相关性(P<0.05).认为术前改善低肺功能、早期戒烟、积极治疗肺部合并症、提高手术技巧、缩短手术时间是预防和减少术后ARF发生的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筛选腹部大手术患者术中发生低体温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宁波市第二医院择期行腹部大手术患者60例,年龄33-82岁,根据术中是否发生低体温分为低体温组和非低体温组.记录和比较2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麻醉方式及时间、手术方式、术中液体总入量、输血量、术中总出量以及术中保暖措施.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术中低体温的危险因素.结果 37例患者术中发生低体温,发生率为61.7%,2组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麻醉时间和液体总入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24 kg/m~2(OR=0.103,P0.05)和麻醉时间≥3 h(OR=1.645,P0.05)是腹部大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BMI24 kg/m~2和麻醉时间≥3 h是腹部大手术患者术中发生低体温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的危险因素及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的变化趋势.方法 回顾分析114例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基础Scr水平,采用AKI网络推荐标准(AKIN)分为A、B、C、D4个组,绘制四组Scr、Bun的变化趋势图,分析四组患者围手术期各项观察指标,探讨AKI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心脏术后发生AKI患者的Scr、Bun水平经历了1~3 d升高和2~3 d的恢复过程.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Scr正常的患者,基础Scr值、体外循环(CPB)时间、阻断时间、术后总引流量、术后输入红细胞量是心脏术后发生AKI的相关危险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基础Scr值和LVEF<40%可能是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肾功能不全者,术后总引流量是发生AKI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 心脏术后肾功能指标Scr和BUN的变化趋势有一定规律.AKI的发生与多种围手术期危险因素密切相关,基础Scr值与肾功能可能并不一致.对心脏手术患者应加强术前评估和术中、术后监测,预防和减少AKI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颈椎前路及后路手术后出现吞咽困难的相关因素.方法 颈椎手术患者354例,其中行颈椎前路手术172例(AC组),颈椎后路手术182例(PC组);术后随访平均28个月,了解患者术后当天及1、3、6、12个月吞咽困难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及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临床资料与与吞咽困难发生的关系.结果 两组术后各时点吞咽困难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比较,P均>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吞咽困难发生均与年龄、性别、BMI、翻修手术比例、手术时间、出血量无关,P均>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BMI、手术方式(AC或PC)、手术节段数目、最高手术节段水平、翻修手术比例、手术时间、出血量等与术后吞咽困难的发生无显著关联,P均>0.05.结论 颈椎手术后吞咽困难的发生不受患者性别、年龄、BMI、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方式、翻修手术比例、手术节段数目、最高手术节段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同期手术治疗双侧肾、肾上腺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57例双侧肾、肾上腺病变患者均采用后腹腔镜同期手术.术中均采用自行研制的实用腹膜后腔扩张器扩张腹膜后腔.结果 57例手术全部一次成功.手术时间60 ~ 260 min,出血量20~ 300 mL,住院时间4~12d.术中无大出血、休克、周围脏器损伤等意外发生.术后恢复顺利.结论 后腹腔镜同期手术治疗双侧肾、肾上腺疾病避免了二次手术痛苦,缩短了住院时间,节约了医疗费用,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预防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腔内手术后谵妄的发生. 方法 总结我院接受腔内手术治疗的370例BPH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年龄、并存疾病、手术方法、手术时间以及术后疼痛等因素对谵妄产生的影响. 结果 370例患者术后共发生谵妄19例,发生率5.1%.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χ~2=7.37,P<0.05)、并存疾病(χ~2=10.26,P<0.05)、手术时间(χ~2=19.87,P<0.05)以及术后疼痛(χ~2=4.99,P<0.05)这4个因素与谵妄发生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OR=5.38,P<0.05)、并存疾病(OR=4.97,P<0.05)、手术时间(OR=6.52,P<0.05)是谵妄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 结论 对BPH高龄患者应特别注意改善其全身情况,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缩短手术时间等对预防术后谵妄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骨外科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纳入该院于2016年8月—2017年10月间收治的骨科手术患者共71例,均合并糖尿病,回顾性分析患者一般资料,总结围手术期护理体会,评价干预前后患者焦虑SAS、抑郁SDS评分;满意度;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干预后患者SAS、SDS评分(44.10±2.95)分、(50.07±1.05)分,均低于干预前(70.56±3.05)分、(73.55±2.11)分(P0.05)。71例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较短,术前空腹血糖、术后餐后2 h血糖水平控制较好。71例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低血糖1例(1.41%),未发生压疮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结论骨外科糖尿病患者接受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满意度,缓解不良情绪,促进术后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肥胖型糖尿病患者应用个体化术中护理对压疮风险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7年1月—2018年4月接收的肥胖型糖尿病患者122例,均给予手术治疗,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观察组根据术中监测血糖值给予个体化术中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术中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术中监测的血压(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心率,术后寒战发生率、躁动发生率、拔管时间、清醒时间、术前24 h Braden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后72 h Braden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肥胖型糖尿病患者行手术治疗时,给予个体化术中护理后,可有效降低患者的压疮风险,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术后胃瘫综合征(PGS)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比较60例胃十二指肠手术后发生PGS者(观察组)和120例术后未发生PGS者(对照组)的年龄、性别、疾病种类、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泵的应用与否、术后血糖水平、术后肠外营养应用的时间、开始肠内营养的时间、精神状况。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者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年龄、疾病种类、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应用止痛泵情况、术后肠外营养时间、术后应用肠内营养时间、术后血糖水平、精神因素相比P均<0.05,两组性别分布比较P>0.05。以PGS为应变量,上述有关的危险因素作为自变量赋值后进行非条件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精神因素是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 PGS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毕Ⅱ式胃肠道重建、手术时间长、手术出血量多、存在精神因素是导致术后发生PGS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