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痛性眼肌麻痹5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痛性眼肌麻痹的病因、临床特征、治疗与复发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痛性眼肌麻痹的临床资料及其它文献报告对本病进行分析。结果(1)4例无明显病因,1例因“上感”出现症状;(2)临床特点为一侧额、颞部和/或眼眶部疼痛,疼痛数日后出现Ⅲ、Ⅳ、Ⅵ、Ⅴ1-2颅神经功能障碍,其中1例第Ⅵ对颅神经单独损害;(3)全部病例经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均于3个月内痊愈,1例半年后复发,临床表现为原患侧眼眶痛及该侧瞳孔散大,而无眼外肌麻痹。结论痛性眼肌麻痹是一种免疫反应性疾病;第Ⅵ对颅神经单独受损;复发病人可无眼外肌麻痹。  相似文献   

2.
正痛性眼肌麻痹,又名Tolosa-Hunt综合征(THS),于1954年和1961年分别由Tolosa和Hunt首先报告,1976年Hunt再次描述,并称之为痛性眼肌麻痹(painful ophthal mopleg)[1]。TSH是由非特异肉芽肿性炎症所致的的痛性眼肌麻痹,多认为是发生于海绵窦的非特异性炎症引起的眼眶及头部疼痛,眼外肌麻痹,眼球运动受限甚至固定,一般无视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简称THS)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7例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7例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患者均符合诊断标准,对激素治疗效果好.结论 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可能因非特异性炎症引起,相关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对诊断有一定价值,激素治疗敏感.  相似文献   

4.
双侧痛性眼肌麻痹1例报告李长顺唐立冬高淑杰患者,男,35岁,于1997年2月15日入院。该患于7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眶后头痛,头痛较剧烈,继之出现眼球活动受限,当地医院诊断为痛性眼肌麻痹,给予维生素、能量合剂治疗半个月恢复正常。于5个月前又出现上...  相似文献   

5.
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是指一侧眼球后疼痛、同侧眼肌麻痹和三叉神经的眼支或上颌支分布区的感觉缺乏.可以有视力障碍,视神经盘很少变化.此综合征可由于海绵窦或眶上裂病变引起,包括海绵窦内动脉癌及血栓形成,蝶鞍旁脑膜瘤和颅底侵蚀性肿瘤.由"特异的"肉芽肿如结节病,结核和梅毒所引起者为罕见病因.某些痛性眼肌麻痹病人由  相似文献   

6.
曲霉菌病性痛性眼肌麻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讨论导致痛性眼肌麻痹的曲霉菌病的病例特点及诊断。方法:对1例患者进行临床相关资料分析和文献复习。结果:曲霉菌病是痛性眼肌麻痹的原因之一,导致痛性眼肌麻痹的曲霉菌病起病急骤,病变进展迅速,可累及海绵窦、鼻窦、眶尖、颈内动脉,而出现眼肌麻痹,眶后、眶周疼痛,视力障碍,偏瘫等临床表现。活检可确诊曲霉菌病。结论:导致痛性眼肌麻痹的曲霉菌病容易误诊,通过病史及体格检查,并结合CT、MRI、活检可以确诊。  相似文献   

7.
15例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的病因及诊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起病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类固醇激素治疗的结果,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病因支持与免疫反应有关的非特异性炎症引起,临床表现多样化,诊断上需除外可引起头痛伴眼肌麻痹的其他疾病。故相关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有重要帮助,确诊有赖于手术和病理检查,激素治疗效果较好。结论 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可能因非特异性炎症引起,相关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病理检查对诊断有一定的价值,激素治疗敏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Tolasa-Hunt综合征,THS)的临床特点、病因、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治疗效果,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临床表现多样,病因未明确,诊断时应慎重,需除外可引起头痛伴眼肌麻痹的其他疾病.结论 肾上腺皮质激素对THS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痛性眼肌麻痹的诊断、鉴别诊断、病因及预后。方法总结16例痛性眼肌麻痹患者(THS)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16例患者中单纯动眼神经损害7例,动眼及滑车神经同时受累3例,动眼、滑车及外展神经受累4例;累及到三叉神经第一、二支者2例。16例患者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头痛消失时间1~14d。眼肌麻痹恢复时间为10~65d,随访1年内有2例复发。结论THS是一种排除性的诊断,必需在多方面检查排除了其它引起眼肌麻痹的病变的基础上才能确诊;肾上腺皮质激素对THS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痛性眼肌麻痹的诊断、鉴别诊断、病因及预后。方法 总结16例痛性眼肌麻痹患者(THS)的临床特点、实 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 16例患者中单纯动眼神经损害7例,动眼及滑车神经同时受累3例,动眼、滑车及 外展神经受累4例;累及到三叉神经第一、二支者2例。16例患者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头痛消失时间1-14d。眼肌麻痹恢复 时间为10-65d,随访1年内有2例复发。结论 THS是一种排除性的诊断,必需在多方面检查排除了其它引起眼肌麻痹的病变的 基础上才能确诊;肾上腺皮质激素对THS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1.
痛性眼肌麻痹20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报告痛性眼肌麻痹20例临床资料,男11例,女9例,65%为中老年人,其头痛特点,一侧额部、眼眶部痛6例,眼眶痛8例,额部痛6例。全部分别并有动眼、滑车、三叉、外展神经麻痹,其中并有三叉神经第1、2支损害占35%,本组病例经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于四个月内治愈,预后良好。作者认为本征的病因及发病机理是海绵窦及其附近非特异性炎症免疫反应性疾病。  相似文献   

12.
60例眼肌麻痹患者的病因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 分析眼肌麻痹的病因。方法 回顾性总结了60例眼肌麻痹住院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资料。结果 颅内动脉瘤最多,占21.7%(13/60),其次为颅内炎症20%(12/60),糖尿病性眼肌麻痹15%99/60),血管性(脑梗死和动脉硬化)11.6%(7/60),肿瘤11.6%(7/60),痛性眼肌麻痹10%(6/60),其余为少见的病因。单纯动眼神经麻痹以颅内动脉瘤最多见,外展神经麻痹及多颅神经损害多见于炎症、肿瘤和痛性眼肌麻痹。结论 眼肌麻痹病因复杂,应仔细分析临床特征,作进一步检查,以免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13.
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的临床和脑脊液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患者的脑脊液细胞学 (Cerebrospinalfluidcytology ,CSF C)及其临床进行研究。方法 :临床确诊的10例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患者的起病情况、脑神经受损的表现、CSF C以及辅助检查结果作出了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主要以眼肌麻痹为主综合征 ,CSF C及神经影像学可有异常发现。结论 :可能的病因为与免疫反应有关的非特异性炎症  相似文献   

14.
15例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的病因及诊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 15例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起病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类固醇激素治疗的效果 ,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病因支持与免疫反应有关的非特异性炎症引起 ,临床表现多样化 ,诊断上需除外可引起头痛伴眼肌麻痹的其他疾病 ,故相关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有重要帮助 ,确诊有赖于手术和病理检查 ,激素治疗效果较好。结论 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可能因非特异性炎症引起 ,相关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病理检查对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激素治疗敏感。  相似文献   

15.
Fisher综合征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isher综合征是急性Guillain-Barre综合征(GBS)的一种特殊或变异型,临床较少见,现将临床所见的5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男3例,女2例,年龄25~74岁,平均年龄45.2岁;诱因:上呼吸道感染4例,不明原因1例;首发症状:复视2例,四肢麻木乏力3例;眼肌麻痹5例,其中1例有部分眼内肌麻痹,眼外肌全麻痹4例,部分麻痹1例,核间性眼肌麻痹1例;其他颅神经损害:双侧周围性面瘫1例,舌咽、迷走神经麻痹2例,正常2例;四肢肌力:正常2例,肌力Ⅳ~Ⅴ级3例;肢体感觉:正常3例,四肢末端手套、袜套样痛触觉减退2例;共济失调5例,表现为步态不稳,肌张力降低等;腱反射消失4例,减弱1例.  相似文献   

16.
Tolosa—Hunt氏综合征13例临床与随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Tolosa—Hunt氏综合征,又称痛性眼肌麻痹,临床上较少见,现将我院近10年来门诊和病房收治的13例患者临床和随防观察的情况报告如下,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和讨论。临床资料本组13例,男6例,女7例。年龄17~64岁,40岁以上者10例(76.9%)。前驱症状: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或发热者4例(30.8%),无明显前驱症状者9例(69.2%)。首发症状:均为一侧头痛或眼眶痛。其中患侧额部及眼眶痛4例,仅有眼眶痛4例,仅有额部头痛3例,仅有颞部头痛2例。伴有恶心,呕吐6例。眼肌麻痹:本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眼肌麻痹,其中动眼、滑车神经全麻痹(包括瞳孔散大,光反射迟钝)8例;动眼、滑车神经麻痹  相似文献   

17.
痛性眼肌麻痹10例临床与随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报道10例痛性眼肌麻痹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男女各5例,70%为中老年人;10例均有一侧眼眶部痛或额部头痛,8例有患侧Ⅲ、Ⅳ脑神经麻痹,1例为患侧Ⅵ脑神经麻痹,另1例为患侧Ⅲ、Ⅳ、Ⅵ脑神经全麻痹;30%的患者合并患侧三叉神经第Ⅰ、Ⅱ支损害;全部病例对激素治疗均有明显疗效;经随访所有病例均在3个月内治愈。作者认为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与免疫反应有关,系海绵窦及其附近的非特异性炎症病变所致。  相似文献   

18.
T0oas-Hun综合征(THS)是一种由于海绵窦或眶上裂的非特异性肉芽肿引起的痛性眼肌麻痹卜]。临床少见,我院自lopl-INS年收治THS7例,报道如下c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7例中男2例,女5例。年龄35一兀岁,其中40岁以下1例,40-to岁5例,ho岁以上1例。急性起病5例,缓慢起病2例。12临床表现发病前上呼吸道感染史1例,首发症状:眼及眶周疼痛4例,偏头痛1例,复视2例,伴恶心、呕吐、耳鸣1例,眼痛、头痛至眼肌麻痹时间为3h-10天。其中2例是先有眼外肌麻痹,1例1个月后出现眼胀痛,另1例10天后出现眼胀痛。13烦神经受累情况右侧5例,…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性眼肌麻痹国内外已有报道 ,现报道我科 1995年 1月~ 2 0 0 0年6月间收治的糖尿病性眼肌麻痹住院患者 12例 ,结合文献就其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和发病机制讨论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2例 ,男 7例 ,女 5例 ,年龄 33~ 70岁 ,平均年龄 6 4岁 ,病程 6天~ 1.5年。 12例均以复视和眼外肌麻痹为主要表现。急性起病 7例 ,亚急性 2例 ,复发性 3例。伴头痛或眼眶疼痛 7例。双眼受累 2例 ,单眼10例 (右眼 6例 ,左眼 4例 )。受累神经 :单纯动眼神经麻痹 7例占 5 8.3% ,外展神经麻痹 2例占 16 .7% ,复合神经3例占 2 5 % ,其中动眼…  相似文献   

20.
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是一种因海绵窦非特异性炎症肉芽组织引起眼眶疼痛并出现动眼(Ⅲ)、滑车(Ⅳ)、外展(Ⅵ)和三叉神经第一支(V1)功能障碍的疾病,临床少见,且病因多样,易误诊。本文报告我科近10a来收治的12例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患者,并结合文献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