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 毫秒
1.
"他身世飘零,坎坷多难,每一次传奇的际遇,都升华为心智的历练。他身怀绝技,飞檐走壁,每一次行侠仗义,都留下一枝金色的梅花。他俊美清秀,多情重义,每一个爱恋他的女子,都倾注相知相助的深情。他是纵横于朝鲜半岛的罗宾汉,活跃在汉阳内外的佐罗侠……"每当读起长篇历史漫画《一枝梅》扉页上这段浪漫却不失深刻,幽默中略带苦涩的文字,笔者都不禁联想起它的作者高羽荣那传奇又辉煌的创作生涯。  相似文献   

2.
关于传说     
传说的概念,一般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民间传说概念,是把一切以口头形式表达的散体作品都包括在内,凡是民间口头上传传说说的东西,都可以列入。从民间艺学的观点来看,实际上就是神话、民间传说和民间故事的总和。因此。我们就常常遇到象“神话传说”、“传说故事”这样一些连用的术语。狭义的传说概念,则是把传说与神话、故事加以区分。凡与一定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地方风物、社会习俗有关的那些口头作品,可以算是传说。  相似文献   

3.
一、武侠小说的产生与接受武侠小说的发展是漫长而复杂的,在中国,武道与侠义既是一个历史现象与人生观念,又是一种溶于大众的审美需求。早在西汉,司马迁已将舍生取义救人危难的荆柯郭解诸人视为具有特殊信念与人格的社会成员,为其专列《刺客列传》。《搜神记》中记载的眉间尺计杀楚王而自尽,《世说新语》中周处除三害的故事,也都讲述着武侠人物的事迹。在小说中,从唐人传奇中的红线女、虬髯客到明人短篇白话小说中侠盗一枝梅,武侠人物已超出了史传实录的范围,跨入了虚构的世界。武侠小说虽然是冷兵器时代除强济弱的尚武精神的衍生物,但武侠…  相似文献   

4.
正在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最后的"冲刺季",两大主流执政党候选人之间的竞争日益白热化。按照惯例,由19世纪美国漫画家托马斯·纳斯特(1840—1902)创作的"驴象之争"的卡通形象(代表民主党的"驴子"与代表共和党的"大象"二者之间的针锋相对)依然作为四年一次的两党之争最好的"代言"而见诸各大报端和网页。"驴象之争"之于大多数国内读者而言,只知其画,不知其"父"。其创作者托马斯·纳斯特被誉为"美国政治漫画  相似文献   

5.
正爱尔兰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大西洋岛国,从古至今留下了大量的民间传说。有趣的是,在这些民间传说中,爱尔兰人往往都以一副醉醺醺的形象示人。而在真实的爱尔兰历史中,尤其是19世纪,爱尔兰社会的酗酒情况十分严重。1805年,来自英国的约翰·凯尔爵士在爱尔兰游历时,记录下了令人震惊的情形:"在都柏林,过量饮用威士忌肯定吸引了我这个外地人的  相似文献   

6.
漫画,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漫画通常具有强烈的政治讽刺性和浓厚的幽默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以漫画的视角对一段历史的政治观念、社会问题、人文现象……进行哲理性的思考,人们便可从中探寻到社会发展进步的脉络之一二。说到中国当代漫画家华君武,无疑是最引人瞩目的一位。华老的漫画在当代中国漫画界因其特点鲜明,而被誉为“华家样”:即粗头乱服,稚拙厚重;形虽不一定准,神却活灵活现。华老为其漫画所配的打油诗,不合平仄但辛辣幽默,读之解颐、解气。华老打油诗的字亦有特色,畅达中饱含凝劲,锋藏不…  相似文献   

7.
“他身世飘零,坎坷多难,每一次传奇的际遇,都升华为心智的历练.他身怀绝技,飞檐走壁,每一次行侠仗义,都留下一枝金色的梅花.他俊美清秀,多情重义,每一个爱恋他的女子,都倾注相知相助的深情.他是纵横于朝鲜半岛的罗宾汉,活跃在汉阳内外的佐罗侠……”每当读起长篇历史漫画《一枝梅》扉页上这段浪漫却不失深刻,幽默中略带苦涩的文字,笔者都不禁联想起它的作者高羽荣那传奇又辉煌的创作生涯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的思想包含了中国共产党几十年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历史经验,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作为"三个代表"的历史必然性.本文对中国共产党作为"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代表作了历史考察,指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的80年中,每一次中国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正确选择并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9.
读史随感     
读史使人明智。大凡在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领域中有所造诣者,对人类的历史都十分熟悉,甚至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是众所周知的。那末,准确地说,何为历史呢?我的浅见是:所谓历史,就是人类社会以往发生过的事件和对以往发生事件所做的书面(包括地下发掘出土的文物和民间传说)记载。  相似文献   

10.
正刚刚落下帷幕的平成时代是日本文化艺术蓬勃发展的时期,其中以动漫为代表的大众流行文化,更是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所谓动漫,即漫画与动画的合称,包括单行本漫画、同人志、电视动画、原创视频动画(OVA)、剧场版、动画电影等种类的作品。而广义上的"动漫文化"则是以动画为主要载体,涵盖其原作漫画、轻小说及其游戏、音乐、手办、周边商品等  相似文献   

11.
刘青松 《寻根》2010,(5):95-101
<正>受戏曲《盗御马》和评书《施公案》的影响,窦尔敦一直是江湖草莽的形象,这与史实有颇大的出入,我们钩稽史实,力图恢复他的真实面目,对历史人物有个客观公正的评价。窦尔敦的名字有作窦尔敦、窦尔墩、窦二敦、窦二东几种,《清稗类钞》称为"窦开山"。实际上窦尔敦本名窦二东,"尔敦"是音转所致(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  相似文献   

12.
在洱海的东南西北岸边,历史上曾建有四座颇负盛名的楼阁,即天镜阁、珠海阁、浩然阁、水月阁,四周遥相呼应,构成环洱海一组完整的美景,被誉为"洱海四大名阁".这四阁各具特色、造型优美,均面对烟波浩淼的洱海,一年四季,帆樯浩渺,渔樵掩映,占尽无限风光,加之每一阁都有动听的历史掌故和优美的民间传说,惹得历代骚人墨客选胜登临,即景吟哦,题咏点染,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赋、楹联;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更使四阁添色生辉,成为大理环洱海游览的著名风景名胜区.……  相似文献   

13.
刘畅 《世界文化》2011,(3):45-46
一次去学校附近有韩国国家历史遗迹之称的健陵和隆陵参观,见到价目表上有“大人”1000韩元,“小人”500韩元,不觉有点好奇。在中国,绝对不会用“小人”来代表儿童的,因为它有众所周知的其它含义。这里用“小人”来称呼儿童,可以说是保留了这一词汇最原始的用法。  相似文献   

14.
《世界文化》2014,(12):I0009-I0009
<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0月24日下午,在2014级新生、孔子后裔孔晓雨同学的带领下,30余名本科生和30余名来自韩国、俄罗斯、乌克兰等国的留学生代表在孔子像前流利顺畅地颂读着儒家经典名篇《论语·为政》……孔子文化的"修身之方""学习之道"和"处世之礼"在不同肤色和民族的学子间得以体验。校长修刚、校党委副书记刘振琍、山东校友会会长高翔与韩国顺天乡大学校长徐  相似文献   

15.
正民间传说是以特定的历史人物、特定的历史事件、特定的地方风物等为蓝本,采用富有传奇色彩、亦荒诞亦真实的表现手段与方式创作的一种散文体口头叙事文学作品,它反映了历史上对人们的社会生产、生活产生重大而又深远影响的某种集体记忆。民间传说在充满时间、空间错置与幻想的迷雾背后,往往包含并反映着丰富的社会舆论与真实的历史情景。不  相似文献   

16.
李映发 《寻根》2010,(3):42-46
<正>民间传说故事过去,乃至现在,四川民间十分流行"张献忠屠四川"、"八大王剿四川"的故事。四年前,某出版社出版了一本书,封面黑底白字,赫然印上"张献忠剿四川"等字样。故事内  相似文献   

17.
为了深入研究儒家思想在世界各国的传播历史,继承和发扬儒家思想价值,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由中国人民大学与韩国高等教育财团共同主办,由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与中国人民大学亚洲研究中心联合承办的"儒家思想在世界的传播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12月3~5日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国、韩国、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瑞典、俄罗斯、巴西、柬埔寨等10个国家和地区的13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先生出席了会议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本次会议共提交论文70多篇,就儒家思想在世界各地的传播与发展、对孔子学说及儒家思想的再认识、儒学的现代价值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中国书法艺术。博大精深;中国书法,既是传统文化瑰宝,也是世界民族艺术奇葩。书法,作为汉字的书写艺术,承载中华民族5000年的历史文明,体现中国人民的思维方式、美学思想和创造精神。中国书法很早即随汉字的传播,进入周边国家和地区,形成日本的“书道”、韩国的“书艺”;汉字文化圈的书法艺术,代表了东方哲学和东方艺术的最高境界,成为独具特色的东方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9.
<正>日本漫画自身风格与体系的形成日本漫画的渊源,有人将之追溯至平安时代的"鸟羽绘"(由天台僧鸟羽僧正创始的一种以日常生活为题材的夸张风俗画,经由之后画师们的发展,成功塑造出特有的绘画风格)。19世纪浮世绘名家葛饰北斋的《北斋漫画》出版,"漫画"一词才首次出现并被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20.
<正>8月28日上午,由武汉革命博物馆联合荆楚网主办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漫画展》在武昌农讲所旧址开展。本次展览分为"活动重点和基本要求、‘四风’的具体表现、把八项规定落到实处"三个部分,通过60幅生动形象的漫画作品,围绕"扫除四风、自我净化;照镜子、自我完善;正衣冠、发扬钉子精神"等主题,展示了"四风"的极大危害和教育实践活动取得的初步成效,表达出明确的价值取向和丰富的思想内涵。不少作品从生活中捕捉素材,概括夸张,凝结成漫画的讽刺与幽默,使人们在忍俊不禁中获得启迪与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