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阻燃整理剂DM3070对真丝织物进行阻燃整理,对阻燃工艺参数包括阻燃剂质量浓度、交联剂及其质量浓度、催化剂、柔软剂、焙烘温度与时间对阻燃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对整理后织物的强力、白度及游离甲醛浓度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经DM3070整理后真丝织物阻燃效果良好,游离甲醛浓度为35 mg/kg(ppm)。真丝织物阻燃整理适宜的工艺为:DM3070阻燃整理剂300 g/L,交联剂MF90 g/L,催化剂C18 g/L,柔软剂M20 g/L,焙烘温度为170℃、时间1 min。  相似文献   

2.
以甲基膦酸二甲酯、五氧化二磷、丙三醇为原料合成了一种膦系无甲醛阻燃整理剂,并对麻织物进行阻燃整理.研究了阻燃剂用量、交联剂用量、催化剂用量、柔软剂用量、焙烘条件对阻燃效果的影响.确定了阻燃整理的最佳工艺条件:阻燃剂250 g/L,交联剂50 g/L,催化剂15 g/L,柔软剂20 g/L,170℃焙烘3 min.经试验,该阻燃剂可采用普通的轧-烘-焙工艺整理,阻燃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3.
纯棉织物CP阻燃整理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低游离甲醛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作为交联剂对纯棉织物进行CP阻燃整理,探讨了阻燃剂用量、交联剂用量,焙烘温度和时间对阻燃效果的影响。正交实验结果表明,最优阻燃整理工艺为CP阻燃剂用量350g/L,交联剂用量70g/L,焙烘温度160℃,焙烘时间2min经优化工艺阻燃整理后的纯棉织物经50次洗涤后,损毁长度为7.5cm,续燃时间为1.5s,阴燃时间为0S,具有较好的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4.
张悦  严欣宁  陶忠华  杨青 《印染》2012,38(23):20-22
采用端基含有环氧基团的水性聚氨酯FS-417作为交联剂,与阻燃剂CP联用,制得环保型耐久磷系阻燃整理剂;探讨FS-417交联剂和阻燃剂CP用量、焙烘温度,整理液pH值等因素对棉织物阻燃效果的影响,得到优化的整理工艺:阻燃剂350 g/L,交联剂50 g/L,180℃焙烘3 min,pH值5~6;纤维保护剂和柔软剂可依据手感要求加入。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丝织物的阻燃性能,以阻燃剂HFPO、交联剂ZS-1、催化剂C和柔软剂T为四因素对真丝/人丝交织物进行阻燃正交实验,考察阻燃整理后织物的炭长和游离甲醛含量,测试阻燃整理前后织物的物理机械性能,并对阻燃机理进行研究。实验表明:真丝/人丝交织物阻燃整理后可获得优异的阻燃效果;织物的炭长>7cm,LOI>33,游离甲醛含量<20mg/kg,白度保持率88.6%,强力保持率达到90%,硬挺度增加5.6%,50次标准洗涤后LOI保持率在85%以上。其最佳工艺参数为:阻燃剂HFPO 300~350g/L、交联剂ZS-1 85g/L、催化剂C 50g/L、柔软剂T 15g/L。TG和DTG实验结果表明,阻燃整理后,纤维的分解温度降低,残渣增加,阻燃剂促进了纤维的催化脱水,改变了热分解历程,增加了难燃性固体炭,并且交联剂中的氮元素与阻燃剂中的磷元素,形成P-N协同效应,加速了织物的磷酰化反应,增加了磷酰化纤维的含量,提高织物的阻燃性能;扫描电镜照片显示,阻燃性织物燃烧后形成薄而致密、连续而平整的炭层,并很好地覆盖在织物表面,能阻止织物进一步燃烧,提高了织物的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6.
棉织物低甲醛交联阻燃剂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磷氮协效机理,自制了棉用低甲醛交联阻燃剂,测定了阻燃剂的磷氮含量,并用红外光谱仪分析其化学结构。探讨了阻燃整理中阻燃剂用量、催化剂用量、预烘温度和时间、焙烘温度和时间,以及轧余率对阻燃效果的影响,得出最佳阻燃工艺为:阻燃剂500g/L、催化剂22g/L、尿素20g/L、预烘100℃×4min、焙烘165℃×3min、皂洗5min、轧余率100%。整理后,织物上游离甲醛含量小于25mg/kg。  相似文献   

7.
阻燃涤纶/棉织物的阻燃整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棉用阻燃剂FPK8002对阻燃涤纶/棉织物进行阻燃整理,探讨阻燃剂浓度、焙烘条件及交联剂用量对织物阻燃性能的影响,分析阻燃涤纶含量和织物组织结构对阻燃涤纶/棉织物阻燃性能的影响.阻燃涤纶/棉织物阻燃整理的优化工艺为阻燃剂FPK8002用量350 g/L,交联剂用量350 g/L,焙烘温度160 ℃,焙烘时间4 min.测试结果表明,整理织物的裂解温度明显降低,阻燃性能符合国家B1级标准.  相似文献   

8.
棉织物低甲醛耐久阻燃整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自制的醚化阻燃剂MCFR-201,结合交联剂醚化六羟甲基三聚氰胺树脂(MHMM)对棉织物进行低甲醛阻燃整理.探讨了阻燃整理中阻燃剂、交联剂、催化剂用量以及焙烘温度和时间对阻燃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阻燃整理工艺.经测试,整理后的织物具有较好的阻燃效果及耐洗性,皂洗后织物上游离甲醛量可降至100×10-6以下.  相似文献   

9.
周向东  胡官斌  王伟  王发展 《印染》2007,33(6):8-10
以环氧氯丙烷、五氧化二磷和二乙烯三胺为原料,合成一种性能稳定的亲水阻燃剂。以封端基水性聚氨酯为交联剂,使该阻燃剂在棉纤维上发生交联反应,使棉织物获得耐久的阻燃性能,且不含游离甲醛。研究结果表明,该阻燃剂针对棉织物的优化整理工艺为:阻燃剂200~250g/L,交联剂50~60g/L,催化剂(氯化镁)20g/L,柔软剂30g/L,整理液pH值5~7,160~170℃焙烘2min。  相似文献   

10.
纯棉织物无甲醛阻燃整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甲基膦酸二甲酯、五氧化二磷和季戊四醇为原料,合成了环保型阻燃剂GM-1.采用阻燃剂GM-1、交联剂柠檬酸/马来酸(物质的量之比为1:1)的复配酸、催化剂次亚磷酸钠对纯棉织物进行阻燃整理,探讨了各因素对阻燃效果的影响,得出纯棉织物阻燃整理优化工艺为:阻燃剂GM-1 400 g/L,交联剂60 g/L,催化剂30 g/L,焙烘温度180℃,焙烘时间3 min.整理后织物燃烧炭长4.3 cm,经50次洗涤后,为10.2 cm,具有较好的阻燃性和耐久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给磷系无甲醛阻燃剂在棉织物整理的工业生产和实验提供数据支持,用磷系无甲醛阻燃剂OP-MDPA对棉织物进行整理,并与其他的棉织物阻燃整理方法进行对比,得到最优整理工艺。采用无甲醛阻燃剂OP-MDPA和无醛交联剂GF-415按一定质量比配制成新的试剂对棉织物进行阻燃整理,研究阻燃剂质量浓度、处理温度、交联剂质量浓度对织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阻燃剂OP-MDPA质量浓度500 g/L、无醛交联剂GF-415质量浓度50 g/L、焙烘温度185℃、pH值5~6时,阻燃效果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12.
王芳  董朝红  吕洲  朱平  张林 《印染》2012,38(24):24-26
以PBTCA(2-磷酸基-1,2,4三羧酸丁烷)为交联剂,采用阻燃剂CP与环氧硅油一浴法工艺对棉织物进行低甲醛阻燃柔软整理,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到优化工艺:阻燃剂CP 400 g/L,PBTCA 80 g/L,环氧硅油30 g/L,硫酸0.75%,一乙醇胺调节pH值,160℃焙烘4 min。棉织物整理后阻燃性能优良,损毁长度达到8.2 cm,阴燃时间和续燃时间均为0;柔软性有较大提高,整理后织物的白度及拉伸断裂强力略有下降;游离甲醛含量达到87.2 mg/kg,比常规CP阻燃整理工艺大幅降低。  相似文献   

13.
以亚磷酸、乙二醇等为原料,制备了一种新型磷酸酯阻燃剂,并对所制阻燃剂进行了结构表征;利用合成的阻燃剂对棉织物进行阻燃整理,通过对阻燃剂用量、交联剂用量、焙烘时间和焙烘温度的讨论,得到了优化的整理工艺:阻燃剂300g/L,交联剂80g/L,170℃焙烘2min.整理织物的阻燃性能和热分析表明:整理织物的裂解温度明显降低,残渣量增加较多,阻燃性能优异,达B1级标准,能很好满足对阻燃织物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为了获得同时具有阻燃性能和拒水拒油性能的多功能涤纶织物,先以几种新型阻燃剂及交联剂复配后对涤纶织物进行阻燃整理,最佳配方:阻燃剂DM-PN1 380 g/L,DM-PN2 350 g/L,DM-PN3 150 g/L,交联剂JL-1 25 g/L,JL-2 25 g/L,JL-S 60 g/L,柔软剂15 g/L,渗透剂10 g/L,催化剂15 g/L。阻燃整理后进行拒水拒油整理,最佳工艺:100℃烘3 min,190℃焙烘1.5 min。整理后的织物在水洗100次后,阻燃性达到GB/T 5455-1997的B1级标准;拒水效果达到80分,拒油效果达到4级。  相似文献   

15.
采用阻燃剂FPK8001对涡流纺棉织物进行阻燃整理,讨论了阻燃剂用量、交联剂用量、催化剂用量、焙烘温度对阻燃效果的影响,分析了焙烘温度对织物白度的影响,研究了催化剂用量对织物强力的影响,得到了最佳的阻燃整理工艺:阻燃剂160g/L,交联剂60g/L,氯化镁5g/L,100℃预烘3min,170℃焙烘2min。  相似文献   

16.
以六氯环三磷腈、丙烯酰胺和亚磷酸二乙酯为原料,制备一种新型棉用耐久无醛阻燃剂.考察了反应物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等因素,优化了合成条件,并用红外光谱表征了阻燃剂的结构.将合成的阻燃剂用于纯棉织物的阻燃整理,探讨了阻燃剂用量、焙烘温度和整理液pH对阻燃效果的影响,优化了阻燃整理工艺.最佳整理工艺为:阻燃剂用量200 g/L,交联剂用量80 g/L,160℃焙烘3 min,pH=6.热分析表明,整理织物的裂解温度明显降低,残渣量由12.10%升至34.28%.整理棉织物拉伸断裂强力损失低于20%,耐洗性好,阻燃性能良好,达到B1级.  相似文献   

17.
《印染》2015,(23)
将四种磷氮复合系阻燃剂进行复配,采用轧烘焙工艺,对88/12锦棉混纺织物进行阻燃整理。探讨了阻燃剂质量浓度、焙烘条件、柔软剂质量浓度对织物阻燃性能的影响。优化的工艺条件为:阻燃剂FR-1质量浓度300 g/L,FR-2 180 g/L,FR-3 100 g/L,FR-4 100 g/L,柔软剂20 g/L,渗透剂5 g/L,催化剂C-3 7 g/L,焙烘条件为160℃,3 min。整理后织物的炭长达到9.2 cm,无续燃、无阴燃,且经50次家用洗涤后仍然具有优良的阻燃效果。热重分析结果表明,经阻燃整理的织物在燃烧过程中分解温度提前,降解速率变小,残炭量增加。该阻燃体系主要通过凝聚相和气相阻燃机理起作用。  相似文献   

18.
纯棉织物低甲醛耐久阻燃整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朱平  王仑  王炳  隋淑英 《印染》2003,29(6):5-7
采用多元酸作为交联剂对棉织物进行低甲醛耐久阻燃整理,研究低甲醛耐久阻燃整理工艺条件,探讨影响阻燃效果的各种因素。与N—羟甲基酰胺类交联剂工艺进行比较,本工艺不仅显著降低织物中游离甲醛含量,还提高了阻燃效果,且阻燃剂、交联剂的用量大大减少,阻燃成本降低。  相似文献   

19.
亚麻织物阻燃整理的技术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红  郑来久 《印染助剂》2004,21(1):50-51
采用适合于纤维素纤维的阻燃剂(CFR-201)对亚麻织物进行阻燃整理,运用数理统计中的正交表及极差分析法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从而确定亚麻织物阻燃整理的最佳工艺参数:阻燃剂用量350g/L,树脂用量80g/L,温度170℃,柔软剂用量8g/L,炭长78mm,强损28%.  相似文献   

20.
采用磷系阻燃剂对锦纶织物进行阻燃整理.探讨了各因素对阻燃效果的影响,得出锦纶织物阻燃整理优化工艺为阻燃剂200 g/L、助剂15 g/L、浸渍温度60℃×3h.经整理的织物中甲醛含量0.43 mg/kg,且水洗15次后阻燃性能达到美国航空防火标准,有较好的阻燃性和耐久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