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正>视网膜色素变性(RP)是一种有明显遗传倾向的进行性视网膜变性类疾病,随着病变的进展,视功能越来越差,呈现视力的减退,视野向心缩小,最终导致失明。本文对96例188只眼RP患者的视网膜电图(ERG)进行分析,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随机检测了门诊检查确诊的96例188只眼RP患  相似文献   

2.
<正>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RP)是一组以夜盲、视野缩小、眼底骨细胞样色素沉着和光感受器功能不良为特征的进行性遗传性眼病。细胞因子在其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1,2]。研究发现,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iliary neurotrophic factor,CNTF)可以防止视网膜感光细胞变性,促进视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RP)早期诊断时检测手段的选择。方法选择4个偶发型RP患者家庭的子女11例在出现夜盲前进行视野和视网膜电图检测,比较这些检测手段对视网膜早期病变的敏感性。结果11例受检者的视网膜电图正常,2例30°视野结果可疑,加做60°视野后有1例出现以上方为主的视野缺损。结论对周边视网膜的早期病变,视野的敏感性高于视网膜电图。在进行RP早期诊断时,应首选全自动电脑视野仪进行60°视野检测,然后再进行30°视野检测和视网膜电图检测。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Unilateral retinitis pigmentosa,URP)是一组以进行性感光细胞及色素上皮功能丧失为共同表现的遗传性营养不良性退行性病变.临床的主要特点为进行性视野缺失,夜盲症,色素性视网膜病变和视网膜电图异常.有明显的家族遗传性,男女共患,但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患病率大约为1/4000,是眼底病致盲的重要原因之一.而绝大多数的人在30岁以前发病,但亦有少数的患者发病较晚.通常为双眼发病,而典型的原发病视网膜变性及特殊类型视网膜变性,其中单侧眼视网膜色素变性却非常少见,可说单眼患病极罕见.现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发现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卵磷脂络合碘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卵磷脂络合碘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  4 2例经临床及荧光素血管造影 (FFA)确诊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2 3例 ,用卵磷脂络合碘 ,1 5mg/次 ,3次 /d ,共 2个月 ;对照组 19例 ,用肌苷片 ,2 0 0mg/次 ,3次 /d ,共 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视力、眼底变化、视野及FFA改变。结果  1例淘汰。有效率治疗组 90 9% ,对照组 36 8% (P <0 0 1)。结论 卵磷脂络合碘对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6.
单晓艳  赵堪兴  王立  周南 《天津医药》2002,30(10):588-590
目的 :采用多焦视网膜电图 (mfERG)评价视网膜色素变性 (RP)患者视网膜功能的改变。方法 :用VERIS4 2视诱发反应图像系统测试6例RP患者及6例正常对照者的mfERG。刺激阵列由103个六边形组成 ,刺激野半径23°,记录时间为4min ,分别记录总体反应、6个环行视网膜区域的一阶反应的振幅密度及潜时并行组间比较。结果 :RP组除中央5度外 ,其余各部视网膜的潜时均较正常对照组延长 ,且有显著性差异。RP组视网膜各局部振幅密度均明显下降。结论 :mfERG可准确反应视网膜各局部功能 ,RP患者除中央5度外视网膜各局部视敏度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7.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CSC)是一种常见的眼底病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FFA)为此病的诊断提供依据。关于FFA各种荧光渗漏分型国内报道较多 ,但其与视力损害的关系探讨不多。笔者分析了1992年—2000年收治的120例CSC的病例和FFA检查结果 ,就FFA荧光渗漏的形态、部位、大小等情况对视力的影响进行分析 ,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共120例 (124只眼 ) ,男84例 ,女36例 ,双眼发病4例 (占3 3 % ) ,复发者12只眼 (占9 6% )、复发2次及以上者5只眼 (占复发者的41 7 % )。年龄21~56岁 ,平均 (34 5±4)岁。FFA…  相似文献   

8.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oidoretinopathy,CSC)是常见的黄斑部病变,以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功能损害、形成黄斑部及其附近视网膜神经上皮局限性浆液性脱离为特征。常见于中青年男性,确切病因不明,认为原发病理在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和/或脉络膜毛细血管,而盘状视网膜脱离是继发病变。本文对152例(192眼)CSC患者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图像进行了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光动力疗法对慢性难治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维速达尔治疗慢性难治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资料,共计13例(17只眼),其中多个渗漏点9例(12只眼),一个渗漏点4例(5只眼)。观察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及其6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光学相关断层扫描(OCT)。结果术后1周,FFA显示15只眼轻度的荧光渗漏,2只眼渗漏消失,OCT显示13只眼神经上皮下积液减少,4只眼神经上皮下少许积液。术后1个月,FFA显示7只眼荧光轻度渗漏着染,10只眼荧光渗漏消失,OCT显示7只眼少许神经上皮下积液,其余积液消失。3个月和6个月FFA显示15只眼荧光渗漏消失,2只眼荧光着染,OCT显示无荧光积存。6个月时,最佳矫正视力(BCVA)提高两行以上的有12只眼,占71%。结论光动力疗法对慢性难治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刘小平 《贵州医药》2002,26(2):155-156
由于视网膜电图 (electroretinogramsERG)主要反映视网膜第Ⅰ、Ⅱ神经原的功能 ,即视网膜节细胞前各种结构成分的正常功能。能了解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的功能及被损害程度[1] 。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 (PrimaryPigmentarydegenerationofretina ,RP)是一种具有显性遗传倾向的进行性营养不良视网膜退行性改变的疾病。首先出现的症状为夜盲 ,以后眼底改变逐渐出现。本病常起于儿童或少年时期 ,青春期症状加重 ,视野逐渐缩小 ,至中晚年 ,黄斑部受累致中心视力减退 ,甚至失明。通常双…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532nm激光对49例(74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患者采用VISULAS532nm眼底激光治疗仪进行视网膜激光光激术,术前经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查视力、裂隙灯显微镜、直接或间接眼底镜检查眼底、非接触式眼压计测量眼压、眼底血管荧光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视野、血压、糖化血红蛋白等检查,术后3~6个月再次行眼底血管荧光造影,对无灌注区或新生血管未消退者追加光凝。随诊6个月~1年。结果:49例(74眼)中,视力提高58眼(78.4%),视力无变化14眼(18.9%),视力下降2眼(2.7%)。期间2眼病情不同程度有所发展,均与血糖控制不稳定有关。视网膜病变改善有效率79.7%,新生血管大部分萎缩,视网膜水肿消退,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分析12例新生儿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FFA)结果,明确FFA在新生儿视网膜病变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3月在临沂市妇幼保健院进行新生儿眼底筛查发现视网膜病变的12例新生儿,其中男8例、女4例,出生胎龄27~40周。采用Retcam Ⅲ数字化广域眼底成像系统进行FFA检查,观察并分析造影结果。结果 4例患儿FFA示视网膜血管充盈良好,考虑类早产儿视网膜病变;2例患儿FFA结果提示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2例患儿FFA结果提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活动期,予双眼玻璃体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4例患儿FFA结果提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退行期。结论 FFA检查可早期明确新生儿视网膜病变的诊断,更清晰显示病变分期,对新生儿视网膜病变进一步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视网膜色素变性为网膜杆状细胞裂解变性同时伴有色素增殖的一种网膜病变,在病变过程中伴有视神经进行性萎缩的变化,进行性视野向心性缩小,视力下降,最后演变到失明而告终。对于这种病的病因,目前尚不明了,治疗亦无一定方法。最近,我院眼科参考国内外有关资料及既往外科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的经验,对网膜色素变性进行了外科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 患者,马某某、男、24岁、陕西宝鸡人,主因晚间视力不佳,进行性加重10余年,曾到多处求治,均诊断为“视  相似文献   

14.
Barnard—Scholz综合征译名:巴一斯综合征,又称为眼肌麻痹—视网膜色素变性综合征,国外共报道7例,1989年海军总医院刘海林等报道一例,主要特点是先有视网膜色素变性,而后发生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上睑下垂,伴有全身症状。病因不明,电镜下可见肌肉类脂质小滴积聚,线粒体异常。其眼部特征:1、视力减退,复视、斜视、夜盲、视野缩小;2、上睑下垂、眼球震颤、眼外肌进行性麻痹;3、视网膜色素变性,脉络膜萎缩。全身特征:1、心脏缺陷;2、智力低下,听力障碍,前庭损害,发音和吞咽困难;3、小脑共济失调,偶见发育障碍;4、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肢体无力;5、脑脊液蛋白质增高。  相似文献   

15.
蒋模  秦应举 《贵州医药》2002,26(9):835-836
急性视网膜坏死 (ARN)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以急性坏死性视网膜炎、脉络膜炎、玻璃体炎、视网膜动脉炎以及后期伴发视网膜脱离等病变为特征的一种综合征[1 ] 。本病起病急 ,发展快 ,治疗困难 ,视功能损害严重。近年来我科对收治的 6例 9眼ARN患者采用综合治疗收到一定疗效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6例 9眼ARN患者中男性 4例 6眼 ,女性 2例 3眼 ;年龄 1 8~ 4 8岁 ,平均 32 4岁。入院时视力 :5眼视力 0 0 1 ,1眼 0 1 ,1眼 30cm指数 ,2眼眼前手动。 7眼有色素膜炎、视网膜炎及数量不…  相似文献   

16.
刘杰  孙林  甘玲萍 《淮海医药》2012,30(3):209-210
目的 分析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的临床特征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的检查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29例(132只眼)CSC患者的视力,男女发病比例,FFA的表现及病变分型.结果 CSC患者中男性比女性患病率高(8.21∶1),根据FFA检查结果表现可将眼底荧光渗漏分为7种类型,患者视力与渗漏点位置及浆液性视网膜脱离范围相关.结论 FFA检查可明确诊断CSC,清晰显示病变类型,并且可以指导治疗、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18岁以上成年型coats病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回顾2004年6月至2011年12月经门诊或住院确诊的8例10只眼,根据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情况和预后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并与同期行FFA检查的18岁以下coats病患者比较。结果 18岁以上成年型coats病,2例双眼发病占25.0%,异常血管累及四个象限者有1例20%,渗出性视网膜脱离者1例占10%,无1例出现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男女比例为6∶4,视力为0.1以上者9例,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术后视力明显改善者6例7只眼与18岁以下coats病患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18岁以上成年型coats病患者的病情较18岁以下coats病患者明显轻,预后明显好于18岁以下coats病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A)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63例(共126眼)糖尿病疑似视网膜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行OCTA检查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检查,观察患者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的厚度及视网膜微血管异常情况。同时以间接眼底镜诊断结果作为参考标准,计算OCTA、FFA的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经间接眼底镜诊断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有46例,占73.02%;OCTA检查诊断的灵敏度为86.96%,特异度为76.47%;FFA的灵敏度为78.26%,特异度为64.71%,经χ~2检验,OCTA的灵敏度、特异度均明显高于FFA(χ~2=4.21、5.32,P=0.040、0.021)。结论 FFA、OCTA均为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重要检查方法,OCTA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均明显高于FFA,可作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筛查及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9.
视网膜色素变性的中医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网膜色素变性(简称RP),中医又称高风雀目,是一类进行性侵害视网膜色素上皮与光感受器的遗传性视网膜疾病,其典型的眼底改变为视盘黄,小动脉变细及赤道部附近骨细胞样色素斑沉着。夜盲、视野缩窄是最主要的主诉。此病多累及双眼是一种较常见的眼部遗传病,近亲结婚的后代尤为常见,患者及其家人可伴有高度近视,精神紊乱,癫痫,智力下降及聋哑症等。其发病率为1/3500~1/4500。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静 《中国医药指南》2010,8(36):118-119
目的回顾性分析糖尿病相关性视神经病变(DON)的眼底表现及荧光血管造影(FFA)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39例(278眼)各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的眼底及FFA等临床病例。结果 278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表现各异,视神经病变可无视力损害,也可有严重的视力下降。眼底检查发现视盘水肿、出血、充血、色淡等。FFA表现为视盘新生血管、视盘充盈缺损、荧光渗漏及视盘晚期染色。其中,合并视神经病变者150眼(53.9%)。结论糖尿病相关性视神经病变的发生率随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疾病进展有升高趋势。因此,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各期均需注意糖尿病相关性视神经病变,FFA检查有助于该疾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