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溪市孕产妇死亡现状及变化趋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2002年度辽宁省孕产妇死亡率出现反弹.而我市是全省孕产妇死亡率最高的城市,因此.针对2002年度本溪市孕产妇死亡现状及近7年本溪市孕产妇死亡变化趋势进行动态分析,找出影响死亡率增高的主要因素.制定干预措施.为降低我市孕产妇死亡率制定对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溪市2002年孕产妇死亡率较以往有回升趋势,共死亡5例,全部为农村孕产妇,其中发生在乡镇卫生院或转诊途中死亡的孕产妇4例,占80%,为进一步提高我市围产保健工作质量,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根据辽宁省<关于加强乡(镇)卫生院产科管理的通知>要求,我们于2003年对本溪市25所乡镇卫生院产科现状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3.
本溪市2002年孕产妇死亡率较以往有回升趋势,共死亡5例,全部为农村孕产妇,其中发生在乡镇卫生院或转诊途中死亡的孕产妇4例,占80%,为进一步提高我市围产保健工作质量,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根据辽宁省《关于加强乡(镇)卫生院产科管理的通知》要求,我们于2003年对本溪市25所乡镇卫生院产科现状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4.
安庆市自2005年始开展“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及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为了解我市孕产妇死亡及其影响因素,为控制孕产妇死亡率提供依据,现将2004—2008年度孕产妇死亡病例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李宏 《中国妇幼保健》2014,(29):4801-4802
目的:分析本溪市2005~2011年孕产妇死亡原因,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产科质量,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5~2011年本溪市孕产妇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年中本溪市孕产妇死亡率为23.16/10万,死因前5位分别为:产科出血、羊水栓塞、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合并肝脏疾病。结论:本溪市孕产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键是提高产科医疗质量,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加强各级妇幼保健人员知识技能的培训。  相似文献   

6.
孕产妇死亡率不仅是妇幼保健的工作之一。同时也是衡量一个地区医疗水平的重要标志,为了解我市孕产妇死亡状况及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状况,分析原因构成特点及影响死亡的相关因素,制定有针对性地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特别是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的干预措施.现将我市2003—2008年17例孕产妇死亡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7.
我市三级妇幼保健网络健全 ,是四川省妇幼卫生“三网合一”监测点 ,历年坚持实施孕产妇死亡监测 ,孕产妇死亡报告制度。本文拟对全市孕产妇死亡资料进行死因分析 ,研究干预措施 ,为卫生行政管理和医疗保健机构制定和调整工作方向 ,提供决策依据。1 资料来源 基层上报的 10年内全市孕产妇死亡资料。2 结果  10年间全市活产 785 63例 ,孕产妇死亡 89例 ,见表 1。表 1 各年度孕产妇死亡情况年度活产数死亡数死亡率 (× 10 -5)1992 10 836 1110 1.5199310 90 6 14 12 8.41994 112 8317 150 .7199587731112 5.41996 790 2 7 88.51997 72 96 …  相似文献   

8.
曾春燕 《中国保健》2007,15(21):108-109
目的为进一步了解孕产妇的死亡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方法本文就永州市2002~2006年孕产妇死亡情况作一回顾性统计及分析.结果从2002~2006年,孕产妇死亡无明显下降,死亡率为47.38/10万,接近经济发达地区,而死因顺位体现依然是不发达地区结构.产科出血一直是我市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因素,占43.70%.家庭分娩和个体诊所接生造成的死亡占40.34%,计划外怀孕死亡占45.38%,县及以上医院分娩死亡占22.69%,乡镇卫生院分娩死亡占13.45%.而死亡地点则逐渐从产家转为县及以上医院,但乡镇卫生院死亡的人数依然不少,占10.08%.119例孕产妇死亡中,高危孕妇占68.06%.结论全面加强产科技能培训,提高产科质量,探索新的保健管理模式,将孕产妇系统管理真正落到实处,才能有效地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我市孕产妇死亡原因和相关因素,探讨如何进一步加强围产保健工作,提高保健服务质量,制定相应对策,进而有效地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对我市1991-2001年孕产妇死亡相关因素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为了进一步提高围产期保健工作及产科质量,探索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的干预措施,本文对我市1996年~2003年度孕产妇死亡原因进行分析.认为减少分娩过程中不合理的助产技术所造成的孕产妇死亡,对降低孕产妇死亡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孕产妇死亡评审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了解黄冈市孕产妇死亡现状,明确孕产妇死亡的相关因素,制定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我们于2004年3月对我市2003年死亡孕产妇进行评审。笔者对评审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本溪市1995~2004年孕产妇死亡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本溪市19952004年10年孕产妇死亡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本溪市孕产妇的死亡原因、构成及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便有效地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对41例孕产妇死亡病例逐例进行现场调查和专家评审。结果:孕产妇死亡前5位死因依次为:妊高征、产科出血、羊水栓塞、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合并肝病。结论:加强宣传教育,加大政府投入,加强产科知识技能培训,建立孕产妇抢救小组和开通重危孕产妇转诊绿色通道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马杰  肖福云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5):2057-2057
为降低我市孕产妇死亡率,不断提高围产保健工作质量,本文将我市1996~2005年孕产妇死亡情况分析如下。1历年孕产妇死亡情况分布1996~2005年我市孕产妇死亡共25例,累计活产数56796例,平均孕产妇死亡率达44·00/10万。其中1996年孕产妇死亡2例,活产数7 624例,孕产妇死亡率26·23/1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我市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和相关因素,探讨如何进一步加强围产保健工作,提高保健服务质量,以制定本市相应对策,有效地降低孕产妇死亡率。为此对我市1992~1997年孕产妇死亡监测资料进行了整理分析。1资料与方法1.1资料:凡在我市4县、4区有正式户...  相似文献   

15.
从孕产妇死亡评审入手 采取措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孕产妇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地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一项综合性指标,其中涉及医学、社会经济、政策法规、当地人文、风俗习惯等一系列因素,研究和分析孕产妇的死亡原因,从中找出规律,并制定有效可行的干预措施,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键所在.就一个地区而言,要找出孕产妇的死亡原因,必须从孕产妇死亡的个案分析入手,即孕产妇死亡评审,对以上所涉及因素中的各个具体环节进行客观的分析评价以明确其死因.我市实行的评审方法是根据WHO提出的从孕产妇死亡的三个环节(个人、家庭和居民团体、医疗保健系统、社会部门)、四个方面(知识技能、态度、资源、管理)入手分别进行评审,近年来我市根据这一评审方法的结果,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在降低我市孕产妇死亡率方面收到了显著的效果,孕产妇死亡率由2000年的44.79/10万降至2006年的25.17/10万.现将我市的做法和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西安市10年孕产妇死亡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通过孕产妇死亡资料分析.寻求制定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孕不妇死亡率.方法 对西安市1995年~2004年度孕产妇死亡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 西安市十年内产妇总数为440 890例,孕产妇死亡221例,孕产妇死亡率平均为50.12/10万.孕产妇死亡前三位原因依次是:产科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栓塞.结论 建立健全急诊产科救治体系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张秋琴 《中国校医》2002,16(6):571-571
为了研究孕产妇的死因 ,进一步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 ,本文收集了我市自 1992~ 2 0 0 1年死亡孕产妇病例 3 0 6例 ,以了解我市 10年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及死亡率的变化 ,找出孕产妇的主要死因 ,提出合理建议。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我市各地区每年常规上报的孕产妇死亡报告卡 ,孕产妇死亡调查报告以及活产分娩数报表。 1992~ 2 0 0 1年共死亡孕产妇 3 0 6例 ,同期活产数 64 5 664例。1.2 方法 将所有死亡孕产妇进行死因分析 ,并进行构成分析及对比。2 结果2 .1 孕产妇死亡率  1992~ 2 0 0 1年孕产妇死亡率 (孕产妇死亡人数…  相似文献   

18.
为切实掌握我市孕产妇、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采取相应干预措施,确保2000年孕产妇死亡率降至17/10万以下,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至34‰和4‰以下等主要指标的顺利实现,我们对我市一九九六年孕产妇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孕产妇死亡率为56.3/10万,与我市九○年基调的201/10万相比较下降72%。婴儿及5岁以下死亡率分别为19.3‰和21.5‰,其中农村分别为32.3‰和35.5‰。与一九九0年基调的36.2‰相比较有所下降,农村下降不明显。通过调查,基本掌握我市孕产妇、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及主要死因,为降低孕产妇、儿童残废率及制定我市妇幼保健措施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安庆市2001~2006年孕产妇死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孕产妇死亡资料分析,寻求制定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 对安庆市2001~2006年度死亡孕产妇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 安庆市2001~2006年度产妇总数为322 350人,孕产妇死亡123例,平均死亡率为38.16/10万,低于WHO报道的发展中国家水平(χ2=0.67,P>0.05).孕产妇死亡的前两位原因依次为:产科出血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结论 建立健全孕产妇紧急救治网络,加强产科技术人员技术培训,扩大健康教育,提高自我保健意识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四平市降低孕产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能及时地了解和掌握我市孕产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考察阶段性的工作效果,进一步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方向,我们对我市2000~2002年孕产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以探索出降低孕产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有效干预措施,逐步实现新"两纲"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