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马洪 《火柴工业》2002,(3):24-24
我从事火花整理工作两年来,有一件事对我的触动很大。那是在2001年第2期的《火柴工业》上刊登了我的《北京市火花目录》一文后,我认真一核对,发现文中标明的火花尺寸有百分之九十以上是与实物不符的,而有不少火花的枚数和年代也不对。我当时想;反正这杂志发行量不大,读者范围  相似文献   

2.
加字邮票,是集邮爱好者极力搜寻的珍品,而加字火花,更是集花爱好者苦苦追求的对象。所谓加字火花,是在已印制完成的火花上,因某种纪念活动的需要,而有针对性地加印有关文字而成的火花,它与未加字的原火花相比,有着更大的纪念意义和收藏价值。  相似文献   

3.
拼图火花,是绚丽多姿的火花园地中的一朵奇葩,它突破了一枚火花表现一个主题或展示一个完整画面的传统模式,由多枚火花拼接成一个较大的完整画面,展现一个较宏伟广阔的场景,使画面内容更为丰富,气势  相似文献   

4.
一、加强厂史研究制约火花研究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厂史资料匮乏。丰富的厂史资料有助于火花研究深入发展和有争议火花问题的解决。它包括:火柴历史实物的搜集;系统火花目录的整理;火柴厂史挖掘;火花基础理论建立。早中期是主攻重点,近期也不容忽视,如文革火花。有人称火柴工业为“黄昏工业”应关停并转,  相似文献   

5.
赵书年先生是我国老一辈著名火花收藏家,本刊编者久仰其大名,却从未谋面,去年,蒙开封火柴厂蔺理生工程师引介,有幸与赵老建立联系,书信往来,交谊渐深,并多蒙其赐教,得益匪浅,最近赵老先生给编者来信,谈及编辑全国火花目录之事,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回想起今年四月份,扬州火花收藏家宋继先先生也曾来信建议全国各地花友编写地区火柴工业史(包括火花史),我们认为这个意见很好,便在《火花之友》第13期上发表了专文推介,各地多种火花民刊也予以转载,得到许多花友的热烈响应,如今,赵老先生又提出先由各地花友编辑地区火花目录,然后再整理汇编成全国火花目录的建议,与宋先生的建议有异曲同工之妙,也是非常好,非常及时的,他身体力行,正在着手编辑开封市的火花目录,赵老这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精神,着实令人感动。  相似文献   

6.
火花与邮票素有姐妹花之称。从文化或艺术角度赏析,两者之间在幅面设计、题材选择、主题形式、表现手法、表达欲望、艺术含量等等方面,有诸多共同或相似之处。所以,很多火花爱好者同时也是集邮迷,而在集邮界圈子里兼集火花的也大有人在。这  相似文献   

7.
不知曾几何时,在火花收藏圈子里,忽然流行一种标价不菲的所谓“利废”火花,其特点是绚丽多彩的火花背面,印有表格、资料或其它文字,拥有这类火花的摊商,利用人们物以稀为贵的猎奇心理,鼓吹标榜这类火花年代久远,稀罕难得,索价往往要比同类品种图  相似文献   

8.
火花,也称火柴盒贴画,是人们对火柴商标的爱称与雅称。也可以说是火柴行业与火花收藏界约定俗成和大家认同的,对火柴盒贴画的称谓。“火花”作为依附于火柴产品的商标,随着火柴进入千家万户。由于火花的题材广  相似文献   

9.
中国日用化工协会火柴分会火花组由安阳迁回至南京后,按照协会领导关于“思想要解放,打破原来的状况,要发挥好火柴企业和民间两方面的积极性,走行业内外共同发展火花的路子”的指示精神,对火花组班子成员进行了调整补充,除火柴行业内的人员外,还吸收了数名火花收藏界知名人士,使火花组具有更广泛的代表性,更有利于火花设计、制  相似文献   

10.
老一辈资深火花收藏家鲁岩先生的大名,我仰慕已久,虽同为山东老乡,却一直无缘当面求教,在心中始终是个遗憾。 2000年金秋9月,我到南京参加火花活动,报到后走进住所,便见一老人正在读报,虽素不相识。但可能是心有灵犀的原因吧,让我立即产生一种一见如故的感觉。待互  相似文献   

11.
我国宇航员杨利伟的成功,开创了我国宇航事业的新篇章,杨利伟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我国也成为新入宇航事业的第三国。在前苏联16 1系列火花中有关宇航题材的火花,占有一定的比例,有关火箭升空的火花有“邀游太空第一人加加林”、“子星夜升  相似文献   

12.
火花——火柴盒上装饰艺术画的简介,亦称作火柴商标,或曰之火柴盒贴画,火柴盒标签。 火花因火柴而得名,火柴盒标签标有地区名称之厂家,故而收藏火花除必须标有地区厂名外,还应曾装过火柴为标准,否则无论怎样标榜其艺术精美都不能称作火花,充其量作为艺术画片欣赏,绝无火花之珍藏价值。  相似文献   

13.
以京剧脸谱为代表的天津火花,在整个火花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该火花从80年代开始至今其套数之多,数目之巨,覆盖面之广已无其他专题火花可比。  相似文献   

14.
火花是物体燃烧进发的火星,人们常用它寓意光明、希望。火柴盒上的图案也称火花,冠以这个名字,确切、动听。  相似文献   

15.
火花浅议     
我与火花重新接触不过两年时间,但儿时即知“火花”这两字,也曾与邮票一起搜集,可惜在“文革”期间毁于动乱,一断就是几十年。  相似文献   

16.
最近,开封出品了第一套体现个性化的 火花。经向中国日化协会火柴分会火花组备 案,批准编号为2003-33署名汴梁火柴出品 的这套火花为16×1,尺寸为44×56毫米,主 题内容是纪念电影演员赵抒音女士。  相似文献   

17.
火花收藏爱好者要补充藏品换出多余火花需要有一个良好的交流与买卖的环境。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历史阶段,流通办法是不同的。解放前和解放初期,花友之间是以赠送为主,相互交流也是互相赠与;50年代末至“文革”结束前,以相互交换为主,辅以赠送,这要看交流双方的关系和各自的价值取向。相互交流最具代表性的是三位名家。天津王藜青征集所缺和最新出的火花,无论何人,只要去信并附有火花,必然收到回信和回赠,双方均有所得,故其人缘关系极好。  相似文献   

18.
人总是喜欢追求完美的,在火花收藏中对此感触犹深。当所收集的一套火花,明明知道全套的枚数,而自己手中却收藏不齐全时,心里总会有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堵涩和别扭,于是这种感情会演化成一股欲罢不能的活力,令人孜孜不倦地追寻,直到达到目的方休。有时,一套设计成功博得好评的火  相似文献   

19.
林辉 《火柴工业》1998,(4):37-40
对“伪花”和商品火花的讨论,始于1989年,至1996年初基本结束,历时6年多,这在民间火花收藏的学术争鸣中,算是最令人关注与自觉参与其中的课题。由于参与讨论者文化素养、收藏实践以及理论水平的差异,从  相似文献   

20.
人们往往是被火花精美的画面所吸引。由喜欢继而踏上火花收藏研究之路的。随着藏品的增多和研究的深入,才发现,原来火花上的文字,对解读画面内容,掌握相关知识,丰富火花内涵,深化火花主题,起着锦上添花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