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涂胜  刘武 《葛洲坝水电》1997,(4):30-32,41
水下爆破是水下开挖的常用方法,存在钻孔设备需专用,钻孔定位及装药联网困难,对炸药,导爆材料要求高等特点,本文介绍了在三峡大江截流上游围堰工程左堤头97年汛前预进占中,围堰轴线上水下块球体爆破采用的一种新方法--变水下爆破为水上爆破,减少了施工难度,为二期围堰水下块球体爆破及同类工程的施工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
三峡二期上游围堰防渗墙施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三峡二期上游围堰防渗墙施工工期紧,墙体高度大,围堰防渗基础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通过引进液压双轮铣、液压抓斗及全液压工程钻机等先进设备,采用铣、抓、砸、钻孔预爆、聚能爆破、预灌浓浆等施工工艺,克服了砂卵石漏失层、块球体钻进、陡坡段嵌岩等一系列困难,大大提高了围堰防渗墙施工进度,确保了围堰防渗墙的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3.
长江三峡工程二期深水围堰是该工程最重要的临时建筑物之一,它的设计和施工也是三峡工程的重大关键技术项目之一。二期围堰特定的条件和任务,决定了它的技术难度达到世界水平,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世界水平。这些难点主要反映在:①围堰最大填筑水深达6Om,由此引起可能的堤头坍塌和深水抛填条件下迅速建成的围堰堰体稳定问题;②防渗墙最大深度达到74m,施工过程中的楷(孔)倾斜,以及施工高峰月强度高达(1.3-1.5)万m’问激③深槽陡坎段防渗墙嵌岩以及块球体、新淤砂的处理问题;@平抛垫底部分厚达28m的砂砾石层防渗墙成槽可能发…  相似文献   

4.
三峡工程二期围堰最大堰高82.5m,防渗墙面积约96万m2。下游围堰防渗墙在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槽孔深度大、施工强度高的施工条件下,在处理糟孔的漏浆与坍槽,硬岩及块球体的嵌岩与钻进,防渗墙体的控制与墙内灌浆管的埋设,加快施工进度等施工技术难点上,采用预灌浓浆、优质泥浆固壁、“两钻一抓”、槽内控制爆破、应用先进设备及其优化组合施工等综合技术措施和对策,高效优质地完成了防渗墙的施工。  相似文献   

5.
1 工程概况赵山渡引水枢纽一期闸基防渗墙中心线位于闸上游桩号 0-005.5,从桩号闸左 0+002.5~闸左 0+123.2,共分 23 个槽段. 厂基防渗墙轴线位于桩号闸0+000.0,分 3 个槽段,厂闸连接墙共分 2 个槽段. 闸基防渗墙和厂基防渗墙的成墙面积分别为 5 467.395 m2 和 354.4 m2. 防渗墙最大墙深 53.7 m,墙厚 0.8 m,防渗墙底部嵌入基岩 50 cm,混凝土设计指标为:抗压强度 ≥10 MPa,抗拉强度 ≥1.0 MPa,弹性模量 ≤1.6×104 MPa,抗渗等级 ≥W6. 按工程计划安排,一期工程建成后,利用二期上游横向围堰,在二期工程施工期…  相似文献   

6.
三峡工程二期围堰防渗墙面积约9.6万m~2。下游围堰防渗墙施工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槽孔深度大、施工强度高,在处理槽孔的漏浆与坍槽、硬岩及块球体的嵌岩与钻进、防渗墙体的控制与墙内灌浆管的埋设、加快施工进度等施工技术难点上,采用预灌浓浆、优质泥浆固壁、“两钻一抓”、槽内控制爆破、应用先进设备及其优化组合施工等综合技术措施和对策,高效优质地完成了防渗墙的施工。  相似文献   

7.
1概述长江三峡二期截流围堰分上、下游围堰,文中所述截流围堰特指二期上游土石围堰.截流围堰堰体结构与一期土石围堰结构基本相同,即主要填筑材料为石渣、风化砂、石渣混合料及过渡料等.69.OOm高程以下采用水下抛填,69.OOm高程以上采用陆上分层碾压法进行施工、堰体防渗系统与一期围堰有较大不同,即在防渗墙深度大于48m的15Orn长的河床深槽段采用双墙防渗,其墙顶高程为73.OOm;在右岸试验段、接头段及左岸接头段采用单墙防渗,其墙顶高程为79.OOm;其它河床段则采用墙顶高程为73.OOm的单墙防渗;在全部防渗墙顶端至86.26m…  相似文献   

8.
三峡工程二期围堰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峡工程二期围堰是三峡工程重大关键技术项目之一。文章详述了在其施工过程中应用的防渗墙成槽新技术,其中有防渗墙成槽方法、平抛垫底砂卵石和强透水层渗漏处理、防渗墙槽内硬岩爆破及水击波检测技术、高强度耐磨块底刃钻头和水下电磁铁的研制、成槽固壁材料的研究等。此外,还对塑性混凝土防渗墙体材料优选、深槽段防渗体结构布置优化、围堰断面结构优化等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9.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下围堰混凝土防渗墙于2002年6月1日上午8时51分一次性拆除爆破成功。爆破作业从炸药药包加工、装药、联网到起爆,历时4d。总装孔2100个,总装炸药量19.24t。采用段内孔间微差,复式交叉并串联非电网络爆破技术,毫秒分段375段(未含盖帽混凝土孔),爆破总延时9500ms,最大单段起爆药量60.6kg。由于防渗墙内埋有大量钢管及钢筋保持架,为国内水利水电工程防渗墙技术最复杂、规模最大的拆除爆破。爆后状态为:块度大于50cm的仅出现在表层炮孔堵塞段,可由陆上设备完成,水下部分的墙体均小于50cm,炸段后钢管长度均小于1.0m,钢筋保持架均破散,完全满足设计及水下挖除施工要求。爆破监测成果表明,爆破时坝前水面未出现大的涌浪,大坝建筑物和各金属结构物安然无损;爆破瞬间地震波、水击波远小于设计和有关规程规范标准。  相似文献   

10.
三峡工程一期土石围堰全长约2500m,高度30~40m,束窄原河床约30%。围堰施工的主要难点是:工期紧、强度高,石渣、块石料缺乏,迎水侧水下清基与堰体填筑干扰大,防渗墙施工困难。针对这些难点采取了如下一些对策:试验段提前施工,开辟过渡性料场,优化水下填筑程序,在防渗墙造孔中钻爆结合对付块球体,用湿磨细水泥灌浆帷幕部分取代防渗墙,部分采用高压旋喷防渗等10项措施。为了确保安全和为二期深水围堰的建造积累经验,对一期围堰进行了多项监测。监测结果表明,运行近一年中,围堰工作状态正常,渗漏量仅200L/min。  相似文献   

11.
三峡工程二期上、下游土石围堰是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临时建筑物,其重要性和技术难度均为国内外所罕见。二期围堰工程的成败,关键在于防渗体工程的质量。防渗型式为塑性混凝土防渗墙上接土工合成材料组成的复合防渗心墙结构,其施工技术问题,经过振冲加密、液压双轮铣成墙、两钻一抓成墙和高压旋喷成墙等大量的生产性施工试验,基本上得到了解决。在深槽段防渗墙施工技术上采取了块球体和硬岩处理、槽段连接等措施,以保证施工进度按期完成和围堰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2.
三峡水利枢纽二期深水围堰的设计和施工是三峡工程的重大技术问题之一,它直接关系到三峡二期工程的成败。而解决这个技术问题的关键之一是正确选择围堰防渗墙的造孔设备和工艺。笔者有幸参加三峡水利枢纽一期土石围堰防渗墙的施工,对将来二期围堰防渗墙的施工难点有所体会,故依据国内外防渗墙造孔设备和工艺的水平和现状,提出本建议。一、三院二期围堰防渗墙的施工技术难点1.工程量大,施工强度高。按初步设计确定的防渗墙工程量,上游围堰为5·7万m‘,下游围堰为3.9万m’,复合土工膜5.7万m‘。防渗墙施工最高月强度为1.28万m’2…  相似文献   

13.
三峡二期上下游围堰体水下抛填的深度达60m,其动水中平抛的砂卵石层厚,含砂量低,原河床覆盖层成分复杂,基岩风化层厚度大、块球体较多,防渗墙造孔过程中易产生漏浆。在防渗墙施工前和造孔过程中对漏失层采用预灌浓浆和投置堵料材料快速堵漏的措施,为防渗墙的正常施工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4.
由于三峡二期下游围堰混凝土防渗墙部分墙段内有灌浆施工时预埋的钢管及固定钢管的保持架,这种结构在以往的围堰防渗墙爆破拆除工程中没有先例.为此着重介绍了钢管爆破试验、爆破网络模拟试验及混凝土防渗墙现场爆破试验的试验方法及试验成果,并通过三峡二期下游围堰爆破拆除工程实践,证明了防渗墙爆破拆除设计方案达到了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三峡工程二期围堰是三峡工程二期建设时段最关键的安全屏障,施工技术难度大,施工期短。为保证在一个枯水期完成一个土石方填筑总量达1032万m^3,混凝土防渗墙面积近9万m^2的工程,自1972年起至1997年间,长江委三峡勘测研究院对二期围堰枯水河床基岩深槽问题、堰基细砂层振动液化与渗透稳定问题、堰基岩土渗透问题、堰基块球体分布及对防渗墙造孔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详细勘察与研究,并据此提出了二期围堰设计思  相似文献   

16.
三峡工程二期围堰防渗墙试验目前已基本完成.通过二期围堰右上接头段近6个月的试验证明,液压双轮铣槽机不适应比较坚硬的花岗岩和块球体地层·较坚硬的花岗岩块球体可利用冲击反循环钻机与液压抓斗配合完成.“两钻一抓”生产性试验已经全部结束,并成功地进行防渗墙柔性材料配比试验,得出了许多宝贵的参数左岸上游接头段的高压旋喷工艺试验,主要是为了解决下游深槽段13om长、65m水深的支撑墙以及右岸河床7O”陡坡成墙等问题,目前该试验已基本完成.三管法高喷试验已完成钻进4O44.57m,喷射灌浆3668·37m’,成桩155根;高喷灌浆自动…  相似文献   

17.
三峡二期下游围堰拆除工程砼防渗墙部分墙段内有灌浆施工时预埋的灌浆钢管及固定钢管的保持架,这种结构在以往的围堰防渗墙爆破拆除工程中没有先例.工程进度要求2002年7月1日前完成爆破设计和爆破试验及现场所有准备工作,7月1日进行防渗墙拆除爆破,确保一次爆破成功.介绍了在总结以往经验基础上应用现场爆破试验成果所进行的砼防渗墙拆除爆破设计和爆破效果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三峡工程二期上游围堰防渗墙施工中的主要技术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工程二期上游围堰防渗墙深度大,地质条件复杂、工期紧、施工难度和强度均 很大。经优化,采用了钻机、抓斗、铣槽机配合的施工方案。根据各种造孔设备的不同特点,施工中采用了“两钻一抓”、“上抓下钻”、“铣砸爆”、“铣抓钻”等快速造孔工艺;遇块球体或硬岩时,根据情况,分别采用了钻孔预爆、槽忆爆破和聚能爆破等措施;在深皮段及强 失地层施工、深槽忆灌浆管埋设及观测孔拔技术、深槽孔观测孔技术等方面也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19.
三峡二期围堰防渗工程主要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二期围堰的防渗墙主要建在上、下游横向围堰堰体内,防渗墙最大高度约74m,成槽总面积达7.95万m2,墙厚1.0~1.1m。其施工的主要难点是:工程量大,施工强度高,要求在一个枯水期内(6个月)完成主要部位的工程量,月最高成墙面积1.38万m2;防渗墙穿过的地层结构复杂,河床段堰体高度的2/3为水下抛填的风化砂和砂卵石,属强透水层,造孔成槽时漏浆严重,孔壁极不稳定,易坍孔;覆盖层中分布有形状极不规则的块石和块球体,钻进时容易导致斜孔;河床深槽部位的基岩系陡直立坡段,钻进时易溜钻、跑钻,嵌岩成槽困难。工程技术人员根据不同的地层特点,探索总结出了一套防渗墙成槽的施工方法,即“钻凿”法,“两钻一抓”法,“两钻三抓(铣)”法,“铣、砸、爆”法,“抓、铣、钻、砸、爆”综合法,“液压双反弧接头槽”法等,工程完工后,由长江委三峡工程建设监理部对其进行了质量鉴定,结果表明:合格率为100%,优良率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20.
三峡工程二期上游围堰轴线的选择经过近20年的研究与勘察,所选定的围堰轴线避开了对防渗墙施工难度大的架空块球体区,及河床深槽地段,通过对围堰堰基的地形地貌及河床冲淤变化,地层岩性,断层构造,岩体风化,岩体透水性分析,提出了解决堰基对防渗墙造孔影响等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