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6 毫秒
1.
目的:观察肠宁汤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分成2组,治疗组52例,予肠宁汤治疗;对照组43例,口服西药治疗。2组均治疗1月为1疗程,治疗2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第2疗程治疗组痊愈率为42.3%,总有效率为94.2%;对照组痊愈率为18.6%,总有效率为67.4%。2组第2疗程总有效率、痊愈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肠宁汤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清胃化湿汤加减治疗湿热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湿热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予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治疗组31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清胃化湿汤加减治疗。2组均以4周为1疗程;治疗后6月随访。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9例,显效11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7%;对照组临床痊愈6例,显效9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3.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月随访,治疗组复发率6.77%,对照组复发率28.00%。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热型慢性胃炎疗效好,并能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3.
益气助脉方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80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益气助脉方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0例予益气助脉方治疗,对照组40例予盐酸阿托品片治疗。2组均治疗4周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病态窦房节综合征29例,总有效率72.41%,对照组病态窦房节综合征15例,总有效率40.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治疗后平均心室率转正率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慢快综合征48例,总有效率60.42%,对照组慢快综合征23例,总有效率21.74%,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平均心室率转正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均高于治疗组(P<0.05)。结论益气助脉方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凉血消风散治疗亚急性湿疹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经验方凉血消风散治疗亚急性湿疹的效果。60例以凉血消风散内服,对照组58例以地氯雷他定片、扑尔敏内服。方法:将118例亚急性湿疹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结果:治疗组痊愈21例,显效21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总显效率70%;对照组痊愈17例,显效12例,有效16例,无效13例,总显效率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凉血消风散治疗亚急性湿疹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荣标 《新中医》2003,35(7):40-4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近、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将99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9例口服赛庚啶片及雷尼替丁胶囊,治疗组50例除口服与对照组相同药物外,加服疏风解表、凉血养血中药。4周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的痊愈率分别为50.0%、30.6%(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100%、75.5%(P<0.01);停药2周后,治疗组及对照组的痊愈率分别为42.0%、18.4%(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96.0%、63.3%(P<0.01);停药3月后,治疗组及对照组的痊愈率分别为36.0%、14.3%(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94.0%、63.3%(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荨麻疹不论近、远期疗效均较单纯西药治疗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藿朴夏苓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予口服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片治疗;治疗组42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藿朴夏苓汤加减治疗。2组均以6周为1疗程,疗程结束后2周复查胃镜,做幽门螺杆菌检测,并于治疗后1年随访,观察其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12例,显效15例,有效1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62%;对照组临床痊愈7例,显效13例,有效12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8.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Hp根除率治疗组为92.86%,对照组为70.7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1年随访,复发率治疗组为5.3%,对照组21.6%,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O.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疗效好,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除湿胃苓汤治疗亚急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亚急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服用除湿胃苓汤治疗,对照组服用西替利嗪和维生素C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80.0%,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痊愈率为50.0%,总有效率为95.0%,两组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除湿胃苓汤治疗亚急性湿疹有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中药口服配合灌肠治疗放射性直肠炎50例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有芳 《浙江中医杂志》2006,41(10):597-597
目的:观察运用中药口服并配合灌肠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所观察的80例放射性直肠炎病人,按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50例与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口服方口服并配合中药灌肠方灌肠,对照组采用替硝唑口服配合用锡类散、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组成的灌肠方灌肠。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痊愈率为6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0.0%,痊愈率为13.3%。两组总有效率经X^2检验,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中药口服配合灌肠是治疗放射性直肠炎较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余优芬 《新中医》2013,45(12):69-72
目的:观察胃炎1号方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CSG)(脾胃湿热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CSG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施维舒胶囊;腹胀明显加服吗丁啉;幽门螺杆菌(Hp)阳性者加克拉霉素分散片及阿莫西林胶囊。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胃炎1号方。2组疗程均为8周。治疗前后进行胃镜检查,观察Hp清除率及餐后饱胀不适、早饱感和上腹部疼痛改善情况。结果:内镜下胃黏膜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96.0%。对照组80.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胃黏膜组织学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92.0%,对照组76.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100%,对照组78.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Hp清除率对照组70.3%,观察组81.6%,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餐后饱胀不适、旱饱感和上腹部疼痛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锄、100%和97.7%均分别优于对照组80.0%、84.2%和81.4%(P〈0.05);观察组复发率35.0%低于对照组62.1%(P〈0.05)。结论:胃炎1号方能明显减轻CSG(脾胃湿热型)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并能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 AR)中医辨证规律,观察益气温阳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AR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AR患者所有症状、体征进行频数分析,采用聚类分析方法聚成4类证型,分析中医辨证规律。并随机分为2组进行治疗,对照组60例予益气温阳方,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穴位贴敷。2组均10 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统计临床疗效,停药1年后统计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复发率22.4%(13/58),对照组复发率53.3%(24/4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结论益气温阳方联合穴位贴敷能有效改善AR患者临床症状,临床疗效确切,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药内服外敷联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08年6月-2012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患有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64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平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2例患者采取中药内服与外敷联合治疗方法;对照组32例患者采用口服泼尼松、布洛芬胶囊等西药方法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按照各自治疗方法治疗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实验室数据指标和病症复发率。结果:治疗组通过中药内服外敷治疗方法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治愈22例,好转4例,未治愈6例,总有效率81.25%;对照组采用口服泼尼松等西药方法进行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治愈13例,好转8例,未治愈11例,总有效率65.63%。两组患者治疗后各临床症状改善,但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对比P〉O.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在实验室数据指标上并没有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在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症状恢复上面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亚急性甲状腺炎在临床治疗中采用中药内服外敷方法具有明显效果,且患者无不良反应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中西医结合治疗手足口病1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98例),两组均采用阿糖腺苷和对症治疗,治疗组同时辨证加用中药,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8.0%、99.0%,对照组分别为61.2%、96.9%,组间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平均治疗时间分别为(4.90±1.11)d和(5.34±1.66)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手足口病治愈率高,治疗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注药结合口服小金片治疗乳腺单纯性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乳腺单纯性囊肿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70例穿刺抽出囊液注入无水乙醇冲洗后,再注入地塞米松和庆大霉素混合液,同时口服中成药小金片3个疗程;对照组50例穿刺抽出囊液后注入无水乙醇冲洗并保留硬化治疗。于术后6个月、12个月分别观察2组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复发率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96%,无复发者;对照组治愈率为80%,复发率为8%。2组治愈率和复发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经期乳房胀痛症状痊愈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注射无水乙醇冲洗后,注入地塞米松、庆大霉素混合液同时口服小金片治疗乳腺单纯性囊肿疗效确切,临床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改良坐位拔伸整复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以改良坐位拔伸整复手法治疗,对照组用常规整复手法治疗,治疗10次结束及2个月后随访观察其疗效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16.7%和66.7%,对照组分别为10.0%和40.0%,两组疗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复发率10.0%(2/20),优于对照组的75.0%(9/12)(P<0.05)。结论:改良坐位拔伸整复手法临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5.
孙亚峰 《光明中医》2013,28(4):734-736
目的观察中药坐浴治疗肛周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肛周湿疹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根据辨证分型分别选用清热利湿药物和益气养血、活血祛风药物坐浴,每日两次;对照组选用派瑞松乳膏外涂患部,每日两次。治疗3周后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积分和主要症状情况,评价临床综合疗效。结果两组在治疗前后SCORAD评分、瘙痒程度、皮损面积、皮损形态方面,各项积分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瘙痒影响程度改善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皮损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痊愈率和显效率为32.5%和42.5%,对照组痊愈率和显效率为10.0%和17.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坐浴治疗肛周湿疹较派瑞松乳膏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瘙痒症状及皮损表现,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6.
李辉  张学华  单绍勤 《河北中医》2010,32(9):1293-1295
目的观察除湿通络中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2组患者均正规降血糖治疗。治疗组42例给予除湿通络中药汤剂口服;对照组40例给予甲钴胺片口服。2组疗程均为6周。观察2组临床证候疗效及振动阈值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证候总有效率为81%,对照组为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振动觉阈值有效率为72.5%,对照组为3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除湿通络中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确切,且能明显提高振动觉阈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Z”型拨针刀治疗颈项部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颈项部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手法、拔罐、蜡疗、针灸及中药汤剂内服、熏洗等综合治疗方案,治疗组采用“Z”型拨针刀治疗。结果:对照组显效率6.67%,总有效率60%;治疗组显效率55.56%,总有效率97.78%。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Z”型拨针刀治疗颈项部肌筋膜炎疗效显著,疗程短,操作安全,且突显了中医的简、便、验、廉。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海涛  梅冬艳  杜明 《河北中医》2010,32(12):1824-182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亚急性甲状腺炎伴甲状腺弥漫性肿大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予消瘿止痛膏联合泼尼松等治疗,同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配合消瘿散Ⅰ号,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配合消瘿散Ⅱ号。对照组30例单纯给予泼尼松等治疗。2组疗程均8周,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于16周观察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6.67%,对照组2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复发率6.67%,对照组2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临床疗效确切,副作用少,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深刺风府配合芒针透刺治疗脑卒中慢性期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深刺风府配合芒针透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方法。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对照组有效率为83.3%,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5)。结论:深刺风府配合芒针透刺治疗假性球麻痹的疗效明显优于普通针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五倍苦参鲜皮汤治疗急性、亚急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明确诊断的急性、亚急性湿疹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口服五倍苦参鲜皮汤治疗,并根据皮肤渗出情况分别外用皮炎洗剂或硼酸氧化锌冰片软膏治疗;对照组口服氯雷他定口腔崩解片治疗,其余均与治疗组相同;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25例,显效21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与愈显率分别为98.0%和92.0%;对照组痊愈10例,显效10例,有效16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与愈显率分别为72.0%和40.0%,两组总有效率与愈显率分别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五倍苦参鲜皮汤治疗急性、亚急性湿疹的临床疗效优于口服氯雷他定口腔崩解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