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未成年人权益应当受到法律保护,权益保障制度难以落实往往会成为引发未成年人犯罪的直接或间接原因,完善未成年人权益保障制度可以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发生。加强权益保护、明确监护职责、规范童工制度以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健全刑事立法、推行低监禁和高缓刑制度、完善社区矫正制度,以有效挽救罪错未成年人。  相似文献   

2.
具有恢复性司法性质的刑事和解已经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展开,刑事和解除了可以适用于自诉案件、轻伤害案件、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以外,还可适用于何种案件,应该依据何种标准去判断。从刑事和解的司法实践,刑事和解的价值目标和社会效果看,一个案件是否适用刑事和解制度大致可以遵循以下判定标准:案件是否有具体明确的被害人标准、犯罪主体标准、犯罪主体主观恶性标准。  相似文献   

3.
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日益突出,甚至成为世界三大公害之一。我国现有的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处遇机制并不是十分先进和完善。因此,本文试图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指引下探讨未成年人犯罪的处遇问题,力求在刑罚和刑罚之外寻求适合我国未成年犯罪人的处遇方式。  相似文献   

4.
由于恢复性司法模式和以“教育、感化、挽救”为目标的少年刑事审判制度改革相吻合,因此,前者应该成为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审判改革的发展方向,从而使刑事司法力量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干预达到最优的效果.文章从我国少年刑事审判制度的弊端入手,探讨了如何进行改革以完善我国少年司法制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未成年人犯罪呈现了上升的趋势,且出现了新的特点,这让我们思考未成年人的处遇制度应如何发展,才能应对当今的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本文试图从未成年人的非刑罚处遇着手寻求更好的解决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途径,以起到威慑、教育,预防及惩治的作用,最终达到对犯罪的矫正与回归社会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论未成年人公诉案件办理机制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轻缓"刑事政策的实施.分析了我国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公诉环节存在的问题.为充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认为应推行将成年人与未成年人分案起诉的制度,充分行使量刑建议权,改革针对未成年人的讯问方式,并积极运用刑事和解制度和辩诉交易制度.  相似文献   

7.
林国  李含艳 《商品与质量》2012,(S7):179-181
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增设了未成年犯罪记录封存制度,而我国现有的犯罪记录查询系统尚未具备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的机制。本文由此出发,以分析我国犯罪记录查询系统的现状入题,阐述了全国犯罪记录查询系统在广度需覆盖全国、在深度需涵盖未成年人,论证了组建涵盖未成年人的全国犯罪记录查询系统的必要性,从主体、范围、方式、责任、权限以及补缺措施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对策,完成了组建涵盖未成年人的全国犯罪记录查询系统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8.
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依法保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法制环境,是检察机关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通过对近三年来办理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梳理和分析,探究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改进未成年人刑事犯罪检察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近几年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案的特点和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认为全社会都应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犯罪现象,并从家庭、学校、社区、司法和社会方面建立"五道防线",积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相似文献   

10.
未成年人的成长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化,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分析未成年人犯罪产生的原因,探讨预防和遏制未成年人犯罪,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
未成年人的成长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化,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分析未成年人犯罪产生的原因,探讨预防和遏制未成年人犯罪,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2.
犯罪前科消灭制度切合人权保障、谦抑、宽容的刑法理念,体现了公正报应和功利预防的刑罚目的,符合我国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犯罪前科消灭制度已成为世界刑事立法的潮流和趋势,顺应此种潮流和趋势,有利于我国刑事立法走向国际化、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法治进程的加快,我国刑事诉讼制度也日臻完善。但也存在着诸多不足,集中表现在现有诉讼法律制度不能很好地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矫正犯罪难度加大,加害人难以回归社会,诉讼成本居高不下等等。而刑事和解制度的建立则是解决此难题行之有效的途径。所谓刑事和解制度是指被害人与加害人在检察官主持下,通过  相似文献   

14.
刑事和解,又称加害人与被加害者的和解是指在犯罪后,经由调停人,使加害者和被害者直接交谈、协商、解决纠纷冲突。其目的是恢复加害人和被害人的和睦关系,并使罪犯改过自新,复归社会。刑事和解制度是贯彻宽严相济形势政策的重要内容,是健全我国刑事制度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5.
刑事和解不起诉是基于刑事和解作出的不起诉决定,是刑事和解在起诉阶段的体现.在我国现行不起诉制度的框架下,结合司法实践,可考虑将符合酌定不起诉条件的案件因为达成和解而转变为法定不起诉;另外如果犯罪情节轻微,即使没有不需要判处刑罚或免除刑罚情节,但是已达成和解,也可作出不起诉,从而使刑事和解不起诉独立存在,扩大酌定不起诉的范围.同时刑事和解不起诉目前应限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过失犯罪案件、第二类自诉案件,并在启动程序和运作程序上作出相应规定.  相似文献   

16.
当前未成年人犯罪的防治已经成为社会焦点问题之一,同时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工作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为未成年人打造健康的生长环境,从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率的发生。本文分析了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因,并分析了其犯罪主要特点,最后提出了几点犯罪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7.
犯罪圈划定了行为的罪与非罪的界限,也划定了国家行使刑事权的范围.犯罪圈的大小体现了刑事法网的严密程度,而其发展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刑事立法改革的方向.应以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和动用刑罚的必要性作为确定犯罪圈的根据.犯罪化与非犯罪化是犯罪圈的两个不同的运动方向,非犯罪化是刑法发展的潮流,犯罪化有利于实现刑事法治,但它们并非非此即彼的关系.目前我国社会中既存在传统事故型风险,也存在新型技术风险.我国未来的刑法改革应当是犯罪化与非犯罪化双向并举,但以犯罪化为主,构建"严而不厉"的刑事法网,更好地实现刑法的预防目的.  相似文献   

18.
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触犯了刑法的有关规定,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未成年人犯罪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犯罪问题,因此如果要采取有力的预防措施,必须认清未成年人犯罪的社会背景和犯罪根源,分析当前未成年人犯罪的心理是如何形成,社会、家庭、学校乃至文化等对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从而制定有效的对策,从源头上遏制未成年人犯罪。  相似文献   

19.
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呈现出犯罪低龄化、类型多样化等特点.家庭和学校的负面影响、社会的不良风气等都是造成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原因.为确保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发生,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重点探讨了未成年人犯罪的家庭原因及相关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0.
我国《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目的在于惩罚犯罪、保护人权、稳定社会秩序、实现社会正义。在刑事公诉案件中构建和解制度,有助于缓和犯罪行为人和被害人之间紧张的关系乃至仇恨,恢复稳定的社会关系,更好地实现我国刑事立法的意图。在构建和解制度时,应当注意保障各诉讼主体的权利,设置必要的监督机制,在实现司法效率的同时,确保司法的正义和公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