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津优35黄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劈接法、顶插法、双断根嫁接法3种不同嫁接方式对黄瓜成活率、单株结瓜数、腰瓜长、畸形瓜率、单瓜重和单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嫁接苗在畸形瓜率、结瓜数、腰瓜长、单瓜重、单产方面优势明显,其中以双断根嫁接法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筛选出最佳黄瓜嫁接方法。[方法]以津优4号黄瓜为接穗、甬砧2号为砧木展开试验,研究贴接、插接和双断根插接3种嫁接方法对山地黄瓜嫁接工效及嫁接苗生长的影响。[结果]双断根插接的黄瓜成活率、嫁接工效及嫁接苗的生长势均优于其他2种嫁接方式。[结论]双断根插接方法适宜在浙江省新昌地区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试验以“甬砧二号”南瓜作为砧木,采用单子叶贴接法和顶插接法对登步黄金瓜进行嫁接育苗。结果表明:单子叶贴接法嫁接的苗成活率高,砧木萌芽少,生长后期的生理性急性凋萎症较轻。  相似文献   

4.
通过砧木断根靠接法与靠接法和插接法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砧木断根靠接法优于靠接法和插接法,壮苗指数分别比靠接法和插接法增加14%和5.1%,苗期根系活力分别增加9.3%、9.1%,单瓜重分别增加26.5%、22.8%,前期产量分别增加15.4%,16.4%,总产量分别增加12.4%和13.1%。单瓜重、早期产量和总产量与靠接法、插接法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5.
甜瓜枯萎病是目前甜瓜生产上危害最严重病害之一,利用抗病砧木进行嫁接栽培是克服甜瓜枯萎病的最有效措施。为了在甜瓜生产上有效应用嫁接技术,以思壮10号为砧木、厚皮甜瓜东方蜜1号为接穗,采用插接、贴接及双断根嫁接三种方法进行嫁接,研究不同嫁接方法对嫁接工效、嫁接苗素质以及嫁接苗定植后植株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插接和贴接的嫁接速率相近,均显著高于双断根嫁接(182.7 株·h-1),但贴接的成活率(93.29%)显著低于插接和双断根嫁接,插接和贴接的嫁接工效(分别为254.5 株·h-1和256.5 株·h-1)显著高于双断根嫁接(177.7 株·h-1)。比较不同嫁接方法嫁接苗的高度、接穗茎粗、最大叶长和宽,发现双断根嫁接苗综合素质优于插接苗和贴接苗,贴接苗除了苗高度显著低于插接苗外,其他秧苗素质与插接苗无显著差异。三种嫁接方法嫁接的秧苗及自根苗定植后的生长比较接近,坐果节位、节间长度、最大叶大小无显著差异;果实大小、果形指数、果肉厚度、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三种嫁接方法之间无显著差异,但嫁接苗(插接法除外)平均单果质量显著大于自根苗,嫁接苗的果形指数有下降趋势,嫁接苗果实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高于自根苗。  相似文献   

6.
小无籽西瓜工厂化嫁接集约育苗,通过“靠接断根、劈接、顶直插、顶斜插”4种方法试验对比,结果表明:“大龄接穗”配套“小龄砧木”并采用“顶斜插”嫁接方法,能够增强小无籽西瓜抗嫁接成活期“弱光多湿”的能力,减少病害发生,提高嫁接成苗率,种苗比最高,达0.57;该方法操作方便,用工量少,嫁接速度最快,平均每人嫁接220.5株/h,是“劈接法”的3.6倍,是“靠接法”的2.6倍,是“顶直插法”的1.7倍。  相似文献   

7.
棉花高效嫁接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嫁接技术能很好地解决转基因植株、体细胞再生植株、茎尖培养植株等无菌苗直接定植困难的问题.采用贴接法、切接法、合接法、劈接法和插接法等5种不同方法进行嫁接.结果表明,贴接法嫁接苗成活率最高(100%),其次为合接法(95%)和切接法(90%),插接法(80%)和劈接法(70%)最低.在棉苗生长不同时期采用贴接法嫁接,砧木...  相似文献   

8.
双断根嫁接在国内已有大量应用,目前甜瓜、黄瓜、西瓜、番茄等蔬菜作物均有双断根嫁接苗的使用。双断根嫁接具有成活率高、嫁接效率高的优点,双断根嫁接苗根系活力强、生长旺盛、育苗周期短。黄瓜集约化育苗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双断根的优势,开始了双断根嫁接育苗。为保障集约化双断根黄瓜嫁接苗安全生产,充分发挥双断根嫁接的优势,保证种苗质量,本文总结了黄瓜双断根嫁接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9.
何习斌 《甘肃农业》2006,(12):75-76
以黄瓜品种津绿3号为接穗、黑籽南瓜为砧木,在大棚内进行了靠接法与断根斜插法效果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断根斜插苗的成活率比靠接苗高出2.4~4.0个百分点,而且苗木测定指标也优于靠接苗。  相似文献   

10.
嫁接换根育苗是西瓜等瓜类作物防治枯萎病和番茄、茄子、辣椒等茄类蔬菜防治青枯病的有效措施,其常用方法有靠接法、插接法、劈接法等。靠接法成活率较高,易管理,但操作麻烦,愈合后需将接穗断根.接口处易分离:插接法操作简便.但接穗易失水凋枯,成活率较低,  相似文献   

11.
<正>1.贴接法。该法嫁接速度快,成活率高,接口愈合好,接穗恢复生长快,对蔬菜适应性广。贴接法要求砧  相似文献   

12.
贴接式全自动蔬菜嫁接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贴接法全自动蔬菜嫁接机的控制,根据其工作原理设计了基于N∶N网络的控制系统,并进行软件SFC步进顺序编程实现。试验结果表明:贴接法全自动嫁接机的控制系统工作运行情况良好且速度稳定,可满足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以白籽南瓜品种‘伟砧1号’为砧木,黄瓜品种‘津优35号’为接穗,设靠接、插接、贴接和断根插接4个嫁接处理,比较了不同处理下的嫁接工效、幼苗成活率及生长和生理特性。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下的幼苗成活率均在90%以上,但嫁接工效差异较大,插接最高,靠接最低;贴接和断根插接幼苗的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抗氧化酶活性等均优于靠接和插接幼苗。综合比较,贴接优于靠接、插接和断根插接。  相似文献   

14.
黄瓜不同嫁接方法育苗技术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以黑籽南瓜为砧木,新泰密刺黄瓜为接穗,研究了断根插接、普通插接、靠接法对幼苗生长的影响。与其它两种方法相比,黄瓜断根插接法具有嫁接成活率高,促进黄瓜叶片生长,增强黄瓜叶片光合能力,提高嫁接苗根系活力,抑制砧木及接穗下胚轴徒长的优点,有利于培育壮苗,提高劳动效率,值得在我国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正>培育瓜类嫁接苗过程中,靠接法是带根嫁接,不易失水萎蔫,成活率相对较高被广泛应用。但实际上靠接法存在一定弊病。一是嫁接过程比较麻烦,需要嫁接夹,成本高。二是容易造成二次感染,定植如果稍深接穗产生不定根接触土壤失去嫁接防病、防寒、增产意义。三是接穗和砧木易从接口处断裂,易造成伤苗和死苗。四是接穗成活后还要断根,较费工。鉴于以上原因我们建议应用插接法嫁接,插接又分顶插接和断根插接两种方式。  相似文献   

16.
嫁接换根育苗是西瓜和瓜类蔬菜防治枯萎病和番茄、茄子、辣椒等茄类作物防治青枯病的一种根本性方法。其常用方法有靠接法、插接法、劈接法等。靠接法成活率较高、易管理,但操作麻烦,愈合后需将接穗断根,部分嫁接苗接口处易分离;插接法操作简便,但嫁接后接穗易失水凋枯,成活率较低,且接活后接穗生长较慢;劈接法成活后接穗生长较快,但操作费工,效率低。以下几种新方法可较好地去除这些嫁接方法的不足。  相似文献   

17.
2011年1月,我们培育西瓜双断根嫁接苗6000株,在鄯善县吐峪沟乡试种10(667m2)。试验证明,西瓜双断根嫁接,具有操作方便、成活率高、侧根发达、苗木粗壮、抗逆性好等优点,现将西瓜双断根嫁接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试验以‘野原2号’为番茄砧木,以‘春棚1号’番茄为接穗,研究双断根套管嫁接方法对番茄苗愈合及根系再生影响。结果表明,番茄双断根套管嫁接可促进根系发育,提高壮苗指数;番茄砧木再生根根系干鲜重、根系总长、根系体积及根系活力在嫁接20 d后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比较番茄双断根嫁接法和常规砧木不断根嫁接法,结合部直径、疏导组织运输能力与不断根嫁接对照接近,砧木断根条件下,结合部愈合速度不受影响。双断根套管嫁接方法首次应用于番茄嫁接试验,砧木再生根生长旺盛,根系发达,解决番茄嫁接后徒长问题,对番茄嫁接育苗具有指导意义。该项技术已在黑龙江省番茄主要种植地区示范推广,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试验以绿宝金花一号西瓜为接穗,黑籽南瓜为嫁接砧木,分别采用靠接、插接、劈接、单贴接、双贴接法嫁接,以自根苗作对照,比较单砧木嫁接和双砧木嫁接对西瓜嫁接幼苗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双砧木较单砧木嫁接速率低,较插接和劈接的成活率高;以黑籽南瓜作为西瓜双砧木嫁接的砧木,其幼苗根系总根长、总根表面积、总根体积、根系根尖数和交叉数均高于对照和单砧木嫁接;说明黑籽南瓜双砧木嫁接是西瓜嫁接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20.
黄瓜嫁接技术是在日光温室中应用得最早、最为普遍的嫁接实用技术.当前生产上应用的嫁接方法是靠接法、插接法.靠接法定植后伤口离地表距离近,易被土传病害侵染而造成损伤,另外,切口斜度、苗龄掌握不当易出现"假接苗",再加上靠接法工序复杂,嫁接速度慢,嫁接时要经历去心、切口、锲合、夹嫁接夹、嫁接苗管理、试断根、断根等程序,所以生产上应淘汰此方法.插接法技术难度大,苗龄不当或操作不当易形成"假接苗",而且在嫁接苗管理中,砧木子叶结露流至嫁接伤口,形成腐烂而影响嫁接苗成活率.蔓茎插接法克服了上述两种嫁接方法的不足,操作简单,嫁接速度人均每小时可达120-140株,成苗率在90%以上,且接口不需嫁接夹固定,嫁接后生长势强,早熟增产效果明显,本文就蔓茎插接法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