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我国15~24岁居民健康素养现状,为进一步开展青少年健康素养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PPS抽样方法,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36个监测县(区)开展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15~24岁居民9951人。其中15~19岁居民4088人,占41.1%;20~24岁居民5863人,占58.9%。城市居民3956人,占39.8%;农村居民5995人,占60.2%。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占41.9%。15~24岁居民中,仅9.4%的人具备健康素养,城市高于农村(χ2=66.439,P=0.000),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χ2=91.875,P=0.000),女性高于男性(χ2=17.056,P=0.000),高年龄组高于低年龄组(χ2=14.457,P=0.000),高文化程度者高于低文化程度者(χ2=340.577,P=0.000)。针对3方面健康素养水平,具备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的人占20.3%,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为12.0%,基本技能素养为13.3%,存在着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高于基本技能素养高于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的趋势。针对6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具备科学健康观的人占33.5%,传染病防治18.6%,慢性病防治10.0%,安全与急救46.1%,基本医疗10.6%,健康信息19.9%;总体上看,存在着安全与急救素养较高、慢性病防治与基本医疗素养较低的趋势。结论我国15~24岁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明显偏低,应当以行为改变为目的,重点针对青少年健康素养的薄弱环节开展干预活动,帮助青少年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2012—2021年我国15~24岁人群健康素养水平变化趋势,探索该特定人群健康素养影响因素,为制定该人群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相关政策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全国2012—2021年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数据,分析15~24岁人群健康素养水平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经加权调整,2012—2021年间我国15~24岁人群健康素养水平依次为9.43%、9.39%、10.78%、11.45%、12.78%、15.58%、18.45%、22.55%、23.15%和30.4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以西部为参照,东部地区15~24岁人群健康素养水平较高,OR值为1.593(95%CI:1.291~1.966);以男性为参照,女性健康素养水平较高,OR值为1.400(95%CI:1.167~1.679);以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为参照,大专/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健康素养水平较高,OR值为18.837(95%CI:6.825~51.991);以家庭年收入<2万元者为参照,家庭年收入≥8万元者的健康素养水平较高,OR值为1.321(95%CI:1.011~1.726)。结论 我国1...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2017年南阳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健康政策及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南阳市15~69岁的常住居民,调查其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及基本情况,对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南阳市15岁及以上居民3 722人,城乡人口比为0.18∶1,男女性别比为0.88∶1,年龄以45~54岁最多(占33.02%),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占36.24%),职业以农民为主(占83.64%)。南阳市居民健康素养具备率为6.13%,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基本技能素养具备率分别为14.78%、5.56%、10.29%。安全与急救素养、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防治素养、健康信息素养、基本医疗素养、慢性病防治素养具备率分别为34.39%、25.98%、11.63%、10.51%、8.81%和7.2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城市居民的健康素养具备率高于农村(OR=6.97)。25~34岁(OR=8.68)和35~44岁(OR=4.64)的健康素养具备率均高于15~24岁居民。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上的居民的健康素养具备率均高于不识字/少识字组(OR:7.09~32.92),且OR值随着文化程度的增高而增大;医务人员的健康素养具备率高于公务员(OR=4.73)。结论 2017年南阳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较低,尤其是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素养、慢性病防治素养,应根据不同人群特征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大力开展健康促进工作,提高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黑龙江省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现状,为制定该省城乡居民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在全省随机抽取15~69岁城乡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全省共调查城乡居民3600人,其中问卷填写符合要求人数为3500人,问卷有效率为97.2%。其中男性为1950人,占55.71%,女性为1550人,占44.28%,男女性别比为1.25∶1;城市居民数为1811人,占51.74%,农村居民为1689人,占48.26%,城乡人口比为1.07∶1。黑龙江省城乡居民健康素养具备率为8.1%(95%CI:7.19~9.00),男性为7.2%(95%CI:6.33~8.04),女性为6.9%(95%CI:6.07~7.75);城市居民素养水平为8.8%(95%CI:7.88~9.76),农村居民为5.8%(95%CI:5.00~6.55),城市居民素养水平明显高于农村(P0.05)。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以及基本技能3方面的素养具备率分别为10.7%、10.9%和9.9%。6类健康问题素养分别为科学健康观素养28.0%、传染病防治素养14.6%、慢性病防治素养8.9%、安全与急救素养26.2%、基本医疗素养10.9%、健康信息素养20.2%。结论黑龙江省城乡居民健康素养具备率较低,需要针对健康素养中较薄弱的环节,制定有针对性的宣传策略,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提高全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贵州省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制定城乡居民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PPS抽样方法,随机抽取10个县区15~69岁常住人口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全省共调查城乡居民3022人,其中问卷填写符合要求人数为2664人,问卷有效率为88.2%。其中男性为1406人,占52.8%,女性为1258人,占47.2%,男女性别比为1.12∶1;城市居民数为512人,占19.2%,农村居民为2152人,占80.8%,城乡人口比为0.24∶1。加权调整后,贵州省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4.3%,男性为4.6%,女性为4.0%;城市居民素养水平为6.6%,农村居民为3.8%。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以及基本技能3方面的素养具备率分别为7.1%、5.4%和6.3%。6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安全与急救24.5%,科学健康观19.5%,传染病防治10.6%,健康信息7.8%,基本医疗5.6%,慢性病防治3.7%。结论贵州省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较低,应以文化程度低的人群和老年人作为重点人群,慢性病防治和基本医疗素养作为重点内容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全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石河子市居民健康素养情况,为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石河子市10个社区中心5000名15~69岁常住人口进行问卷调查,收集的数据运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石河子市居民健康素养具备率为14.51%,其中女性高于男性;汉族高于少数民族;本地户口居民健康素养高于外地户口居民;35~44岁年龄组健康素养水平最高,15~24岁最低;大专/本科文化程度健康素养水平最高。在健康素养的3个方面中,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水平为10.83%,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为9.54%,基本技能素养水平为16.03%。具备6类健康问题素养的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科学健康观48.70%、安全与急救素养47.72%、健康信息素养18.26%、传染病防治素养11.93%、慢性病防治素养7.66%和基本医疗素养7.2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1.058~1.482)、年龄大于35岁(OR=1.640~1.959)、高中/高职/中专以上文化程度(OR=2.168~4.699)为健康素养水平保护因素;而少数民族(OR=0.361~0.816)为危险因素。结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石河子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应针对男性、青少年和老年人群、低文化程度人群和少数民族制定相应干预策略及措施,从而提高总体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陕西省镇巴县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为开展慢性病防治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于2018年5月采用概率比例规模抽样方法选取镇巴县15~69岁常住人口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慢性病防治素养及其相关影响因素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慢性病防治素养的影响因素。结果发放问卷2 496份,回收有效问卷2 479份,回收有效率为99.32%。女性1 192人,占48.08%;男性1 287人,占51.92%。慢性病防治素养平均得分为(10.5±3.9)分,具备慢性病防治素养146人,具备率为5.89%。15道慢性病防治知识题目中,8道题的知晓率均在50%以下,其中"吃豆制品的好处"知晓率最低,为11.7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5~35岁(OR=2.431,95%CI:1.119~5.280)、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OR=7.546,95%CI:2.103~27.075)是镇巴县居民具备慢性病防治素养的促进因素。结论镇巴县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较低,应重点关注有不卫生行为或不健康生活方式、低文化程度及老年人群。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健康素养监测,了解我国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卫生行政部门进行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2012年8-12月,采用分层多阶段PPS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5-69岁的常住人口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全国共调查城乡居民102 985人,正确填写调查问卷的有98448人,问卷有效率95.59%。男性50 913人,占51.72%,女性47 535人,占48.28%,男女性别比为1.07∶1,城市人口43 636人,占44.32%,农村人口54 812人,占55.68%,城乡人口比为0.80∶1。经过加权调整后,中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8.80%(95%CI:7.79-9.93),女性高于男性,城市居民高于农村居民(P0.05)。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水平为18.96%,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为11.22%,基本技能素养水平为12.29%。具备6类健康问题素养的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安全与急救素养42.80%、科学健康观31.87%、健康信息素养18.16%、传染病防治素养17.53%、基本医疗素养9.56%和慢性病防治素养9.07%。结论中国居民健康素养处于较低水平,尤其是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养成率低,基本医疗素养和慢性病防治素养低,不能满足维护和促进健康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甘肃省15~24岁青少年健康素养水平分布状况,并探索其影响因素,为青少年制定健康教育干预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全省87个县(市、区)15~69岁常住居民23 490人进行调查,其中15~24岁青少年2 019人。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居民健康素养水平。问卷内容包括人口学资料与健康素养相关问题等两大类,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2017年甘肃省15~24岁青少年健康素养水平为12.09%;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水平为21.94%,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为14.02%,基本健康技能素养水平为13.62%;6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科学健康观素养为36.95%、安全与急救素养为37.35%、健康信息素养为21.74%、传染病防治素养为18.13%、基本医疗素养水平为16.05%、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为15.3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和文化程度是健康素养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甘肃省15~24岁青少年健康素养水平较低,应加强健康教育和监测研究,并制定有效对策和措施,提高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青岛市市南区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慢性病防控策略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7年4~7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市南区现有的10个街道15~69岁常住居民1 600人进行健康素养问卷调查。结果调查1600人,回收有效问卷1 510份,问卷有效率94.38%。男性占48.32%,女性占51.68%,平均年龄(48.15±13.61)岁。2017年青岛市市南区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为19.82%(95%CI:17.73%~22.0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和职业为具备慢性病防治素养的影响因素。与小学及以下相比,大专/本科的文化水平具备更高的慢性病防治素养(P0.05),OR值为3.36(95%CI:1.28~8.80)。与生产劳动者(农民和工人)相比,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慢性病健康素养水平明显较低(P0.01),OR值为0.40(95%CI:0.22~0.70)。结论青岛市市南区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相对较高;文化程度较低者、各类职业人群是慢性病防治健康教育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宁波市60~69岁人群健康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为提高宁波市老年人群健康素养水平提供依据。方法于2018年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按县(市、区)、街道(乡镇)、村(居委会)、片区和家庭户逐级抽取15~69岁常住居民,并从中抽取60~69岁人群为调查对象,采用《2018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60~69岁人群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1 836人,其中男性930人,占50.65%;女性906人,占49.35%。具备健康素养192人,健康素养具备率为10.4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小学文化程度(OR=4.209,95%CI:2.151~8.238)、初中文化程度(OR=4.806,95%CI:2.335~9.894)、高中/职高/中专文化程度(OR=8.784,95%CI:3.954~19.515)、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OR=9.921,95%CI:3.938~24.994)、无慢性病(OR=1.551,95%CI:1.137~2.115)和居住在城市(OR=1.525,95%CI:1.076~2.161)是60~69岁人群健康素养水平的促进因素。结论宁波市老年人群健康素养水平偏低,应重点针对文化程度低、有慢性病和居住在农村的老年人开展健康素养促进活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河南省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健康素养干预策略提供新方法、新思路。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河南省15~69岁常住人口共9 600人进行健康素养问卷调查,数据清洗后,有效问卷共8 993份。使用SPSS 23.0进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结果河南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26.76%;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和基本技能的素养水平分别为40.72%,28.80%,28.59%;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防治、慢性病防治、安全与急救、基本医疗和健康信息的素养水平分别为44.83%、29.04%、29.61%、61.01%、31.14%、36.4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河南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关键因素是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和是否吸烟。以15~24岁为对照,55~64岁(OR=0.66,95%CI:0.49~0.90)、65~69岁(OR=0.49,95%CI:0.34~0.71)健康素养水平较低,35~44岁(OR=1.39,95%CI:1.06~1....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云南保山市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保山等边远山区慢性病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6年7—8月采用多阶段分层与人口规模成比例的概率抽样法(PPS)进行抽样,以问卷调查方式对全市20个乡镇(街道)的7 594名15~69岁常住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开展调查。慢性病防治素养监测问卷来自2015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共10道题。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调查常住居民7 594人,回收有效问卷7 542,回收率为99.32%。城市人口占29.01%、农村人口占70.99%;男性占49.48%、女性占50.52%;调查对象平均年龄为(44.7±12.7)岁;文化程度以小学和初中比例较高(分别为35.68%、32.43%)。"水果和蔬菜的营养成份相近,可以用吃水果代替吃蔬菜""儿童青少年也可能发生抑郁症"2个问题正确率分别为66.56%、77.95%,其余8个防治问题正确率均低于47%,"老年人骨质疏松的正确认知"正确率最低仅为9.11%。调查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总体水平为2.73%,其中城市居民(6.90%)明显高于农村(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患慢性病种类人群的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15~24岁年龄组人群最高(4.78%),大专或本科及以上最高(11.51%),患3种及以上慢性病人群防治素养最高(11.4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高(OR=1.408,95%CI:1.203~1.648)是影响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的积极因素,农村(OR=0.340,95%CI:0.227~0.511)、农民(OR=0.476,95%CI:0.311~0.728)是影响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的消极因素。结论云南保山市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总体水平低,城市和农村素养水平差距明显,职业人群中农民水平相对较低,应及时加强农村、农民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健康素养监测,了解甘肃省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甘肃省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战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2年10—12月,采用分层多阶段PPS抽样方法,随机抽取10个县区2946名15~69岁常住人口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经过加权调整后,甘肃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6.8%,男性为7.0%,女性为6.6%。城市居民为8.5%,农村居民为5.7%。在健康素养的3个方面中,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水平为14.5%,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为9.5%,基本技能素养水平为8.4%。具备6类健康问题素养的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安全与急救素养39.1%、科学健康观31.2%、传染病防治素养20.6%、健康信息素养13.3%、基本医疗素养10.6%和慢性病防治素养6.1%。结论甘肃省城乡居民健康素养处于较低水平,尤其是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河北省城乡居民癌症防治素养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今后癌症防治科普内容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国家癌症中心和中国健康教育中心统一制定的调查问卷,于2021年5月1日—6月30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河北省16个区(县)抽取6 000名≥15岁城乡居民进行癌症防治素养面访调查。结果 最终有效调查的5 847名城乡居民中,具备癌症防治素养3 921人,癌症防治素养具备率为67.06%,其中男性和女性居民的癌症防治素养具备率分别为60.50%和71.73%,城市和农村居民的癌症防治素养具备率分别为71.83%和58.62%;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文化程度中学及以上、已婚、脑力劳动者(除外医务人员)、医务人员、其他劳动者、自评健康状况一般和较好、有癌症家族史的河北省居民更易具备癌症防治素养,居住在农村的河北省居民更不易具备癌症防治素养。结论 河北省城乡居民癌症防治素养的具备率较高,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居住地、自评健康状况和有无癌症家族史是河北省城乡居民癌症防治素养具备情况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成人烟草使用与健康素养的关系,为控烟干预和健康促进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以与人口规模成比例的整群抽样方法(PPS法)和KISH表法相结合,采用《2018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对上海市普陀区15~69岁常住人口的健康素养水平以及烟草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并用logistic回归分析现在吸烟行为与健康素养的相关性。【结果】共调查3 200人,收回有效问卷3 185份,有效率为99.53%。具备科学健康观素养、传染病防治素养、安全与急救素养、基本医疗素养和健康信息素养的人群现在吸烟率低于不具备者(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的现在吸烟率高于女性(OR=25.900,95%CI:17.018~39.416);25~69岁各年龄组的现在吸烟率均高于15~24岁年龄组(OR=4.956~9.178,95%CI:1.179~37.940);工人、其他企业人员和其他职业人员的现在吸烟率均高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OR=1.488~1.913,95%CI:1.082~3.055);不具备基本医疗健康素养的人群现在吸烟率高于具备者(OR=1.366,95%CI:1.057~1.765)。【结论】今后应针对重点人群开展健康素养促进工作和控烟宣传工作,提高基本医疗健康素养水平,降低吸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徐州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健康干预政策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使用2018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徐州市10个县(市、区)15~69岁城乡居民进行监测。结果监测城乡居民3 669人,具备健康素养者575人,健康素养水平为15.67%。其中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水平为23.22%,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为22.87%,基本技能素养水平为19.68%;安全与急救为53.86%,科学健康观为35.40%,健康信息为30.99%,基本医疗为23.96%,慢性病防治为21.37%,传染病防治为18.1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城乡、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家庭年收入是徐州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P值均<0.05)。结论徐州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有待提升,应开展有针对性健康教育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我国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卫生政策和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与人口规模成比例抽样(PPS抽样)方法,对全国31个省(区、市)336个监测点非集体居住的15~69岁常住人口进行调查,以问卷调查方式对调查对象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进行测评。结果2012年健康素养监测共调查全国15~69岁常住人口102 985人,收回有效问卷98 448份,有效率为95.59%。其中,城市人口占44.32%,农村人口占55.68%;男性占51.72%,女性占48.28%。2012年我国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的点估计值为9.07%,其95%可信区间为8.82%~9.34%,城市居民为13.23%,高于农村居民的6.75%;东部地区居民为10.74%,高于中部地区居民的8.69%,高于西部地区居民的7.08%;男性为8.85%,女性为9.2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农村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低于城市居民,OR值为0.698(95%CI:0.567~0.859),文化程度越高,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越高,以不识字/少识字者为参照,小学、初中、高中/职高/中专、大专/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具备慢性病防治素养的OR分别为1.717(95%CI:1.324~2.228)、2.554(95%CI:1.935~3.371)、4.507(95%CI:3.383~6.005)、8.224(95%CI:6.097~11.095)。结论我国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较低,其中农村居民、文化程度较低者是健康教育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镇江市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状况,为制定卫生政策和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2011年8月,在镇江市全市抽取3 000名15~69岁城乡居民进行调查。[结果]调查3 000人,具备健康素养的占22.01%,具备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的分别占29.07%、19.90%和61.53%;具备安全与急救素养的占42.40%,具备科学健康观素养的占40.33%,具备传染病预防素养的占31.50%,具备基本医疗素养的占18.30%,具备慢性病预防素养的占6.77%;居民健康素养知识正确认知度总体为68.67%。[结论]镇江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20.
王朝君 《中国卫生》2013,(12):99-100
日前,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2012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报告》显示,2012年我国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8.8%,即每100个15岁~69岁的人群中,有9人具备了基本的健康素养,了解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掌握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内容、具备基本的健康技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