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龙泉井田主要含煤地层为石炭系太原组,4号煤层为首采煤层。通过分析,认为对4号煤层开采系统有充水影响的主要水源为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及下石盒子组含水层。在有断层、陷落柱等导通的情况下,太原组灰岩水及奥陶系灰岩水会对煤层产生间接充水。预测开采4号煤层时正常涌水量为13 203 m3/d,并提出了开采4号煤层的主要水害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煤炭技术》2016,(9):185-186
矿井突水危险源主要存在于含水层和采空区,本文主要针对含水层,结合水位和水化学特征综合分析,得出了王庄煤矿井田内各含水层中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山西组砂岩裂隙含水层,石炭系上统太原组砂岩裂隙及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和奥陶系中统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具有突水危险性,对煤矿下一步开采过程中针对性防治水害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河东煤田庞庞塔井田范围内水文地质条件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井田范围内的含水层、隔水层及含水层间的水力联系特征,认为井田内主要含水层为奥陶系岩溶含水层和石炭系灰岩裂隙-砂岩孔裂隙含水层及二叠系砂岩孔隙含水层,各含水层无或有较弱的水力联系。区内奥灰水是影响矿井安全开采底板突水的重要因素,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采用疏水降压、注浆加固底板或者避开构造发育带或者薄弱带,确保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4.
针对国投登封教学三矿开采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二,煤层时存在的底板岩溶裂隙承压含水层水威胁的情况,分析了矿井的水文地质条件.认为对二,煤层开采产生威胁的主要含水层为寒武系白云质灰岩岩溶裂隙承压水、石炭系太原组下部灰岩段和上部灰岩段岩溶裂隙承压含水层,构造裂隙、采动裂隙及矿压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会使各含水层之间产生水力联系.经综合分析确定,教学三矿水文地质勘查类型为第三类第二亚类第二型,即以底板进水为主、水文地质条件中等的岩溶充水矿床,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为中等.  相似文献   

5.
高阳煤矿主采煤层为二叠系山西组1、2、3号煤层和石炭系上统太原组9+10+11号煤,投产40多年来山西组煤层几乎开采完毕,接近进入"三下"采煤区域,太原组煤层已开采10年。随着开采的不断延伸,矿井水害日益呈现,对采掘工作面人员及安全生产构成威胁。以涌水水源与导水通道为划分原则,分析了高阳煤矿面临的水害危险源,指出了矿井水害防治重点,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水措施。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西合煤业的水文地质情况,指出井田内奥陶系岩溶裂隙含水层水位标高为805—803 m,井田内10号煤层为带压开采煤层。需要对井田内10号煤层奥灰水带压水文地质条件进行评价,为矿井下一步10号煤层带压开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石炭系太原组5号煤层开采范围内煤层底板标高为+1 100~+1 360 m,低于奥陶系灰岩含水层水位标高(+1 467 m),且处在倾斜煤层带压开采的特殊条件下,受奥灰水害威胁较大。通过对影响承压水上安全开采的主控因素综合分析,研究了隔水层的阻水能力,计算了矿井灾害涌水量,评价了5号煤层承压水上开采可行性及安全性,认为5号煤开采受奥灰水威胁比较大,突水可能性及危害性大。提出了科学的防治水措施,对矿井今后带压开采防治水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分析太原西山杨庄井田煤层顶底板突水威胁,运用勘探钻孔成果对煤系地层充水水源及上下组煤层突水危险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上组02号煤层导水裂隙带能够沟通山西组顶部的砂岩裂隙含水层,各可采煤层导水裂隙带均大于其上煤层间距,能够导通上部煤层采空区积水,井田西部边界煤层浅埋区存在导通浅层地表水的可能。区内各煤层在井田西部P16、Y5-1、Y8-01号钻孔以西地段不带压,其余地段均带压,但奥灰突水系数值均小于0.06 MPa/m,带压开采危险性小,属于相对安全区。  相似文献   

9.
华北型岩溶煤田系指主采煤层主要受中奥陶统灰岩水害威胁的石炭二叠系煤矿区。石炭系灰岩为薄层灰岩,对煤层开采有影响的灰岩主要是太原统底部单层厚度超过4米的灰岩层。中奥陶统灰岩岩溶水对煤矿安全威胁最大。中奥陶统灰岩垂直方向上的岩性差异变化较大,按岩性特征可分为三组六段,每组底部段岩溶发育弱、富水性差,上部段岩溶发育和富水性均强。岩溶形态有溶蚀裂隙、溶洞、蜂窝状溶孔、陷落柱等,以溶蚀裂隙为主。对煤层开采有影响的主要是溶蚀裂隙,但焦作、淄博以南也要考虑地下溶洞。岩溶水类型主要是裂隙岩溶水。底板灰岩水突出主要与断裂构造有关。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通柘煤田地层从老到新有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和新生界,不同岩性差异很大,含水层与隔水层呈交错分布。依据含水层岩性特征、孔隙性质、埋藏条件及地质时代等,自上而下划分为新生界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层、二叠系砂岩裂隙含水层、石炭系太原组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奥陶系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煤田二叠系山西组二1煤层大部可采,其充水通道主要为裂隙导水、断层导水、井筒导水。煤层顶底板是以泥岩、砂质泥岩为主的泥岩类岩石,可能出现片帮、冒顶、底鼓、支柱滑沉等不良工程地质现象,工程地质性质较差。煤田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是矿井开采的基础性工作,在矿井开采过程中,需不断进行资料动态综合分析,才能提交出更优质的勘察报告。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大佛寺煤业的水文地质情况,指出了井田内奥陶系岩溶裂隙含水层水位标高为526.0—530.0 m,井田南部10号煤层为带压开采煤层,对井田内10号煤层奥灰水带压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评价,为矿井下一步开展防治水工作提供相应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12.
祝金峰  宁超 《中州煤炭》2008,(1):23-24,42
分析了新安煤田正村井田地下水赋存特征,奥陶系灰岩岩溶裂隙承压水含水层为强富水性含水层,太原组灰岩裂隙岩溶水承压水含水层为中等富水性含水层,山西组砂岩裂隙承压水含水层为弱富水性含水层。矿井开采过程中,充水来源主要是煤层顶板直接充水含水层的地下水及底板水,即太原组灰岩中的地下水。遇断层时,应防止奥陶系灰岩水突入矿井。介绍了用狭长地沟法及富水系数法计算矿井涌水量。  相似文献   

13.
根据王家岭井田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提出了井田内上马家沟组岩溶含水层应属富水性中等-强含水层。采用关键层理论及突水系数法,研究了王家岭煤矿开采2号煤层时的充水因素及顶底板突水危险性。通过对煤层顶板的基岩风化裂隙水及采空积水的分析,对2号煤层底板太原组和上马家沟组灰岩岩溶水突水系数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井田南部2号煤层,雨季时基岩风化裂隙水对煤层开采有较大影响;201、202、204、206采区南部为采空积水透水危险区;201、202采区为太灰突水危险区和奥灰突水相对危险区,其他采区为相对安全区或安全区。  相似文献   

14.
8~#煤轨道联巷布置在二叠系山西组下段的3~#、4~#煤层底板到石炭系上统太原组中段8~#、9~#煤层之上的煤系地层之中,受太原组L1~L5灰岩水水害的影响严重。通过对双柳矿水文地质特征及8~#煤轨道联巷探放水情况的研究及对水质化验资料的分析,得出影响该巷水质分析的因素,并通过分析查清该区域太灰水各含水层间、太灰水与奥灰水的水力联系并编制了双柳矿太灰水水位等值线图,为下一步采取有效的防治水措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根据王河煤矿以往的突水资料,在总结突水规律的基础上,利用水化学及同位素方法对其补给水源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充水途径的分析,指出了威胁一1煤安全生产的主要含水层为奥陶系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和石炭系太原组L1-2灰岩含水层,充水补给来源为南部寒武-奥陶出露山区,主要充水途径为构造裂隙和采动裂隙.  相似文献   

16.
王坡井田位于山西省沁水煤田南部,井田内地表出露地层为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上统石千峰组,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和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在收集井田内施工的37个钻孔和3号煤层采掘工程图的基础上,叙述了王坡井田的含煤地层、可采煤层的赋存层位、特征及煤质特征,总结了煤层赋存的地质特征及煤质分类和用途。  相似文献   

17.
贺文涛  申伟  王军 《煤炭与化工》2021,44(2):31-32,37
针对孙庄矿薄隔水层条件下开采深部山青煤的情况,进行地面区域治理项目的研究和方案设计。在地面采用定向水平钻进技术进入煤层底板大青灰岩含水层中钻进,查找岩溶裂隙、隐伏导(含)水构造并进行封堵,实现了封堵导水通道、增加隔水层厚度、增强煤层底板隔水岩层的完整性及阻隔水性能的目的,将大青灰岩含水层改造成弱含水层或相对隔水层,防治水对象由双重水害变为以奥灰水为主要防治对象的单一水害,为深部山青煤带压安全开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山西新元煤炭有限责任公司属华北石炭二叠系煤田,主要可采煤层为3、9、15号煤,大部分区域均属奥灰水带压开采区。以往勘探和采掘活动揭示,井田内奥陶系峰峰组和马家沟组具有不同的水位和富水性特征,局部存在太原组灰岩的富水异常区,均不同程度的威胁矿井的安全。显然,依据突水系数法进行笼统的评价并不能客观的反映各层对煤层的影响程度,本文以新元井田9号煤层为例,探讨煤层底板岩溶水突水危险性的分层评价方法,为矿井防治水工作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金沟煤矿区域及井田水文地质条件的综合分析,井田范围内划分出7层含水层,其中对矿井开采形成安全威胁的主要含水层有: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砂砾石层—孔隙潜水含水层、侏罗系下统塔里奇克组下5号煤层顶板—承压含水层、侏罗系下统塔里奇克组下9号煤层底板—承压含水层、侏罗系下统塔里奇克组下10号煤层顶板—承压含水层。通过大井法和集水廊道法分别计算了井田西部、东部+1 300 m标高矿坑涌水量。井田西部开采下5号煤层初期采区预测涌水量为209.77 m~3/d;开采下10号煤层初期采区预测涌水量338.29m~3/d。井田东部开采下5号煤层初期采区预测涌水量为1 441.21 m~3/d;开采下10号煤层初期采区预测涌水量1 411.68 m~3/d。针对矿区的水文地质条件,总结出超前探水、放水降压、预留煤柱等防治水措施。  相似文献   

20.
张永国 《煤矿安全》2018,(4):177-180
为了分析燕子山井田石炭系主采煤层开采过程中水害条件的安全性,依据钻探和物探地质勘探手段,对井田范围内的石炭系开采煤层上覆的侏罗系采空区积水和下伏寒武系灰岩水水文地质条件进行研究。水文试验观察表明,矿区主要含水层中地下水矿化度较高,富水性差,水体径流缓慢。瞬变电磁法探测数据处理的结果表明太原组上覆侏罗系采空区有多个积水区。水文孔试验资料结果分析表明,寒武系岩溶水的水头标高均大于太原组可采煤层的底板标高,太原组5~#煤层和8~#煤层皆属于带压开采;突水系数法计算结果表明,在钻孔控制范围内5~#煤层底板突水系数整体小于0.06 MPa/m,而8~#煤突水系数整体大于0.06 MPa/m。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应重点防治上覆采空区积水和8~#煤底板承压水带来的矿井突水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