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主要分析回转窑在长周期运转后中心线产生偏差,针对托轮表面存在大量凹坑和裂纹,常规进行托轮调整风险大的情况,提出新的调整办法,介绍笔者团队利用垫板调整的方法对窑中心线进行调整的案例,为回转窑技术人员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2.
杨杰  刘章义 《水泥》2000,(12):50-50
0 引言 我公司Φ3 5m×145m湿法回转窑设有6组托轮,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托轮不均匀磨损、摩擦系数、窑内热工制度、天气、基础沉降等因素,都会不同程度的改变托轮负荷,引起托轮面与轮带摩擦力的改变,造成窑体中心线偏移.故往往根据不同的情况变化,适当调整托轮(一般采用正向调整法),使托轮与轮带的接触面≥75%,尽力保持托轮中心线与窑体中心线平行,使托轮的承受负荷均衡,轮带与托轮均匀磨损,从而保证回转窑的安全运转.但有时正向调整并不能解决托轮故障,以下介绍采用逆向调整消除托轮振动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从水泥回转窑背景技术入手,阐述回转窑跳停故障对水泥生产及设备的重要影响,导出水泥生产现场回转窑诸多故障实况,分析故障,找出主要矛盾是跳停故障,围绕跳停故障,诊断分析回转窑跳停故障的主要成因,采用激光经纬仪检测窑体中心线,计算窑体中心线下陷产生的固端弯矩,并借助激光辅助基准换算假想窑体中心线调整托轮位置与实现窑体中心线的准直,调整后运行电流回落,跳停故障不再。实践表明借助窑外激光辅助基准线检测计算托轮、轮带、窑体中心位置,采用基准变换,推算保持假想窑体中心线时各档托轮的理论位置,可一步到位地实现窑体中心线直线度,降低运行电流,有效排除回转窑跳停故障。  相似文献   

4.
回转窑托轮调整参数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丁智平  刘义伦 《水泥》2002,(2):38-41
从转窑筒体,轮带,托轮之间的几何关系出发,分析了影响回转窑筒体中心线偏差的主要因素,推导出了回转窑筒体中心线偏差的计算公式,建立了回转窑托轮调整的优化模型,并通过计算机仿真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5.
当表面为干摩擦时,摩擦系数f=0.15~0.20,有润滑油时,f=0.05~0.1,代入上式,F>>G_2,说明静止时,窑体不会下滑。 但当窑回转时,摩擦系数f≈0.006(称当量摩擦系数),此时F相似文献   

6.
山东东华水泥有限公司2500t/d生产线回转窑多次出现烧瓦、翻瓦事故,对此重点进行了托轮组检修,窑中心线、开式齿轮传动装置检测。对于托轮组,刮研打磨托轮轴和托轮瓦以及球面瓦直至达到图纸要求;分别在水平和垂直方向检测窑中心线。结果显示,窑中心线误差在1.5mm范围内,齿轮传动装置各测量结果在规定的范围内,均符合安装标准。  相似文献   

7.
2016年上半年来,我公司(Ф4.8 m×72 m) 3号回转窑2档单侧托轮时有脱空,且该处窑墩有晃动感,大齿圈震动大,窑体多处频繁掉砖,严重影响窑正常生产。同年9月我公司请武汉理工大学采用远距离测量窑中心线和托轮空间位置、测量筒体椭圆度及径向受力新技术对该窑机械参数做在线检测,按其给出调整方案实施窑调整后,该窑恢复正常生产。  相似文献   

8.
回转窑在安装中,筒体各段节中心线应保持在同一直线。当窑运转一段时间后,由于托轮混凝土基础不均匀沉降,托轮调整不正确,支承零件(轮带、托轮、筒体垫板、轴瓦)磨损不一致,以及检修更换托轮和轴瓦时,没有考虑其新旧尺寸变化等原因,造成窑中心线变动,容易引起工艺和设备事故。本文针对水泥厂回转窑中心线的找正策略,分析了水泥厂一直沿用的检测完窑筒体外圆的跳动后通过作图法来估算中心线偏移量的弊端(费时费力,误差大),通过建立一套简易的数学模型,快速准确地计算出回转中心线的偏移量,将其计算结果与史密斯公司计算出的回转中心线偏移量理论数值进行对比,认为该模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水泥回转窑中心线的准直是保证回转窑长期运转的一个关键。但是由于窑体长、支点多,要保持中心线的准直却比较困难。造成窑体中心线不直的原因很多。在安装或调整时,托轮位置不正确,各筒体段节的接口没有对正,正确安装的回转窑,由于在使用中,滚圈、托轮的不均匀磨损,基础  相似文献   

10.
王焕扬 《水泥》2022,(6):44
某Φ4 m×60 m回转窑2021年6月初大齿圈出现振动,Ⅰ档、Ⅱ档托轮轴承座晃动幅度加大,窑电流波动范围变宽,10月底对窑筒体中心线进行静态检测,修复了Ⅰ档、Ⅱ档非传动侧托轮表面凹坑,更换了磨损的耐火砖,开机后对焊补的托轮进行了车削和调整。采取以上措施后大齿圈振动消失,Ⅰ档、Ⅱ档托轮轴承座无晃动,回转窑运行平稳,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回转窑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基础的不均匀沉降、托轮的不正确调整及机件之间的磨损等原因,会使得窑中心线的直线度发生变化,从而影响窑的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12.
魏长泰 《水泥》2001,(1):36
在生产过程中,应该定期检测回转窑筒体的中心线,以调整托轮来维持窑体中心线的正直,我厂用平行线测量法测筒体不直度,认为简便有效,现将该方法介绍如下。1筒体纵向的测量1)测量用具:普通经纬仪1台,测尺1个。  相似文献   

13.
我厂现有700t/d和1000t/d两条干法生产线,回转窑规格分别为3m×48m,3.2m×46m带五级低压损旋风预热器,三档托轮。因托轮发热,造成停料、停窑。托轮发热的处理方法:(1)针对托轮瓦的刮研问题,从1999年刮瓦时采用天津水泥设计院提出的20°~30°小接触角刮瓦法,实践证明完全可以满足生产需要。(2)窑的中心线不直,针对这个问题,1999年底我们对窑的直线度进行校正。在一档轮带与三档轮带最高点处各竖一标尺,并在标尺同一高度拉一细铁丝,然后测量中档轮带最高点到铁丝的距离,再调整中档托轮的…  相似文献   

14.
山东东华水泥有限公司5000t/d熟料生产线三档支承回转窑为φ4.8m×74m,在其托轮安装到位并进行二次灌浆后,进行窑筒体吊装对接前检查发现,托轮与轮带的制造尺寸与设计图纸不符。对此,经过分析研究确定,采用适当调整回转窑的中心线高度(将回转窑中心线高度下降5mm)和托轮中心距的方法,来实现回转窑三档处中心点在一条直线上。生产实践表明,回转窑在此方案安装投产以来,没有出现掉砖和托轮轴承发热现象,回转窑运转良好,达到了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5.
1 情况介绍 我公司一台中3m×48m带捷克普列洛夫型立筒预热器窑原设计产量为360t/d,2005年改造为1000t/d的带管道式分解炉的五级旋风预热器的窑外分解窑。改后多次出现托轮轴承发热现象,影响了窑的正常运行。经分析认为,虽然改造时对回转窑进行了调整,但毕竟由于使用时间较长,轮带、托轮、托轮轴及轴瓦等都有一定的磨损,窑简体中心线也不可能调整得较直,整个窑不可能达到较好的状态。  相似文献   

16.
水泥回转窑的动态检测及调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武汉理工大学国家建材行业回转窑检测技术中心应用系列测窑专利技术,于2000年使用KAS-3型窑中心线测量系统对湖北某水泥厂回转窑作全面动态测量,测量内容有:窑中心线、轮带间隙及直径、托轮直径及其水平位置。  相似文献   

17.
<正>采用液压挡轮的回转窑,由于窑的上下窜动由液压挡轮控制,这样托轮中心线与窑筒体中心线便可安装成平行线,从而使托轮与轮带的受力更均匀,且能有效地调节窑筒体的上下窜动,使托轮与轮带、大小齿轮及窑头、窑尾密封的接触宽度得以控制,延长了托轮与轮带的使用寿命。然而,液压挡轮在使用中,存在液压系统的流量不好调节及泄漏故障、挡轮安装位置不当、行程控制不当、挡轮的受力大造成窑振动或轴承故障、限位装置失效等  相似文献   

18.
回转窑中心线直线度是回转窑的一个重要参数.直线度是否符合要求关系到窑简体及托轮的受力情况.因此对中心线直线度的准确测量也至关重要。传统的用激光经纬仪测量中心线的方法其精度不但受仪器限制.而且受环境因素影响很大,经常达不到理想效果。本文介绍了用拉钢丝法对回转窑中心线的测量,并给出了测量数据的分析方法,使用该方法能够方便测量窑中心线,而且能够消除简体变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回转窑筒体通过轮带支承在多档支承装置的托轮上慢速回转工作,一般以3%~5%的斜度倾斜布置,绝大多数在3.5%~4.0%之间。当托轮的轴向中心线与窑体中心线平行,在窑运转时窑体就会沿轴向下窜。如果不加控制,轮带就会离开托轮,大小齿轮的轮齿会离开啮合范围,密封装置也会遭到破坏,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新型干法回转窑的设备管理技术已得到不断发展和更新,此文就新型干法回转窑热态中心线直线度和托轮轴线斜角度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新的观点和见解:窑中心线与托轮轴线之间有着密切关系,托轮轴线斜角度的任何变化都会带来窑中心线直线度的变化,窑中心线直线度的变化反过来又对托轮的均匀受力、轴瓦均匀性接触等方面直接起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