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刘涛 《中国企业家》2005,(24):126-127
这是首家中国企业在海外上市。它使海外资本市场第一次认识到了中国 的潜力。也为其后的红筹股上市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2.
近期,长城汽车的超额认购,中国人寿的热销、携程网以88%的涨幅登陆纳市……要以说,中国海外上市的企业吸引了全球资本市场惊羡的目光。有关人士预计,2004年中国企业将继续主导全球资本交易市场,未来2~3年内中国将有300多家企业海外上市,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浪潮将浪高过一浪,越来越汹涌的“海外上市潮”,其根源何在?对于那些正准备海外融资的国企、民企、高科技企业又意味着怎样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3.
最近几年,中国民营企业海外上市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资本流向中国.中国企业走向国际资本市场融资是必然的趋势。而对中国经济增长有重大贡献的民营企业,由于国内资金的“瓶颈”制约.为寻求自身的发展纷纷走向海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因此.研究民营企业海外上市的发展规律和相关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路径依赖理论的视角出发.研究民营企业海外上市的路径依赖,指导和规范民营企业海外上市。  相似文献   

4.
资本市场的全球化、自由化以及信息技术在证券市场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海外上市以满足对跨国资本日益增长的需求。中国企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民营企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为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民营企业现有的融资渠道狭窄,在融资方面遇到很多困难,因此,中国民营企业如何抓住机遇,利用国际资本市场谋求更好的发展,己成为民营企业从突破融资困境向国际化经营发展的战略选择。本文首先介绍了民营企业及其海外上市的现状;其次剖析了我国民营企业选择海外上市的动因;最后指出了我国民营企业在海外上市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  相似文献   

5.
赵树群 《中外企业家》2013,(9):84-87,101
海外上市原本是中国企业梦寐以求的发展机遇,海外上市能够为企业赢得巨大融资,提升企业的知名度。仅2010年一年,赴美上市中国企业数量达到45家。然而,海外上市企业还在享受到资本市场所带来的机遇与利益时,IPO便已开始降温。随之而来的是上市公司私有化浪潮的开始。2011年10月,陈天桥正式宣布将盛大网络私有化。盛大网络成为中国赴美上市的互联网公司中第一家私有化的主流公司。本文结合了近年来赴美上市公司私有化的现状,以及西方上市公司私有化的动因理论分析了盛大网络私有化的主要动因,并且结合企业生命周期融资理论分析盛大网络退市的战略选择。从财务效应和战略的角度分析了盛大网络退市的得与失。  相似文献   

6.
为了满足跨国资本日益增长的需求,在海外成熟证券市场上市已经成为中国企业融通外汇和走向国际市场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评述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法律风险形成因素,构建了法律风险的指标体系,并以228家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为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企业内部治理以及上市地管辖是中国企业法律风险的重要形成因素,母国管辖的影响力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对国内企业海外上市的冷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内几家大企业海外上市的成功,刺激了国内企业,一时间,到海外上市,去国际资本市场上圈钱,已成为许多企业的愿望.面对海外上市的滚滚热浪,决策者需要保持冷静的头脑,充分认识海外证券市场与国内证券市场相比存在的差异,对海外上市的有关事项和问题有足够的认识和充分的准备.否则,如果按照国内证券市场上市的规则,以期通过运作、包装在海外证券市场上市是行不通的;即使侥幸上市成功,也会遇到很多麻烦,甚至有被摘牌的危险.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乡镇企业目前已有了长足的发展,在发展壮大后,不少企业逐渐萌发了登陆海外资本市场--即赴海外上市的想法.海外上市的优越性是不言而喻的,不仅可以解决乡镇企业发展所急需的资金,而且能够提高企业的知名度,有利于企业产品打入国际市场,为企业走向国际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要闻点评     
《中国新时代》2012,(9):16-17
最近一年内,盛大网络、阿里巴巴两家中国概念股中的明星企业已完成私有化退市。投中集团数据统计,包括分众传媒在内,今年至今已有12家在美上市的中国概念股宣布私有化计划,主动选择离开美国资本市场。在2010年,美国资本市场吸纳了40家中国企业上市,成为中国企业第二大海外IPO阵地。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发展迅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以往我国企业的海外上市的地点主要是在香港,在世界其它资本市场上市则很少见。这不利于我国企业拓宽资金来源,也不利我国企业分散筹资风险,此外香港股市也存在结构不平衡、波动频繁等不足之处,因此我国企业有必要开拓在其它国  相似文献   

11.
海外上市,至今仍然是许多民营企业家心中一个十分浪漫的终极梦想。网易、百度、无锡尚德等中国民营高科技企业在美国资本市场创造的一系列财富神话,不仅大大刺激了众多中小企业潜藏于心的上市梦想,更使得这种梦想似乎触手可及。据中国体制改革研究会负责人廖明介绍,国内企业海外上市的途径主要有直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本土上市,对企业的要求很高,特别是一些条条框框的硬性规定让很多企业觉得登陆中国本土资本市场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如果选择海外上市.那么企业一定要对海外证券市场有足够的了解。否则,打无准备之仗吃亏的永远是自己  相似文献   

13.
徐虹 《企业经济》2014,(3):177-180
截至2011年12月31日,我国共有70家企业实现境内外交叉上市,其中36家企业先于境外上市,而后回归国内A股市场。本文测算这36个样本交叉上市前两年的海外营业收入占比和海外股权融资占比,发现上述样本在回归A股市场之前,来自于海外市场的营业收入占比平均不足10%,但其流通股本全部来自于境外市场,占总股本的比重平均高达33.17%,交叉上市企业面临资本市场与产品市场分离的尴尬处境。这种分离割裂了两个市场之间的良性互动,企业难以将其在海外资本市场累积的声誉转化为国内产品市场的声誉,不利于其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提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后续基于中国样本之交叉上市动因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国内资本市场由于种种原因难以满足民营企业对资本的渴求,一部分中国民企走出国门,寻求海外融资。本文以我国民营企业海外红筹上市引入私募股权投资的风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无锡尚德海外上市案例的分析,探讨在这个红筹上市的资本运作中引入海外资本的风险,最后提出红筹上市引入私募股权投资时应该注意规避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中美会计争端频发,这对中国企业海外融资上市带来了不利影响,同时中美会计争端已成为阻碍我国商品出口海外的壁垒,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发展以及资本市场国际化。在此背景下,文章基于中美会计争端,运用了经济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学的相关研究方法,深入探究了争端引发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6.
《潮商》2007,(3)
据有关报导统计,中国有3000多家企业希望上市,但每年能够在中国上市的企业不足100家。由于政策限制,民营企业更难争取到上市机会。再者,中国证券市场规模相对很小,实在也难以照顾到国有中小企业,更不用谈民营企业了。随着中国企业家对海外资本市场的逐步了解,越来越  相似文献   

17.
从互联网这个单一领域到服务行业、电子行业、制造业多点开花,中国企业的海外上市浪潮一轮比一轮汹涌。虽然这一现象仅仅存在了十几年的时间,但是走向海外资本市场的中国企业已经不再少数。中国概念板块也已经名副其实。的确,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需要资本的强力支持,但是为什么,在国际游资齐聚中国的当口,诸多中国企业却舍弃自家门口的资本市场,不远万里,趋之若鹜,追逐他山之石?众所周知,融资是企业上市目的,但显然,不  相似文献   

18.
1993年7月1S日青岛啤洒挂牌香港H股,拉开了我国企业赴海外上市的帷幕。近年来,在经济和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伴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资本市场的逐步开放,我国内地公司(尤其是中小企业)海外上市活动呈现愈演愈烈之势。从亚洲金融危机前香港市场发行的高峰,到中国概念股在美国纳斯达克(NASDAQ)上市受到的追捧,到如今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等大型国企的海外上市热潮,以及民营中小企业在新加坡、伦敦、东京等地上市的探索,海外上市己成为我国企业融资的一个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19.
《数据》2008,(2):8-8
国内民营企业为主角的海外上市浪潮,正以惊人的力量席卷全球资本市场。据统计,2007年在美国各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外国公司中,中国公司最多。其中,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公开发行上市的中国内地企业有19家,全部为民营企业,上市的中国企业平均每家筹资约2.7亿美元;在纳斯达克,2007年上市的中国企业有13家。  相似文献   

20.
现在,一些新兴的高科技企业已成为风险投资和国际金融资本市场最可口的猪食,这促使这些创业不久的企业一开始就要把视野放到国际资本市场。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通过上市,实现其跳跃发展与快速膨胀。但目前来看,我国新兴的高科技风险企业对海外上市尚比较陌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