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明 《抗癌之窗》2014,(12):29-31
在门诊经常看到这样的病人,或者医生问什么就回答什么,不问不说;或者滔滔不绝,说完了医生已经陷入云里雾里,又要重新开始;或者从门诊出来后又不停地返回找大夫问这问那,耽误其他患者就诊。诚然,上述情况也可能有医生的责任,但我们都知道看病是医生和患者双方的事情,双方都应该努力达到与对方的沟通,提高就诊的效率,使看病变得容易。  相似文献   

2.
没有人会拒绝健康,可是,人们却把健康放在了不同的位置上。有人说在嘴上,有人记在心上,而最重要的是应该落实在行动上。很久以来,人们都错误地认为,健康的保证来自医生,如果你生病了,就会去看医生;如果你尚未去看医生,就说明你是健康的。很多的人没有想过,如果没有生病,健康还会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事实上,健康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不是在你不得不进医院的时候才和我们有关系,而是在生活的分分秒秒里就有。  相似文献   

3.
2008年9月,我被诊断为乳腺癌.当我们坐在放射医生的办公室里等待活检结果时,我和丈夫约翰都非常有信心:结果一定是阴性的.证据在我家这一脉,我的家族史上没有任何人得过乳腺癌.而且朋友对我们说:如果有疼痛,就不会是癌;或者如果双侧都有,也不会是癌.然而,结果它就是癌,我们都傻了.  相似文献   

4.
一直以来我认为自己的生活完美无缺。妈妈患癌只是一时的脱发.短暂的生病.在她和我们全家的生活中只是一个偶然的插曲.就像看每周1次的电视秀一样.每周二我和姐姐都要回家.围坐在妈妈身边.听她讲述过去的1周里发生的事情。妈妈的故事好像一部肥皂剧.剧中的人物有令人轻松愉快的女护士、友善的男服务员.享誉世界的医生和患者。从来没有想过我们忙碌而温馨的生活与剧情有什么关系.更没有想过剧中出现的患者是我的妈妈。  相似文献   

5.
张晓丹 《抗癌之窗》2014,(11):71-74
大多数人叙述"无奈",都喜欢持"有疾者为无奈者"的态度。我挂不上号,医院的问题;我的病没治好,医生的问题。似乎没有人站出来说:疾病包括癌症伴随着生命而来,是另外一重无奈的公民身份。也鲜有人说:治愈癌症,是肿瘤科医生最殷切的希望。医学行业发现癌症已经有3000多年了,并且在这3000多年里,人类一直在敲打医学界的大门,寻求"治愈之方"。甚至可以说,这是全人类的"无奈"。今天给大家讲讲肿瘤科医生的无奈。  相似文献   

6.
蒙田说法     
在地球的任何地方,死亡都可以找得到我们--使我们就像是在一个可疑和陌生的地方不停地转头设防--果真有什么方法可以躲避死亡的打击,我将义无反顾--如果你认为可以幸免一死,那你就错了.  相似文献   

7.
医生的语言     
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曾经说过"医生有三大法宝,语言、药物和手术刀".医生的语言就象医生的刀子一样,可以救人,也可以伤人.我们是否想过我们的语言、动作、表情、姿势等等,所有这些表现有可能会影响患者本来就因为患病而变得更加脆弱的心灵?  相似文献   

8.
1999年2月,我的肘部尺骨端骨折.当听到医生说"恶性肿瘤、外科手术、放射治疗、化学治疗"这些词时,我连呼吸都忘了,勉强回过神来时,医护人员们还在半开玩笑地谈论着我裸露的乳房手术后会是什么样子.忽然我的脑海里充满了一本旧杂志中关于一个男人"用笑治愈自己"的故事.  相似文献   

9.
一场虚惊     
24年前,我被诊断为Ⅳ期进展性子宫颈癌,那时采用的治疗方案是广泛性放射治疗,因为是第一次接受放射治疗.所以不知道会出现什么样的副作用。一天,到洗手间方便时,看到池子里面有许多灰状物质,这可把我吓坏了。虽然没有发觉身体有什么异样,也没有感觉任何疼痛。但立即联想到可能是内脏里的某个部件被放射线给烧成灰了,随即惊慌失措地给主管放射治疗的医生打电话询问。医生向我保证绝对不会有这种情况发生,一定还有其它原因。  相似文献   

10.
杨莹 《抗癌之窗》2012,(3):40-41
西谚有云:"一日一苹果,医生远离我。"适当的食物确有治病、防病之功效。我们吃的食物、喝的水和呼吸的空气,都可能是引起癌症的原因。《癌症研究运动》杂志报道:3/4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但是只有在长期的日常生活中贯彻这种理念才可能避免癌症的发生。目前中国每年癌症发病人数约280万,死亡196万,而且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有相当比例的癌症都是可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名肿瘤专科医生,可能要比其他专业的医生面对更多的生死问题,面对一个个无限留恋生命的肿瘤晚期患者,当所有的医疗技术都已经变得徒劳,当所有的努力都没有达到患者和家属的预期,我们还能为肿瘤患者做些什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面对着生和死,面对着一个个离去的肿瘤患者,我常常思索这个问题。年轻时做医生,每接待一名新的患者,我认为主要任务就是尽最大努力尽快帮助患者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2.
陈钒 《抗癌之窗》2010,(3):22-24
当医生遇到被癌痛折磨痛苦不堪的患者时,经常听到这样的提问:"医生,能不能给我打一针,让我可以早点结束痛苦!"对此,医生能给什么答案?  相似文献   

13.
五行音乐是什么音乐?对肿瘤康复有什么影响?优美的音乐可以使人心情愉悦,尤其对正在生病的人,音乐可以稳定情绪、缓解紧张,甚至减轻疼痛。那么五行音乐又是怎么回事?它对肿瘤康复有什么作用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相似文献   

14.
放射治疗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u TF 《中华肿瘤杂志》2010,32(8):638-639
目前,恶性肿瘤的治疗仍然以手术、放射治疗和化学药物治疗为主,关键问题是如何使这些方法在具体患者的治疗中各自发挥最佳的作用.尽管手术、放射治疗和化学药物治疗在最近几年里都有了很大的进展,但由于初诊患者的治疗往往取决于看什么科,因此,可能导致不需要手术或无法彻底手术的患者手术后复发、不适合根治性放疗的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化疗无效者仍然在继续长期应用各种药物治疗等现象的发生.从事恶性肿瘤治疗的医生都应该知道,患者的首次治疗决定了他的命运,以后的任何治疗方法再也不能挽回根治性治疗的机会.  相似文献   

15.
在基层医院中颈膜外麻醉仍广泛应用于乳腺癌手术中。由于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和手术切口的直接刺激 ,造成围手术期患者的应激反应。过度的应激可使机体产生一系列负面效应 ,造成切口的愈合延迟、免疫功能的抑制和诱发肿瘤的转移。我们通过观察乳腺癌患者在自控镇静 (patient controlledsedation ,PCS)和医生控制镇静 (doctor controlledsedation ,DCS)下 ,围手术期血清儿茶酚胺、白细胞介素 -6(interleukin 6,IL 6)的变化 ,评价自控镇静对乳腺癌患者应激反应的作用。1 对象与方法1.1 病例选择及一般资料选择 1999年 10月 1日~ 2 0 0 1年…  相似文献   

16.
陈诚 《抗癌之窗》2013,(8):19-20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不幸癌魔降临,需要接受化疗。在医院中,有医生、护士、营养师等专业人员照顾,在家中又该怎样照顾肿瘤患者呢?饮食篇民以食为天。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化疗病人和家属最关心的就是吃的问题,吃什么、不吃什么、怎么吃,永远是最热门的话题。事实上,化疗病人因药物副作用而导致白细胞降低,感觉乏力、恶心、呕吐等,这些都与吃有关。  相似文献   

17.
(接上期) 医生的气质与角色 刘端祺和老伴都是医生,但是唯一的儿子没有学医.我们聊到这点时,刘端祺脱口而出:“我儿子不具备医生的气质,他从小喜欢下棋,逻辑思维好,喜欢摆弄的是电脑和工程机械类的东西,更适合当工程师.”医生的气质?我感到这是一个有意思的说法,便问刘教授:“那您觉得医生有什么样的气质呢?”  相似文献   

18.
李佩文 《抗癌之窗》2012,(10):51-52
肿瘤病人及家属经常会问医生这样的问题:"我为什么这么消瘦?吃什么可以"大补"?这的确是既简单又复杂的问题。医师们常随口回答说:"什么营养就吃什么",或者说:"肉、蛋、奶尽量多吃。""师"者可称为有学问的人,能为师者是有知识能教导别人的人。但世上能为"师"者的人甚多,关于吃的"师"至少有三种。一是厨师,他们的目标是如何做得"色、香、味"俱全,调你口味。二是营养师,  相似文献   

19.
听到医生告诉我患了癌症后,在接下来的检查中脑子一片空白.医生说癌症康复后可以获得—个“新常态”,不知道那是什么概念,我只想要回原来的常态. 那段时间尽管频繁地出入医院看病、治疗,我仍努力维持患癌前的生活常态.  相似文献   

20.
门诊,一位患者家属帮母亲来咨询."谢主任,我妈妈患了结肠癌,刚做完化疗回家不久,大概10天前突然感觉胳膊痛,像过电一样,开始还以为是颈椎病犯了,想着休息一下就好了,结果疼得越来越重,过了2天发现胳膊上起了好多水疱.我们当地的医生说是带状疱疹,开了些药,抹的和口服的都有,但用药1个多星期了也不见好转.医生建议我们找您再给看看,您有什么好办法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