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185例70岁以上老年人食管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70岁以上老年人食管癌的手术适应证、围手术期并发症、死亡以及围手术期处理,探讨降低围手术期死亡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5年1月间,在我科行食管癌根治术的年龄大于70岁的185例老年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围手术期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手术切除率100%。26例(14.1%)手术时间大于5h。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8.6%,围手术期死亡率为8.1%。围手术期死亡主要原因为肺部并发症、吻合口瘘和心脑血管并发症。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伴发病、肺功能差、手术时间长及喉返神经损伤与围手术期死亡明显相关。[结论]70岁以上老年人食管癌术后围手术期死亡率相对较高,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和合理周密的围手术期处理对降低围手术期死亡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不同手术径路治疗贲门癌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贲门癌手术径路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150例贲门癌手术病例,经胸82例,经腹68例,分析二种径路手术的切端阳性率,平均淋巴结清扫数,围手术期死亡率,5年生存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平均恢复时间。结果 二种径路手术的切端阳性率,平均淋巴结清扫数,围手术期死亡率,5年生存率等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平均恢复时问等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贲门癌手术方式应以经腹手术为首选。  相似文献   

3.
改进三切口方法手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改进的三切口方法手术治疗食管癌,探讨食管癌的切除率、根治彻底性、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复发及临床疗效和长期生存率之问题。方法:对连续收治的食管癌560例均采用改进的手术方法(右上腹直肌/右胸后外侧/右颈部)三切口进行手术治疗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该手术方法治疗的560例病人中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9.3%,手术切除率99.6%,无手术死亡,无吻合口瘘发生。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86.1%、71.4%、63.6%和44.7%。结论:改进的三切口手术方法可明显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尤其是吻合口瘘等重要并发症,可明显提高手术切除率、淋巴清扫的彻底性及减少术后复发,提高生活质量和远期生存率.该三切口治疗食管癌是目前食管癌根治性手术治疗效果较好的临床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主动脉弓段食管癌外科治疗的有关问题。方法 对 1996年 5月~ 2 0 0 2年 5月 78例主动脉弓段食管癌病人的外科治疗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根治性切除 5 3例 ,姑息性切除 12例 ,切除率 83 3% ,单纯探查 13例占 16 7% ,围手术期死亡 2例。结论 主动脉弓段食管癌周围结构复杂 ,切除率低 ,术中风险性大 ,术后心血管并发症多 ,应加强术前评估 ,半量放疗能提高切除率 ,术中逆行置入金属食管带膜支架是解决单纯探查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食管癌新辅助放化疗的前瞻性临床研究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目的 评价术前辅助性放化疗在食管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对术前临床分期为Ⅱ、Ⅲ期,无外科手术和放化疗禁忌证的97例食管癌患者进行随机对照分组:综合治疗组48例,对照组49例。综合治疗组患者采用5-氟脲嘧啶 顺铂(5-Fu DDP)化疗2个周期后,再进行放射治疗,放疗使用直线加速器分三野照射放疗12次,剂量36Gy;治疗结束后3周进行手术。对照组采用单纯手术治疗。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两组生存率,χ^2和Logrank方法检验两组中各项观察指标的差异。结果 综合治疗组和对照组根治性切除率分别为85.4%和65.3%(P=0.0181);病理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21.7%和45.7%(P=0.0194),综合治疗组T分期比对照组亦显著降低(P=0.0036);局部区域复发率分别为34.8%和58.70%(P=0.0236),而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无明显差异。综合治疗组生存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尤其以辅助治疗后获得缓解的患者5年生存率最高达56.5%。结论 术前放化疗能降低术后病理淋巴结转移率、缩小肿瘤和有明显降期作用;能降低局部和区域复发率及明显提高患者长期生存率:能提高根治性手术切除率,并不增加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主动脉弓段食管癌外科治疗的有关问题。方法 对1996年5月-2002年5月78例主动脉弓食管癌病人的外科治疗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根治性切除53例,姑息性切除12例,切除率83.3%,单纯探查13例占16.7%,围手术期死亡2例。结论 主动脉弓段食管癌周围结构复杂,切除率低,术中风险性大,术后心血管并发症多,应加强术前评估,半一放疗能提高切除率,术中逆行置入金属食管带膜支架是解决单纯探查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贲门癌手术径路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 15 0例贲门癌手术病例 ,经胸 82例 ,经腹 68例 ,分析二种径路手术的切端阳性率 ,平均淋巴结清扫数 ,围手术期死亡率 ,5年生存率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术后平均恢复时间。结果 二种径路手术的切端阳性率 ,平均淋巴结清扫数 ,围手术期死亡率 ,5年生存率等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术后平均恢复时间等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贲门癌手术方式应以经腹手术为首选  相似文献   

8.
I期子宫体癌术后放疗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I期子宫体癌手术加放疗的疗效及放疗并发症的分析。方法:1990年10月—1999年12月收治的I期子宫体癌14例,均经术后病理证实,14例行子宫全切除+双侧附件切除,1例加盆腔淋巴结清扫。14例均行术后放疗,TD40—65Gy。全部患得到随访。结果:5年生存率为14/14,局控率为100%,10例在放疗过程中有轻度—中度的急性放射并发症,14例均无明显晚期放射并发症。结论:术后放疗对提高I期子宫体癌局控率及生存率可能有利。  相似文献   

9.
食管癌术前放射治疗的前瞻性临床研究   总被引:28,自引:4,他引:24  
目的 为进一步估价术前放射治疗和外科手术综合治疗食管癌的近远期疗效,再次分析随诊满5年以上的418例食管癌随机分组临床研究结果。方法 1977年6月至1989年4月,对胸中段食管癌(按1978年UICC分段标准)、长度8cm以下(1984年起为5-8cm)、年龄<65岁,能进半流、无外科手术禁忌的病例进行信封法随机分组:术前放射治疗组[(R S)195例],和单纯手术组[(S)223 例]。放射治疗使用8MV X射线,前后2个野包括全纵隔及胃左动脉旁淋巴结引流区,剂量4D140Gy20次4周。双锁骨上区未做预防照射,间隔2-4周后进行手术。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检验两组的差异性。结果 R+S组和S组手术切除率分别为90.3%和85.7%(P=0.08),术后病理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22.2%和40.8%(P<0.01),T4N0M0+T4N1M0期分别占29.2%和57.4%(P<0.005);手术死亡率分别为2.2%和4.2%;胸内吻合口瘘发生率分别为2.2%和3.7%,食管残端残存癌发生率分别为0%和2.1%,局部和区域复发率分别为22.7%和41.4%(P<0.01)。R+S组生存率优于S组(P=0.024)。结论 术前放射治疗能降低术后病理淋巴结转移率和缩小肿瘤及明显降期作用;能降低局部和区域复发率及明显提高长期生存率;能提高手术切除率,并不增加手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左胸、颈两切口食管癌切除术的手术适应证、并发症的防治及术式的优点,回顾分析了681例左颈胸两切口食管癌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痊愈出院653例(95.89%)。术后病理确诊淋巴结转移327例(48.02%),分组标记证实颈、胸和腹3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6.02%(41/681)、40.38%(275/681)和21.43%(146/681),残端癌发生率为1.32%(9/681),术后心电图异常者较术前增加明显。术后3、5年生存率分别为58.77%(345/587)和35.66%(184/516)。初步回顾性分析结果提示,左胸颈两切口食管癌切除术具有食管癌病灶切除彻底,残端癌发生率低,可同时清除颈、胸和腹3组淋巴结,严重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