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研究以金钱龟肉糜为原料,通过可控的酶解技术制备抗肿瘤活性肽,研究中分别用胰蛋白酶、碱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和复合蛋白酶protamex对金钱龟肉糜进行酶解并结合超滤初步分离得到了12种酶解产物,MTT实验表明其中胰蛋白酶酶解所得分子量小于3000 u的多肽E其抗肿瘤效果最强,当浓度为1 mg/m L时,对人肝癌细胞(Hep G-2)和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抑制率分别为92.95%和67.08%。将E利用Sephadex G-15进一步纯化,经MTT实验筛选得到两组活性较强的多肽组份E1和E2,对Hep G-2的抗增殖效果来看E1(IC50为77.29μg/m L)强于阳性对照5-氟尿嘧啶(IC50为136.27μg/m L),对于MCF-7的抗增殖效果来看E2(IC50为214.17μg/m L)同样要强于阳性对照5-氟尿嘧啶(IC50为245.82μg/m L)。本研究中,抗肿瘤活性肽首次从金钱龟中分离得出,对于以金钱龟为原料的抗肿瘤药物和保健品的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坛紫菜木瓜蛋白酶水解肽的抗肿瘤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坛紫菜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海藻,营养价值极高。为了探究坛紫菜中的抗肿瘤活性多肽,本研究以坛紫菜粉末为原料,采用反复冻融法和超声波破碎法相结合提取蛋白,使用木瓜蛋白酶对粗蛋白进行酶解。初酶解物在MTT细胞增殖检测结果的指引下,结合超滤、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15的分离纯化和MALDI-TOF质谱分析,最终筛选出具有较强抗肿瘤活性的多肽。结果显示经木瓜蛋白酶酶解物(设为P,分子量0~3 ku)分离纯化得到的多肽组份P2,包含5个多肽,对乳腺癌MCF-7和肝癌细胞Hep G-2的IC50值分别是63.64μg/m L和59.09μg/m L,其抗肿瘤活性均显著高于阳性对照5-氟尿嘧啶(对MCF-7和Hep G-2的IC50值分别是195.45μg/m L和122.72μg/m L),组份P3包含11个多肽,对肝癌细胞Hep G-2的IC50值是209.09μg/m L,也具有一定的选择性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筛选出对蓝莓鲜果贮运有较好应用保鲜效果的天然保鲜剂,采用牛津杯法开展21种植物粗提物对蓝莓贮藏中分离的3种病原真菌和物流中常见2种食源性致病细菌的抑菌活性的研究,并确定其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研究提取液浓度变化对病原菌抑制率的影响和进行提取液复配抑菌实验。结果表明:丁香提取物对真菌的抑制能力表现最强,对灰霉、链格孢霉和青霉的平均抑菌圈直径分别为47.58、39.68和40.54 mm,对这3种真菌的MIC分别为15.63、31.25、31.25 mg/m L,MBC分别为31.25、62.5和62.5 mg/m L;五味子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最强,对这2种细菌的平均抑菌圈直径分别为42.08、28.49 mm,MIC分别为31.25、62.5 mg/m L,MBC分别为62.5、125 mg/m L。丁香和五味子提取液浓度梯度的变化对不同病原菌抑制率的影响存在差异,高浓度变化影响较大,丁香和五味子复配液比例大于5∶5可作为较佳的蓝莓贮运保鲜复配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侧孢短芽孢杆菌S62-9所产抗菌肽的结构与性质,采用MALDI-TOF/TOF、FT-IR对抗菌肽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序列及二级结构进行解析。结果显示,该抗菌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 602.004 4 Da,由11个氨基酸组成:L-Y-K-L-V-K-V-V-L-N-M,其N端有一分子胆碱修饰,C端有细交链孢菌酮酸衍生物修饰,二级结构主要由β-转角和无规卷曲构成。抑菌试验结果显示:抗菌肽对所选4株革兰氏阳性菌的MIC为7.81μg/m L,对4株革兰氏阴性菌的MIC为7.81~62.5μg/m L,对青霉、黑曲霉的MIC分别为31.25、62.5μg/m L。溶血试验结果显示:抗菌肽质量浓度≤62.5μg/m L时,其溶血率不超过10%;但抗菌肽质量浓度≥125μg/m L时,其溶血率超过80%。稳定性实验结果显示:该抗菌肽具有很强的热稳定性和p H稳定性,对蛋白酶有很好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5.
以螺旋藻为原料,在反复冻融、均质和超声联用的基础上,比较了盐提和水提两种不同方式的蛋白提取率,并以水提螺旋藻蛋白为原料,利用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胃蛋白酶、碱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分别进行单酶解、双酶解以及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的三酶解,得到6种酶解肽。水解度及脱色前后的抗肿瘤活性鉴定结果表明,水解度与抗肿瘤活性无直接相关性,而脱色会降低酶解组分的抗肿瘤活性。对5种活性显著的酶解肽进行超滤,得到9个对乳腺癌和肝癌细胞株的体外生长均有显著抑制作用的组分,并对其中的碱性蛋白酶0~3 K组分进行Sephadex G-15分离纯化,得到对MCF-7和Hep G-2均有较强抑制作用的组分A3,其IC50值分别为64.59μg/m L和61.65μg/m L;得到对Hep G-2具有较强选择性抑制作用的组分A1,A4和A5,其IC50值分别为47.67μg/m L、79.44μg/m L和69.54μg/m L。本研究成果对以螺旋藻为原料的药品和保健食品的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大黄抑制食源性致病菌的活性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大黄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初筛的结果显示大黄醇提物对这3种菌均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并发现其中抑菌作用最强的物质分布在大黄氯仿段萃取物中。利用UPLC-MS-MS分析大黄氯仿段萃取物,发现大黄氯仿段萃取物的主要成分分别是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甲醚和大黄酚。在这五种化合物中,大黄酸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具有最强的抑菌效果,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125μg/m L和250μg/m L,最小杀菌浓度分别为250μg/m L和500μg/m L,大黄素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效果,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分别为62.5μg/m L和125μg/m L。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酸浆根、茎、叶、宿萼和浆果醇提物的抑菌、抗氧化、抗肿瘤和抑炎活性。方法:采用牛津杯法检测酸浆五种部位醇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活性;DPPH清除法检测其抗氧化活性;Alamar Blue法检测其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MDA-MB-231和肝癌细胞株Bel7402的抑制效果;一氧化氮检测试剂盒测定其抗炎活性。结果:浆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最好,叶对枯草芽胞杆菌抑菌活性较明显,抑菌圈分别为(16.63±0.49)、(14.97±0.37)、(15.83±0.29)mm。宿萼的抗氧化活性最高,浓度为5 mg/m L时对DPPH的清除率为96.79%±2.09%,基本和同剂量的VC效果相当。酸浆各部位醇提物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呈现浓度依赖性,其中根对MCF-7的抑制活性较强,宿萼对MDA-MB-231和Bel7402的活性较强,IC50分别为(31.46±1.49)、(48.84±1.69)、(65.48±1.82)μg/m L。叶的抗炎效果最佳,茎抗炎效果较弱,10μg/m L时NO产生量分别为11.01、27.73μmol/L。结论:酸浆具有一定的抑菌、抗氧化、抗肿瘤和抗炎活性,为酸浆的功能开发及活性成分分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采用微波辅助提取罗勒精油,优化了实验条件对精油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将所得精油作为抑菌剂,结合滤纸片法和二倍稀释法,确定了罗勒精油的抑菌活性和最低抑菌浓度(MIC)、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选用粗粉碎干料罗勒,在料液比1∶16 g/m L,Na Cl浓度4%,浸泡时间6 h,微波功率567 W,微波时间120 s的条件下,罗勒精油的最佳得率为0.3758%(n=3)。罗勒精油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31.25、62.5、125μg/m L,最低杀菌浓度分别为31.25、125、500μg/m L,表明抑菌作用大小为:大肠杆菌(E.coli)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金黄色葡萄球菌(S.au Teus)。该研究为罗勒的综合利用与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DEAE-52纤维素层析柱、Sephadex-G200和Sephadex-G150层析柱对羧甲基茯苓粗多糖进行分离纯化,得到一种纯化多糖组分,不仅鉴定了其结构,而且也探究了其体外抗肿瘤活性和抗炎活性。该多糖是一种分子量为20.96×104 u的(1→3)-β-D-葡聚糖,含有少量(1→6)和(1→2)糖苷键,单糖组成为只包含D-葡萄糖,具有三螺旋结构。该多糖对人结肠癌细胞HT-29、人肝癌细胞Hep G-2、人胃癌细胞SGC-7901、人乳腺癌细胞MCF-7以及人肺癌细胞A549的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其IC50值分别为140.5μg/m L、264.3μg/m L、102.5μg/m L、256.4μg/m L、313.2μg/m L。此外,该多糖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在无LPS刺激的情况下对该细胞反而具有一定的激活效果。研究结果为以茯苓多糖为主要活性成分的保健食品和药品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以湖南省长沙县的兔眼蓝莓(粉蓝)为试材,分离并鉴定出自然贮藏过程中引发蓝莓果实腐烂变质的3株主要病原真菌(LM-1、LM-2和LM-3),同时采用牛津杯法开展21种植物乙醇粗提物对其中2株低温贮藏中重要致病真菌的抑菌活性筛选,并确定其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经形态学观察和18S r DNA序列分析将3株病原真菌分别鉴定为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互隔交链孢霉(Alternaria alternata)和类阿达青霉(Penicillium adametzioides)。抑菌实验结果表明,丁香对灰葡萄孢菌和互隔交链孢霉的抑制能力最强,0.5 g/m L丁香提取液对灰葡萄孢菌和互隔交链孢霉的平均抑菌圈直径分别达47.55、40.66 mm,MIC分别为15.63、31.25 mg/m L,MBC分别为31.25、62.5 mg/m L。  相似文献   

11.
较详细地阐述了畜禽饲养环节对动物源性产品质量安全影响因素的来源,并根据分析的影响因素,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畜禽饲养环节动物源性产品质量安全的防控对策和思路.  相似文献   

12.
嗅觉可视化技术是使非可见物质成像(主要是气体成像)的一种无损检测新技术,属人工嗅觉模拟技术的一个新分支.使用卟啉和pH指示剂作为嗅觉可视化传感器阵列的气敏材料,检测猪肉中的优势致腐菌和新鲜度.将3种优势致腐菌-梭状芽孢杆菌、热死环丝菌、假单胞菌-分别接种至3组猪肉样本中,在3种温度--16℃,.4℃和20℃-条件下分别贮藏不同的时间后,采用扫描仪获取可视化传感器阵列与每个样本反应前后的图像信息;将阵列反应前后的颜色差值作为样本特征值,对不同的猪肉样本经不同贮藏时间后产生的挥发性气味,可视化传感器阵列显示其特定的颜色图像与其对应.结果表明,嗅觉可视化技术可以用于检测猪肉的优势致腐菌以及判断猪肉的新鲜度.  相似文献   

13.
14.
柠檬桉、尾叶桉、柳桉制浆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柠檬桉、尾叶桉、柳桉3种速生桉木原料硫酸盐浆的制浆和漂白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3种桉木原料均具有优良的制浆和漂白性能。其较佳的蒸煮工艺条件为:用碱量(Na2O计):柠檬桉14%~16%,尾叶桉14%,柳桉12%,硫化度25%,最高蒸煮温度165~170℃,液比1:5,保温时间90~120min。采用DEpP短程序漂白,3种原料漂白浆的白度可达到85%ISO以上,且漂白浆的物理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