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赵舒心 《河北医学》2008,14(5):521-523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缺铁性贫血(IDA)的关系,以及Hp相关的治疗。方法:①分别统计46例IDA伴慢性胃炎与50例非IDA慢性胃炎两组Hp感染率;②将42例HP感染相关IDA随机分成两组,分别应用根除细菌加口服铁剂与单用铁剂方案治疗,检测治疗前后血液学指标、观察疗效。结果:IDA伴慢性胃炎者HP感染率高于非IDA慢性胃炎者,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p感染相关IDA患者接受根除细菌加铁剂治疗前后其Hb、血清铁、铁蛋白均显著增高,而单用铁剂组治疗前后血液学指标无显著变化。结论:HP感染与IDA可能有一定相关性,当IDA患者铁剂治疗效果不显著时宜考虑是否存在Hp相关IDA,根除HP感染后对IDA有一定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hyori,Hp)感染与青少年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的关系。方法:选择伴慢性胃炎的IDA患者82例(观察组)和慢性胃炎无贫血患者60例(对照组),均行快速尿素酶试验,内镜下组织病理检查;观察组Hp阳性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A组给予硫酸亚铁和抗Hp治疗,B组给予硫酸亚铁和安慰剂治疗,C组给予抗Hp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平均红细胞容积(MCV)、网织红细胞(Ret)、血清铁(SI)、血清铁蛋白(SF)等血液学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82例中70例Hp阳性,对照组60例中43例Hp阳性,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观察组中A、C组与B组比较,治疗前后血液学指标改变及疗效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Hp感染与青少年IDA有一定相关性,抗Hp加铁剂是治疗Hp感染相关性缺铁性贫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缺铁性贫血的关系。方法选择伴慢性胃炎的IDA患者82例(观察组)和慢性胃炎无贫血患者60例(对照组)行快速尿素酶试验,内镜下组织病理检查;观察组中,Hp阳性患者70例随机分为A、B、C3组,A组(30例)给予硫酸亚铁和抗Hp治疗,B组(20例)给予硫酸亚铁和安慰剂治疗,C组(20例)给予抗Hp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平均红细胞容积、网织红细胞、血清铁、血清铁蛋白等血液学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82例中70例Hp阳性,对照组60例中43例Hp阳性,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中A、C组与B组比较,治疗前后血液学指标改变及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Hp感染与IDA有一定相关性,抗Hp加铁剂是治疗Hp感染相关性缺铁性贫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抗幽门螺杆菌治疗慢性胃炎伴缺铁性贫血69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抗幽门螺杆菌(Hp)治疗慢性胃炎伴缺铁性贫血(IDA)的疗效。方法 136例慢性胃炎伴IDA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9例采用抗Hp+铁剂治疗,对照组67例单用铁剂治疗,2组均治疗12周。于治疗开始后每2周复查血红蛋白(Hb),第8、12周复查血清铁(SI)、血清铁蛋白(SF),并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8、12周后,观察组和对照组Hb、SI和SF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12周后,观察组Hb、SI和SF均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82.6%)高于对照组(53.7%)(P<0.05)。结论根除Hp治疗可加快Hb上升,增加铁贮存量,是治愈IDA患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谢晓玲 《中国现代医生》2007,45(9Z):18-19,21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缺铁性贫血的关系。方法选择伴慢性胃炎的IDA患者82例(观察组)和慢性胃炎无贫血患者60例(对照组)行快速尿素酶试验,内镜下组织病理检查;观察组中,Hp阳性患者70例随机分为A、B、C3组,A组(30例)给予硫酸亚铁和抗Hp治疗,B组(20例)给予硫酸亚铁和安慰剂治疗,C组(20例)给予抗Hp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平均红细胞容积、网织红细胞、血清铁、血清铁蛋白等血液学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82例中70例Hp阳性,对照组60例中43例Hp阳性,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中A、C组与B组比较,治疗前后血液学指标改变及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Hp感染与IDA有一定相关性,抗Hp加铁剂是治疗Hp感染相关性缺铁性贫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IDA伴Hp阳性慢性胃炎患者抗Hp加铁剂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测指标的变化及疗效,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缺铁性贫血(IDA)形成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62例IDA伴Hp阳性慢性胃炎患者,分为四组(A、B、C、D组)。A组给予补铁及Hp根除治疗,B组仅Hp根除治疗,C组仅补铁治疗,D组中医药辨证治疗胃炎。检测治疗前后其血红蛋白浓度及血清铁、总铁结合力、铁蛋白水平,并对Hp、胃蛋白酶活性、胃酸进行检测。结果缺铁性贫血伴慢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较高,联合补铁及抗Hp治疗效果显著。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可造成或加重机体铁营养不良,在治疗IDA的过程中应注意清除Hp感染。  相似文献   

7.
杨忠文  周江  葛伟 《西部医学》2011,23(4):666-667
目的探讨抗幽门螺杆菌(HP)感染在缺铁性贫血(IDA)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伴有HP阳性慢性胃炎的IDA患者116例随机分成A、B两组,A组给予铁剂联合HP根除治疗;B组仅予补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红蛋白(Hb)、血清铁(SI)、血清铁蛋白(SF)等血液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A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HP加铁剂是治疗HP感染相关性IDA的有效方法,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抗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中青年缺铁性贫血8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国华 《海南医学》2009,20(11):75-76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在中青年缺铁性贫血(IDA)中的重要性。方法选择98例伴慢性胃炎IDA患者中HP感染的89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给予铁剂联合HP根除治疗,B组仅予补铁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血红蛋白(Hb)、血清铁(SI)、血清铁蛋白(SF)等血液学指标的变化。结果补铁联合抗HP治疗较单纯补铁治疗效果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感染与中青年IDA关系密切,抗HP加铁剂是治疗HP感染相关性IDA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缺铁性贫血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IDA伴Hp阳性慢性胃炎患者抗Hp加铁剂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测指标的变化及疗效,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缺铁性贫血(IDA)形成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62例IDA伴Hp阳性慢性胃炎患者,分为四组(A、B、C、D组)。A组给予补铁及Hp根除治疗,B组仅Hp根除治疗,C组仅补铁治疗,D组中医药辨证治疗胃炎。检测治疗前后其血红蛋白浓度及血清铁、总铁结合力、铁蛋白水平,并对Hp、胃蛋白酶活性、胃酸进行检测。结果缺铁性贫血伴慢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较高,联合补铁及抗Hp治疗效果显著。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可造成或加重机体铁营养不良,在治疗IDA的过程中应注意清除Hp感染。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与儿童缺铁性贫血(IDA)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门诊儿童150例,根据检查结果分为Hp阳性慢性胃炎组、Hp阴性慢性胃炎组及Hp阳性胃镜下无损害组,比较各组的IDA指标和IDA伴发率;将Hp阳性伴IDA患儿随机分为2组,比较两种治疗方法治疗前后Hh和SF变化。结果Hp阴性慢性胃炎组分别和Hp阳性慢性胃炎组、HD阳性胃部镜下无损害组的IDA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p阴性慢性胃炎的IDA伴发率均明显低于Hp阳性慢性胃炎组和Hp阳性胃部镜下无损害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Hb和SF有明显提高(P〈0.01)。结论Hp感染与儿童IDA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抗幽门螺杆菌(Hp)对慢性胃炎伴缺铁性贫血(IDA)患者的疗效。结论:Hp感染与IDA有密切关系,抗Hp治疗可加快血红蛋白上升,增加铁贮存量。抗Hp加铁剂是治疗Hp相关性贫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HP)对HP阳性的缺铁性贫血治疗的影响.方法 以62例HP阳性的慢性胃炎引起的缺铁性贫血(IDA)为对象.随机分为两组,A组(31例)给予抗HP加铁剂治疗,B组(31例)给予单纯铁剂治疗,动态观察两组的血液学和铁代谢指标变化.结果 A组外周血的血红蛋白(HG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以及血清铁(SI)和血清铁蛋白(SF)恢复明显比B组快,尤其以储存铁SF在治疗后期(60d)的恢复更为明显(P<0.01).结论 在治疗HP阳性的慢性胃炎引起的IDA过程中,抗HP治疗能明显提高铁剂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根除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对小儿缺铁性贫血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缺铁性贫血(IDA)的关系以及根除治疗的意义.方法:确诊IDA合并Hp感染患儿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分别进行铁剂治疗加抗Hp感染治疗和单纯的铁剂治疗,分析开始治疗6周后、随访1年后的疗效.结果:开始治疗6周后,根除治疗组患儿的血清铁蛋白(SF)水平为(38.14±18.43)g/L,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随访1年,原根除治疗组患儿SF水平达到(39.18±15.92)g/L,显著高于原对照组患儿的(22.13±12.94)g/L,Hb、MCV、MCH三项指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严重副作用.结论:Hp感染与IDA关系密切,根除Hp感染可明显提高IDA的疗效,对Hp阳性的IDA患儿应同时Hp根除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缺铁性贫血(IDA)的不同治疗后实验室指标的变化及疗效观察。方法统计185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缺铁性贫血的患者,根据治疗情况分成2组,A组为根除细菌及加铁剂治疗组100例,男53例、女47例,年龄14~65岁。中位年龄35岁;B组为单纯铁剂治疗组85例,男45例、女40例,年龄14~65岁。中位年龄35岁;检测治疗前后血液学指标及疗效观察。结果应用根除细菌及加铁剂治疗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网织红细胞(Ret)、红细胞体积的差异程度(RDW)、血清铁(SI)、铁蛋白(SF)等指标有明显的改变,即治疗有明显效果;而单纯铁剂治疗组织治疗前后血液学指标无明显变化,即治疗无明显效果。结论HP感染与IDA有相关性,在患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缺铁性贫血的患者治疗过程中应根除细菌再行铁剂治疗或同时应用铁剂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泮托拉唑在治疗缺铁性贫血(IDA)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将幽门螺杆菌(HP)阳性慢性胃炎的IDA患者167例随机分成A、B、C三组.A、B组给予铁剂联合泮托拉唑加阿莫西林加甲硝唑的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A组泮托拉唑40mg/每日晚餐后1次口服;B组泮托拉唑40mg/每日与铁剂同时1次口服;C组仅予补铁治疗.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红蛋白(Hb)、血清铁(SI)、血清铁蛋白(SF)等血液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A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泮托拉唑加阿莫西林加甲硝唑加铁剂,且泮托拉唑与铁剂间时服用,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的缺铁性贫血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铁缺乏的关系,以及抗 HP在缺铁性贫血(IDA)治疗中的效果评价.方法将IDA患者按贫血程度分组,统计每组 HP阳性率.将 HP阳性且缺铁原因不明的患者随机分成三组治疗:A组抗HP加铁剂,B组单纯铁剂,C组单纯抗 HP.比较三组血红蛋白、血清铁及14C尿素呼气试验指标.结果中-重度贫血及难治性贫血患者 HP感染率高于轻度贫血.分组治疗后,A组血红蛋白、血清铁指标提升更为明显,B组相对较差,A组与B组比较P<0.01.结论 IDA与HP感染有相关性,且感染率与贫血程度相关.对于HP阳性的IDA患者,抗HP加铁剂的方法在疗效上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7.
程建明 《当代医学》2008,(11):36-37
目的 通过对缺铁性贫血(IDA)合并幽门螺杆菌(HP)感染患儿的临床研究,探讨缺铁性贫血治疗与抗HP感染治疗的关系及意义.方法 确诊IDA合并HP感染患儿4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3例),分别进行铁剂治疗加抗HP感染治疗和单纯的铁剂治疗,并分析治疗结束当月、随访一年后的疗效.结果 治疗结束当月,治疗组患儿的血清铁蛋白(SF)水平为(39.16±17.23)g·L-1,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随访一年,原治疗组患儿SF水平达到(39.59±16.52)g·L-1,显著高于原对照组患儿(22.31±13.16)g·L-1,Hb、MCV、MCH三项指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过程均未发现严重副作用.结论 HP感染与IDA之间关系密切,临床对IDA患儿的治疗中应同时给予铁剂治疗和抗HP感染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对缺铁性贫血(IDA)合并幽门螺杆菌(HP)感染患儿的临床研究,探讨缺铁性贫血治疗与抗HP感染治疗的关系及意义.方法 确诊IDA合并HP感染患儿4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3例),分别进行铁剂治疗加抗HP感染治疗和单纯的铁剂治疗,并分析治疗结束当月、随访一年后的疗效.结果 治疗结束当月,治疗组患儿的血清铁蛋白(SF)水平为(39.16±17.23)g·L-1,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随访一年,原治疗组患儿SF水平达到(39.59±16.52)g·L-1,显著高于原对照组患儿(22.31±13.16)g·L-1,Hb、MCV、MCH三项指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过程均未发现严重副作用.结论 HP感染与IDA之间关系密切,临床对IDA患儿的治疗中应同时给予铁剂治疗和抗HP感染治疗.  相似文献   

19.
张玉兰 《医学综述》2014,(16):3046-3048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婴幼儿缺铁性贫血(IDA)的关系及铁剂联合Hp根除治疗对婴幼儿IDA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10月临潼区妇幼保健医院收治的IDA婴幼儿238例作为研究组,并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单纯铁剂治组(110例)与铁剂联合Hp根治组(128例),另外选取100例健康婴幼儿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及正常对照组婴幼儿Hp的感染率;检测单纯铁剂治组和铁剂联合Hp根治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铁、血清铁蛋白、Hp-IgG及炎性因子的变化。结果研究组血红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血清铁蛋白均低于正常对照组,血清铁、转铁蛋白水平和Hp感染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8周后随访检测Hp-IgG滴度变化,铁剂联合Hp根治组血清Hp-IgG滴度较单纯铁剂治组显著降低(P<0.05)。治疗8周后,铁剂联合Hp根治组与单纯铁剂治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显著上升,血清铁水平显著下降,且铁剂联合Hp根治组优于单纯铁剂治组(P<0.01)。结论 IDA婴幼儿Hp感染率显著高于非IDA儿童,铁剂联合Hp根除治疗对Hp感染婴幼儿IDA治疗有益。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缺铁性贫血(IDA)的关系及根除Hp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6年8月我院门诊及住院的缺铁性贫血患者237例,进行14C尿素呼气试验,将其分为Hp+组及Hp-组。Hp+组患者又随机分为A、B、C 3组,A组给予铁剂治疗,B组给予根除Hp治疗,C组给予铁剂+根除Hp治疗,Hp-组给予铁剂治疗。比较各组治疗前后血液学指标及Hp根治情况,并观察疗效。结果治疗两周时,C组及Hp-组网织红细胞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A、B组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8周时,4组血红蛋白、血清铁、血清铁蛋白均高于治疗前(P<0.05),总铁结合力较治疗前下降(P<0.05)。C组、Hp-组血红蛋白、血清铁、血清铁蛋白水平及总铁结合力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Hp感染与IDA高度相关,在常规补铁治疗的同时进行根除Hp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