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汪家铭 《化学工业》2011,29(2):31-34
当前尿素供求关系失衡,越来越多的尿素生产企业向传统产品创新及差异化方向发展,使尿素行业产品结构发生大的调整.本文介绍了国内近期多肽尿素、双酶尿素、硫包衣尿素、腐植酸尿素4种尿素新型产品的研制开发及应用概况.  相似文献   

2.
新型尿素产品的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国内外新型尿素产品(大颗粒尿素、涂层尿素、包膜尿素、长效尿素)的生产工艺和产品特点。  相似文献   

3.
面对当前尿素行业供求关系失衡,越来越多的尿素生产企业在传统产品的创新及差异化方向发展,新型尿素品种将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也使尿素行业产品结构有很大的调整,更加适应农业种植结构和质量效益型农产品生产的新形势发展需要。介绍了国内近期多肽尿素、双酶尿素、硫包衣尿素和腐殖酸尿素4种尿素新型产品的开发及应用概况。  相似文献   

4.
缓释和控释尿素的研究与开发综述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分析了尿素利用率低对环境的影响和尿素在土壤中的释放过程,阐述了各种缓释和控释尿素的产品设计,缓释机理和制备方法以及国内外对缓释和控释尿素尤其是包膜尿素的研发进展,对提高尿素利用率,研究高效控释包膜尿素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以尿素和七水硫酸锌为原料进行反应,制备出了粒状复合肥尿素锌。考察了尿素与硫酸锌物质的量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硫酸锌浓度对尿素锌产率的影响,得出适宜的工艺条件为:n(尿素)∶n(硫酸锌)=6∶1(物质的量比),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40min,硫酸锌的质量浓度为5%,在此条件下,尿素锌的产率达到72.34%。  相似文献   

6.
塔里木油田塔西南石化厂为解决尿素产品板结的问题,采用了在尿素中加入甲醛的技改方案。介绍了甲醛及其水溶液的理化性质;简述了在尿素中添加甲醛溶液的工艺原理和工艺流程。监测分析结果表明:控制尿素中甲醛含量在0.18%~0.3%之间时,尿素中总氮、水分、缩二脲含量无明显变化,而尿素颗粒强度明显提高,由未添加甲醛前的7.3 N提高到8.6 N。此外,尿素产品的粉尘量明显减少,尿素成品粒度由98%上升到98.5%。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尿素蒸发洗涤器在尿素蒸发系统的应用情况,对工艺指标的控制及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运行情况表明,解吸液中的尿素含量明显下降,尿素产量增加,系统消耗降低。  相似文献   

8.
孙喜庆  赵涛子 《大氮肥》2022,(5):355-357
依托氨汽提大颗粒尿素生产装置进行产品多元化研究,采取小规模技术改造,成功生产多肽尿素、小颗粒尿素、车用尿素,为大颗粒尿素装置的多元化生产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尿素结块的机理;论述了空气湿度、尿素粒度、贮存时间、筒仓料压和温度等因素对尿素结块的影响,并提出了防止尿素结块的措施;旨在探讨利用筒仓贮存颗粒尿素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小尿素厂生产大颗粒尿素产品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小尿素厂生产大颗粒尿素产品的必要性,并根据世界上大颗粒尿素生产技术情况探讨了我国小尿素厂生产大颗粒尿素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1.
吴新民 《中氮肥》1992,(3):27-29
本文叙述了利用脲酶抑制剂开发生产的长效尿素的研制过程及生产特点。施用长效尿素比单施尿素时,氮素利用率由40%左右提高到52%以上,肥效期由50天左右提高到110天,平均增产11%以上,节省尿素21.5%。  相似文献   

12.
尿素生产企业建设车用尿素生产装置,有助于提高尿素产品的附加值,增强企业抗风险的能力。概述了车用尿素生产工艺流程及产品质量指标,分析了车用尿素装置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出现配制槽尿素浓度变化大、配制时间长、成品槽内产品被污染、产品中醛类物质超标等问题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后,实现了车用尿素装置的稳定运行,产品质量达到了国家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长效腐植酸尿素在江苏开发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尿素是应用最广、销量最多的一种氮肥,但我国尿素的利用率不高,一般只有35%左右,利用率不高不仅影响尿素的肥效,而且还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如何提高尿素利用率成为亟待研究的问题。七十年代以来,我国在脲酶抑制、硝化抑制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筛选出多种脲酶抑制剂,目前涂层尿素已走向市场大面积应用。利用腐植酸与尿素反应制备腐植酸尿素工厂化生产,国内尚未见  相似文献   

14.
发展尿素增值技术 促进尿素产品技术升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评述了普通尿素产品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性增效的意义;分析了尿素改性增效的途径,定义了增值尿素的概念和范畴;对增值尿素的增产效果、增效机制、施用技术等进行了讨论。加强增值尿素产品质量标准建设,是推动尿素增值技术在我国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代表现代大型尿素装置最新技术水平的四种工艺流程,分析和对比了各种工艺的特点,同时概述了国内大型尿素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6.
燃煤和燃气电站的烟气必须进行脱硝处理,脱硝还原剂为液氨和尿素。由于液氨受到安全、地域等因素的限制,已被列为重大危险源,国内机组面临大量液氨的改造问题,尿素分解制氨技术代替液氨技术成为发展趋势。尿素直喷技术对温度要求严格,会造成尿素利用率极低,有时甚至不足50%,运行成本增加;尿素热解技术高温运行,能耗极高,引进气气换热技术后,热解炉尾端堵塞造成机组强制停炉、尿素利用率不高等问题仍无法解决;尿素普通水解技术能耗低,尿素利用率提高,但反应速度慢、响应时间长,无法满足机组快速变负荷中的供氨需求,制约了机组的灵活性运行和深度调峰,通过增大反应器体积以增加氨气缓存量、提高反应温度和反应速度,可基本满足现场需要,但增加了反应器尺寸,升温易使腐蚀加剧,进一步降低了尿素利用率。尿素直喷技术、尿素热解制氨技术、尿素普通水解技术均存在一定的缺点,新研发的低能耗尿素催化水解制氨技术大幅提高了反应速度,降低了运行温度,进而降低腐蚀,尿素利用率可达99%以上,减小体积和能耗,降低了运行成本,目前已应用于国内主要发电集团。  相似文献   

17.
涂层尿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宇 《安徽化工》1994,(3):16-18,15
1 我国尿素生产和利用现状 目前,我国尿素生产和使用主要存在着两大问题,其一,建国以来,我国虽然投资高达数百亿元建立起了相当规模的化肥工业,但尿素产品仍长期满足不了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不得不用大量外汇,直接进口;其二,农业生产应用尿素,其利用率普遍低下,我国实测利用率不到40%。由于利用率太低,难免造成长  相似文献   

18.
王毅群 《中氮肥》1989,(4):10-12,9
我厂尿素装置于1985年9月试车投产,累计生产尿素39790吨。在投产过程中,由于诸方面原因,尿素装置不能长期运行,投入多产出少,吨尿素耗氨特别高(见表1)。经过近3年的操作摸索,以及设备、工艺管道的改造和电器仪表方面的配合,尤其是配套工程热电和脱碳两工序的正常运行,为开好尿素装置创造了越来越好的条件。1987年11月,江西省石油化工厅和中国武汉化工公程公司组织了对这套尿素装置的生产考核。  相似文献   

19.
以尿素和7水硫酸锌为原料进行反应,制备出了粒状复合肥料尿素。考察了尿素与硫酸锌物质的量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硫酸锌的浓度对尿素锌产率的影响,得出适宜的工艺条件为:n(尿素)∶n(硫酸锌)=6∶1(物质的量比),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30 min,硫酸锌的质量浓度为10%,在此条件下,尿素锌的产率达到82.34%。展望了尿素锌的工业前景。  相似文献   

20.
当前尿素行业供求关系失衡,市场竞争激烈,越来越多的尿素生产企业开始关注传统产品的创新及差异化,新型尿素品种逐渐增多,在市场中也占有了一席之地,使得尿素行业产品结构有了很大地调整,产品更加适应农业种植结构和质量效益型农产品生产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国内近期开发的多肽尿素就是其中一种新型尿素产品,介绍了近年来多肽尿素的研制开发及应用概况,并对国内多肽尿素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