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2020年中国与全球各地区结直肠癌的发病及死亡数据, 探讨中国及全球结直肠癌的疾病负担和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全球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估算数据来自GLOBOCAN 2020数据库, 对比中国与全球20个地区的结直肠癌发病和死亡情况、年龄标化发病率(ASIR)和年龄标化死亡率(ASMR), 分析人类发展指数(HDI)与ASIR及ASMR的相关性。结果 2020年全球结直肠癌新发病例数达193.16万, 死亡病例数达93.52万。全球各地区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在50岁以上年龄别组出现持续上升, 男性疾病负担高于女性。全球结直肠癌发病及死亡人数最多的地区为东亚地区, 分别为74.00万和36.01万。全球各地区之间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差异显著。ASIR最高的地区为北欧(33.61/10万), 最低的地区为中南亚(5.46/10万);ASMR最高的地区为东欧(14.53/10万), 最低的地区为中南亚(3.16/10万)。HDI与ASIR(r2=0.59, P<0.001)和ASMR(r2=0.38, P<0.001)呈正相关。中国结直肠癌新发病例达55.55万, ASIR...  相似文献   

2.
肝癌是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也是世界上肝癌发布负担最为沉重的国家,占2020年全球新发肝癌病例的45.3%.笔者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网站报道更新了2020年全球与中国肝癌负担情况,论述了中国肝癌危险因素及防控工作进展,系统分析了我国肝癌诊治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并阐述了新时期中国肝癌防治重要发展方向,供...  相似文献   

3.
肿瘤资讯     
Sophia 《肿瘤防治研究》2023,50(1):107-108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2040年全球肝癌确诊及死亡人数大预测近日,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WHO)研究人员在Journal of Hepatology发表最新研究成果“Global burden of primary liver cancer in 2020 and predictions to 2040”,预计到2040年全球肝癌的新确诊病例和死亡人数可能会增加55%。研究人员从包括185个国家的GLOBOCAN 2020数据库中提取了原发性肝癌病例和死亡数据,计算每10万人年的年龄标准化发病率和死亡率(ASR)。根据2020年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以及到2040年的全球人口预测,研究人员预测了到2040年的病例和死亡人数。  相似文献   

4.
闫超  陕飞  李子禹 《中国肿瘤》2023,32(3):161-170
[目的]分析2020年中国与全球各地区的胃癌发病及死亡数据,了解胃癌流行情况和疾病负担。[方法]以国际癌症研究署发布的GLOBOCAN 2020全球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估算数据为基础,提取其中各个国家及地区的胃癌年龄标化发病及死亡数据,对比中国与全球20个地区的胃癌发病、死亡情况。[结果] 2020年全球胃癌新发及死亡病例数分别为1 089 103例和768 793例。东亚地区胃癌新发和死亡病例数最高,分别为651 864例和432 325例。全球男性胃癌年龄标化发病率和死亡率(ASIR和ASMR)均高于女性,分别为女性的2.26及2.23倍,且ASIR和ASMR越高的地区,男女差异越大。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在40岁及以上持续升高,新发和死亡病例数在65~岁年龄组达到高峰。各地区的人类发展指数(HDI)水平与ASIR呈弱相关(R2=0.03,P=0.014),与ASMR无相关性(P=0.902)。我国胃癌新发及死亡病例数为478 508例和373 789例,分别占全球的43.94%和48.62%,ASIR和ASMR分别为20.74/10万和15.99/10万,均处于全...  相似文献   

5.
姚承志  张译匀  吴霞  王烟 《中国肿瘤》2023,32(11):848-855
[目的]分析1990—2019年全球甲状腺癌(TC)发病现状和变化趋势,并预测未来TC发病情况。[方法]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收集人类发展指数(HDI)数据,利用2019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库(GBD 2019),按地理、社会人口指数(SDI)、国家和地区、性别、年龄收集1990—2019年全球TC发病数据,计算年估计百分比变化(EAPC)来分析发病趋势变化,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年龄标化发病率(ASIR)与HDI的相关性。使用贝叶斯年龄-时期-队列(BAPC)模型预测2020—2030年发病情况。[结果]1990—2019年全球ASIR呈上升趋势(EAPC=1.25,95%CI:1.12~1.37)。19个区域呈上升趋势,增幅最大的是澳大拉西亚(Australasia)(EAPC=2.72,95%CI:2.37~3.07)。5类SDI国家和地区发病数与ASIR均呈上升趋势,其中,中SDI国家和地区发病数与ASIR上升最快(EAPC=2.36,95%CI:2.28~2.44),2019年高SDI国家和地区的发病数、ASIR最高,分别为6.84万例、4.59/10万。165个国家和地区A...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发病率和死亡率与人类发展指数(human development index,HDI)排名、健康投入/国民生产总值(current health expenditure/gross domestic product,e/GDP)的关系。方法:提取全球癌症数据库GLOBCAN2018中2018年MM各国家地区发病率及死亡率,2019人类发展指数报告中2018年HDI排名,以世界卫生统计2018中2015年e/GDP数据近似代替2018年情况,选取新发病人数排列前50位的国家地区,采用简单线性回归评估MM发病死亡率与HDI排名、e/GDP间的关系。结果:2018年全球有159 985和106 105例新发及死亡MM病人,位居所有癌症新发及死亡的第22和18位。MM发病率及死亡率与HDI呈正相关,其R2分别为0.501和0.147(P<0.05),类似的关系在与e/GDP间也存在,其R2分别为0.473和0.152(P<0.05)。死亡发病比与HDI排名及e/GDP间存在负相关,HDI排名及e/GDP越高,死亡发病比越小,其R2分别为0.624和0.512(P<0.05)。结论:各国家地区间MM流行病学特征的异质性明显,MM发病死亡率与社会经济状况的关系提示,需要改善获得医疗保健服务的机会,从而改善MM病人的生存状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类发展指数(HDI)对女性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的影响。[方法]利用GLOBOCAN 2020的数据和以HDI为基础的人类发展水平分类,使用一般线性模型描述HDI与6种女性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变化趋势,比较不同HDI分类的国家(地区)间的差异。使用Poisson对数线性模型探究HDI对女性恶性肿瘤的发病和死亡的影响。[结果] 2020年女性恶性肿瘤发病前3位为乳腺癌、宫颈癌、子宫体癌,死亡前3位为乳腺癌、宫颈癌、卵巢癌。乳腺癌和子宫体癌的世界人口标化发病率(简称世标发病率)随HDI的增加呈上升趋势,而宫颈癌世标发病率则呈下降趋势;宫颈癌世界人口标化死亡率(简称世标死亡率)随HDI的增加呈明显下降趋势,而子宫体癌世标死亡率则呈上升趋势。极高HDI国家(地区)的乳腺癌、子宫体癌和外阴癌世标发病率最高,低HDI国家(地区)的宫颈癌世标发病率最高。Poisson对数线性模型结果显示,HDI对子宫体癌发病的影响最大(HDI系数40.31,95%CI:27.47~59.14),其次是乳腺癌(HDI系数10.24,95%CI:8.83~11.88)和宫颈癌(HDI系数0.07,95%...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2017年甘肃省肝癌发病和死亡情况,为制定肝癌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20年甘肃省23个肿瘤登记点上报的恶性肿瘤发病、死亡及人口资料登记数据,10个登记点数据符合质量控制标准.按性别、城乡和年龄组分层计算肝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采用2000年中国标准人口构成和Segi世界标准人口年龄构成分别计算中国人...  相似文献   

9.
摘 要:[目 的] 分析各国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与人类发展指数(human development index ,HDI)的关系。[方 法] 利用全球癌症数据库GLOBOCAN 2018中的171个国家肺癌发病和死亡数据,分析比较4个水平(极高、高、中和低)HDI地区肺癌的发病率、死亡率。[结 果] 从全球范围来看,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与HDI水平呈正相关关系。极高HDI的地区肺癌的发病率最高,但死亡率略有不同,以高HDI的地区肺癌死亡率最高。肺癌发病和死亡与HDI的关系呈现出男女差异。HDI的4个子指标(预期寿命、25岁以上人在校受教育平均年数、学龄儿童预期受教育年数和人均国民收入)与肺癌标化发病率、死亡率的相关均有显著性意义。[结 论] 经济发展水平与肺癌疾病负担密切相关,我国应加强烟草干预工作的力度,遏制肺癌等慢性病的流行,以防止出现社会经济发展与疾病负担倒挂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病毒性肝炎是一种世界性的常见传染病,我国属于"重灾区".据统计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约1.2亿人,相当于1/10人口感染了乙肝病毒,由乙肝病毒感染而造成肝功能异常的乙型肝炎患者约3000万人.1985年全球性统计原发性肝癌(即肝细胞性肝癌)的发病情况,结果全球肝癌发病31.5万人,而我国有13.8万人,占全球肝癌的43.7%.近年来我国肝癌的发病并没有下降,每年约20万人左右.据尸检材料报道,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大约50%伴有肝癌,而肝癌患者中约有95%均有乙肝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证据,10%有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其中部分为双重感染).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苏州市常住居民肝癌高危率情况,分析肝癌高风险的饮食相关影响因素,据此提出可行性防控建议。方法 2021年苏州市城区通过整群抽样选取八个乡镇街道,使用江苏省肿瘤筛查项目的《防癌风险评估问卷(2020版)》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不同特征居民的肝癌高危率,并分析饮食相关因素对肝癌高风险的影响。结果 2021年苏州市城区共收集有效问卷3 073份,其中肝癌高危者共727人,占总人数23.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食用肉蛋奶类、油炸食品和加工肉类与肝癌高风险相关(P<0.05)。结论 食用加工肉类、油炸食品与肝癌高风险有关,而每天食用肉蛋奶类可以降低肝癌发生风险。针对这些饮食行为的干预措施可能有助于降低患肝癌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颜雪  商娜  卫星  乔丽颖 《中国肿瘤》2024,33(3):214-222
摘 要:[目的] 分析2016—2020年内蒙古肿瘤登记地区肝癌的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并对其后5年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进行预测。[方法] 提取2016—2020年内蒙古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平台中15个肿瘤登记地区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数据,按照性别和城乡分层,分别计算发病/死亡粗率、年龄别发病/死亡率、标化发病/死亡率。使用Joinpoint软件计算2016—2020年肝癌发病/死亡的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使用GM(1,1)模型预测未来5年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结果] 2016—2020年内蒙古肿瘤登记地区肝癌粗发病率为37.97/10万,中标率为25.73/10万,世标率为26.00/10万;肝癌粗死亡率为31.52/10万,中标率为21.27/10万,世标率为21.58/10万。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40岁前处于较低水平,随后呈上升趋势并于80~84岁组达发病和死亡高峰。2016—2020年,内蒙古肿瘤登记地区肝癌的中标发病率(AAPC=-10.49%,P=0.070)和中标死亡率(AAPC=-7.99%,P=0.002)均呈显著下降趋势,各年龄组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P<0.05)。GM(1,1)模型预测结果显示,2021—2025年内蒙古肿瘤登记地区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预计在2022年肝癌的死亡率将超过发病率。[结论] 2016—2020年内蒙古肿瘤登记地区肝癌的发病与死亡水平均呈下降趋势,但发病和死亡仍处于较高水平,且死亡率接近发病率。需加强肝癌的早期筛查及早诊早治工作,以降低肝癌的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全球原发性肝癌的全人群生存率现况及其时间变化趋势.方法:利用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全文数据库及MEDLINE数据库等,收集了1980年1月-2010年8月国内外公开发表的、以全人群为基础的原发性肝癌的生存率资料,以观察生存率和相对生存率为统计指标,描述不同国家或地区间原发性肝癌的生存率现况,分析其时间变化趋势,并进行国际间比较.结果:从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全球原发性肝癌的生存率逐步提高.中国台湾、天津、上海和北京等地区的肝癌生存率高于江苏启东、福建长乐及辽宁省的生存率水平.国外资料分析显示,南欧和美国的肝癌生存率较高,而北欧、东欧及非洲的生存率较低.总体上各个国家或地区女性的肝癌生存率高于男性.此外,随着年龄的增长,原发性肝癌的生存率呈下降趋势.结论:全球原发性肝癌生存率水平依然很低,仍需加强其基础、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4.
孙孟  俞致贤  贾静  王凤超  刘义锋 《癌症进展》2021,19(15):1609-1613
目的 分析思维导图指导下无缝隙全程干预在肝癌手术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将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61例肝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8年8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61例肝癌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常规干预,于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思维导图指导下无缝隙全程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护理满意度,干预前后疾病认知、心理调适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首次下床活动持续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疾病认知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心理痛苦各维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心理幸福感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给予肝癌手术患者思维导图指导下无缝隙全程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疾病认知,调控情绪,促进术后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全面探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微血管侵犯(MVI)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 分析2012年10月至2020年8月间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肝胆外科二病区行肝癌切除术的病例,在术后病理诊断为HCC的病例中运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抽选162例HC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后病理提示60例患者伴有MVI、102例患者不...  相似文献   

16.
丁贤彬  吕晓燕  汤成 《中国肿瘤》2022,31(4):260-268
摘 要:[目的] 分析重庆市肝癌发病率的长期趋势,为完善肝癌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2006—2020年重庆市肿瘤登记点肝癌新发个案数据,分析肝癌发病率、中国人口标化发病率(中标率)、世界人口标化发病率(世标率)、年龄别发病率,率的趋势变化分析采用年度变化百分比(APC)。[结果] 重庆市肝癌粗发病率由2006年的18.39/10万上升至2020年的28.72/10万,APC为3.56%(P<0.05)。2006年重庆市肝癌中标率与世标率分别为16.35/10万与17.80/10万,2020年分别为17.56/10万与18.86/10万,变化趋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肝癌粗发病率高于女性。男性肝癌粗发病率与中标率分别由2006年的25.54/10万、24.11/10万上升至2020年的43.66/10万、27.56/10万,APC分别为4.19%与2.12%(P<0.05)。女性肝癌粗发病率由2006年的10.29/10万上升至2020年的13.62/10万(P<0.05),APC为2.43%。2006—2012年间女性肝癌世标率以年均7.23%的幅度下降(P<0.05)。农村地区肝癌总体发病率高于城市。2006—2020年城市地区肝癌粗发病率、中标率与世标率变化趋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006—2020年农村地区肝癌粗发病率以年均3.46%的幅度上升(P<0.05),2006—2012年农村地区肝癌中标率与世标率分别以年均6.57%与7.04%的幅度下降(P<0.05)。2006—2020年40~49岁年龄组肝癌发病率以年均2.33%的幅度上升(P<0.05),2006—2012年80岁及以上年龄组肝癌发病率以年均7.60%的幅度下降(P<0.05),2013—2020年70~79岁年龄组肝癌发病率以年均6.29%的幅度上升(P<0.05)。[结论] 重庆市肝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男性、女性、农村地区均呈上升趋势,男性与农村居民是肝癌防治的重点人群,应针对肝癌危险因素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化学发光免疫法(CLIA)在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间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纳入原发性肝癌组,另选取同期10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CLIA对血清甲胎蛋白(AFP)、α-L-岩藻糖苷酶(AFU)、γ-谷氨酰转肽酶(GGT)、糖类抗原-199(CA-199)和癌胚糖原(CEA)进行测定,比较两组受试者的肿瘤生物标志物水平和阳性情况。结果原发性肝癌组患者的血清AFP、AFU、GGT、CA-199和CEA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原发性肝癌组患者的AFU、GGT、CA-199、CEA和AFP阳性率均低于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且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CLIA对肿瘤生物标志物的检验应用价值高,联合检测较单独检测阳性率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甘肃省肿瘤登记地区2009—2015年肝癌发病和死亡流行特征,为制定肝癌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制定的审核方法收集甘肃省10个肿瘤登记点上报的数据作为样本数据,描述甘肃省肝癌发病和死亡分布情况,按地区(城市/农村)、性别、年龄进行分层,计算肝癌发病与死亡粗率、中国人口标化率(简称中标率)、...  相似文献   

19.
背景与目的 癌症已成为全球性健康问题,评价癌症死亡率对公共健康政策制定和资源合理分配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旨在预测中国4种常见癌症(肺癌、肝癌、胃癌和食管癌)2020–2030年的死亡率和死亡人数,估算因人口老龄化和吸烟引起的癌症负担.方法 癌症死亡数据(2004–2017年)来源于中国死亡监测数据集,中国人口数据(20...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盘状结构域受体1(DDR1)基因在不同复发倾向肝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差异及在肝癌临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行肝癌根治性切除手术的患者的肝癌标本40例为研究材料.根据复发情况将肝癌患者分为早期复发组(n=20)和非早期复发组(n=20),另选取本院同期收治的无肝脏疾病的胆囊结石患者的正常肝组织为正常对照组(n=10).采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检测肝癌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DDR1的表达情况,对不同组别的DDR1表达情况及不同DDR1表达情况的肝癌患者的生存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早期复发组肝癌组织DDR1基因阳性率高于非早期复发组肝癌组织和正常对照组正常肝组织(P<0.05);非早期复发组肝癌组织的DDR1基因阳性率与正常对照组正常肝组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DR1蛋白在早期复发组肝癌组织的表达量较非早期复发组肝癌组织高(P<0.05);肝癌组织中DDR1基因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直径和Edmonson分级无关,与患者早期复发倾向有着较为明显的关系(P<0.01);DDR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与术后患者的生存率并无明显的关系.结论 DDR1基因在早期复发的肝癌患者中的阳性率及表达量明显增高,可以将其表达情况作为判断肝癌患者术后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