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探讨香菇多糖对脂多糖(LPS)刺激的仔猪空肠细胞死亡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选取24头健康的28日龄“杜×长×大”断奶仔猪,平均体重为(8.12±0.19)kg,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采用2×2因子设计,主因子分别为饲粮处理(基础饲粮或基础饲粮中添加0.02%的香菇多糖)和免疫应激处理(注射生理盐水或LPS)。试验第28天,免疫应激组仔猪腹膜注射100μg/kg体重(BW)的LPS或生理盐水。注射LPS或生理盐水4 h后,仔猪麻醉屠宰,取空肠样品待测。试验期为28 d。结果表明:1)LPS刺激导致仔猪空肠绒毛萎缩,肠上皮脱落,肠道形态受损;饲粮添加香菇多糖缓解了LPS刺激所导致的肠道形态结构损伤。2)LPS刺激显著提高了空肠程序性坏死信号通路关键基因受体互作蛋白激酶3(RIP3)mRNA的相对表达量(P<0.05),显著降低了动力相关蛋白1(Drp1)和混合系列蛋白激酶结构域样蛋白(MLKL)mRNA的相对表达量(P<0.05)。饲粮添加香菇多糖显著降低了空肠程序性坏死信号通路关键基因受体互作蛋白激酶1(RIP1)、Fas死亡结构域相关蛋白(FADD)mRNA的相对表达量(P<0.05)。3)LPS刺激显著降低了空肠焦亡信号通路关键基因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半胱天冬酶(Caspase)⁃1、白细胞介素-18(IL⁃18)以及凋亡信号通路关键基因Caspase⁃9、B淋巴细胞瘤-2相关X蛋白(Bax)mRNA的相对表达量(P<0.05),显著提高了空肠焦亡信号通路关键基因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消皮素D(GSDMD)及凋亡信号通路关键基因Caspase⁃8 mRNA的相对表达量(P<0.05)。饲粮添加香菇多糖显著降低了空肠焦亡信号通路关键基因NLRP3 mRNA的相对表达量(P<0.05)及凋亡信号通路关键基因Caspase⁃9和原癌基因蛋白xl(Bcl⁃xl)mRNA的相对表达量(P<0.05)。4)LPS刺激显著降低了空肠自噬信号通路关键基因自噬相关基因12(Atg12)、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和Unc⁃51样激酶1(ULK1)mRNA的相对表达量(P<0.05)。饲粮添加香菇多糖显著降低了空肠自噬信号通路关键基因Atg12、LC3和ULK1 mRNA的相对表达量(P<0.05)。由此可见,饲粮添加香菇多糖是通过调控程序性坏死、焦亡和自噬信号通路关键基因,从而维持肠道完整性。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博普总碱散改善蛋鸡肠道炎症的作用机制,将试验鸡分为对照(Control)组和博普总碱散(BP)组,结合q RT-PCR检测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TNF-α、IL-1β、NF-κB、IL-8和IL-10基因相对表达量,并结合网络药理学和转录组学联合分析。试验发现:BP组产蛋率显著升高(P<0.05),料蛋比显著下降(P<0.05);BP组十二指肠IL-8相对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TNF-α、IL-1β、和NF-κB基因相对表达量极显著下降(P<0.01),IL-10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空肠NF-κB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TNF-α、IL-1β和IL-8基因相对表达量极显著下降(P<0.01),回肠IL-1β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TNF-α、IL-8基因相对表达量极显著下降(P<0.01);十二指肠网络药理学和转录组学的KEGG通路富集结果均包含PI3K-Akt信号通路。结果表明:博普总碱散可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改变肠道炎症因子的表达量从而改善蛋鸡肠道...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探讨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刺激对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1)细胞生长、屏障功能以及程序性坏死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IPEC-1细胞分别用0或50 ng/mL的TNF-α处理48 h,收集细胞和上清检测相关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TNF-α刺激使IPEC-1细胞活力下降(P<0.001),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升高(P<0.05),细胞数量减少(P<0.05);TNF-α刺激使IPEC-1细胞跨上皮电阻降低(P<0.05),同时荧光素异硫氰酸酯-葡聚糖4(FD4)通透性增加(P<0.05);TNF-α刺激使咬合蛋白(Occludin)和闭合小环蛋白-1(ZO-1)的膜分布紊乱,Occludin(P<0.001)和ZO-1(P<0.05)的表达量降低;TNF-α刺激增加了程序性坏死关键因子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RIP3)和混合系激酶样结构域蛋白(MLKL)的mRNA表达量(P<0.05)。以上结果表明,TNF-α刺激诱导IPEC-1细胞损伤,破坏了细胞屏障,激活了细胞程序性坏死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猪源E.coli高致病性毒力岛(high pathogenicity island, HPI)对巨噬细胞焦亡的影响,以内毒素(LPS)联合三磷酸腺苷(ATP)建立焦亡阳性对照,使用E.coli WT株(E.coli HPI+)和前期构建的E.coli HPI敲除株(E.coliΔHPI)感染巨噬细胞,在感染后不同时间点收集细胞,运用PI染色观察细胞膜损伤情况;RT-qPCR测定NLRP3/ASC/Caspase-1焦亡通路中关键因子的mRNA水平;共聚焦观察NLRP3和Caspase-1的炎性复合体的组装;Western blot技术测定GSDMD和cleaved-GSDMD的表达。结果显示,与E.coliΔHPI组相比,E.coli HPI+焦亡通路关键因子NLRP3、ASC、Caspase-1、GSDMD及炎症因子IL-18、IL-1β的mRNA水平均升高;NLRP3和Caspase-1蛋白的表达量升高,共聚焦观察到共定位;E.coli HPI+组的GSDMD及其活性形式cleaved-GSDMD的表达水平高于...  相似文献   

5.
旨在探讨牛分枝杆菌疫苗株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érin,BCG)感染人单核巨噬细胞THP-1细胞后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对细胞焦亡的调控作用及分子机制。在BCG单独感染THP-1细胞或与ERS抑制剂TUDCA共处理细胞后,采用qRT-PCR检测ERS标志性分子GRP78,细胞焦亡标志性分子GSDMD、Caspase1、NLRP3、IL-1β和IL-18在mRNA水平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检测GRP78、Caspase12、GSDMD、Caspase1和NLRP3在蛋白水平的表达,采用ELISA检测IL-1β和IL-18的释放量,采用CCK-8检测细胞存活率。结果表明:在BCG单独感染THP-1细胞不同时间后,GRP78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均随感染时间延长而升高(P<0.01),GSDMD蛋白表达在24 h达到最高,IL-1β和IL-18在mRNA水平的表达呈时间依赖性(P<0.01)。在BCG单独感染或与TUDCA共同作用细胞24 h后,与未感染对照组相比,BCG感染组GRP78、GSDMD、Caspase1、NLRP3、IL-1β和IL-18 mRNA水平表达上调(P<0.05),GRP78、Caspase12、GSDMD、Caspase1和NLRP3蛋白水平表达上调(P<0.001),IL-1β和IL-18的浓度增加(P<0.01),细胞存活率下降(P<0.001),而经TUDCA预处理的BCG感染组与BCG单独感染组相比,以上分子的表达下降,细胞存活率上升(P<0.01)。综上表明,在BCG感染THP-1细胞后,引起的ERS对细胞焦亡具有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诱导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炎症反应的主要宿主调控基因及相关分子通路,为进一步揭示ETEC感染引发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为100的ETEC菌液感染IPEC-J2细胞,18 h后收集细胞上清,通过ELISA方法检测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 1 β,IL-1β)的分泌水平。由Illumina PE150测序平台进行高通量转录组测序,通过edgeR v 3.12.1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差异表达分析,利用GOseq和KOBAS 2.0软件对得到的差异表达mRNA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随机挑选5条差异表达mRNA,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其验证。【结果】试验成功建立了ETEC感染诱导的IPEC-J2细胞炎症模型。与对照组相比,炎症模型组共发现529条差异表达mRNA,其中236条表达上调,293条表达下调,包括HSP90AA1、CGNL1、CADPS2、EHBP1等免疫相关基因。GO功能分析表明,ETEC感染后差异表达mRNA显著富集于细胞组分和生物过程,包括细胞内成分(intracellular part)、细胞质(cytoplasm)、核成分(nuclear part)、胞内膜结合细胞器(intracellular membrance-bounded organelle)、膜结合细胞器(membrance-bounded orgabelle)及细胞进程(cellular process)等。KEGG通路分析表明,炎症模型中差异表达基因大多数被注释到疾病相关通路及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mTOR信号通路、细胞周期、黏附连接等免疫相关信号通路。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随机挑选的5条差异表达mRNA,结果与测序报告中差异表达mRNA变化趋势一致,证明测序结果可信。【结论】HSP90AA1、CGNL1、CADPS2和EHBP1等基因可能在ETEC黏附IPEC-J2细胞并诱导炎症反应中发挥关键作用,并通过Toll样受体、mTOR等信号通路进行免疫调控。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揭示ETEC感染诱导炎症反应的分子机制及相关调控网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云南撒坝猪致病性大肠杆菌高致病性毒力岛(HPI)致猪源巨噬细胞焦亡的分子机制,本试验以云南撒坝猪致病性大肠杆菌HPI阳性株感染猪源巨噬细胞为切入点,从云南楚雄州某规模养殖场采集撒坝猪仔猪黄白痢的粪便,对大肠杆菌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PCR技术对HPI irp2基因进行检测,分别以HPI阳性株(HPI+)和阴性株(HPI-)感染巨噬细胞,并设立LPS+ATP组和空白对照组,于0.5和6 h收集各组细胞及其上清。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不同组Caspase-1、IL-1β和IL-18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应用ELISA检测细胞上清pro-IL-1β、pro-IL-18、IL-1β和IL-18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试验成功分离得到致病性大肠杆菌,经PCR检测成功获得HPI irp2基因阳性株,经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后发现HPI+组、HPI-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Caspase-1、IL-1β和IL-18 mRNA表达水平均呈上调趋势,且HPI+组高于HPI-组。ELISA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HPI+组和HPI-组pro-IL-1β、pro-IL-18、IL-1β和IL-18的蛋白表达量普遍呈上调趋势,且HPI+组均高于HPI-组。结果表明,云南撒坝猪致病性大肠杆菌HPI可通过上调猪源巨噬细胞中Caspase-1、IL-1β和IL-18 mRNA的表达量促进猪源巨噬细胞炎性因子IL-1β和IL-18的释放,诱发炎症,最终促进猪源巨噬细胞发生细胞焦亡。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沙门菌引致IPEC-J2损伤的分子机制,试验用沙门菌刺激IPEC-J2,在特定时间收集细胞及其培养上清液,采用荧光定量PCR或ELISA检测细胞紧密连接蛋白、炎症反应相关蛋白和细胞增殖相关蛋白的表达以及乳酸脱氢酶(LDH)含量,以确定该沙门菌能够引起IPEC-J2损伤,并进一步采用NF-κB抑制剂和小干扰RNA预处理IPEC-J2,分析了NF-κB/β-catenin信号通路在沙门菌引起IPEC-J2损伤中的调控作用。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沙门菌感染组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 mRNA表达量在感染后6和24 h呈极显著下降(P<0.01);促炎性细胞因子TNF-α和IL-8的生成量以及LDH释放量在感染后6、12和24 h呈极显著上升(P<0.01),NF-κB p65的mRNA表达在感染后1、3和6 h也呈极显著上升(P<0.01);细胞增殖蛋白cyclin D1和c-Myc的mRNA表达在感染后6、12和24 h呈显著下降(P<0.05),其转录调控因子β-catenin的mRNA表达在感染后24 h呈极显著下降(P<0.01)。与沙门菌感染组相比,抑制剂+沙门菌感染组ZO-1Occludin的mRNA表达量在12和18 h呈极显著增高(P<0.01),而NF-κB p65、TNF-α和IL-8的表达以及LDH释放量在各时间点均呈极显著降低(P<0.01);siRNA-β-catenin+沙门菌处理组的β-catenincyclin D1和c-Myc的表达量在各时间点均呈极显著降低(P<0.01),LDH释放量在6和12 h均呈极显著增加(P<0.01),但在18 h增加不显著(P>0.05)。本试验结果表明,沙门菌激活了NF-κB信号通路,促进了促炎性细胞因子的生成,加重了细胞损伤;同时,沙门菌抑制了β-catenin信号通路,降低了细胞增殖蛋白和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影响了细胞修复,从而出现细胞损伤与细胞修复之间的失调,最终呈现出细胞损伤。本试验从NF-κB/β-catenin信号通路的角度揭示了沙门菌引致IPEC-J2损伤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云南撒坝猪致病性大肠杆菌高致病性毒力岛(HPI)致猪源巨噬细胞焦亡的分子机制,本试验以云南撒坝猪致病性大肠杆菌HPI阳性株感染猪源巨噬细胞为切入点,从云南楚雄州某规模养殖场采集撒坝猪仔猪黄白痢的粪便,对大肠杆菌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PCR技术对HPI irp2基因进行检测,分别以HPI阳性株(HPI~+)和阴性株(HPI~-)感染巨噬细胞,并设立LPS+ATP组和空白对照组,于0.5和6 h收集各组细胞及其上清。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不同组Caspase-1、IL-1β和IL-18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应用ELISA检测细胞上清pro-IL-1β、pro-IL-18、IL-1β和IL-18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试验成功分离得到致病性大肠杆菌,经PCR检测成功获得HPI irp2基因阳性株,经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后发现HPI~+组、HPI~-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Caspase-1、IL-1β和IL-18 mRNA表达水平均呈上调趋势,且HPI~+组高于HPI~-组。ELISA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HPI~+组和HPI~-组pro-IL-1β、pro-IL-18、IL-1β和IL-18的蛋白表达量普遍呈上调趋势,且HPI~+组均高于HPI~-组。结果表明,云南撒坝猪致病性大肠杆菌HPI可通过上调猪源巨噬细胞中Caspase-1、IL-1β和IL-18 mRNA的表达量促进猪源巨噬细胞炎性因子IL-1β和IL-18的释放,诱发炎症,最终促进猪源巨噬细胞发生细胞焦亡。  相似文献   

10.
如今空气污染问题仍广泛存在,其中苯并芘(Benzo (a) pyrene,BaP)是一种常见的空气污染物,对人和动物的健康具有严重影响。据报道,BaP可以显著降低卵母细胞IVM (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能力,但机制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在猪卵母细胞IVM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BaP (50 μM、100 μM、200 μM)检测其对卵母细胞IVM能力的影响,并检测此过程SHH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50 μM BaP处理组卵母细胞IVM能力显著低于对照组(76.5 vs 68.1,P<0.05),并随着BaP浓度增加进一步下降。同时,qPCR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发现,50 μM BaP处理组卵母细胞中SHH信号通路相关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因此,本研究初步证明BaP可能通过破坏SHH信号通路降低猪卵母细胞IVM能力。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研究脂多糖(LPS)刺激后不同时间断奶仔猪肌肉炎症和肌肉蛋白质降解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规律。选择42头(7.1±0.9)kg杜×长×大三元杂断奶仔猪,按注射LPS之前(0 h)和注射LPS后1、2、4、8、12、24 h随机分为7个处理,每个处理6头猪。预试14 d后,腹腔注射100μg/kg体重的LPS。按以上时间点将仔猪屠宰,取背最长肌样品待测。结果表明:背最长肌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的mRNA表达量在注射LPS 1~2 h后达到峰值;Toll样受体4信号通路关键基因Toll样受体4(TLR4)、骨髓分化因子88(MyD88),核苷酸结合寡聚域信号通路关键基因核苷酸结合寡聚域2(NOD2)、受体互作蛋白激酶2(RIPK2)的mRNA表达量在注射LPS 2~4 h后达到峰值;肌肉蛋白质降解相关基因叉头转录因子-1(FOXO-1)、FOXO-4、肌肉环指蛋白1(MuRF1)、肌萎缩F-box(MAFbx)的mRNA表达量在注射LPS 12 h后达到峰值。可见,LPS刺激诱导肌肉释放大量炎性细胞因子,使TLR4和NOD炎症信号通路关键基因及肌肉蛋白质降解相关基因mRNA显著表达。  相似文献   

12.
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侵袭原代奶牛乳腺上皮细胞,观察该病原菌对乳腺上皮细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关键蛋白和相关修复因子EGFR、TGF-β3和VEGF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金黄色葡萄球菌以MOI=1∶1的比例接种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分别作用0,15,30,45,60,120,240 min,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乳腺上皮细胞β-catenin、Cyclin D1及c-Myc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β-catenin的表达及核易位;荧光定量PCR检测EGFR、TGF-β3和VEGF基因mRNA表达。结果显示,β-catenin蛋白在45,60,120 min表达量升高,与0 min相比差异显著(P<0.05);Cyclin D1蛋白在45,60,120和240 min表达量升高,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c-Myc蛋白在15,30,60,120,240 min表达量升高,差异极显著(P<0.01)。修复相关因子EGFR、TGF-β3和VEGF基因mRNA的表达量在30 min均出现极显著升高(P<0.01),且VEGF基因mRNA在45,60,120和240 min均呈现极显著升高(P<0.01),EGFR基因mRNA表达量在30,45和60 min时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结果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侵袭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后,诱导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转导和修复因子EGFR、TGF-β3和VEGF基因转录,该信号通路和修复因子可能参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导致的炎症和细胞损伤的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 K88感染仔猪发生炎症反应的分子机制,试验用ETEC K88灌服断奶仔猪,ELISA法检测攻毒后仔猪血清中白细胞介素8(IL-8)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淋巴结中Toll样受体2(TLR2)、Toll样受体4(TLR4)及其信号通路相关基因(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Toll相互作用蛋白(Tollip)、B细胞淋巴瘤因子3(Bcl3))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结果发现,仔猪攻毒ETEC K88后6和24 h血清IL-8含量和淋巴结TLR2/4的表达水平均极显著或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0.05),且感染后24 h显著低于感染后6 h(P<0.05);仔猪感染ETEC K88后24 h淋巴结中MyD88、Tollip和Bcl3的表达水平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但是感染后6 h时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ETEC K88感染仔猪可能是通过TLR2/4-MyD88信号通路产生炎症因子IL-8,促使仔猪出现炎症反应,且该炎症反应可能受Tollip和Bcl3蛋白的调控而被减弱。  相似文献   

14.
研究转运蛋白(TSPO)在高尿酸引起肠上皮细胞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及机制。高尿酸体外处理肠黏膜上皮细胞,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转运蛋白,ATP结合膜转运蛋白(ABCG2)、闭锁蛋白Occludin、上皮紧密连接相关蛋白-1(ZO-1)和IL-1β等基因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NF-κB信号通路中p65和IL-1β表达水平,采用试剂盒检测线粒体活性氧的变化,从分子水平及氧化应激反应的角度研究尿酸诱导的肠上皮细胞的炎症反应机制。最后研究高尿酸血症小鼠和正常小鼠的肠渗透性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高尿酸处理的肠上皮细胞TSPO、ABCG2、IL-1β等基因的mRNA的表达量显著上升(P<0.05),紧密连接相关蛋白ZO-1、Occludin表达量降低(P<0.05),p65蛋白和IL-1β的蛋白表达升高(P<0.05),活性氧(ROS)产生增高(P<0.05);高尿酸小鼠的肠渗透性明显高于正常小鼠(P<0.05)。说明高尿酸可以通过转运蛋白引起肠上皮细胞炎症反应,增加肠渗透性。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体外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与大肠杆菌对奶牛子宫内膜组织中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IL-1β和IL-8的表达及损伤程度的影响。以体外培养的奶牛子宫内膜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1×105~1×109 CFU/mL大肠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奶牛子宫内膜组织进行体外感染,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ELISA方法检测两种细菌刺激后奶牛子宫内膜组织中IL-6、IL-1β及IL-8 mRNA与蛋白的表达量,并用HE染色法观察两种细菌感染后奶牛子宫内膜组织病理学切片。结果显示,1×105~1×109 CFU/mL大肠杆菌体外感染后,奶牛子宫内膜组织中IL-6、IL-1β和IL-8 mRNA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浓度为1×105、1×106 CFU/mL时,IL-6、IL-1β mRNA表达量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感染浓度为1×107 CFU/mL时,IL-6、IL-1β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感染浓度为1×106 CFU/mL时,IL-8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其他感染浓度均与空白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奶牛子宫内膜组织感染1×105~1×109 CFU/mL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时,IL-6、IL-1β及IL-8蛋白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相同浓度的大肠杆菌感染奶牛子宫内膜组织后,IL-6、IL-1β及IL-8 mRNA与蛋白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组(P<0.01)。HE切片染色结果显示,大肠杆菌感染后仍有部分上皮细胞保留,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后上皮细胞全部脱落。本试验结果表明,大肠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奶牛子宫内膜组织后,引起的炎症反应不同。大肠杆菌感染后,促炎性细胞因子被显著上调,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后破坏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程度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神经肽S(NPS)及其受体(NPSR)在伪狂犬病病毒(PRV)感染过程中的作用,本试验采用细胞培养、RT-PCR、实时荧光定量PCR及shRNA技术研究NPS和NPSR在PRV体外感染过程中的表达变化,以及NPS和NPSR对病毒基因和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PRV感染培养的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系(3T3细胞)后12和18 h,NPS和NPSR mRNA的表达水平极显著上升(P<0.01);通过shRNA技术稳定干扰3T3细胞中NPSR表达后,PRV gE基因的表达极显著下调(P<0.01);添加外源性NPS可显著增强PRV感染的3T3细胞PRV gE基因及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水平(P<0.05);添加NPSR抑制剂后,则极显著抑制细胞中PRV gE基因和细胞因子IL-6和TNF-α的表达水平(P<0.01),该作用效果与NPS的作用效果相反。上述结果表明,降低NPSR的表达能有效抑制PRV在3T3细胞上的复制,说明NPSR是PRV有效感染3T3细胞所必需的重要因子;外源性NPS可通过调节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而加剧PRV感染诱导的炎症反应。本研究结果为深入探索NPS和NPSR在PRV感染动物体内的调节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脂多糖(LPS)刺激对仔猪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Toll样受体4(TLR4)信号通路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选取12头断奶仔猪,分成2个组,每个组6个重复。试验组注射100μg/kg体重的LPS,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注射LPS或生理盐水4 h后采血,测定血浆中与应激相关激素的含量;采血后屠宰仔猪,取下丘脑、垂体、肾上腺,测定TLR4信号通路关键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包括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 D88)、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1(IRAK1)、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mRNA表达水平。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LPS刺激导致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皮质醇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含量显著上升(P<0.05)。2)LPS刺激导致TLR4信号通路关键基因TLR4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中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My D88在垂体、肾上腺中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在下丘脑中mRNA表达水平有升高的趋势(P<0.10);IRAK1在垂体、肾上腺中mRNA表达水平有升高的趋势(P<0.10);TRAF6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中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NF-κB在垂体中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试验结果表明LPS刺激激活了HPA轴,诱导了HPA轴的TLR4信号通路关键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旨在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BCL2(lncRNA BCL2)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炎症及凋亡中的调控作用。利用RNAhybrid、Targetscan和miRwalk软件分析lncRNA BCL2海绵吸附的miRNAs及其所靶向的mRNAs,并对这些靶基因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qPCR和lncRNA超表达技术研究了lncRNA BCL2在乳腺组织和乳腺上皮细胞炎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乳腺上皮细胞炎症和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lncRNA BCL2在临床乳腺炎奶牛的乳腺组织和LPS诱导炎症的乳腺上皮细胞中的表达量均显著下调(P<0.05);在lncRNA BCL2超表达的情况下,乳腺上皮细胞内炎症因子IL-1β与IL-8及炎症信号通路关键基因NF-κB(p65/p50)的表达量均显著上调(P<0.05);细胞凋亡相关的CASP3和CASP9基因的表达显著下降(P<0.05),BCL2表达量显著上调(P<0.001),且BCL2与BAX比值大于2。该结果与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相符,表明lncRNA BCL2可能通过lncRNA BCL2...  相似文献   

19.
试验旨在研究复合植物精油(OCT)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断奶仔猪的免疫应激的影响。试验选取28日龄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随机分成3个处理组:对照组(基础日粮,注射生理盐水),LPS组(基础日粮,注射LPS),OCT组(基础日粮+50 mg/kg OCT,注射LPS)。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于试验第21天注射LPS(100 μg/kg体重)或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注射3 h后前腔静脉采血进行白细胞分类计数;6 h后屠宰,取胸腺、脾脏,-80℃保存,用于测量胸腺、脾脏免疫相关基因白介素-4(IL-4)、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核因子(NF-κB)以及转录相关基因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的基因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①与对照组相比,LPS刺激降低了仔猪血液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数量(P<0.05);与LPS组相比,日粮中添加OCT提高了白细胞的数量(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LPS刺激上调了脾脏、胸腺IL-6、STAT3 mRNA水平(P<0.05),下调了脾脏IL-4、TNF-α及胸腺IL-4、TNF-α、NF-κB mRNA水平(P<0.05);与LPS组相比,添加OCT下调了脾脏、胸腺IL-6、STAT3 mRNA水平(P<0.05);上调了胸腺IL-4、IL-10、TNF-α、NF-κB的mRNA水平(P<0.05)。综合上述结果,LPS诱导发生了仔猪免疫应激,OCT在一定程度具有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铜是否能诱导肝细胞发生焦亡及其发生机制,本研究通过培养鸡原代肝细胞,以不同浓度的硫酸铜(0,10,50,100μmol/L)处理细胞24h,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焦亡相关基因Caspase-1、IL-1β、IL-18、NLRP3的mRNA转录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细胞上清液中焦亡相关蛋白Caspase-1、IL-1β、IL-18的含量,并使用活性氧清除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与铜共同作用于肝细胞后观察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铜可诱导细胞存活率下降(P0.05),焦亡相关基因Caspase-1、IL-1β、IL-18和NLRP3表达显著上调(P0.05),并促使细胞上清液中Caspase-1、IL-1β和IL-18的含量升高(P0.05);NAC与铜联合作用可使肝细胞存活率较铜单独作用显著升高(P0.05),焦亡相关基因表达显著下调(P0.05),相关蛋白含量也显著降低(P0.05)。结果表明,铜可通过活性氧诱导鸡肝细胞发生焦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