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建造了一个4层现浇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柱结构的1/4比例模型,分别进行地震前第3层楼板弹性范围内的荷载试验和地震后第1层楼板极限荷载试验,通过测量楼板挠度、钢筋应力及空心楼板的裂纹发展情况,探求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柱结构地震的损伤破坏,楼板的承载能力的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荷载作用下,楼板跨中、平行布管方向预应力暗梁和垂直布管方向预应力暗梁跨中地震后挠度均大于地震前。空心楼板的整体性较好,强烈地震对楼板的刚度响应较小,楼面承载力试验过程仍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弹性阶段,开裂扩展阶段和破坏阶段。地震对垂直布管方向预应力暗梁刚度影响大于平行布管方向预应力暗梁,垂直布管方向预应力暗梁跨中挠度地震后比地震前增大程度明显大于平行布管预应力暗梁。基于前述试验结果,并考虑空心楼板的裂纹发展情况,建立了空心楼板极限荷载状态下的塑性铰线分析模型,计算空心楼板的极限荷载略小于试验结果,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四边简支拼装棚模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在竖向均布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模型的数值分析,研究了矩形区格空心楼盖的变形模式,得出了此类楼盖的极限承载力,并分析了此类楼盖与普通实心双向板和密肋楼盖的区别.同时与试验数据作对照,研究了此类楼盖数值分析的可行性,并给出了实际的工程建议.  相似文献   

3.
大跨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的振颤及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高强钢铰线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厚度减少 ,刚度降低 ,自振频率降低 ,在室内各种振动荷载作用下虽然强度和挠度满足要求 ,但有时使用者会感到不舒适。基于加拿大国家建筑法规提出了当单块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的基频不满足限值时应采用装配整体式方案。为保证装配整体式预应力楼盖共同工作 ,应浇筑混凝土现浇层 ,用正交异性板理论分析楼板基频。通过分析得知加设现浇层可增加楼盖的基频和刚度 ,避免振颤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筒芯内模顺筒向与剪力传递方向一致的四边简支现浇预应力混凝土双向空心楼板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性能,完成一块净跨为8m×8m的试验板的静力加载破坏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板在板底中部出现弯曲裂缝,沿板的对角线方向发展并形成塑性铰线,板为弯曲破坏;实测开裂荷载大于规范计算值;加载至荷载标准值时,实测跨中最大竖向位移经考虑混凝土徐变影响后小于规范限值;加载至荷载设计值时,钢筋接近屈服;钢筋屈服时施加的荷载大于按弹性理论计算的荷载,预应力钢绞线接近条件屈服强度时施加的荷载大于按塑性理论计算的荷载;试验结束时,板中心的位移达到板跨的1/63,施加的荷载为荷载设计值的1.81倍;竖向位移、板内钢筋应变及截面抗弯刚度基本为中心对称即两个方向分别对于板的中线对称。在试验的基础上提出如下设计建议:沿剪力传递方向布置筒芯内模的四边简支双向空心楼板,内肋和组间肋可不配箍筋,可视为各向同性双向板,按弹性理论计算其受弯承载力,按塑性理论计算其极限弯矩,按双向板计算截面抗弯刚度。  相似文献   

5.
徐焱 《预应力技术》2016,20(2):7-15
本文主要说明预应力技术在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中应用的特性,着重介绍一种新研制的LPM预应力空心楼盖结构技术,及一些现浇预应力空心板的代表性工程,实践证实在空心楼盖中使用现浇预应力空心板具有技术、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6.
1 引言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在2004年颁布了 <观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技术规程>.该规程是编制组综合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成果的基础上,经与国内的相关标准进行协调和国外先进标准进行比较和借鉴制定的.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技术是继普通梁板、密肋楼板、无粘结预应力平板后一种新的现浇楼盖技术.  相似文献   

7.
<正>《华中建筑》08/2015大跨度空心楼盖在高层办公楼的应用与实践现浇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楼盖体系作为一种新型混凝土楼盖形式,将现浇预应力混凝土技术与空心板结构相结合。设计过程中采用混合配筋方式,预应力筋主要解决空心板的抗裂和变形问题。在承载力计算时充分发挥预应力筋的作用,不足部分用普通钢筋补足。由于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楼盖同时具备预应力平板和空心板两者的优越性,有效解决了大跨度、重荷载状态下的建筑使用功能与结构安全性能之间的矛盾,应用范围更加广泛。本工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现浇空心楼盖体系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而相关空心楼盖体系加固改造的研究并不多。以温州国际会展中心三期展厅项目为例,对大跨叠合薄壁空心管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的的受力特性和加固改造设计进行了研究分析,并采用PMSAP对结构进行整体有限元分析,空心板采用刚度等效的实心板模拟。计算分析表明,增加夹层后结构整体指标均未发生大幅变化,均满足规范要求。在集中荷载作用下,混凝土空心板呈现整体受力的形式,因此加固时应对空心板进行整体加固。采用粘贴碳纤维布加固法对空心板进行加固,提高了施工速度及施工方便性。同时为防止钢柱底部的空心板局部冲切破坏,对此处空心板采用局部灌浆处理,提高了其抗剪及抗冲切承载力。  相似文献   

9.
程远兵  程文瀼  党纪 《施工技术》2005,34(12):63-64
在现浇混凝土楼板中,双向等间距地放置薄壁塑料盒内模,形成空腔和分隔空腔的肋,即成形状似蜂窝的空心楼板。这种蜂窝式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是一种新型的现浇空心楼板形式,优点如下:①由于板在两个方向的肋截面尺寸相同,肋间距也相同,因而板的双向刚度相等;②薄壁塑料盒内模,每平方米置换100~115mm厚混凝土板,板的空心率可达35%~40%;③薄壁塑料盒内模易于固定,施工时基本不存在抗浮问题;④便于运输和堆放,自重小,可由工厂快速生产,可远距离运输,损坏率小。在大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采用蜂窝式现浇空心楼板(即周边支承板),可以省去楼盖结构…  相似文献   

10.
现浇钢筋混凝土空心楼板结构,是继普通混凝土梁板、密肋楼板、无粘结预应力平板后开发的又一种现浇结构体系。该结构的特点是在普通混凝土楼板中埋入特制的高强混凝土薄壁空心管,并与混凝土浇筑为一体,具有受力性能好、材料省、自重轻、模板简单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Unbonded post-tensioned (UPT) flat plate concrete slabs are popular for modern continuous multiple bay floor assemblies due to economic and sustainability benefits (reductions in slab thickness and building self-weight) and structural advantages (decreased deflections over larger spans). Only limited research has been conducted on the performance of UPT flat plate slabs under fire conditions, yet the inherent fire endurance of these systems is sometimes quoted as a benefit of this type of construction. One concern for these structures in fire is that high-temperature stress relaxation of the unbonded prestressed reinforcement may cause considerable and irrecoverable prestress loss, with subsequent structural consequences. This paper uses a computational model which has been developed to predict the transient high-temperature stress relaxation (i.e., prestress loss) for typical UPT multiple span flat plate slabs in fire, to study the potential prestress relaxation behaviour under various plausible temperature conditions as might occur during exposure to a standard fire. The model is validated using experimental data from relaxation tests performed on locally heated unbonded seven-wire prestressing stand. The initial prestress level, concrete cover to the prestressed reinforcement, and ratio of heated length to overall tendon length are varied to investigate the potential implications for prestress loss, and subsequently for flexural and punching shear capacity. The results highlight the need for particular car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UPT slabs to ensure adequate concrete cover for structural fire safety.  相似文献   

12.
后张法预应力空心板在高等级公路桥梁、码头的引桥和栈桥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结合公路水运工程预应力空心板施工的实践经验,对后张法预应力空心板的预应力施工和孔道压浆质量控制进行论述,为预应力空心板的施工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2个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扁梁柱板边节点在低周反复荷载下的拟静力试验,重点研究了板和次梁对扁梁柱板边节点的承载力、延性及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的影响,发现板和次梁能提高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扁梁柱板边节点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4.
浅谈后张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朱本根  闫信根  许刘奕 《山西建筑》2005,31(19):124-125
介绍了后张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工艺及需重点注意的问题,并分析了其目前存在的不足,指出后张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大大简化了常规的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工艺,必将得到很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能反映预应力钢筋与混凝土间相对滑移和相互作用的单元模型,此模型可模拟预应力钢筋的张拉和用于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分析。采用这一单元模型建立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非线性分析有限元模型,非线性方面考虑了材料和几何非线性、预应力摩擦损失、钢筋松弛、混凝土收缩和徐变等因素。该有限元模型可用于有粘结和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张拉施工和工作阶段的全过程分析,分析内容包括弹塑性变形、混凝土开裂和破坏等。最后给出了有粘结和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的分析实例,受力变形、破坏形态等的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通过2个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扁梁柱板边节点在低周反复荷载下的拟静力试验,研究了节点核心区钢纤维对扁梁柱板边节点的破坏形态、承载力、延性及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钢纤维能改善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扁梁柱板边节点的破坏形态,然而,由于节点在柱侧梁端产生塑性铰破坏,在节点核心区掺入钢纤维对延性、承载力和耗能能力提高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探讨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平板截面设计中的几个主要问题 ,提出了相应的设计建议 ,尤其是无粘结预应力钢筋数量的确定方法 ,它可统一有效地解决截面承载力 ,抗裂和裂缝控制等关键问题 ,可供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平板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18.
探讨了无粘结预应力砼平板截面设计中的几个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设计建议,尤其是无粘结预应力钢筋数量的确定方法,它可统一有效地解决截面承载力,抗裂和裂缝控制等关键问题,可供无粘结预应力砼平板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19.
根据国内外技术和工程实例调研结果,本文概括地总结了环形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简要介绍了黄河小浪底工程排沙洞双层双环后张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工程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