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短尾蝮蛇毒纤溶酶原激活剂不同剂量溶栓的量效关系;对短尾蝮蛇毒纤溶酶原激活剂、瑞替普酶、尿激酶溶栓结果进行比较,评价短尾蝮蛇毒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效果。方法在36只成年毕格犬建立急性脑栓塞模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瑞替普酶组、尿激酶组、短尾蝮蛇毒纤溶酶原激活剂大剂量组(75μg/kg)、中剂量组(37.5μg/kg)及小剂量组(18.75μg/kg)6组,分别予以相应干预处理。溶栓后分别于60、120、180、240分钟行颈内动脉造影观察栓塞动脉再通情况并抽取静脉血液测定TT、PT、APTT、FIB及DD。结果(1)溶栓后2小时GBV-PA大剂量组(75μg/kg)、中剂量组(37.5μg/kg)、小剂量组(18.75μg/kg)及生理盐水组血管再通率分别为86.7%、52.4%、33.3%和0.00%,大剂量组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中、小剂量组。(2)溶栓后2小时瑞替普酶组、GBV-PA大剂量组、尿激酶组的血管再通率分别为88.9%、86.7%和57.9%,瑞替普酶组、GBV-PA大剂量组均高于尿激酶组,GBV-PA大剂量组和瑞替普酶组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短尾蝮蛇毒纤溶酶原激活剂动脉溶栓效果呈剂量依赖性;大剂量短尾蝮蛇毒纤溶酶原激活剂比尿激酶具有更强的血栓溶解作用,与瑞替普酶溶栓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2.
1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结果冠状动脉再通率75%,溶栓过程中未见严重出血及其它副作用,提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选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低剂量尿激酶与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对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静脉溶栓方法,将患者分为低剂量尿激酶组(低剂量UK组,n=40)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组(rt-PA组,n=40)。对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BI评分、改良Rankin评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rt-PA组患者的NIHSS评分、改良Rankin评分均显著低于低剂量UK组(P0.05),BI评分显著高于低剂量UK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为95.0%(38/40),显著高于低剂量UK组的77.5%(31/40)(P0.05)。rt-PA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6/40),低剂量UK组为20.0%(8/4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较低剂量尿激酶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喻燕 《黑龙江医学》2017,(12):1215-1216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方法将2016-01—2017-06间收治的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各纳入35例。对照组采用0.6~0.8 mg/kg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研究组采用0.9 mg/kg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急性脑梗死治疗总有效率,颅内出血发生率、死亡率,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研究组急性脑梗死治疗总有效率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颅内出血发生率、死亡率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相近,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 0.6~0.8 mg/kg或0.9 mg/kg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相当,均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且颅内出血发生率低,死亡率低,对患者预后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动脉溶栓治疗缺血性脑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缺血性脑血栓患者100例,选取时间为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根据其就诊顺序的差异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动脉溶栓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为90.00%(45/50),高于对照组(62.00%),P0.05。结论缺血性脑血栓患者实施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动脉溶栓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机体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3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溶栓治疗方法:缺血半暗带存在的概念是现代缺血性卒中治疗方法的基础。尽管梗死组织的中心区无法挽救,但如果血流能够重建,代谢恢复正常,则邻近的有功能障碍的组织仍可挽救。溶栓药物使纤溶酶原转换为纤溶酶,后者可将血管内血栓中的纤维蛋白链裂解,从而使血凝块溶解,恢复脑血流。常用的溶栓药物有链激酶(SK)、尿激酶(UK)、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rtPA治疗是目前惟一被FDA批准的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方法,不过我国“九五”和“十五”国家脑血管病攻关课题均证实尿激酶静脉溶栓有效。  相似文献   

7.
应用溶血栓疗法治疗早期急性心肌梗塞有肯定的疗效,明显降低死亡率.溶栓疗法的目的:①尽早恢复血供以挽救濒死的心肌;②限制心梗的最终范围;③尽量保护心室功能。近年第三代新溶栓药的出现,特别是静脉内用药疗效显著的重组性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乙酰化纤溶酶原-链激酶激活剂复合物(APSAC)、单链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SCUPA)等的引入,不仅有利于早期用药,而且便于基层医院推广应用。随着静  相似文献   

8.
董其克  魏春明 《医学综述》1999,5(3):142-143
<正>本文旨在比较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与尿激酶(urokinase,UK)的静脉溶栓效果,并评价四种判定血管再通指标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浙江医院(杭州:310013)祝世法戴海文严静金宏义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是纤维蛋白特异性溶栓剂,该剂可降低急性心肌梗塞(AMI)的病死率(1)。发病时间6小时内者,静脉溶栓血管再通率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溶栓治疗,应用尿激酶治疗和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组采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冠脉再通率比较,观察组总的再通率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再通率57.5%,观察组中发病6 h的再通率达90.91%,而对照组6 h的再通率只有65.22%,发病在6~12 h的再通率情况,观察组再通率6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29%,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治疗疗效更为显著,血管再通率高,特别对于发病6 h内的患者效果更为理想,并发症少,死亡率低,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药物介入治疗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将脑梗死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所有患者的溶栓介入治疗均在6 h以内进行,治疗组选择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进行溶栓,对照组选择尿激酶进行溶栓。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3.3%(56/60)与78.3%(47/60),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的再发脑梗死、脑出血、恶心呕吐、感染的不良反应总体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早期介入溶栓治疗脑梗死患者有很好的预后效果,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的应用能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乔宏泉 《当代医学》2016,(15):69-70
目的 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术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根据临床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临床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合并临床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究与讨论.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显效13例,有效16例,治疗有效率高达72.5%;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2例,治疗有效率为55.0%.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非常显著,具有临床进一步研究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周军 《中外健康文摘》2012,(37):153-154
目的评价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肺栓塞(rt-PA)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31例急性肺栓塞呼吸困难明显且部分有血液动力学异常的患者,进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结果31例中21例显效,占67.74%;6例有效,占19.35%;4例无效,占12.90%.结论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肺栓塞(rt-PA)静脉溶栓治疗可以显著地改善患者的症状,减少住院时间,而且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ant 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时,所发挥的效果以及在治疗后的影响.方法 以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情况作分析,观察临床再通指标,与30例接受尿激酶溶栓进行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RT-PA静脉溶栓治疗再通率60%,优于尿激酶组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RT-PA静脉溶栓治疗组并发症的出现率(33.3%)高于尿激酶溶栓组(13.3%),P<0.05.结论 应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适宜的急性心肌梗死对象,能够取得安全及肯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 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与常规抗血小板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对比.方法 2012年1月至2015年2月期间,天津市西青医院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抗血小板治疗)和观察组(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每组各60例,比较2组治疗的临床疗效,根据NIHSS评分标准及Barthel指数(BI),评估治疗前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增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BI评分显著提高,P<0.05.结论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明显提高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缺损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盛长法  施海明 《上海医学》1994,17(11):670-670,624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急性心肌梗塞上海医科大学华山医院心内科盛长法,施海明,戴瑞鸿静脉溶血栓疗法的引入将急性心肌梗塞的治疗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使住院病死率下降,心功能得以改善。近年来,欧美国家的溶栓疗法多采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尿激酶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疗效及对胸膜肥厚和纤溶活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106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抗结核化疗方案相同,均进行胸腔置管引流,观察组在胸穿抽液后注入尿激酶。分别在引流前后检测胸腔积液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因子-1和Ⅲ型前胶原,并检测胸膜厚度。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86.7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81%;对照组治疗前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因子-1无明显变化,Ⅲ型前胶原水平明显降低,观察组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因子-1和Ⅲ型前胶原均与治疗前有明显差异,且观察组的Ⅲ型前胶原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胸膜粘连发生率和胸膜厚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胸腔内注射尿激酶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能提高胸腔积液纤溶活性,减少胸膜粘连并减轻胸膜肥厚,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干预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物在急性心帆梗死溶栓治疗中的作用。方法:51例急性心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尿激酶+低分子肝素组和尿激酶+低分子肝素+灯盏花素组,结果:灯盏花素能明显改善尿激酶溶栓后血小板聚积率升高血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P〈0.01),降低纤溶酶原激活物的抑制物(PAI)浓度(P〈0.001)结论:灯盏花素可能使急性冠状动脉血栓形成时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的再通车增加再闭塞率减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8年10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阿司匹林,45例)和观察组(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联合阿司匹林,45例)。治疗前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测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测定髓鞘碱性蛋白(MBP)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MBP与NSE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NIHSS评分、MBP与NSE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有效减轻脑神经损伤情况,利于疾病转归。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分析低剂量尿激酶与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为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全年收治的3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低剂量尿激酶组(对照组),2015年收治的3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组(观察组),将使用不同药物治疗的两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病发治疗时间都在4.5小时内,观察治疗4.5小时内,患者实施不同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的变化,观察治疗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根据患者治疗的临床资料,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相比较治疗前都有显著改变,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出现2例脑出血,除此之外,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上,4.5小时内低剂量尿激酶与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都有很好的疗效,治疗安全可靠,患者接受及时治疗,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有效降低疾病对人体的损害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这两种治疗方法值的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