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对云南的铁矿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结合钢铁工业发展对铁矿的需求,对云南铁矿资源开发利用提出建议,认为必须规范开采秩序,加大资源勘查投人,减轻企业负担,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合理利用国外铁矿资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青海省铜铅锌矿开发利用现状及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顺昌  张军 《中国矿业》2006,15(3):12-16,24
随着青海省省矿产资源开发的日益火热,使得本来就紧张的资源保证程度更加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作者通过对全省铜铅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技术水平及现状进行总结,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建议,希望能对青海省铜铅锌资源开发和合理利用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对湖北省铁矿资源/储量、资源开发利用及可供性分析研究,未来15年铁矿石的需求量、产量和进口量预测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铁矿资源情况,提出湖北省铁矿资源勘查开发必须加强省内资源勘查和评价、走科技开发之路、实施“走出去战略”、规范矿业开发秩序、坚持合理的矿山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铁矿资源勘查开发基地作为实现铁矿资源合理布局、优化开发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保障国家铁矿资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开发"方面切入,以矿区查明资源储量、矿业权设计开采规模、矿山规模结构三项指标为基础,采用空间聚类方法中的核密度估计方法对我国铁矿资源开发基地进行了划定,并考虑将生态功能重要性指标作为约束指标对基地所包含的县级行政区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我国铁矿分布区大致可划定十个铁矿资源开发基地,共包含420个县级行政区;从相关指标统计结果来看,本文划定的铁矿资源开发基地涵盖了大部分的铁矿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活动。此外,本文还对相关基地开发利用方向提出了建议,以期为我国铁矿资源勘查开发基地相关决策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5.
我国铁矿资源安全现状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我国铁矿资源的秉赋状况和开发利用状况,结合铁矿资源开发利用的产业内涵,建立了我国铁矿资源安全现状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评价指标的科学赋值,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技术"联合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并运用"明科夫斯基-邓氏"组合评价方法对我国铁矿资源安全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出我国铁矿资源的安全度为"比较安全",并指出应该加强和改善资源秉赋状况、资源进口安全等指标。对于我国铁矿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制订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柴达木盆地盐湖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盐湖矿产的开发利用已成为柴达木盆地乃至青海省的支柱产业之一.但是,盐湖矿产的开发利用仍然存在着基础设施差、一湖多证、资源保护不力、开发矿种单一利用程度低等问题,制约着盐湖矿产的合理开发利用.针对柴达木盆地盐湖矿产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促进盐湖矿产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我国钢铁生产和铁矿资源供需形势,介绍了青海省的铁矿资源分布特点,认为勘查程度较低,开发利用条件好,可综合利用的共、伴生有用组分较多,资源储量在全国范围内所占的比例很低,必须加大勘查力度,保证本省钢铁企业生产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砂铁是品位较低的铁矿资源,因开采价值小,一直未被充分利用。随着铁矿资源需求量的增大和铁矿价格的大幅攀升,对砂铁矿的开发利用已成为可能。据调查,河沙中含有一定量的砂铁矿,且以磁性铁为主,易选、易采,并对环境无污染。所以,砂铁矿作为铁矿资源的补充,有着巨大的潜在价值,加上河南省河流众多,砂铁矿资源非常丰富。但在开采砂铁资源过程中,若开采不当,极易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因此,对砂铁矿潜在资源及其合理开发的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国钢铁工业快速发展对铁矿石需求迅速增长.我国是世界第4大铁矿资源国,但由于矿石品位低,采矿技术条件差,开采难度大,一直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导致铁矿石对外依存度高达70%,严重影响我国铁矿工业战略发展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开发国内资源是我国在"十二五"铁矿资源开发的战略决策.为了保护矿山生态环境,我国在建的8座千万吨级矿山均采用充填法开采.因此,大型贫铁矿充填采矿研究现状、关键技术以及发展方向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本文首先概述近20年来我国铁矿充填采矿技术的发展水平、应用现状以及研究成果.然后,指出我国大型铁矿品位低和"三下"矿床是我国铁矿资源的特点.由此明确了大型贫铁矿床安全高效和无废开采所面临的关键技术难题,阐明了我国大型铁矿充填法开采初步研究成果.最后,指明了大型贫铁矿充填采矿技术的发展方向,为我国贫矿资源开发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复杂难利用铁矿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河北省的铁矿资源现状,特别是超贫磁铁矿资源的类型、储量及分布,分析了河北省铁矿资源开发现状及供需形势,举例介绍了开采技术条件复杂和选矿技术条件复杂两类型难利用铁矿矿床,提出了加强河北省复杂难利用铁矿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保障甘西地区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分析了甘西地区矿产开发存在的问题,认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不均衡;矿产资源结构短缺开发缺乏整体规划;资源浪费现象严重;矿山生态环境污染严重。提出了甘西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战略:应宏观调控、开源节流,调整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产业结构;多渠道吸引资金,加大地质找矿工作力度;保护生态环境,走“绿色开发”之路。总结甘西地区查明矿产资源储量分为3类,即能够满足当前和2010年以前需求的矿产、能够满足当前和2010年以后需求的矿产和基本短缺及严重短缺的矿产,应有重点、有秩序地进行开发。  相似文献   

12.
青海省区域矿业布局机理及其整体构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青海省矿业资源的评价.矿业经济发展、矿业产业空间集中度分析和矿业产业布局特点等的分析,并根据矿产资源差异、区域矿业经济结构差异、矿业产业分布状况等.划分出青海省五大矿业经济区和十大矿业生产基地。探讨了区域矿业经济区的形成与区域矿业经济布局机理。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从定性到定量的研究方法,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青海省矿业经济区的发展方向与重点矿业产业部门,提出了青海省矿业产业布局的整体构想。  相似文献   

13.
铁矿资源后备基地选择与建设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矿产资源属于不可再生的资源,已知的开发区域资源总有枯竭的一天。因此,及时加强矿产资源后备基地选择与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必然选择。在综合考察我国铁矿资源的区域富集格局、勘查开发利用潜能及重要成矿区带的基础上,选择了我国铁矿资源的后备基地,并对后备基地建设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4.
罗浮山断裂具有丰富的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预测存在隐伏地下热矿水资源,其潜在的经济利用价值可观,是一处宝贵的矿产资源远景区,应做好资源的勘探、开发规划和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5.
为保障甘西地区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分析了甘西地区矿产开发存在的问题,认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不均衡;矿产资源结构短缺开发缺乏整体规划;资源浪费现象严重;矿山生态环境污染严重。提出了甘西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战略:应宏观调控、开源节流,调整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产业结构;多渠道吸引资金,加大地质找矿工作力度;保护生态环境,走绿色开发之路。总结甘西地区查明矿产资源储量分为3类,即能够满足当前和2010年以前需求的矿产、能够满足当前和2010年以后需求的矿产和基本短缺及严重短缺的矿产,应有重点、有秩序地进行开发。  相似文献   

16.
毛里塔尼亚矿产资源丰富,赋存铁、铜、金等,其中铁矿储量居非洲第二位,这些多为我国大宗紧缺矿产。毛里塔尼亚资源基础及潜力较好,但广袤的陆域面积被撒哈拉沙漠覆盖,地质工作程度极低,多半未进行勘查。本文系统梳理了毛里塔尼亚的成矿地质背景、资源禀赋,对其矿产勘查开发集中在铜矿、铁矿、金矿等金属矿产,且勘查投入自2012年起持续走低的现状,对毛里塔尼亚矿业投资环境及主要投资风险进行了分析,并对中国矿业企业在毛里塔尼亚进行矿业投资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循环经济——以河南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具有消耗不可逆性。传统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是高消耗、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开发利用方式,对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浪费和破坏。矿业开发必须尽快告别传统的利用模式,走循环经济之路。本文从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出发,结合河南省矿产资源的实际,从矿产资源勘查、开采、选冶、废弃物利用及矿业产品循环等方面,探讨了实现河南省矿业循环经济的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18.
林明  周邦国  罗茂金  马东  沈战武 《中国矿业》2012,21(Z1):454-456,464
麦地铅锌矿位于四川省会东县境内,属扬子地台西南缘的川滇黔铅锌多金属矿聚区,是我国重要的铅锌矿产勘查和开发基地。笔者通过开展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发现5个铅锌矿体。本文从其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进行研究,采用丰度预测法,对麦地矿区及其外围地区资源远景进行资源潜力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展现出巨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9.
超贫磁铁矿的合理开发利用,对于挖掘我国铁矿资源潜力,提高国内铁矿资源保障程度,保证国家经济安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河北承德市某超贫磁铁矿开展了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从矿石矿物组成特征上,探讨了影响该类型铁矿石选矿指标的矿物学因素,对该类型矿石的选矿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