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中医证候分布,并研究其与组织病理类型、临床分期的关系,以及化疗前后中医证候的变化。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研究方法对临床已确诊的NSCLC患者68例进行中医证候调查,并分析不同组织病理类型、不同临床分期以及化疗前后中医证候分布情况。结果中晚期NSCLC化疗前后主要证型分为气虚证、气阴两虚证、气滞血瘀证、阴虚痰热证、气虚痰湿证共5种。不同组织病理类型患者中医证候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临床分期患者中医证候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前后气虚证、阴虚痰热证证型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阴两虚证、气滞血瘀证、气虚痰湿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晚期NSCLC的中医证型,虚实夹杂证处于主导地位,与病理类型无关,与临床分期有关。化疗前的证型以气滞血瘀证为主,化疗后以气阴两虚证、气虚痰湿证为主。本结论可为化疗期间的中医药干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初诊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证候分布及证候要素组合特点.方法 对2002年1月至2007年11月间在我院住院的283例中晚期NSCLC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收集70项中医四诊信息,对每一病例进行辨证分型并作描述性统计学分析.结果 283例中晚期NSCLC中共有25种辨证分型,出现比例较大的有:气阴两虚型、气虚型、气虚血瘀型、痰湿瘀阻型;气虚、血瘀是主要证候要素,分别占65.7%、48.4%,其他由多到少依次为阴虚、痰湿、饮停胸胁、痰热、气滞、阳虚;常见两两证素组合依次为:气虚与血瘀、气虚与阴虚、痰湿与血瘀、气虚与痰湿、阴虚与血瘀.结论 初诊中晚期NSCLC证候分布具有复杂性、多样性的特点;以辨证素为切入点,证素间相互组合成证的辨证思路比较符合中晚期NSCLC临床实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糖尿病冠心病本虚标实证与冠脉狭窄支数、程度、范围的关系.[方法]对91例糖尿病冠心病患者进行统一辨证分型(本虚证4型标实证6型)和统计分析冠脉造影资料,计算4种冠脉造影计分,对比分析不同造影结果的证型特点.[结果]本虚证4型按气阴两虚、气虚、阳气两虚、阳虚的顺序,其平均狭窄支数、狭窄级别总计分、粥样硬化计分、范围计分有依次增多的趋势,阳虚组(含阳气两虚)与气虚组(含气阴两虚)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标实证6型(血瘀、痰浊、寒凝、气滞血瘀、痰浊血瘀、寒凝血瘀)间比较,其平均狭窄支数、狭窄级别总计分、粥样硬化计分、狭窄血管严重度计分、范围计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冠心病患者阳虚证的冠脉粥样硬化程度较气虚证严重,而不同标实证型的冠脉粥样硬化程度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中医证候学特点和规律.[方法]回顾调查并记录127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临床证候相关资料,建立数据库,发现中医证候、证型的分布规律.[结果]中医证候分布:实证从多到少依次为瘀证、痰证、寒证、热证,其中瘀证出现的频率达到90.5%,明显高于其他实证;虚证从多到少依次为心气虚证、心气竭证、心阴虚证、心气脱证、心肾两虚证及心血虚证,其中心气不足(包括心气虚证、心气竭证、心气脱证)出现的频率达75.6%,高于其他虚证.急性心肌梗死(AMI)实证方面的瘀证和寒证出现的频率及虚证方面的心气虚证和心气竭证出现的频率均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P<0.01).中医证型分布:AMI心血瘀阻型所占比例高于UA(P<0.05),而UA痰浊壅塞型所占比例高于AMI(P<0.05),气阴两虚型在两者所占比例以UA显著(P<0.01).[结论]气虚证和血瘀证是本病的主要虚实证候, 虚实夹杂、证候演变是本病证候的显著特点,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证候有别.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基于熵的复杂系统分划方法提取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证候要素,并分析其分布规律,探讨冠心病心绞痛病机特点.方法:以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获得403例冠心病心绞痛四诊资料,以基于熵的复杂系统分划方法提取其证候要素,确立症状贡献度,建立诊断阈值,分析其组合规律.结果:冠心病心绞痛存在气滞、气虚、痰湿、血瘀、痰热、郁热、阴虚、阳虚等证候要素,随着证候要素组合增多,气虚、阴虚、血瘀、痰浊、气滞是冠心病心绞痛标虚标实证候特点的主要体现,其中以气虚和血瘀最多见.结论:以基于熵的复杂系统分划方法提取的冠心病心绞痛证候要素及其分布规律研究反映了冠心病心绞痛本虚标实的病机特点,为量化证候诊断标准的制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海南地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医证候分型,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中医临床治疗的辨证分型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海南省中医院门诊或肿瘤科病房治疗的24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均海南地区常住人口,统计所有患者单一证候要素出现的频率及频数,并应用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归类分析处理,归纳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证候类型.结果 气虚、痰湿、阴虚出现频率分别为60.0%、42.5%、31.7%.两证组合和三证组合分别占到40.8%和37.5%,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被归为三大类证候组合,分别为脾虚痰湿、气阴两虚、痰热内蕴伴血瘀.咳嗽痰多、食后腹胀、苔黄腻舌胖边有齿痕、泄泻便溏是诊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脾虚痰湿证的主要症状体征,贡献度分别为19.258%、16.445%、10.200%、8.534%;咳喘无力舌红苔少、口干咽燥、脉细数是诊断气阴两虚的主要症状体征,贡献度分别为24.980%、16.257%、12.645%;咳嗽喘促、面色晦暗舌紫暗或有瘀斑瘀点、发热口渴、脉沉迟脉细数是诊断痰热内蕴伴血瘀的主要症状体征,贡献度分别为22.560%、19.271%、9.440%、7.980%.结论 气虚、痰湿、阴虚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最常见的证候,两证组合和三证组合最常见,脾虚痰湿、气阴两虚、痰热内蕴伴血瘀是海南地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常见证候分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中医体质特点以及体质与证型关联性,为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2年3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学院呼吸内科住院及门诊符合纳入条件的支气管扩张症患者80例,采用标准化的体质量表进行体质辨识和辩证分型,归纳分析体质与证型的关系。[结果]①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中医体质以平和质、气虚质和阴虚质为多见,其次为痰湿质、湿热质、阳虚质和气郁质,特禀质和血瘀质少见。②中医证候类型以痰热郁肺证最多,占48.75%,肝火犯肺证和阴虚火旺证分别占21.25%和18.75%,气阴两虚证仅占11.25%。③从不同体质支扩患者中医证候类型分布可以发现: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患者以痰热郁肺证较多;气虚质患者以气阴两虚证较多;阴虚质患者以阴虚火旺证较多;气郁质患者以肝火犯肺证较多。[结论]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中痰热郁肺证是最主要的中医证型,符合支气管扩张症本虚标实的病理特征;不同体质的患者发病后决定其不同的证候类型。  相似文献   

8.
帕金森病患者体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帕金森病(PD)患者体质特征,研究体质与证候的关系.方法 采用脑内移植评分(CAPIT)以及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和Hoehn-Yahr(H-Y)分级标准诊断、评价PD.中医师专人定式问卷调查症状和体质,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诊断证候,按照王琦分型法分析诊断体质.并进行体质和证候的相关分析.结果 125例PD病人中,阴虚质占52.8%,气虚质占18.4%,湿热质占12%,阳虚质占8.8%,痰湿质占8%.阴虚质与肝肾阴虚证(r=0.366, P<0.001)、脾肾阳虚证(r=-0.347,P<0.001)呈显著性相关;阳虚质与阴阳两虚证呈显著性相关(r=0.225, P<0.05);气虚质与脾肾阳虚证(r=0.228, P<0.01)、痰热动风证(r=0.202,P<0.05)、肝肾阴虚证(r= -0.225,P<0.05)显著性相关.结论 阴虚质和气虚质为PD易患体质.阴虚质与肝肾阴虚证正相关;气虚质与脾肾阳虚证、痰热动风证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慢性阻塞性肺病常见症状及证候调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中医症状、证候特征。方法制定慢性阻塞性肺病中医证候调查表,对59例病例进行前瞻性横断面临床调查。结果急性加重期实证的发生率依次为:血瘀证>痰热蕴肺证>表寒肺热证>痰湿阻肺证;虚证的发生率依次为:肺气虚证>脾气虚证>肾阳虚证。缓解期实证的发生率依次为:血瘀证>痰热蕴肺证>痰湿阻肺证;虛证的发生率依次为:肺气虚证>肾阴虚证>肾阳虚证。结论急性加重期是外邪诱发而病情急性加重的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以实为主复杂病机的时期;缓解期是以肺、脾、肾三脏气虚及阳虚、阴虚为主,伴有血瘀、痰湿等,本虚标实,以虚为主的病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证候的演变规律。方法共纳入102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分别在发病第3天(72h内)、第7天、第15天采集患者的四诊信息,对四诊变量进行层次聚类分析,对不同时点的证候要素进行动态分析。结果层次聚类分析结果提示,发病第3天证候可聚为阴虚、内风、气虚血瘀、痰热四类,发病第7天的证候可聚为气阴两虚、痰热、血瘀、痰湿、内风五类,发病第15天的证候可聚为血瘀、气阴两虚、痰热、痰湿四类。结论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急性期不同时点的证候要素与文献报道相似,发病72h内以内风较为突出,而后则以痰热、痰湿、血瘀证候为主,气阴两虚贯穿于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急性期。  相似文献   

11.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基本证型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基本中医证型。方法:纳入晚期NSCLC患者338例,收集患者的临床症状,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对症状进行分类,并确定证型。结果:晚期NSCLC的基本中医证型包括气虚证、阴虚证、阳虚证、肾虚证、痰湿证、瘀血证、气滞证、热毒证。结论:上述证型基本反映了体能状态(PS)评分为0~1分的晚期NSCLC的基本中医证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中医证型分类特点,分析各证型的分布及其与病情轻重程度的关系。方法以横断面调查方式,制定统一调查表,收集200例PSS患者基本信息、中医症状体征及主要实验室指标,统计分析各证型的分布及各证型与病程、系统损害情况、中医症状体征评分、实验室指标的关系。评价各证型病情轻重程度。结果 200例中医证型中单证占32%;复合证型占53%。其中阴虚血瘀证34例(17%)最多、气虚证30例(15%)次之、气阴两虚证26例(13%)再次之。不同年龄和病程组证型复杂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症状体征评分和年龄、病程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13、0.168。中医症状体征评分和血沉、免疫球蛋白水平无相关性。结论 PSS以复合证型为主,阴虚血瘀证最多。PSS中医症状体征评分和年龄及病程呈正相关,气虚血瘀证最重。  相似文献   

13.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肺相关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五脏相关学说为理论基础,探讨心肺相关规律,进一步阐述及完善“五脏相关学说”及中医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证候规律的认识.[方法]根据中医脏腑证候辨析制定临床信息采集表,详细采集并记录346例肺心病住院患者的症状、中医证候表现,在所列症状中,若涉及该系脏腑其中两项以上者即认定为病例涉及该系脏腑,再将临床...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ommon syndrome essential factors and the symptoms and signs of unstable angina (UA). Methods: Eight hundred and fifteen patients with UA confirmed by coronary angiography were identified from several centers. Common syndrome essential factors were selected on the basis of expert experience.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common syndrome essential factors and symptoms and signs of UA were analyzed using 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Results: The common syndrome essential factors in unstable angina were blood stasis, qi stagnation, phlegm turbidity, heat stagnancy, qi deficiency, yin deficiency, and yang deficiency. Symptoms such as chest pain, hypochondriac distention, ecchymosis, dark orbits, dark and purplish tongue, and tongue with ecchymosis and petechiae were significant diagnostic features of "blood stasis". Aversion to cold and cool limbs, weakness in the waist and knees, and clear abundant urine were significant diagnostic features of "yang deficiency". These results wer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understanding of traditional clinical Chinese medical practice. Conclusion: This clinical study analyzed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common syndrome essential factors and the symptoms and signs of unstable angina. The results provide the basis for establishing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syndrome essential factors.  相似文献   

15.
158例HIV/AIDS感染者常见中医症状和证候分析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1  
目的调研因卖血而感染艾滋病毒的感染者出现的常见中医症状和证候.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研方法,按照统一标准对患者进行详细询问,填写症状体征调查表,了解不同症状出现的频率,按中医脏腑辨证进行证候分类,并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列出不同证候的发生率,并进行病因学分析.结果中医症状依次为:乏力,急躁易怒,口干,情绪低落,咳嗽,健忘,畏寒肢冷,纳呆,自汗,腰膝酸软,失眠,腹泻,脱发,发热;舌象:最多见的是红绛舌和腐腻苔;脉象:多表现为复合脉,其中含弦脉特征的脉象最多,其次是细脉、沉脉、数脉、滑脉、弱脉等.中医证候:以复合证为主,脾虚证最多见,其次是肝虚证、气虚证、阳虚证、湿热内蕴证、心虚证、肝郁气滞证等.结论由卖血感染引起的艾滋病患者临床常见证型以虚证为主,脏腑主要累及肝脾心.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临床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探讨上海某远郊社区老年人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为高血压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进一步了解不同证型之间危险因素的差异性,以提高高血压的现代中医药防治疗效。 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上海某远郊社区65岁及以上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调查。观察、记录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舌象及脉象,填写高血压病中医证候分布及其相关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表,并参照2002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诊断标准将中医证型分为:肝火亢盛证组、阴虚阳亢证组、痰湿壅盛证组和阴阳两虚证组4型。统计患者中医证型、性别、年龄等相关资料,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0.0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 741名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从高向低依次为阴虚阳亢型>阴阳两虚型>痰湿壅盛型>肝火亢盛型;阴虚阳亢、痰湿壅盛组男女构成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火亢盛组随着年龄的增长呈递减分布,而阴阳两虚组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独居、肥胖、体育锻炼、心血管疾病史、饮酒、吸烟等因素与高血压病中医证型的分布存在相关性。 结论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型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以阴虚阳亢、阴阳两虚证最为多见,中医辨证可以为高血压防治提供更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清金益气汤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气阴两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59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单纯使用GP方案化疗2个周期,治疗组在化疗基础上连续服用清金益气汤,观察两组癌瘤病灶变化、中医症状、体力状况及生存情况。结果两组肿瘤病灶均有缩小,治疗组疾病控制率50.0%,对照组为3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和中医临床证候均明显改善,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结束时治疗组中位无进展时间7.2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1.5个月,对照组为5.7个月和8.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清金益气汤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气阴两虚型,对提高患者无进展时间及中位生存时间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8.
基于复杂算法的中医证候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将中医诊断方法与复杂算法结合,以期通过复杂算法研究证候诊断的新思路。方法通过多中心流行病学调查,收集包括5种病的696例病例,采用信息熵的关联度和多元对应分析对中医证候中的血瘀证及亚型进行研究。结果基于信息熵的关联度提取出气虚血瘀、气滞血瘀、阴虚血瘀、痰浊血瘀4种血瘀亚型的症状体征,得出4种亚型的共同症状体征共12项作为总体血瘀证的症状体征。说明血瘀兼证=血瘀证 兼证;同时得出气虚血瘀患者的总体血瘀证贡献度远大于其他3类亚型。利用对应分析得出5种疾病与血瘀兼证的相关距离表。结果显示气虚证位于5种不同部位血瘀证的中央。类风湿关节炎与阴虚血瘀证的关系最密切;肝硬化与气滞的关系最密切;月经不调与气虚、气滞的关系最密切;脑梗死与气滞痰浊的关系密切;心绞痛与痰浊的关系最密切。结论综合以上2种算法,说明复杂算法适合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同时得出气虚证是伴随血瘀证的主要证候,不同兼证的血瘀证除有共同的症状和体征外,还各有自己的特点。即使是公共症状,它们各自在不同部位所占的权重也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