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知识构建模式属于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已经成为教学模式的三大流派之一,该种教育模式对教育学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计算机这门学科有着前瞻性的特征。将知识构建模式应用在成人计算机教学中对于提升教学效果大有裨益。本文主要分析成人计算机教学的特征及知识建构模式在成人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汪加才 《福建电脑》2008,(3):211-212
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操作系统的教学一直是专业教学中的难点。为实现操作系统的知识建构.本文借鉴图形组织器和面向对象建模的思想,将知识点间的关系归纳为:并列关系、递进关系、递进并列关系、组合关系、继承/实现关系等五类。所构建的操作系统知识模型将有助于学习者更好地完成本课程的知识建构。  相似文献   

3.
当前,军队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虽然在形式上丰富多样,内容上逐渐聚焦实战化军事训练,但在知识传递方式上仍存在短板。为了更好地帮助学员自行建构知识体系、激发创新灵感,文章提出将创客引入军校计算机课程教学。通过从部队挖掘创新灵感、将开源精神贯穿课程学习、加强软硬件支撑、开设创客课程等方式,提升学员将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的效率,从而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4.
对校内将各种不同应用的信息资源通过高性能的网络设备相互连接起来,形成校园区内部的Intranet系统;对外通过路由设备接入广域网,建设一个以办公自动化、计算机辅助教学、现代计算机校园文化为核心,以现代网络技术为依托,覆盖全校主要楼宇的校园主干网络。在网上宣传和获取教育资源;在此基础上建立能满足教学、管理和生活需要的软、硬件环境;开发各类信息库和应用系统,为大学生提供充分的网络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5.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纳入教学系统中,成为教学体系中尤为重要的学科。信息技术集知识性、应用性、技能性与综合性于一体,其教学模式相较于其他学科具有显著差异。在信息技术的教学实践中,教育工作者应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应时代的潮流积极研发适应社会需求和符合信息技术教学客观规律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6.
李艳红 《福建电脑》2013,(5):164-166
本文针对学生当前对C语言的学习现状及存在问题,结合实际的教学实践,提出将将基于"任务驱动"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应用于C语言的日常的实际教学工作中,阐述了基于"任务驱动"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C语言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和优势。  相似文献   

7.
当前,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佳等问题。该文分析了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将协作知识构建的思想运用到课程设计中,研究网络环境下基于协作知识构建的课程设计模式,搭建了Blackboard支持下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网络教学框架。  相似文献   

8.
在程序设计教学中,实例设计的优劣影响整个程序设计的教学效果。本文以VB程序设计教学为例,提出一种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融合情境创设教学理念的实例设计方法。使用生活中真实熟悉的软件实例,从整体上由浅入深渐进式把握程序设计的教学。教研组多次教学实践证明,使用该方法设计实例进行教学,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利于学生的主动意义建构。  相似文献   

9.
邹赛  徐雨明  李浪  方国刚 《福建电脑》2005,(12):165-166
针对“数据结构”课程的特点,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用构建主义教学法来建立数据模型,以加强理论环节的教学,最终达到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邵晶波  丁金凤  黄玉妍 《计算机教育》2012,(12):102-105,110
基于建构理论的教学理念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教学,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文章分析基于建构理论的教材建设现状,介绍教材建设的策略,阐述基于建构理论的教材建设实践。  相似文献   

11.
围绕《计算机程序设计实验》教学的全过程,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构建本门课程教学的四大模块:学员自我建构、学员协作学习、学员自我反馈和教员归纳总结。这种教学模式真正体现了"学员主体,教员主导"的教学理念,对提高实验课教学质量,培养学员严谨认真的实验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有效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已成为课堂教学发展的一个趋势,课堂也逐渐从"知识传递型"向"知识建构型"转变。本文针对本校该课程学生学习动机不强,知识迁移能力差等学习现状,在有效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进行了课程有效教学探究和实践。  相似文献   

13.
利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不同于现代化教育体系中的那些传统的课教学,它的教学是一种极其复杂的过程。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恰好提供了一种与传统的教学理论不同的学习理论;利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计算机基础课的实践教学我认为是现代化计算机教学的一个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在建构式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以就业需求为目标,针对数据结构教学中教与学目标不明、学习信心和动力不足、编程基础薄弱等问题,提出建构式的数据结构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这些措施也可作为其他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信息意识来源于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其主要内容可作为各类信息综合运用能力的评价标准。因此,笔者将信息意识分解成若干个在教学设计中具有实践性的教学目标,并以此为导向,开展课堂设计。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运用单元整合教学法,通过对教材、学生的综合分析,以信息意识为导向,对川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信息技术》教材内容进行合理整合与重构,生成了一个包含概念建构、能力应用、拓展活动在内的综合性单元整合教学设计,并进行了教学实践以及实践成效总结。  相似文献   

16.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下的支架式教学是讲授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的恰当方法,它强调把复杂的任务加以分解,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由学习者主动完成信息的建构。在教学实践中应用搭脚手架、创造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等手段,使支架式教学落实到教学各个环节,教学效果良好,呈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运用自然语言的思维建构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不仅可以降低C语言本身的抽象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加强学生对C语言的理解和记忆,最终真正掌握C语言程序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教育虚拟社区的概念及性质出发,结合目前教育虚拟社区的发展状况,寻求教育虚拟社区存在的缺陷,探索建构起灵活动态、多维交互、协作交流的,集自我教育、对话式教学和个性化学习于一体的,有利于教育的全球化和终生教育体系构筑的生态化的教育虚拟社区,从而促进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辽宁省某农村高中为实验学校进行了"Z+Z智能教育平台"在高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构建了基于该平台的高中数学教学的"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并总结了该平台对促进高中学生数学知识建构与理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人工智能与物理教学的跨学科课程设计与实施,聚焦人工智能的重要领域——机器学习为课程教学内容,从高中信息技术和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出发,考虑分析研究真实问题的需求,找到学科的共性和交叉点,即模型和数据两个方面,并由此展开基于机器学习的物理实验数据分析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