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DCT快速算法是H.264编码的关键问题之一。该文根据H.264中44块残差系数的分布特征及DCT系数的能量分布特性,提出一种基于DCT系数子带划分的子带DCT快速算法。该算法在DCT和量化前预判出为零的DCT系数,节省了这些系数的DCT和量化计算开销,提高编码效率。该文提出了划分DCT系数子带的判断标准,预判出子带中量化后为零的DCT系数后,仅计算非零的DCT系数,相应地也减少量化(Q),反DCT(IDCT),反量化(IQ)的计算。实验结果表明,该文算法在保持图像质量和码率的同时,极大地节省了DCT, Q,IQ,IDCT的计算量,提高了H.264的编码效率。  相似文献   

2.
曹宁  刘健 《电视技术》2001,(12):14-16
在定点DSP TMS320VC5402上实现了基于H.263甚低码率视频编码系统,重点讨论最耗时的DCT,IDCT,运动估计、补偿模块在DSP上的实现算法,并讨论了在定点DSP上实现H.263关键算法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基于块的DCT图像压缩方法通常会因为系数的粗糙量化导致块与块之间出现称之为块效应的不连续现象。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DCT域的块效应消除算法,目的是实现在尽量消除块效应的同时充分地人口出生率图像的边缘信息。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块效应消除算法比原来的算法在不同压缩比特率下,对不同的图像,都能得到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空间分辨率可伸缩编码能够满足网络视频对不同码率的要求以及不同用户显示终端的需求,成为近几年研究热点.由此提出一种基于DCT域准卷积的任意分辨率下采样方法,该方法通过分析子块与宏块DCT系数之间的关系,实现了由子块DCT系数预测宏块DCT系数,通过低通滤波器截取预测的宏块低频DCT系数,实现任意分辨率下采样.实验证明:该方法适合诸如H.264、AVS等基于DCT变换的视频编码标准,且提供灵活的空间可伸缩能力.  相似文献   

5.
H.264整数DCT变换算法有助于减少计算复杂度,提高编码速度,进一步提高视频或图像的压缩效率。分析H.264整数DCT变换的快速算法及其实现原理,并提出一种用来具体实现一个4×4块的DCT变换的结构;同时给出用VHDL语言实现4×4块DCT变换的内部模块的源代码和仿真波形。仿真结果表明用该算法可快速实现一个4×4块的整数DCT变换。提出一种切实可行的用于H.264整数DCT变换的结构,该结构可完全用硬件电路快速实现;对于用FPGA实现H.264整数DCT变换做了一次实践性的尝试,对深入理解H.264整数DCT变换及其算法的具体实现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基于DSP Bulider二维DCT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像DCT(离散余弦变换)是图像压缩的一项重要技术,如何准确、快速地进行图像压缩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首先阐述DCT算法原理以及适合硬件设计的快速算法,介绍DSP Builder信号处理平台,重点研究基于DSP Builder平台的2D-DCT硬件实现.在二维DCT时,采用一种存取数据时直接对数据转置的方法,以提高设计速度.然后在Model-sim 6.2平台下进行功能仿真.最后将DSP Builder模块转换成VHDL语言,并在Quartus RⅡ下进行编译和时序仿真,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DCT域的自适应图像数字水印盲检测算法,将二值图像作为有 意义水印信号间接地嵌入到原始图像中。该算法设计了一个基于HVS的分类器,根据块分类结果, 将不同强度的水印信息嵌入到图像子块的DCT域次低频系数中去,增强了算法的鲁棒性;同时提取 水印时实现了盲检测,拓宽了数字水印技术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编码效率,通过分析残差系数在空域和DCT域均符合拉普拉斯分布后,提出一种快速DCT算法.该算法能够在DCT之前对每个量化DCT系数进行零值预判而节省DCT计算.通过头肩序列的实验表明新算法在不降低图像质量的条件下,其整体运算复杂度优于常规算法.  相似文献   

9.
H.264去块滤波快速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H.264去块滤波的基本原理,并基于滤波强度预判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快速去块滤波算法.通过软件实现验证了该算法在不影响解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较标准中的算法节省了约70%的滤波运算量,有效提高了软件解码器的运行速度,有助于H.264解码器实时应用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H.263编码中DCT在定点DSP上的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介绍了H.263编码标准及H.263编码采用的正交变换编码离散余弦变换。文中着重讨论了DCT算法的定点化,并根据TMS320C6201DSP的特点对IDCT的算法进行了改进。最后采用DSP汇编语言实现DCT快速算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语音编码中代数码激励线性预测(ACELP)的算法,并给出了其基于数字信号处理(DSP)的实现方法。首先本文介绍了ACELP编码的基本原理,然后给出了线性预测(LP)系数与线谱对(LSP)之间的转化关系。最后给出了基于DSP实现的ACELP编码的框图。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可以得到良好的话音质量输出。  相似文献   

12.
根据MPEG-2与先进音视频编码(AVS,Advanced Coding of Audio and Video)标准在帧内预测中的不同点,介绍了一种基于变换域的帧内预测转码算法。新算法提出一种新的变换域转码结构,通过矩阵变换计算出AVS帧内预测的各种模式所对应的离散余弦变换(DCT,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预测矩阵,推导出DCT域到AVS整数变换域的系数转换矩阵,同时给出DCT域内预测矩阵转换所需的运算量。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帧内预测转换方法可以使计算复杂度降低50%,达到实时转码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文章在TMS320C6204定点DSP芯片上实现了MPEG-4像素压缩模块的优化.重点讨论了一种快速的DCT/IDCT算法在DSP上的实现,并针对其中最耗时的DCT/IDCT、量化/反量化算法做了软件优化,有效的降低了整个模块的运行时钟数.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算法和优化结果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A motion picture coding algorithm using motion-compensated interframe prediction and the adaptive 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 (DCT) encoding technique is proposed. High coding efficiency is obtained by the adaptive DCT encoding technique in which encoding parameters are fitted to widely vary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terframe differential signal. Segmented DCT subblocks of interframe prediction error are classified into categories based on their coefficient power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The adaptation gain results from using a suitable variable word length code set designated by the above classification for encoding each quantization index of DCT coefficients. In addition, a new coding parameter control method is introduced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rate estimation of the current frame. This classification promotes high stability because good estimation accuracy of bits consumption for each DCT subblock is obtained by utilizing the category indexes.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has enough coding efficiency to transmit videoconferencing motion pictures through a 384 kbit/s channel.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种基于量化系数均方误差匹配准则的DCT域运动估计视频编码算法.算法中采用了一种新的运动估计匹配准则,该准则在DCT域内计算逆量化的残差均方误差值.由于该准则已考虑到量化噪声对运动残差能量的影响,因此与传统编码算法相比较,在图像质量基本不变的前提下码率更低.仿真结果显示,基于量化系数均方误差准则的DCT域运动估计算法具有较高的编码效率.  相似文献   

16.
MPEG-2视频编码器的实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图象编码技术经过近40多年的发展,某些技术已经成为成熟,特别是以离散余弦变换+运动补偿为代表的一类算法得到广泛的应用和认可,并被许多国际标准所采纳,如JPEG,H261,MPEG-1,MPEG-2等。近年来随着VLSI技术及信息理论的进步,很多复杂算法的实现已成为可能,利用RISC及FPGA芯片实现MPEG-2标准的MP@ML级的硬件,质量较为理想,为目标码率为6-8Mbps,可用于数字电视的广播  相似文献   

17.
MPEG编码算法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MPEG编码中关键算法的优化方法.MPEG算法是一个非对称的算法,编码算法运算量大、解码运算量小,编码算法中运算量最大的为DCT变换和运动估计.同时视频的数据量是巨大的,对编码中数据流的约束也是必不可少的.以DSP为例,介绍了数据流、DCT交换和运动估计在其上的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18.
A novel post-processing technique in the DCT domain, based on the theory of the projection onto convex sets (POCS), to reduce the blocking artifacts in the block 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 (BDCT)-coded images, is proposed. Computer 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roposed scheme performs better than conventional post-processing algorithms. Furthermore, the proposed algorithm can be implemented without DCT/IDCT operations. Estimates of computation savings vary between 41 and 64% depending on the tas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