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慈母情深     
落叶在空中盘旋,谱写着一曲感恩的乐章,那是大树对滋养它的大地感恩;白云在蔚蓝的天空中飘荡,描绘着一幅幅感人的画面,那是白云对哺育它的蓝天感恩。因为感恩才会有这个多彩的社会;因为感恩才会有真挚的友情;因为感恩才让我们懂得了生命的真谛。  相似文献   

2.
一、看图说话导入 出示一幅图画. 师:同学们,你看图上面了哪些景物? 生:图上画了红红的太阳、漂亮的房子、茂盛的大树、碧绿的草地. 师:谁能将这些景物连贯起来说两句话? 生:火红的太阳照耀着大地,绿油油的树木围在漂亮的房子周围,草地碧绿碧绿的.  相似文献   

3.
落叶在空中盘旋,谱写着一曲感恩的乐章,那是大树对滋养它的大地的感恩;白云在蔚蓝的天空中飘荡,描绘着~幅感人的画面,那是白云对哺育它的蓝天的感恩。因为感恩才会有这个多彩的社会,因为感恩才会有真挚的友情,因为感恩才让我们懂得了生命的真谛。  相似文献   

4.
正美术与音乐间的相互渗透与融合,是现代教育的新理念,也是现代美术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之一,同时也是新的课程改革的一个有力尝试。一幅优秀的绘画作品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从画面的色彩、线条、结构中感受到音乐般的韵律和节奏;而一部优秀的音乐作品同时也是一幅美丽的图画,他用音符做色彩,用旋律做线条,画出一幅用心灵去感受的心灵之画。因  相似文献   

5.
一、创设形象生动的动感画面 ,配以悠扬轻快的音乐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电脑课件的首页特意设制了色彩鲜明的卡通图 :一棵茂盛的大树上有只乌鸦正叼着一块肉 ,树下的狐狸正合着双手望着乌鸦 ,好像在乞求什么似的。生动、诙谐的画面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好奇心 ,形象的图片配以动听的音乐 ,让学生仿佛走进了故事现场。根据课文第一段 ,我又设计了一幅背景图 :画面左侧有一棵大树 ,大树上是乌鸦住的“窝” ,树下是狐狸住的“洞”。直观的画面 ,使学生一眼就知道了乌鸦和狐狸各自的住所 ,清楚明了地认识和区别了“窝”和“洞”。…  相似文献   

6.
王丹 《教育导刊》2003,(10):16-18
节奏是音乐的声音在强弱轮流交替中平稳而又有起伏地向前流动,它是音乐的三大要素(节奏、旋律、和声)之一,也有人说它是音乐的“灵魂”。音乐家舒曼说:“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没有节奏也就没有音乐。音乐家之所以能在笔端流淌出一串串悦耳的音符,一首首动听的歌曲,主要在于他有超常的节奏感,而  相似文献   

7.
感恩花开     
落叶在空中盘旋,谱写着一曲感恩的乐章,那是大树对滋养它的大地的感恩;白云在蔚蓝的天空中飘荡,绘画着那一幅幅感人的画面,那是白云对哺育它的蓝天的感恩。因为感恩才会有这个多彩的社会;因为感恩才会有真挚的友情;因为感恩才让我们懂得了生命的真谛。我认为感恩是一种很重要的品质,对待生活,需要感恩,因为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微笑,它就会对你微笑;你对生活感恩,生活就会回报你更多。对待父  相似文献   

8.
一、内容与要求 1.通过游戏熟悉歌曲内容,感受音乐,结合教具进一步理解歌词,学唱歌曲。 2.创编大树、小鸟的动作,在优美柔和、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受到爱的教育。 二、活动准备 1.带幼儿去户外、公园看大树和小鸟,知道小鸟的家叫鸟窝,它筑在大树的树枝上。 2.制作两幅幻灯片:一幅是一棵大树,树杈上有一个可活动的鸟窝,窝里有几只小鸟;另一幅是风和雨的形象。  相似文献   

9.
一、内容与要求 1.通过游戏熟悉歌曲内容,感受音乐,结合教具进一步理解歌词,学唱歌曲。 2.创编大树、小鸟的动作,在优美柔和、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受到爱的教育。二、活动准备 1.带幼儿去户外、公园看大树和小鸟,知道小鸟的家叫鸟窝,它筑在大树的树枝上。 2.制作两幅幻灯片:一幅是一棵大树,树杈上有一个可活动的鸟窝,窝里有几只小鸟;另一幅是风和雨的形象。  相似文献   

10.
一、多媒体激趣,导入新课 1.播放多媒体:听,一只美丽的小鸟坐在大树上.正动情地为她的好朋友——大树唱歌,大树摇曳着茂盛的枝叶,正入神地听着……这是一幅多么美丽、动人的图画呀!围绕这只美丽的小鸟和这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让我们来读一个美丽的故事。  相似文献   

11.
陈秀亭 《师道》2004,(8):21-21
音乐就是一幅五彩的画,它用音符当色彩,旋律为线条,描绘着一幅幅用听觉去感受的心灵之画。我国名的音乐家马思聪曾指出,有些音乐就是描写画的。用美术打开音乐的幻想之门,也正体现了音乐课程改革中所提倡的学科综合的标准,加强了音乐化与绘画艺术的联系,从而也促进了学生对音乐形象的体验与感受,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鉴赏与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2.
1 节奏训练的意义音乐是时间的艺术 ,每个音符、节奏和每一个乐句、乐段都反映着音乐的时间性 ,只有准确地表达每个音符和节奏的时值 ,才能完美地表现音乐、节拍 .节奏是音乐的骨骼 ,它赋予音乐以活力 ,对塑造音乐形象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舒曼曾说 :“节奏是音乐的生命 ,没有节奏也就没有音乐”.应该象重视曲调中的和声与音准一样重视节奏 ,学习音乐的每一位学生都应该熟悉各种各样的节奏及其特点 .2 中师、职教音乐班学生的特点有的地区中师或职业音幼班学生普遍没有经过正规的音乐训练 ,基础簿弱 .他们作为将来的小学或幼儿教师 ,应具…  相似文献   

13.
听雨     
喜欢撑一把漂亮的雨伞,以一种恬淡的心 情走入这片蔷薇中…… 蒙蒙细雨,扯着断断续续的柔丝,在青青的蔷薇头上飘洒着。雨的音符在草叶上,树冠上,蹦跳着,缠绕着。让人感到一种神趣,一种有节奏的  相似文献   

14.
音乐之伴     
音乐是有年龄的。在我们幼年的时候,音乐也许曾经是保姆。旋律的构成简单而稚拙,但每个音符都舒缓、柔和、温厚和淳朴。那节奏是摇篮式的,在摇晃着的歌谣里,我们的骨节一寸寸放大着成长着,却分不清保姆和音乐,是怎样各司其职又互为其主。少女时代,音乐轻捷的脚步,是我们第一个悄悄钦慕的恋人。我们在深夜与它相约,聆听它的倾诉和呼唤。乐曲中每一处细微末节,哪怕一个小小的颤音,也会让我们心跳脸红。那欢喜是纯真无邪的,  相似文献   

15.
一、多媒体激趣,导入新课 1.播放多媒体:听,一只美丽的小鸟坐在大树上,正动情地为她的好朋友--大树唱歌,大树摇曳着茂盛的枝叶,正入神地听着……这是一幅多么美丽、动人的图画呀!围绕这只美丽的小鸟和这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让我们来读一个美丽的故事.  相似文献   

16.
节奏是音乐的重要表现手段之一,它与旋律一起构成了音乐的灵魂。节奏是由相同或不完全相同时值的音符组合而成的,这些音符的不同组合对于节奏的训练显得至关重要。另外,稳定的节拍感和速度感以及节奏的记忆能力也是节奏训练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节奏即有组织的音的长短关系。它是组成音乐的基本要素之一。小学音乐课中节奏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儿童的节奏感,这是儿童学习和感受音乐的基础和向导。怎样上好小学低年级音乐课中的节奏教学呢?现就教学内容和方式作一简单介绍。一、对音的长短、强弱的认识: 鉴于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征,不宜让他们死记音符的名称和时值比例,而应通过生活中的实例使之感  相似文献   

18.
一、让学生在学习节奏中动起来 长期以来,我们学习节奏的模式是:认识各种音符的形状——记住它的名称与拍数——拍读节奏。虽然这也是学习节奏的一种方法,但学生们却学得似懂非懂。然而让学生在。动”中学习节奏,却是有趣而又简单。例如在学习各种音符这一课中,老师和学生可围成一个圆圈,放着轻快的二拍子音乐,学生随老师做滑步、踏步和跑步,孩子随音乐轻松而准确地迈着步子,则兴趣盎然。  相似文献   

19.
感谢有你     
落叶在空中盘旋,谱写着一曲曲感恩的乐章,那是大树对滋养它的大地的感恩;白云在蓝天空飘荡,绘画着一幅幅感的人画面,那是白云对哺育它的蓝天的感恩。  相似文献   

20.
中学音乐教学应目标明确 ,措施得力 ,素质能力的培养 ,必须从单纯的知识 ,技能训练转化为对学生兴趣、情操、能力、个性、创造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我们认为音乐素质能力的培养应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节奏感的培养节奏是音乐的骨架。节奏不是从一个一个音地研究乐谱获得的。以为认识了音符的时值 ,知道一个音符是另一个音符两倍 ,就掌握了节奏 ,这是不正确的理解 ,因为节奏感并不是来自音符时值。如果不是通过对音响的感觉 ,通过身体运动来感知 ,仅从音符时值的划拍来识别节奏 ,那就使节奏变成了一种机械 ,毫无生命的东西 ,就是从乐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