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皮介入碎栓、溶栓加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外周动脉阻塞的疗效。方法经血管莓影确诊并行介入治疗34例外周动脉栓塞患者。采用普通造影导管及导丝行碎栓,局部灌注尿激酶溶栓,仍有血管狭窄严重者行血管内支架植入术。结果 34例患者中33例血管再通,仅有1例出现再闭塞,所有患者均获显著临床症状改善,技术成功率达97%.结论 经皮介入碎栓、溶栓加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外周动脉阻塞是安全有效的,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肢体动脉闭塞的血管内介入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介入导管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肢体动脉闭塞患者42例,发病时间10~66h。结果 42例病人经导管溶栓治疗后闭塞血管均再通,其有效率为100%,临床症状消失。结论介入导管溶栓术可作为急性肢体动脉闭塞的基础疗法。它的溶栓成功率高,出血并发症很少。  相似文献   

3.
局部动脉溶栓治疗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局部注射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对64例发病于6h内的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行动脉内超选择性尿激酶溶栓治疗。其中颈内动脉主千闭塞7例(10.9%),大脑中动脉主干及分支闭塞49例(76.6%),大脑前动脉闭塞8例(12.5%)。结果 经溶解血栓治疗后完全再通37倒(57.8%),部分再通15例(23.4%),未通12例(18.8%);溶解血栓治疗后3个月疗效良好的患者45例,疗效差19例;52例溶通患者中疗效良好42例(80.1%),12例未溶通患者中疗效良好3例(25.0%);溶栓后脑出血14例(21.9%)。结论 局部动脉溶栓治疗能明显提高血管再通率,明显改善预后,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一种有效和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急性下肢动脉闭塞的血管内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下肢动脉闭塞的血管内介入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介入导管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下肢动脉闭塞患者13例,发病时间12~48小时。结果13例病人经溶栓治疗后闭塞血管均再通,其有效率为100%,临床症状消失。结论局部血管内溶栓术可作为血栓性动脉闭塞的基础疗法。它的溶栓成功率高,又因使用的溶栓剂剂量不大,出血并发症很少。  相似文献   

5.
肖海 《海南医学》2011,22(17):121-123
动脉溶栓( Intra-artcrial thrombolysi, IAT)是挽救缺血半暗带和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其机制在于使脑血管迅速得到早期再灌注,恢复梗死区脑血流量,缓解因局部脑缺血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体征和症状。目前临床报道动脉溶栓治疗的溶通率为21%-93%,但由于溶栓疗法易引起再灌注损伤及闭塞、颅内出血等并发症。为探讨选择急性脑梗死的最佳溶栓方案、最适溶栓剂、最佳给药途径以及最好溶栓时机。本文就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的病例筛选、溶栓药的选择及疗效以及治疗并发症等方面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艾立通(r-tPA)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6例急性脑梗死病人,经股动脉插管,用微导丝将微导管超选择送至血管闭塞部位,注入r-tPA行溶栓治疗,其中3例病人采用血管成形术(PTA),并注入罂粟碱扩张狭窄血管.结果颈内动脉闭塞8例中6例完全再通,2例部分再通.大脑中动脉闭塞14例中13例完全再通,部分再通1例.椎基底动脉闭塞4例中完全再通2例,部分再通2例.治疗后10天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European Stroke Scale,ESS)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早期超选择动脉溶栓是治疗急性脑梗死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探讨前列腺素E1治疗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PAO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5例肢体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给予前列腺素E1治疗,100μg/d,静脉给药,疗程14d,治疗前后患者症状、无痛性行走距离、踝臂压力比率、患肢胫后动脉平均血液流速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梗塞脑动脉内溶栓治疗的疗效、时机以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2例不同发病时期脑梗塞患者采用Seldinger穿刺法,介入性超选择插管至脑动脉内,用尿激酶(Urokinase,UK)25~100万IU溶栓治疗,观察闭塞血管再通和神经功能障碍恢复程度。结果:闭塞血管再通率达91.9%,临床总有效率达87.1%。发病时间<6h组基本治愈80.0%,显效20.0%;基本治愈、显效、有效、无效在其它各组分别为:6~24h组33.4%、37.5%、21.9%、6.2%;24~72h组18.2%、27.3%、27.3%、27.2%;3~21d组0%、50.0%、25.0%、25.0%。发病时间<6h组的基本治愈率加显效率与其它各组比较P值均<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脑梗塞患者脑动脉内溶栓治疗是一种非常安全、有效的方法,对急性超早期患者疗效十分显著,对亚急性或慢性患者亦具有一定疗效。患者预后与脑动脉内溶栓治疗开始时间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动脉内介入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方法与治疗效果。方法将焦煤集团中央医院收治的6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选择性动脉内介入溶栓组33例,静脉溶栓组33例。选择性动脉内介入溶栓组使用Selding穿刺技术将导管选择性放在闭塞动脉开口处,50min内滴入0.9%氯化钠注射液60ml+尿激酶50万U,观察临床疗效并随时照影,无效者再滴入0.9%氯化钠注射液60ml+尿激酶30万U,无论结果如何即可撤出导管。静脉溶栓组40min内滴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尿激酶100万U,观察20min若无效或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再滴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尿激酶50万U。结果选择性动脉内介入溶栓组溶通18例,静脉溶栓组溶通10例,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好转者选择性动脉内介入溶栓组24例,静脉溶栓组18例,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者选择性动脉内介入溶栓组4例,静脉溶栓组6例。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12h内选择性动脉内介入溶栓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静脉溶栓。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死动脉内接触性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 ,探讨溶栓的时间窗。方法 :对 2 5例发病在 12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 ,先行全脑血管造影 (DSA)确定闭塞血管后 ,分别进行动脉内微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结果 :17例闭塞血管再通 ,再通率为 6 8.0 %。结论 :动脉内接触性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溶栓开始的时间与疗效及预后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1.
动脉闭塞性疾病血管内急诊介入治疗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探讨动脉闭塞(包括动脉栓塞和动脉狭窄伴血栓形成)疾病急诊介入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①导管内灌注尿激酶等溶栓药物或留置导管持续溶栓治疗;②机械导管碎栓负压抽吸伴药物溶栓治疗;③对局限狭窄采取经皮球囊扩张(PTA)和支架成形术。其中锁骨下动脉1例,骼动脉6例,股动脉5例,胭动脉2例,胫前、胫后及腓动脉和足部动脉2例。结果咒~(球囊扩张成形)或支架置入术后狭窄段的血管腔复通率100%,溶栓术后,血栓完全或大部分消失。患肢远端血运明显改善或恢复,临床症状好转或消失。DSA或B超随访,动脉均保持通畅。其中1例介入术后1周,因高血压病脑干出血死亡;3例脉管炎血栓坏疽者;2例截肢。结论采用急诊机械性和药物性溶栓术,结合PTA和支架治疗动脉闭塞性疾病,可有效地解除动脉闭塞,降低截肢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12.
蔡恒森  农永栋  卓严光 《广西医学》2014,(12):1731-1733
目的探讨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术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的临床效果。方法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15例,用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治疗,观察其疗效、围术期的并发症以及随访情况。结果手术过程中15例患者均能从大脑中动脉取出血栓,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显示血管再通,血管再通后30 min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显示脑血管均无再次闭塞。术后15例患者肢体偏瘫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1d后脑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显示,大脑中动脉无再次闭塞13例(86.7%),症状好转;大脑中动脉再次闭塞2例(13.3%),且患者肢体、语言、意识障碍等功能障碍进行性加重。结论 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治疗大脑中动脉急性闭塞血管再通率高,操作简单,但仍有部分患者会出现大脑中动脉再次闭塞。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我国周围动脉性疾病(PAD)与冠心病和脑卒中的相关性.同时调查在下肢缺血的周围动脉性疾病患者中凉、麻、疼痛及间歇跛行等症状的发生率及其与踝臂指数(ABI)下降程度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地对2006年3月至2007年12月心脏科、神经科和血管科患者进行统一ABI测量并记录病史、射血分数、冠状动脉造影和颈动脉超声结果 ,统计ABI与观察指标的相关性.对PAD患者记录其凉、麻、痛、间歇跛性行和溃疡等症状的程度,并统计各种症状的发生率及其与ABI的相关性.结果 心脏科132例患者中,ABI<0.9的发生率为29.5%,神经科124例患者中,ABI<0.9的总发生率为17.7%.随着ABI的降低,射血分数逐渐降低,冠状动脉和颈动脉病变程度也逐渐加重.在血管科患者中,ABI均值越低,凉、麻、痛、间歇跛行的程度越重,各种症状为重度时ABI的值大致都在0.4左右.结论 29.5%的的冠心病和17.7%的脑卒中患者合并PAD,患者中7.2%的人同时患有这3种疾病.PAD的严重程度与冠心病和脑卒中的严重程度相关.在PAD患者中,随着ABI的降低,肢体缺血症状逐渐加重,当ABI<0.40时各种症状显著加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脉通灵合剂治疗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脱疽)热毒伤阴型的疗效.方法 选择诊断明确的中医辨证属热毒伤阴型的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脱疽)患者,用脉通灵合剂治疗并总结疗效.结果 临床痊愈28例;显效35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恶化2例;总有效率91.25%.肢体皮肤发凉、间歇性跛行、静息痛、溃疡愈合等症状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明显(P<0.01).结论 脉通灵合剂是治疗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有效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熄风活血法治疗心脑同病急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心脑同病急重症患者60例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采用熄风活血的纯中医治疗方法治疗,两组分别比较各自对症状、体征、心电图的的疗效、安全性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熄风活血法治疗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西医对照组。结论:中医熄风活血法或可为心脑血管急重症提供一种适度的、安全有效的急诊治疗模式,同时可弥补西医或专科诊治的局限与不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机械碎栓联合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到溶栓时间为6h,在数字血管减影机下进行全脑血管造影,找出责任闭塞血管,应用小球囊或支架(soltaire)进行血栓碎裂,或取栓后对残余血栓应用微导管进行动脉内溶栓;术后应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2个月后应用牛津残障量表(OHS)进行预后评价。结果21例患右经过碎栓、溶栓治疗后有17例闭塞血管完全再通,4例未通。术后颅内出血1例,大面积脑梗死2例,但术后2个月应用OHS进行预后评价,其临床症状预后良好占76.19%。且术后NIHSS评分较术前明显下降。结论机械碎栓联合动脉溶栓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一种安全、有效且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经皮导管或(和)球囊扩张碎栓联合局部药物溶栓术治疗急性肺栓塞的方法、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急性肺栓塞患者,术前行肺动脉CTA检查诊断明确后行肺动脉造影明确栓子部位、大小、栓塞程度及范围,应用5F猪尾巴导管捣碎血栓或(和)置COOK球囊于血栓部位行球囊扩张术,利用球囊张力使栓子粉碎、脱落,解除肺动脉的阻塞与狭窄。扩张术后,保留溶栓导管,注入尿激酶(3~5万IU/h)维持行药物溶栓,并间断皮下肌注低分子肝素(4100 IU q8h)。密切观察临床症状,并监测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分压(PaO2)、肺动脉压力(MPAP)等。24小时、48小时后复造影,观察肺血栓清除及肺动脉通畅情况。并于拔出溶栓导管后复查肺动脉CTA。11例患者明确伴有下肢深静脉血栓,经皮碎栓后放置下腔静脉滤器。结果本组均成功行经皮导管或(和)球囊扩张碎栓,并于血栓处放置溶栓导管进行溶栓。17例患者介入术后即刻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血氧饱和度(SaO2)及氧分压(PaO2)明显上升,肺动脉压力(MPAP)明显下降,复造影示:15例肺动脉内血栓大部分或完全清除,无严重手术相关并发症。2例患者肺动脉分支仍存在部分血栓,但无明显临床症状。介入术后随访1~18个月,患者无肺动脉栓塞复发。结论经皮导管或(和)球囊扩张碎栓联合局部药物溶栓治疗急性肺栓塞起效快、疗效确切、创伤较小、并发症少、简单易行,是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观察菖琥温胆汤对阵发性房颤痰火扰心型的防治疗效,为防治阵发性房颤提供新的干预治疗方案,以期控制或减少阵发性房颤的发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选择84例阵发性房颤痰火扰心型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服用西药治疗,治疗组服用西药联合菖琥温胆汤治疗,平均住院治疗10 d,出院1月内每周定期复查心电图和或动态心电图,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的改善情况以及治疗后房颤发作次数的变化和心率变化。结果治疗组在缓解患者症状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动态心电图改善情况相比,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菖琥温胆汤能显著改善阵发性房颤痰火扰心型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带来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刺及推拿和中医辨证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0例临床疗效。[方法]针刺及推拿和中医辨证连续治疗4周,采用自身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积分变化对比进行研究,观察指标包括临床症状及体征分级记分。疗效判断以临床症状及体征分级积分,积分减少≥75%为显效;积分减少≥30%为有效。[结果]经针刺及推拿和中医辨证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0%,治疗后积分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1)。[结论]针刺及推拿和中医辨证治疗在治疗椎动脉颈椎病方面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自拟方祛瘀止痛汤治疗心血瘀阻型胸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胸痹心痛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试验组给予自拟方祛瘀止痛汤口服汤药治疗;2组均以7 d 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症状及心电图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缓解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为68.3%(P <0.05);治疗组心电图改善率86.7%,对照组为7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自拟祛瘀止痛汤治疗心血瘀阻型胸痹,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功,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及心电图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