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98年年末,武钢一炼钢“平改转”工程两座转炉相继竣工投产,标志着武钢全面落实国家“九五”钢铁工业的产业发展政策,提前实现了2000年淘汰全部平炉的目标。这是武钢适应现代工业技术飞速进步和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认真学习鞍钢“平改转”经验,实事求是搞好企业技术改造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在武钢一炼钢实施平炉改转炉以前,武钢的三个炼钢厂中,一炼钢是平炉炼钢厂,二、三炼钢是转炉炼钢厂。一炼钢有6座500吨平炉,年产钢坯能力280万吨;二炼钢有3座80吨转炉,年产钢坯能力230万吨;三炼钢现有…  相似文献   

2.
平炉停供风鼓风机炼钢以来,平炉供风工艺的研究一直是个薄弱环节,它使武钢平炉重油单耗居高不下。本文叙述了武钢平炉供风工艺的研究情况与供风工艺的改进情况。武钢一炼钢厂供风工艺的改进非常成功,它使每炉钢在吹炼期的关油时间延长一个小时,重油消耗下降10.55kg/t。  相似文献   

3.
邹继新,1968年7月出生,现任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邹继新于1986年入学,钢铁8601班学生.1989年,从重庆钢铁工业学校毕业后进入武钢第二炼钢厂工作.先后担任炼钢车间炉前工、炉长、工段长、生产副主任及生产技术部副部长、部长:2004年1月-2005年1月赴美国俄亥俄大学攻读工商管理硕士学位:2005年5月-2008年1月,任武钢股份第三炼钢厂生产副厂长兼总工程师:2008年2月-2008年5月,任武钢股份炼钢总厂生产副厂长兼三分厂厂长:2008年6月-2009年6月.任武钢股份炼钢总厂厂长:2009年6月-2010年3月任武钢股份公司总经理助理,炼钢总厂厂长:2010年4月至今.先后担任武钢股份公司副总经理兼生产技术部部长,武钢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相似文献   

4.
1 前言 太钢第一炼钢厂有三座平炉公称容量为100吨,为了解1993年7月平炉顶吹氧投产以来钢铁料的实际消耗情况,于1993年9月23—28日进行了钢铁料消耗测试。本文对其测试结果进行了总结分析,并与日常生产的技术经济指标进行了比较,为进一步完善炼钢工艺,提出了降低钢铁料消耗的途径及建议。  相似文献   

5.
国产首台8机8流大方坯连铸机热试成功由马鞍山钢铁设计研究院设计、国产首台8机8流大方坯连铸机干8月3日在武钢第一炼钢厂热试成功。武钢第一炼钢厂现有6座500t平炉,年炼钢能力320万t。因受浇铸能力和开坯能力所制约,直接影响提高钢产量和效益,必须尽快...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武钢第三炼钢厂的生产规模、产品大纲及工艺方案的选择和确定进行了论述,供炼钢设计工作者和生产管理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回顾了武钢投产50年炼钢生产的技术进步,包括炼钢生产技术发展概况、含铜钢的研究、开发创新和应用、平炉-模铸工艺生产的设备改造和工艺技术改进、转炉-连铸工艺生产的技术进歩、炼钢系统主要科技进步项目获奖简况;展望了武钢(集团)公司炼钢系统的发展前景;总结了50年来炼钢生产技术进步给予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一炼钢厂先后在8号、5号平炉试验并正式采用停风机炼钢工艺,尔后推广到1号平炉(三枪顶吹氧平炉),显示出明显的优越性,成为我厂吹氧平炉节电、节油、提高炉龄、缩短冶炼时间的措施之一,并可为大型重油平炉改造成顶吹氧平炉提供参考。本文介绍了顶吹氧平炉实现停风机炼钢的过程、原始条件、生产效果及对该工艺的初步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9.
《武钢技术》2001,39(5):62
萧忠敏 ,1 935年 1 1月生 ,四川阆中人 ,1 957年北京钢铁学院炼钢专业毕业。武钢技术部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现任原国家冶金工业部 (局 )主管 ,武钢主办的《炼钢》杂志主编。 1 986年和 1 991年先后担任中国金属学会炼钢学会铁水预处理及炉外精炼学术委员会委员和转炉炼钢学术委员会委员。 2 0 0 0年当选为中国金属学会炼钢专业委员会第四届理事。近几年在武钢有关部门推荐和公司领导审定上报后 ,先后推荐担任国家冶金工业部工程咨询专家 ( 1 998年 )、国家重点新产品项目评估咨询专家( 1 998年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 2 0 0 0年 )、湖…  相似文献   

10.
孙云 《鞍钢技术》1998,(6):16-21
鞍钢第二炼钢厂有7座平炉进行生产,平炉炼钢工艺落后,经济效益很低,而且因燃烧重油,排放大量的SO2,造成对大气的严重污染。根据对大气质量的实测结果,二炼钢厂区是鞍山市大气污染最严重的主方,二炼钢平炉改转炉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1.
《炼钢》1986,(1)
为全面总结推广武钢二炼钢厂实现全连铸的生产经验,提高连铸机的生产操作技术水平,冶金工业部在武钢举办了连铸生产技术短期训练班。参加培训班的学员系来自炼钢连铸生产车间从事生产工艺和设备管理的技术人员,共计16个单位34人。学习时间一周(1985年12月6~13日)。武钢编印了十四万字的《武钢全连铸生产技术汇编》。武钢总工程师张寿荣,二炼钢厂厂长陆祖廉同志介绍了实现全连铸所作的基本工作。讲课系由二炼钢厂副厂长、科长、车间主  相似文献   

12.
张剑  刘东夫 《炼钢》1989,5(4):46-52,54
本文就武钢转炉、平炉炼钢用铁水最佳硅含量进行分析和探讨。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寻找最佳硅含量0.2~0.4%的低硅少渣冶炼工艺,实践表明,有利于炼钢生产,将使转炉、平炉冶炼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3.
《特殊钢》1982,(3)
西德《冶金设备与工艺》一九八一年第六期刊登一篇题为《钢的生产设备与装置》的文章,部分内容摘译如下:目前,在世界各种炼钢方法中,占支配地位的主要是两种方法,其一是转炉法(主要是氧气顶吹转炉),其二是电炉法。直到1965年,平炉法仍占世界钢产量的55%左右,然而,目前,平炉炼钢法实际上主要是在苏联及东欧一些国家采用,并且在今后几年间,平炉法将可能普遍地被更经济的炼钢方法所取代。只有在某些特定情况  相似文献   

14.
马忠仁 《武钢技术》1996,34(7):3-10
结合武钢第三炼钢厂(以下简称三炼钢)的生产与装备条件,参照国内同类工厂的生产技术资料,计算生产能力,探讨采用不同作业方式与工艺流程对生产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苏联《冶金工作者》一九七四年第九期报道】一九七四年五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三日在马格尼托哥尔斯克召开了全苏双床平炉结构和炼钢工艺讨论会。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讨论现有双床平炉的使用、结构、炼钢工艺、钢质量、耐火砖衬寿命和生产组织问题。此外还讨论了双床平炉取代平炉的前景、炉体结构改进和改善其技术经济指标问题。  相似文献   

16.
1982年6月份,利用参加 Memaster 大学第十次炼钢炼铁讨论会之际,我参观了加拿大钢铁公司(Stelco)的 Hilton 钢铁厂的平炉炼钢车间。Hiltot 原有三个平炉炼钢车间,现在一、二车间均已拆除,只有第三车间在正常生产。该车间共有315吨(短吨)平炉  相似文献   

17.
《钢铁》1984,(3)
中国金属学会炼钢学术委员会平炉学组于1983年11月4~7日在湘潭钢铁厂召开了第三届平炉炼钢学术年会。来自冶金及机械系统34个生产、科研、设计、教育单位的83位代表出席了本届年会。会议共收到论文56篇,其中有关平炉热工测定及节约能源方面13篇,有关平炉用氧强化冶炼方面  相似文献   

18.
三炼钢厂投产后武钢炼铁系统的形势和任务——在武钢1996年炼铁系统学术会上的报告张寿荣(武汉钢铁公司)1目前和今后炼铁系统在武钢生产全局中的地位一个大型钢铁企业的成败兴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炼铁系统能否稳定、均衡的生产。因而,炼铁系统在钢铁生产中是极为...  相似文献   

19.
炼钢厂第一座单上道重油平炉(三号炉)于1966年4月建成投产。以后又陆续改建或新建四座,目前共有五座单上升道重油平炉,占全厂生产能力约64%。考虑到平炉用氧发展趋势,武钢剩余的  相似文献   

20.
秦平果 《炼钢》1999,15(5):6
结合武钢一炼钢厂的厂情和国内外铁水脱硫的新技术,论述了在武钢一炼钢厂平炉改转炉工程设计中铁水脱硫站的设计特点,包括脱硫剂、脱硫方法、规模、工艺参数、处理效果等。该铁水脱硫站的设备全部国产化,比原武钢二炼钢厂、三炼钢厂的铁水脱硫站有所改进和创新,生产实践证明该铁水脱硫站的设计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