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钻孔取芯和压水试验是判定挡水建筑物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施工质量和抗渗性的有效手段,浯溪口碾压混凝土重力坝采用钻孔取芯和压水试验的方法对碾压混凝土施工质量进行了检测。本文介绍了浯溪口碾压混凝土坝体混凝土分区设计、钻孔压水试验方案及钻孔位置的选取,通过对其碾压混凝土芯样外观、层面和缝面结合质量、芯样获得率、透水率等检测项目进行统计分析,对碾压混凝土的质量进行了评价,并依据试验情况对碾压混凝土坝的钻孔取芯和压水试验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蔺河口水电站坝体碾压混凝土现场施工质量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岚河蔺河口水电站坝体碾压混凝土进行钻孔压水和钻孔取芯混凝土性能试验,介绍了碾压混凝土坝的质量检查程序和评价的基本概念。该试验所取芯样最长10.57m。检测结果表明,蔺河口水电站坝体碾压混凝土透水率低,混凝土浇筑质量良好,满足设计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3.
质量检测是水利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本文对部分外省水利工程检测模式进行了介绍,重点介绍了江西省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第三方平行检测模式,探讨了正在江西省九江市试行的小型水利工程自检、平行检测和竣工抽检由同一第三方检测单位承担的"三检合一"模式.文章对两种检测模式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希望能为我省水利工程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水库堤坝防渗墙的质量对于坝体的防渗及稳定具有重要的影响,特别是结合部位施工质量是防渗墙质量控制的难点,传统的钻孔抽芯方法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孔之见"问题,其结果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与偶然性。松子坑水库除险加固防渗墙工程在传统钻孔取芯基础上采用了无损声波测试(CT)技术对松子坑水库1号坝防渗墙部分施工槽段结合部质量进行检测,并和传统的钻孔取芯方法结论做了实际对比,本文就此技术在防渗墙质量检测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
大竹河水库沥青混凝土心墙坝渗漏分析及处理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竹河水库大坝为碾压沥青混凝土心墙石渣坝,水库蓄水过程中坝体渗漏量偏大、浸润线偏高。蓄水至1 212.2 m时,下游坝坡高程1 182~1 185 m出现平行坝轴线的散浸带,并在局部形成流淌状。鉴于水库大坝渗漏问题严重,采取物探检测、连通试验以及对坝体渗漏进行反演计算,结合坝体安全监测资料综合分析,得出坝体沥青混凝土心墙存在渗漏;针对坝体结构特点,对大坝渗漏处理方案进行分析研究后,从有效、可靠、安全、经济等综合分析比选,推荐混凝土防渗墙方案,此工程的渗漏分析及处理方案研究成果可为类似病险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鱼洞水库大坝在2008年第6号台风"风神"期间发生破坏,之后坝体被爆破拆除.该文对坝体稳定及应力进行了复核计算,并结合对现场勘察、取样及现场试验的数据,对事故原因进行了分析,得出了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7.
文章介绍了近年来在细石混疑土砌石坝工程中推广应用的一种砌石方法——直接砌筑方法,并根据施工现场进行的压水试验、挖坑试验、取芯样检测结果说明采取直接砌筑施工有利于加快施工进度,提高砌石体的施工质量,特别是有利于提高坝体自身防渗效果。  相似文献   

8.
对已铺筑的汾河二库碾压混凝土坝体867 902~829 802m高程的碾压混凝土进行了钻孔取芯和压水试验。结果表明,碾压混凝土质量良好,完全达到设计标准,并在取芯过程中创造了芯样单根整长7 58m的新记录。  相似文献   

9.
白山拱坝钻孔取芯试验成果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蔡为武 《水电站设计》1998,14(1):77-82,97
1996年白山大坝安全定检,进行了坝体与基岩面钻孔取芯,并进行强度与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本文简述试验成果,并对钻孔与试验方法,以及对拱坝设计和大坝安全鉴定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碾压混凝土层间碾压结合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碾压浇筑的坝体是否成为一个整体以及层面是否会形成渗漏通道的重要因素,是碾压混凝土施工质量最基本的体现形式和成果标准。本文通过对圆满贯水电站碾压混凝土拱坝施工中的层间结合控制情况及坝体取芯的成果分析对大坝防渗及整体稳定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浯溪口水利枢纽工程监理平行检测试验室建立的模式与意义,并将其与现行较普遍实施的第三方检测模式进行了对比。实践证明:该类检测模式得到了参建各方的认可,为工程质量判定提供了技术支撑及科学依据,并为今后水利枢纽工程检测提供了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12.
目前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检测主要有施工单位自检和建设单位及质量监督机构抽检.水利工程中的自检和抽检主要是本单位下设的实验室或委托有资质的检测公司进行。而参建各方在委托检测时经常出现检测单位相同、进行抽检的检测单位与施工单位存在事实上的隶属关系等现象。由于市场竞争不够规范.出现了“捏造虚假数据、出具假报告”等问题.这都将导致工程出现质量问题。因此.建设单位及质量监督机构使用与建设各方不存在隶属关系的第三方检测单位.可以减少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对严把质量关.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棉花滩水电站大坝第一枯水期碾压混凝土取芯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花滩水电站大坝为全断面碾压混凝土坝,为了解大坝碾压混凝土内在品质和相关的物理学性能指标,于1999年开展了坝体钻孔取芯,芯样描述、压水、超声波物探及物理力学性能测试等项工作,本次取芯试验共钻孔20年,芯样决长252.02m,分析结果表明大坝工程第一枯水期混凝土质量状况良好,本还就次高温天气施工和集料裹粉等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4.
麻栗坝水库大坝基础地层为第四系砂卵砾石和上第三系砂性土层,地质条件较为复杂,设计采用悬挂式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垂直防渗。文章根据设计指标,对施工、监理、质量检测等单位的原材料、中间产品、防渗墙混凝土试件抗压、抗渗、弹模检测数据、钻孔取芯检查试验、无损检测结果,结合安全监测单位的防渗墙变形观测数据,对防渗墙的施工质量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评价。施工期检测数据与运行期观测情况表明,麻栗坝水库大坝基础防渗墙施工质量合格,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5.
塔(顶)带机浇筑的混凝土存在的泌水、浮浆及骨料分离现象,是一直困扰三峡工程的突出问题.三峡三期工程建设以来,长江三峡开发总公司还组织各参建单位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分析原因和研究对策,并进行现场试验.各参建单位在认真总结二期工程经验教训的基础之上,结合三期混凝土施工实际,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经过大量室内和现场试验,并采取一系列控制措施,有效遏制了泌水、浮浆及骨料分离现象.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介绍了近年来在细石混凝土砌石坝工程中推广应用的一种砌石方法——直接砌筑方法,并根据施工现场进行的压水试验、挖坑试验、取芯样检测结果以及几年来工程蓄水运行回访情况,说明采取直接砌筑施工有利于提高机械化施工程度,减少劳动力用工,加快施工进度,提高砌石体的施工质量,特别是有利于提高坝体自身防渗效果。  相似文献   

17.
针对施工期进行补强加固处理的高拱坝在长期服役后真实材料力学参数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的问题,本文依托某施工期补强碾压混凝土拱坝工程,首先采用钻孔取芯、大坝弹性波CT及表面波法(SASW)和现场普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大坝混凝土质量检测;进而基于变形监测资料对拱坝的实测位移进行定性分析;然后通过建立径向位移统计模型进行定量分析;接着采用正交设计-BP神经网络-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优化反演坝体和坝基的弹性模量。研究表明:该补强拱坝坝体内部混凝土强度基本在30 MPa以上,反演获得的坝体混凝土弹性模量为30.13~33.30 GPa。虽然该补强大坝拱冠梁处测点变形偏大且存在左、右岸变形不对称的现象,但结合运行期大坝质量检测成果以及参数反演结果,可认为目前补强拱坝运行状态良好,坝体混凝土能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8.
结合混凝土大坝裂缝深度检测工程实例,介绍了瑞利波法、对穿声波法和钻孔取芯法在裂缝深度检测中的应用,通过对典型裂缝采用瑞利波法、对穿声波法和钻孔取芯法在同一时期的深度检测成果、以及采用瑞利波法、对穿声波法和钻孔取芯法在不同时期的深度检测成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穿声波法能准确测定混凝土裂缝的深度,具有精度高、成本低、基本无损伤等特点,在大坝混凝土裂缝深度检测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徐哲 《水利水电技术》2005,36(12):27-29
1 检测类型和项目 大隆水利枢纽大坝为分区土石坝,主坝工程由16个分部工程组成,各分部工程质量检测都有相应的内容。参建各方对工程质量的过程控制、政府质量监督站的质量管理,都需要工程质量检测单位完整、快速地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切实抓好参建各单位的质量检测工作管理,加强对检测单位的检测行为管理,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0.
苗壮  朱良 《人民珠江》2014,(6):105-107
混凝土面板作为混凝土面板坝的主要防渗体,其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大坝的安全和防渗效果。混凝土面板承受较大的渗透比降,因而对面板的抗渗性、抗裂性及耐久性有着较高的要求。而混凝土面板在浇筑施工中存在的厚度不足等质量缺陷容易导致面板局部受压不均匀产生开裂现象,造成坝体的安全隐患。混凝土面板质量的常规检测方法是采用钻探取芯法,该方法不仅效率低下,且代表性差,同时对面板造成破坏。与常规检测方法相比较,探地雷达具有快速、无损和高效等特点,将探地雷达的道路厚度检测技术与常规的钻孔取芯方法进行结合,可以高效准确的发现和验证隐患的存在,为混凝土面板的质量评价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