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稀土》2020,(3)
应用BPMA技术及化学物相分析对大洋沉积物中稀土元素的赋存状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显示,大洋沉积物中稀土元素存在三种赋存状态:(1)以独立矿物形式存在,主要为独居石,其次为磷钇矿、磷铝铈矿和褐帘石,其中磷铝铈矿和褐帘石为大洋沉积物中首次发现的独立矿物;(2)以类质同象替换钙的形式赋存于磷灰石中;(3)以氧化物机械夹杂和吸附形式赋存于铁锰氧化物中。研究结果为大洋沉积物中稀土资源提取及成因研究提供基础矿物学数据。  相似文献   

2.
贵州织金含稀土生物屑磷块岩稀土元素赋存状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贵州织金新华含稀土磷矿床进行的稀土元素分析结果表明,磷块岩中含稀土总量ΣREE较高,LREE/HREE比值较大,富集La、Nd、及Y等轻稀土及重稀土元素.普遍具Ce、Eu的负异常,稀土分配模式等显示海相沉积源区继承性及热水源加入特征.生物碎屑、白云石及胶磷矿的单矿物微量元素分析证明,稀土元素含量与胶磷矿密切相关.胶磷矿中稀土元素含量大于其它矿物中稀土含量.扫描电镜及电子探针分析研究表明,稀土元素主要不是以独立矿物形式存在.化学物相分析研究证明,稀土元素多以类质同象形式存在于磷灰石中,少量被粘土矿物相吸附.解决了该类型矿床稀土元素赋存状态长期未解决的问题.综合研究表明,稀土元素赋存状态主要以类质同象形式存在于磷灰石晶格中,稀土元素的含量与胶磷矿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矿石中稀土的赋存状态主要有矿物相、离子吸附相、胶态沉积相、类质同象与微固体分散相四种,解释了赋存机理及各相态稀土与矿石稀土品位的关系,得出前三种相态可形成具有工业利用价值的稀土矿床。矿物相稀土可用机械分选富集,离子吸附相和胶态沉积相分别用盐类离子交换和盐酸化学浸出提取。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某铀矿石细菌堆浸过程中原矿、浸出中间渣和浸出尾渣的矿物学特征及化学组成。结果表明:矿石中的铀矿物以沥青铀矿为主,含铀矿物有钍铀矿、铀钍石、方解石、绿泥石、磷灰石;铀与磷灰石关系密切;铀以铀矿物、类质同象和吸附形式存在;耗酸矿物主要为方解石、绿泥石、磷灰石;从矿石→浸出中间渣→浸出尾渣,铀矿物和铀的质量分数依次降低;细粒级矿石比粗粒级矿石的铀浸出率高。  相似文献   

5.
新华戈仲伍组含稀土磷块岩矿石性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金会心  王华  李军旗 《稀有金属》2007,31(3):377-383
对织金新华磷矿戈仲伍组磷块岩矿石特性及稀土赋存状态的研究表明:矿石P2O5品位最高为31.09%,平均为17.51%;随P2O5品位的逐渐降低,MgO和SiO2的品位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矿石中稀土含量为REO 0.05%~0.13%,其中Y2O30.07%~0.045%;稀土主要以钇(Y2O3)、镧(La2O3)、钕(Nd2O3)、铈(CeO2)4种元素为主,占稀土总量平均为81.20%;其中稀土钇(Y2O3)占稀土总量平均为32.18%。稀土与磷成正相关关系,稀土总量与磷含量的相关系数为0.94177,钇含量与磷含量的相关系数为0.95874。胶磷矿单体矿物中存在稀土的独立矿物如方铈石和独居石,但稀土的独立矿物数量极微,没有发现稀土钇的独立矿物,稀土及稀土钇主要以类质同象形式赋存于胶磷矿中,这种结构导致稀土极不易从磷矿中单独选取。矿石中主要有价矿物是胶磷矿和磷灰石,脉石矿物主要是白云石,其次是方解石、石英等,且矿物之间呈细粒均匀嵌布,一般粒度为0.05~0.1 mm,矿石必须细磨,属于难选矿石。  相似文献   

6.
《稀土》2016,(6)
为了有效利用某铁尾矿中的低品位稀土资源,对该尾矿中稀土元素的赋存状态进行了相关研究。主要通过全岩地球化学分析、镜下观察、电子探针测试(EPMA)及矿物解离度分析(MLA),查明了此尾矿中稀土元素的赋存状态。其主要特征为70.06%的稀土主要富集在独居石中,26.6%的稀土以类质同象的形式存在于磷灰石中;独居石嵌布粒度细小,单体含量低;磷灰石嵌布粒度粗大,单体含量很高;大约有29.2%的独居石与磷灰石连生,因此为了提高稀土回收率,可生产磷灰石精矿和独居石-磷灰石混合精矿。该含稀土尾矿的性质表明,采用单一选矿工艺很难获得合格的稀土精矿,需采用"混浮-磁选"联合工艺流程处理该矿石。  相似文献   

7.
大洋深海富稀土沉积物是潜在的具有巨大经济意义的新型稀土矿产资源。为查清其中稀土元素的赋存状态,并为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数据,运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探针以及MLA等多种手段和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太平洋深海沉积物中稀土元素主要赋存于磷灰石中,其次以独居石、磷钇矿等稀土矿物形式产出,少量赋存于铁锰氧化物中,另有微量的稀土元素赋存于粘土矿物中。  相似文献   

8.
《稀土》2021,(4)
白云鄂博矿床不同类型的铌、稀土铁矿石中均不同程度含有钍、铀,钍元素除形成独立矿物方钍石、钍石外,多以类质同象的形式赋存于稀土矿物及稀土铌矿物中,这是因为钍的离子半径和负电荷与铈族稀土近似。钍的放射性使与其紧密接触的萤石矿物有放射性晕圈,萤石颜色呈深紫色-紫黑色,钪含量增高,部分萤石发生异常干涉色,呈现非均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化学多元素分析、物相分析、XRF、XRD、SEM-EDS、MLA及ToF-SIMS等检测分析手段,对四川省某斑岩型铜多金属矿进行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通过查明矿石的结构构造、元素组成、矿物组成、矿物共伴生关系、目的矿物的嵌布特征、目的元素(Fe、Cu、Mo)的赋存状态等,确定采用选矿回收有用金属及伴生贵金属金、银的方案。采用ToF-SIMS分析铜、钼精矿产品,确定伴生稀散元素铼的赋存状态。结果表明:该斑岩型铜多金属矿中含Fe、Cu、Mo、Au、Ag,分别为17.56%、0.68%、0.043%、0.27 g/t和1.52 g/t。铜主要以独立矿物的形式赋存于黄铜矿、斑铜矿之中,占同分配率比例为99.97%;钼主要存在于辉钼矿之中,占比99.7%;铁主要存在于磁性铁、菱铁矿之中,占比61.2%。矿石中所含的金主要以独立矿物的形式赋存于自然金之中;矿石中未见独立的银矿物,主要以类质同象形式赋存于自然金、黄铜矿、黄铁矿、磁铁矿、赤铁矿、云母、石英与长石中。铼以类质同象形式赋存于辉钼矿之中。  相似文献   

10.
全传顺 《黄金》2014,(4):25-31
五星铂钯铜镍矿床位于敦密断裂南东侧的兴凯地体内,矿床内不仅含有铜镍钴矿体,同时含有贵金属铂钯矿体。通过对铂钯元素在岩石、矿石及矿体中的物相分配、赋存规律的研究,发现矿体中贵金属钯铂主要以2种形式赋存,即矿物相及类质同像,且类质同像又分为硫化物中的类质同像、造岩矿物及氧化物中的类质同像。研究表明,钯铂主要以矿物相存在,硫化物中的类质同像次之,造岩矿物及氧化物中类质同像的赋存形式较少。  相似文献   

11.
红花坪铅锌矿位于南秦岭旬阳盆地的金铜、铅锌、汞锑等多金属成矿带内,其中伴生的银、镉、镓含量均超过其作为伴生有用组分的最低工业品位。通过显微镜下鉴定并结合电子探针分析等手段对伴生有用组分的赋存状态进行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主要矿石矿物为闪锌矿、方铅矿,其次为少量黄铁矿、菱锌矿和菱锌锰矿等。矿石中伴生银主要以独立矿物银金矿的形式存在,其次以类质同象形式赋存于方铅矿中。而镉、镓未形成独立矿物,主要呈类质同象赋存于闪锌矿和方铅矿的矿物晶格中。铅锌矿中大量伴生组分可供回收利用,具备良好的综合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采用多种手段对包头铌资源中铌的赋存状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铌主要以独立矿物形式赋存于铌铁矿、铌钙矿、钛铁金红石、黄绿石、易解石等矿物中,并检测到一些成分特殊的铌矿物。部分铌以类质同象和微细包裹体形式分布于铁矿物、稀土矿物及硅酸盐矿物中,根据对铌矿物及含铌矿物中铌含量检测的结果,对铌在不同矿物中的分布进行了平衡计算。  相似文献   

13.
采用电子探针背散射电子图像、波谱和能谱分析技术,对包头稀土精矿中钍的赋存状态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稀土精矿中没有独立的钍矿石[方钍石(ThO2)、铁钍石(Th,Fe,Ca,Ce)(Si,P)(O,OH).nH2O、钍石(ThSiO4)],而主要以类质同象形式存在于稀土矿物(氟碳酸盐矿物和磷酸盐矿物)。在浮选过程中,钍的独立矿物与含铁的矿物一起浮选出去。氟碳酸盐矿物主要有氟碳铈矿和氟碳钙铈矿,其ThO2含量可高达1.68%;磷酸盐矿物主要是独居石,其ThO2含量可高达1.67%。虽然稀土精矿中没有高含量的独立钍矿物,钍的含量依然高于文献报道中稀土精矿钍的平均含量(约0.2%)。  相似文献   

14.
通过光学显微镜(OM)观察,采用扫描电镜能谱仪(EDS)、电子探针(EPMA)及矿物自动检测仪(MLA)等分析技术,结合电子探针元素面扫描分布,对云南北衙地表金铁氧化矿的矿物组成、金银矿物嵌布特征、金银平衡分配以及赋存状态进行了系统研究,并优化了选矿工艺流程及选矿回收指标。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的金以独立矿物形式为主,少量以微细粒包裹体或吸附态形式赋存于载体矿物褐铁矿中。通过细磨,嵌布于其载体矿物中的绝大部分金粒可单体解离。矿石中银的赋存状态较复杂,其主要载体矿物为铅硬锰矿与褐铁矿,除少量呈独立显微银矿物外,绝大多数银为不可见银。独立显微银矿物主要有自然银、螺状硫银矿、角银矿、硫锑银矿等,可通过细磨获得解离。不可见银主要以类质同象形式赋存于铅硬锰矿中,其次为褐铁矿,很难直接氰化浸出,只能通过破坏载体矿物的晶体结构才能加以回收。在金银赋存状态研究基础上,采用"粗磨-弱磁选-强磁选-分流物料分别提取金银"新选矿工艺流程,金、银、铁回收率分别由88.15%, 30.26%和27.15%提高至93.05%, 74.34%和70.86%。  相似文献   

15.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淋洗交换稀土动力学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离于吸附型稀土矿提取稀土(离子态稀土)是以洗提交换为基础的。该类稀土矿料主要由石英,高岭石,云母和碎长石所组成,其中高岭石和云母类粘土矿物为铝硅酸盐,是类天然的无机离子交换剂。离子态稀土被吸附于这些粘土矿物上.当用强电解质溶液浸泡或洗提这些矿物时,离子态稀土被其它阳离子交换下来,但  相似文献   

16.
江西葛源稀有金属矿床铌钽赋存状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葛源稀有金属矿床中铌、钽矿床赋存于隐伏蚀变花岗岩岩体内,通过对该矿床铌、钽矿化特征及赋存状态的研究.查明矿床中铌、钽两种元素主要以类质同象、独立矿物和包体三种形式存在,独立矿物钽铌铁矿、细晶石是其最主要的赋存形式。  相似文献   

17.
根据贵州织金磷块岩化学成分与矿物组成分析,制定了化学物相分析实验,定量分析了贵州织金白云质磷块岩和硅质磷块岩中稀土元素的赋存状态。结果表明,白云质磷块岩稀土元素主要赋存于胶磷矿中,胶磷矿中稀土分配量为97.17%,碳酸盐矿物中稀土分配量为1.82%,稀土集中系数为98.99%。硅质磷块岩稀土元素主要赋存于胶磷矿中,胶磷矿中稀土分配量为88.35%,硅酸盐相(伊利石)矿物中稀土分配量为7.28%,表明稀土元素主要赋存于胶磷矿中,其次为硅酸盐相(伊利石)矿物内,稀土集中系数为95.63%。  相似文献   

18.
一、世界稀土资源 世界稀土资源丰富,在地壳内含量比人们熟悉的铅、锌多,远超过金和铂的含量。虽然稀土绝对量很大,但含量较低,在地壳中的平均丰度只为200ppm,分布又很不均匀,目前可供开采具有工业利用价值有轻稀土矿物,主要是氟碳铈矿、独居石、铈铌钙钛矿:重稀土矿物,主要是磷钇矿、褐钇铌矿、离子吸附型稀土矿、钛铀矿等十几种。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赤泥进行全组分分析及矿物组成分析得出,赤泥中氟元素以类质同象或机械混入的形式赋存于加藤石中。赤泥中氯元素以类质同象或机械混入的形式赋存于加藤石、高岭石中。加藤石、高岭石,与赤泥中其他矿物连生关系复杂,解离度一般。  相似文献   

20.
《稀土》2016,(2)
为证实贵州织金磷矿床中存在类似中国南方花岗岩风化壳离子吸附型存在形式的稀土,首先分析和确定了风化磷矿石的矿物组成主要为胶磷矿和白云石,以及含不足5%的黏土矿物和其它次要矿物,稀土总量介于1200×10~(-6)~1700×10~(-6)之间,Y、La、Nd和Ce四元素占稀土总量的82%以上的稀土配分特征,然后利用硫酸铵溶液对采自矿区地表的风化磷矿进行浸泡后过滤,再利用ICP-MS法对过滤液进行了稀土全分析。结果滤液中各稀土组分都显示一定的含量,稀土总量平均值为3.313μg/m L,其中浸出的稀土以Tm、Eu、Er、Ho和Dy为主,占90%以上,可见浸出的稀土与原矿中稀土组分的含量高低无关,表明织金磷矿床中存在以中、重稀土为主的离子吸附型稀土,但所占比例小,远低于类质同象存在形式的稀土。离子吸附型稀土的成因与漫长时限的风化作用导致稀土从矿物晶格中解离出来以及黏土矿物等所起的吸附载体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