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云南祖母绿中包裹体的宝石学意义李湘祁张乐凯据《云南珠宝》云南祖母绿云南祖母绿产于二云母片岩和片麻岩中,晶体中含大量的包裹体,按物相分有固态包裹体(包括矿物晶体包裹体和熔融体包裹体)和气液包裹体。本文将简单介绍这些包裹体的种类及在晶体中的分布特征,并讨...  相似文献   

2.
祖母绿的矿床类型及其包裹体的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祖母绿矿床根据其成矿特点可分为气成热液型,热液型和伟晶岩型三种矿床类型。本文对不同类型的祖母绿中的包裹体作了对比研究,并由此得出结论:祖母绿在富含水或水蒸气的熔浆或矿液中形成,成矿元素开绿灯源于熔浆、矿液或围岩;祖母绿所含的包裹体与矿床类型有关;某些共生矿物可以作为祖母绿矿矿床的指示矿物;在些包裹体可以作为确定祖母绿产地的证据。  相似文献   

3.
巴西西阿拉 Tau祖母绿产于黑云母片岩和含有金云母及绿泥石的透闪石片岩内。其形成与侵入到该岩系中的深熔伟晶岩密切相关。祖母绿与大磷灰石晶体相伴出现,局部含刚玉。化学分析表明 Cr_2O_3及 V_2O_3(<0.25%,wt)的含量低,而 FeO(0.91~1.17%,wt)、MgO(2.42~2.69%,wt)及 Na_2O(1.69~1.96%,wt)含量较高.下列关系式表明了低 Al 含量:Al~(3+,VI)=(Mg,Fe)~(2+)+Na~+Al~(3+,VI)=(FeCr,V)~(3+,VI)Tau(?)祖母绿含大量的矿物包襄体,迄今,已鉴定有金云母,透闪石、辉钼矿、褐帘石和磷灰石。另外,有很小的液滴聚集或出现矿物尘埃及平面空穴。主要呈单相充填。这些包裹体的集中,降低了祖母绿的宝石品级。  相似文献   

4.
祖母绿是珍贵宝石族单一种矿物.宝石族成员不多,而需求量从来很大.祖母绿的价值高低,取决于基本标志:色调、硬度、包裹物、光洁度和规格.若绿色调(人们常说的祖母绿色)强烈,就价值高昂.然而,常见的多呈浅兰色和淡黄色,完美无瑕的罕见.因为通常在大大小小的祖母绿内,都见有其它矿物包裹体和气一液包裹体及各种各样的裂隙和其它缺  相似文献   

5.
天然宝石及人工合成宝石中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矿物材料研究已成为一个重要方向,宝石合成近10年来取得了不少成绩,如蓝宝石、祖母绿、红宝石、钻石、紫水晶等,合成宝石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因此,给宝石鉴定带来了一定困难。矿物中包裹体的特征可以作为宝石鉴定的一种重要手段,深入研究天然宝石中包裹体的特征可以区分它的产地,因不同地区的某种宝石具不同的成矿物质来源及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故矿物中包裹体相的组分及相比例等特征亦各异;并对  相似文献   

6.
津巴布韦近年发现了马钦韦(Machingwe)祖母绿矿床。这是继1957年发现山达瓦那(Sandawana)矿床之后的又一祖母绿矿床的重大发现。山达瓦那已开采三十多年,深度达150米,仍采出上等原石。马钦韦矿床的产出条件与山达瓦那相似,均产于年龄为2500百万年前的太古代的罗得西亚克拉通内。该克拉通的基岩由较老的片麻岩、绿岩带和较新的片麻混合岩和伟晶岩组成,其中的绿岩带与祖母绿矿化关系最密切,由陡倾斜、部分地紧密褶皱,一般为片状岩石的拉长的或不规则体所组成。矿床所处地段的绿岩带基岩普遍受区域变质。岩性为蛇纹岩、滑石片岩、绿泥石片岩、角闪石片岩、千枚岩和石英—云母片岩。  相似文献   

7.
澳大利亚西部太古代浅层脉型金矿床产于葡萄石-绿纤石岩相至低级绿片岩相岩石中,具有以下特征:(1)矿床主要赋存在火山作用和构造活动期后形成的脆性剪切带中;(2)矿脉赋存于角砾岩中;(3)含银硫盐、辉锑矿和早期的玉髓等低温矿石和脉石矿物;(4)矿体内金属具有垂向分带性。成矿流体温度介于150℃-325℃之间,推测的就位深度<5km。石英、绢云母、绿泥石等蚀变矿物的同位素分析结果与另一些具有相同构造活动周期的太古界脉金矿中的热液流体测试数据相比表明:本矿床含金热液流体中δD_(流体)值较高(与海水平均比值SMOW相比1σ;n=19,为-6‰±9‰);而δ~(18)O_(流体)值较低(与SMOW相比1σ;n=167,为4.4‰±2.3‰)。地表水的浅层渗入作用以及这些地表水与平流迁移的变质-岩浆水的相互作用,均能合理地解释矿床中流体包裹体及稳定同位素的组成特点及玉髓的存在。  相似文献   

8.
祖母绿矿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祖母绿矿床的地质-矿物学特征,祖母绿矿床可划分为两种主要类型;(1)与花岗岩侵入体有关的祖母绿矿化作用;(2)主要受地质构造控制的祖母绿成矿作用,对一些典型的祖母绿矿床的地质成因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权威发布     
《中国宝石》2012,(5):218-218
1.国外祖母绿鉴定机构到访NGTC 4月26日.哥伦比亚祖母绿鉴定机构(CDTEC)顾问Mr.Jimmv Roclewicz到访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NGTC).并向NGTC技术人员介绍了哥伦比亚祖母绿的鉴定、处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Jimmv Roclewicz研究祖母绿近30年,对祖母绿的矿床分布、鉴定及评价等都有很深入的研究。目前,国外机构对中国市场有浓厚的兴趣,纷纷前来中国探讨并寻求合作。  相似文献   

10.
展示了对越南基巧红宝石中包裹体的研究成果. 用光学显微镜检测了这些包裹体的特征. 采用拉曼散射法和扫描电子探针分析了包裹体的成分.在该类红宝石中发现了锐钛矿、红柱石、钙长石、磷灰石、黑云母、一水软铝石、板钛矿、方解石、刚玉、硬水铝石、白云石、石墨、珍珠云母、白云母、金云母、黄铁矿、金红石、锆石、黝帘石包裹体组合. 描述了该类红宝石多相包裹体中气-液相与负晶的成分, 讨论了主晶红宝石的形成条件.  相似文献   

11.
木兰石是产于河北省围场县朝阳湾的一种图章石。采用电子探针、X射线粉晶衍射、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等测试手段对最具代表性的木兰石样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木兰石主要为绿泥石质叶蜡石岩和硬水铝石质叶蜡石岩,以绿泥石质叶蜡石岩为主。绿泥石质叶蜡石岩中的主要矿物为叶蜡石,其次为绿泥石和绢云母,而硬水铝石质叶蜡石岩中的主要矿物为叶蜡石,其次为硬水铝石。木兰石中还有少量的伊利石、高岭石、勃姆石和石英。木兰石中的叶蜡石主要为三斜叶蜡石。  相似文献   

12.
沈才卿 《珠宝科技》2002,14(2):14-21
作者阐述了桂林早期水热法生长祖母绿技术的设备、工艺及生长原理的一般细节,并着重阐述了:桂林水热法合成祖母绿的外观特征、镜下特征及宝石不特征,天然祖母绿与桂林水热法合成祖母绿在红外光谱、包裹体方面的区分特征,国内外水热法生长祖母绿在生长工艺技术、鉴定特征方面的区别,桂林水热法生长祖母绿工艺技术的改进与发展前景。旨在进一步推动我国水热法生长祖母绿的研究成果能早日实现工业化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3.
菱刈金矿是浅低温热液石英-冰长石脉型,它包括菱刈金矿床和山田金矿床两个矿化区。矿床围岩主要由前新第三系四万十群和第四系火山岩系所组成。这些围岩在矿脉附近或多或少都遭受过热液蚀变。在本文中,根据矿物的共生组合及热液粘土矿物的形成与活动地热系统的温度关系,建立了四个蚀变带。这些蚀变带从矿区的中心到边缘为:Ⅳ:石英-绿泥石带;Ⅲ:石英-绿泥石(或绢云母)/粘土互层带:Ⅱ:石英-蒙脱石带:Ⅰ:方英石-蒙脱石带。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流体包裹体中挥发组分的各种提取和定量的分析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对这些方法的进展情况做了详细的介绍.热爆法是打开包裹体较好的方法,实验表明:采用该法测定硫组分气体和水,其结果较精确.各矿床的研究表明:包裹体中存在有两种包裹体组分组合的现象屡见不鲜.一种以CO_2为主,主要见于斑岩型矿床的包裹体;一种为CO_2-N_2-C_nH_n组合,它是典型的以沉积岩为主岩和浅成低温热液矿床中包裹体的挥发组分.该组合中N_2和有机物可能来源于生物,这与成矿溶液的地壳源是一致的.大多数矿床的包裹体挥发分含有1-3mol%的气体组分.然而,对浅成低温热液矿床中以气相为主的包裹体与以液相为主的包裹体组合测定结果表明:其挥发分含量可高达5-15%.对此的解释为以气相为主包裹体富含气体组分所致.这意味着人们所说的成矿溶液的沸腾并不一定只能是水溶液的沸腾,而更可能是一种气体组分的不混合现象.流体包裹体中挥发组分的分析数据已被用于计算成矿流体的fo_2、fs_2、fco_2、和pH值.这些值与利用其它方面数据计算的结果相吻合.流体包裹体中气体的分折数据还被用于推算捕获压力和研究共生次序.  相似文献   

15.
采用宝石显微镜、电子探针及其背散射电子成像技术研究了目前市场上的一种铅玻璃充填红宝石样品,重点分析了其固体包裹体的成分、形态、分布等特征以及铅玻璃充填物.该红宝石原石样品为暗红色-浅红色,透明-半透明,以六方柱状为主,未见或少见桶状或腰鼓状.研究结果显示,样品经过了铅玻璃充填与热处理,但处理温度较低,其矿物包裹体没有明显的热熔现象.其矿物包裹体有金红石、锆石、磷灰石、云母以及尖晶石等.其中,金红石包裹体可分为先成与同生两种,先成金红石包裹体可见破损现象,同生金红石包裹体主要呈短柱状,部分为长柱状.最后,对该红宝石样品中包裹体的成因及其可能产地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大气淡水低温热液矿床中流体包裹体稳定同位素研究为古气候的研究提供了唯一可能性,因为包裹体流体能直接提供古水溶液的原始样品。由于诸如年平均降雨温度、相对湿度、气团成因及历史以及海水同位素组成等气候参量的变化,因而大气淡水中H、O同位素组成通常变化不定。因为萤石(CaF_2)宿主矿物中不含O、H,消除了包裹体捕获后O、H同位素的交换现象,因而其中包裹体具特殊意义。爱达荷东北Bayhorse矿区始新世(51~50Ma)低温热液矿床中萤石主矿物流体包裹体具有低盐度(大多低于0.6ω_NaCl%)和低—中等均一温度(98~146℃)特征,表明流体属大气淡水成因。包裹体流体中H、O同位素资料与该区现代大气淡水的O、H同位素值几乎完全相同。始新世包裹体流体和现代大气淡水具有相似的同位素组成的事实说明,始新世气候条件与今天的相似。该结论有力地支持了Sloan和Barron的气候模拟结果,即大陆内部气候并不具有始新世时期深海古气候记录所反映的气候大规模变暖现象。  相似文献   

17.
作者对不同来源的37颗天然祖母绿、19颗水热合成祖母绿和38颗熔盐生长的合成祖母绿进行了光谱研究,鉴定结果表明,红外光谱分析提供了一种在2000~5000cm~(-1)范围内鉴别天然祖母绿和合成祖母绿的方法。这种技术不破坏样品,而且由于采用傅里叶变换仪,其测定速度要比大多数试验方法快得多。这种技术特别适用于鉴别那些含有无法辩认包裹体的祖母绿。  相似文献   

18.
包裹体在宝石研究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庆麟 《珠宝科技》1997,9(1):39-42
包裹体在宝石研究中的意义○张庆麟本文是试图对前人关于包裹体研究作一个概要的总结。一、什么是包裹体一种物质被另一种物质所包裹,则前者就是后者的包裹体,后者则是前者的宿主。在宝石学中,主要研究的是被包裹在宝石矿物晶体内的其他相对独立的物质(包括先期形成的...  相似文献   

19.
Getchell 矿床是赋存于沉积岩中的低品位大型金矿床。金以次显微颗粒的形式赋存于富砷黄铁矿中,主成矿阶段矿物组合为金+富砷黄铁矿+石英+雌黄+萤石,雌黄和萤石在这期矿化中沉淀相对较晓,晚成矿阶段包括有雄黄+方解石+黄铁矿+金等矿物。从主成矿阶段石英中的原生和次生含水包裹体获得的压力校正温度为180~220℃,萤石捕获的原生含水包裹体在155~200℃,次生含水包裹体在115~155℃,萤石也捕获  相似文献   

20.
1990年,在我国云南省首次发现祖母绿矿床,该矿床产于古陆深变质岩系的花岗伟晶岩脉中。 云南祖母绿一般为中等翠绿色,少数为浅绿色,中等黄绿色。颜色艳丽,较少偏蓝。半透明—全透明,玻璃光泽,贝壳状断口。晶体呈六方柱状,直径3~13mm,粗者可达15mm以上;长度5~25mm,最长达45mm以上,单晶最重可达22克以上。有时可见双晶。内部包裹体很少。具有二色性:黄绿/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