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6 毫秒
1.
小脑幕切迹切开术治疗特急性外伤性脑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卫东 《四川医学》2009,30(6):954-954
1临床资料 本组34例,男27例,女7例;年龄9-55岁,平均33.7岁。车祸致伤25例,高处坠落伤6例,钝器击伤3例。单侧瞳孔散大29例,双侧瞳孔散大5例。额颞顶硬膜外血肿9例,额颞叶脑挫裂伤合并脑内血肿14例,额颞叶硬膜下血肿合并同侧硬膜外血肿11例。34例均在伤后5h内发生颞叶疝。手术方法:①扩大式翼点入路:取额颞顶大问号形切口,  相似文献   

2.
邓红梅 《中外医疗》2012,31(4):183-183
目的探讨CT检查在急性脑外伤迟发性颅内血肿诊断中的临床表现和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87例急性脑外伤迟发性颅内血肿进行CT检查并分析。结果单发血肿例,2个或以上血肿例。发生部位:颞叶例,枕顶部例,枕部例,额颞部例,其他部位例,其中对称部位例,单侧例,着力部位不明的例。血肿量〉50mL有29例。同时伴硬膜外血肿21例,伴脑挫裂伤34例,伴颅底骨折19例。结论 CT检查在急性脑外伤迟发性颅内血肿病变中起着重要作用,是急性脑外伤迟发性损害的首选检查方法,为病人治疗和预后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影响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形成的因素、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48例的临床资料,通过临床观察和CT确诊迟发性颅脑内血肿,手术治疗36例,保守治疗12例。结果:年龄≥50岁28例(58.37%),减速伤45例(93.75%),GCS≤8分为30例(62.50%),脑挫裂伤39例(81.25%),颅脑外伤合并休克8例(16.67%),伤后进行首次手术治疗而发生迟发性颅内血肿25例中,在3 h内手术16例(64.00%)。治疗结果:恢复良好22例,中残6例,重残6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10例。结论:减速伤所致脑挫裂伤是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重要原因,对有明显占位效应者尽早手术清除血肿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双侧额颞叶脑挫裂伤伴脑内或硬膜下血肿病情重 ,变化复杂 ,有时治疗难以收效 ,为进一步探讨其发病机理及治疗方法 ,现将我院经手术治疗获得较好疗效的 42例双侧额颞叶脑挫裂伤伴血肿病例进行综合分析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42例中男 31例 ,女 11例 ,年龄 12~ 74岁 ,平均 38岁。致伤原因 :车祸伤 2 5例 ,坠落伤 14例 ,直接砸伤 3例。其中枕部着力 30例 ,额颞部着力 9例 ,不详 3例。合并颌面伤、四肢骨折及胸部外伤 6例。损伤类型  42例均作头颅部CT检查 ,诊断双侧额颞叶脑挫裂伤 ,其中伴单侧额叶、颞叶或额颞同时脑内灶性出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发生机理、临床特点及早期CT复查指征。方法对迟发性颅内血肿1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迟发性颅内血肿多发生于中老年减速性损伤者,常发生于6-24小时,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以额颞部多见。脑挫裂伤是导致迟发性颅内血肿发生的主要原因。结论临床动态观察、及时CT复查、有手术指征的行早期手术是早期诊断、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治疗重型双侧额颞叶脑挫裂伤的手术方法。方法运用双侧冠状开颅术式加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双侧额颞叶脑挫裂伤67例。结果本组67例术后随访6个月,按GOS评分,良好25例(37.3%),中残20例(29.9%),重残9例(13.4%),植物生存3例(4.5%),死亡10例(14.9%)。结论双侧冠状开颅术式加去骨瓣减压术是治疗重型双侧额颞叶脑挫裂伤和(或)颅内血肿的有效手术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影响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形成的因素、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58例的临床资料,通过临床观察和CT确诊迟发性颅脑内血肿,手术治疗46例,保守治疗12例。结果:恢复良好22例,中残16例,重残6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10例。结论:减速伤所致脑挫裂伤是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重要原因,对有明显占位效应者,尽早手术清除血肿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28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 对28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手术治疗19例,死亡4例,植物生存1例,重残3例,轻残5例.非手术治疗9例,均治愈.结论 头颅CT扫描复查是早期诊断迟发性颅内血肿的首选方法.对对冲性脑挫裂伤及颅骨骨折者应提高警惕.开颅术中及术后也是迟发性颅内血肿的高发期.及时手术预后好.  相似文献   

9.
迟发性外伤性脑内血肿3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迟发性外伤性脑内血肿 (DTICH)诊治经验。方法 :对 3 9例迟发性外伤性脑内血肿进行回顾性分析。非手术治疗 14例 ;手术治疗 2 5例 ,其中开颅血肿清除术 6例 ,颅骨钻孔脑血肿内置硅胶管 +尿激酶体外引流 9例 ,沿原切口骨窗缘穿刺脑血肿内置硅胶管 +尿激酶体外引流术 10例。结果 :良好 3 1例 ,中残 3例 ,重残 1例 ,植物生存 1例 ,死亡 3例。结论 :DTICH的发生是诸多因素的结果 ,脑挫裂伤是DTICH形成的重要病理基础 ,动态CT扫描有助于早期诊断 ,选择恰当治疗方式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手术中迟发性后颅窝血肿形成原因 ,发病特征及有效治疗措施。方法 对 7例颅脑损伤病人手术中出现的迟发性后颅窝血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组 7例病人均行额颞部开颅血肿清除减压术 ,术中出现迟发性后颅窝血肿 ,立即行后颅窝血肿清除术 ,其中 4例术后恢复良好 ,GOS评分恢复良好 3例 ,中残 1例 ,重残 1例 ,死亡 2例。结论 颅脑损伤术中迟发性后颅窝血肿尽早发现和手术是最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李刚  张振林  冷刚  王守玉 《安徽医学》2013,34(8):1185-1186
目的探讨双额叶脑挫裂伤的临床治疗及预后,以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病情演化及治疗结果。结果 21例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保守治疗13例,治愈9例,好转4例。手术8例,治愈3例,好转2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2例,分别为:单侧额颞开颅3例、冠状开颅1例、伴有幕上下硬膜外血肿手术1例、伴有顶枕部硬膜外血肿手术2例(其中1例行顶枕部硬膜外血肿清除后,经保守治疗后其额颞叶血肿增多又行一侧额颞开颅脑挫伤组织及血肿清除)、另1例保守治疗失败而行一侧额颞开颅挫伤组织加血肿清除术。结论双额叶脑挫裂伤病残率与病死率高,应在伤后严密观察病情,监测生命体征,适时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双侧额颞叶脑挫裂伤去骨瓣减压的疗效及手术指征。方法对43例行双侧额颞骨去骨瓣减压治疗的双侧额颞叶脑挫裂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GOS评分,恢复良好13例,轻残15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5例,死亡6例。结论双侧额颞去骨瓣减压能有效减轻脑挫裂伤对颅内结构的破坏。提高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老年人合并对侧有脑挫裂伤的急性硬膜外血肿手术时机.方法 回顾性分析101例老年人合并对侧有脑挫裂伤的急性硬膜外血肿手术时间.结果 受伤后延迟手术的病人,其侧脑挫裂伤发生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DTICH)的机会明昱低于伤后急症手术的病人.结论 合并对侧脑挫裂伤的老年性急性硬膜外血肿病人延迟手术可降低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DTICH)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双侧同时开颅去骨瓣减压治疗脑挫裂伤及脑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力 《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0S):49-49,51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残死率仍较高,如何降低死亡率仍是神经外科医生关注的重要课题。一侧去大骨瓣减压手术能使重型脑损伤患者死亡率显著下降,尤其适用于广泛额颞叶脑挫裂伤和急性硬膜下血肿脑疝形成的患者。但在部分病例中可出现迟发性硬膜外或脑内血肿、局部脑水肿加重和术中脑膨出等并发症。我们于2002年6月开始采用双侧同时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广泛额颞叶脑挫裂伤和急性硬膜下血肿脑疝形成的患者,明显提高了手术的效果,回顾性对照研究表明,应用双侧同时减压能够克服单侧去大骨瓣减压术易出现的一些严重并发症。现报道如下。并对有关问题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生机理、临床特点及早期CT复查指征。方法 对迟发性颅内血肿2 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迟发性颅内血肿多发生于青壮年减速性损伤者 ,常发生于 6 - 2 4小时 ,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 ,以额颞部多见 ,80 %以上为脑内血肿。脑挫裂伤是导致迟发性颅内血肿发生的主要原因。结论 临床动态观察、及时CT复查是早期诊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动态CT对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动态CT扫描对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动态CT扫描监测的 78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术治疗 3 1例 ,保守治疗 47例 ,总死亡率 19.2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多发生于伤后 2 4小时内 ( 5 7.7% ) ,尤其是伤后 6~ 9小时内。多发生于额颞部、颞顶部 ( 80 .8% )。结论 :密切观察病情 ,动态CT扫描监测有助于及时发现迟发性颅内血肿 ,确定正确的治疗方案 ,避免漏诊、误诊 ,以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DTIH)的机制、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对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良好18例,中残9例,重残5例,死亡4例,死亡率为13.3%.结论:多数DTIH在脑挫裂伤和填塞效应消失的基础上形成,确诊主要是靠头颅CT复查,首选治疗方法是及时手术,对额颢叶挫伤患者保守治疗要慎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如何及时发现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及其发病原因、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 23例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12例,显微镜下小骨窗清除血肿5例,保守治疗6例。结果: 23例中,恢复良好7例,仅能生活自理9例,植物生存状态1例,病死6例。结论: 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发生同外伤部位、脑挫裂伤、颅骨骨折等因素有关,过量脱水、手术减压、凝血功能异常是诱因。及时诊断和治疗是降低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病死率和致残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早期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DTICH)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总结分析71例DTICH病人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其中14例发生于首次开颅清除血肿术后10h~7d;57例发生在保守治疗过程中。结果手术清除血肿56例,痊愈38例,轻残1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1例;非手术治疗15例,5例确诊时已处于脑疝晚期,失去手术时机,1例拒绝手术自动出院,9例恢复良好。结论DTICH多见于枕部或枕顶部着力致伤者,又以1d发生者居多,多发生于对冲损伤的额叶或颞叶。脑挫裂伤是DTICH发生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20.
周志涛 《贵阳医学院学报》2010,35(6):625-625,628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治疗方法。方法:30例脑挫裂伤和颅内血肿患者,采用额、颞、顶标准大骨瓣切口开颅,清除血肿或减压,对关颅困难者选择性切除部分膨出非功能区脑叶。结果:单侧大骨瓣减压8例,双侧22例;选择性切除非功能区脑叶9例;存活10例,死亡20例。结论:迟发性颅内血肿和弥漫性脑肿胀是脑外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