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生白术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生白术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方法对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通过质谱、核磁共振等谱学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生白术环己烷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为苍术酮(1),白术内酯Ⅰ(2),双白术内酯(3),白术内酯Ⅱ(4),白术内酰胺(5),白术内酯Ⅲ(6),4R,15-环氧白术内酯Ⅱ(7),4R,15-环氧-8β-羟基白术内酯Ⅱ(8),8β,9α-二羟基白术内酯Ⅱ(9)。结论:化合物7为新的天然产物,化合物9为首次从中药白术中分离鉴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两面针Zanthoxylum nitidum的化学成分。方法 应用硅胶柱色谱和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分离化合物,通过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包括单晶X射线衍射)鉴定结构。结果 从两面针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为2个香豆素:飞龙掌血酮内酯(Ⅰ)和飞龙掌血内酯(Ⅱ);5个生物碱:6-甲氧基-5,6-二羟基两面针碱(Ⅲ)、白鲜碱(Ⅳ)、岩椒碱(Ⅴ)、茵芋碱(Ⅵ)和5-甲氧基白鲜碱(Ⅶ)。对化合物Ⅰ进行了单晶X射线衍射实验。结论 化合物Ⅰ~Ⅲ、Ⅴ、Ⅶ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首次得到化合物Ⅰ的单晶X射线衍射晶体结构数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六君子汤化学成分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明确六君子汤的物质基础。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UPLC-Q-TOF-MS/MS)对六君子汤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利用MassBank、PubChem、ChemSpider、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等数据库并结合相关文献对所得化合物进行鉴定。采用UPLC建立六君子汤中甘草苷、橙皮苷、党参炔苷、甘草素、甘草酸、川陈皮素、桔皮素、白术内酯Ⅱ、白术内酯Ⅰ的定量分析方法并进行分析。结果 结合相关文献、数据库检索和质谱信息,从六君子汤中共鉴定出79个化合物,包括黄酮类31个,萜类15个,含氮化合物14个,苯丙素类6个,有机酸类6个和其他类化合物7个。建立的定量分析方法中9种代表性成分在各自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及加样回收率均符合要求,定量结果显示,甘草苷、橙皮苷、党参炔苷、甘草素、甘草酸、川陈皮素、桔皮素、白术内酯Ⅱ、白术内酯Ⅰ在六君子汤中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376 5、2.602 1、0.082 6、0.128 1、1.778 6、0.015 7、0.006 7、0.030 4、0.003 2 mg·g-1结论 建立的方法可以快速、灵敏、准确地对六君子汤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明确了六君子汤的物质基础以黄酮类、萜类及含氮化合物为主,并可对其中的9种成分进行定量,可为该方的质量控制、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拉毛果叶子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及Sephadax LH-20凝胶柱色谱法分离化合物,运用现代光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拉毛果叶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胡萝卜苷(Ⅰ)、肥皂草苷(Ⅱ)、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Ⅲ)、异牡荆素(Ⅳ)、异荭草素(Ⅴ)、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Ⅵ)。结论 化合物Ⅰ~Ⅳ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Ⅱ~Ⅵ为首次从川续断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李滢  杨秀伟 《中国现代中药》2018,20(9):1074-1079
目的:研究麸炒白术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质谱、核磁共振等谱学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麸炒白术70%乙醇水提取物中鉴定了20个化合物,分别为苍术酮(1)、蒲公英萜醇乙酯(2)、白术内酯Ⅶ(3)、白术内酯Ⅰ(4)、双白术内酯(5)、双表白术内酯(6)、杜松脑(7)、白术内酯Ⅱ(8)、白术醚(9)、8-表白术内酯Ⅱ(10)、8-表白术内酯Ⅲ(11)、白术内酯Ⅲ(12)、4R,15-环氧白术内酯Ⅱ(13)、4R,15-环氧-8β-羟基白术内酯Ⅱ(14)、桉叶-4(15)、7-二烯-9α,11-二醇(15)、β-谷甾醇(16)、白术内酯Ⅳ(17)、豆甾醇(18)、葡萄糖(19)、蔗糖(20)。结论:化合物15为首次从中药白术中分离鉴定。本文首次报道麸炒白术的系统性化学成分研究。  相似文献   

6.
金银花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研究金银花(Lonicerae Japonicaer Flos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Diaion HP-20,Toyopearl HW-40,硅胶柱等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 分离并鉴定了11个化合物的结构: 对羟基苯酚(Ⅰ,1,2,4-苯三酚(Ⅱ,原儿茶酸(Ⅲ,3-(3,4-二羟基苯基丙酸(Ⅳ,4-羟基桂皮酸(Ⅴ,4-羟基桂皮酸甲酯(Ⅵ,咖啡酸甲酯(Ⅶ,芹菜素(Ⅷ,3′-甲氧基木犀草素(Ⅸ,5,3′-二甲氧基木犀草素(Ⅹ,木犀草素-5-O-β-D-葡萄糖苷(Ⅺ。结论 化合物Ⅰ~Ⅺ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冯小路  辛海量  张磊  路金才  王玉亮 《中草药》2009,40(Z1):104-106
目的 进一步研究乌韭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多种柱色谱手段,对乌韭全草的70%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等确定单体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得到7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牡荆素鼠李糖苷(Ⅰ)、牡荆素吡喃葡萄糖苷(Ⅱ)、6,7-二羟基香豆素(Ⅲ)、十五烷醇(Ⅳ)、十六烷酸(Ⅴ)、β-谷甾醇(Ⅵ)和胡萝卜苷(Ⅶ)。结论 化合物Ⅰ~Ⅶ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闫玮  刘建利  张广江  李丹 《中草药》2009,40(Z1):100-102
目的 研究黑面神Breynia fruticosa醋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为阐明其有效成分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硅胶、RP18和凝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分析、化学方法及参照文献鉴定各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黄酮类、倍半萜类等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vomifoliol(Ⅰ)、4-羟基-3,5,5-三甲基-2-环己烯-1-酮(Ⅱ)、8-羟基木犀草素-8-鼠李糖苷(Ⅲ)、异佛尔酮(Ⅳ)、原儿茶醛(Ⅴ)、香草醛(Ⅵ)。结论 6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当归芍药散精简方CO2超临界萃取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兰  朱丹妮  严永清 《中成药》2005,27(11):1251-1254
目的:分离、鉴定并筛选FBD CO2超临界萃取部位防治血管性痴呆的有效成分.方法:硅胶柱层析法分离、纯化,FD-MS、1H-NMR、13CNMR鉴定化合物结构,并考察各化合物对氯化钾诱导PC12细胞钙超载损伤模型的影响.结果:从CO2超临界萃取部位共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鉴定了其中9个,分别为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Ⅱ、白术内酯Ⅲ、双白术内酯、levistolid A、茯苓酸、阿魏酸、β-谷甾醇和β-胡萝卜苷;其中,白术内酯Ⅲ能显著地改善氯化钾诱导PC12细胞钙超载损伤.结论:白术内酯Ⅲ可能是CO2超临界萃取部位防治血管性痴呆的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传统的形态描述和现代的HPLC检测方法结合,研究白术饮片的质量。方法:对白术饮片的色泽、形状、气味、质地进行描述,评价优劣;用HPLC方法测定白术饮片中药效成分白术内酯Ⅰ,Ⅱ,Ⅲ的含量,评价其质量。结果:白术饮片色黄或较黄、有明显黄色或红棕色朱砂点、质地硬有较大裂隙者,白术内酯类成分含量较高,白术内酯Ⅰ,Ⅱ,Ⅲ含量总和均>0.6 mg·g-1结论:白术饮片的传统评价结果与现代HPLC方法测定白术内酯含量评价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桑白皮各化学拆分组分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Diaion HP-20、Toyopearl HW-40、Sephadex LH-20、MCI Gel CHP-20、硅胶柱等柱色谱技术以及制备液相技术,对桑白皮化学拆分组分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其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桑白皮各拆分组分中共分离并鉴定了23个化合物的结构,其中从30%乙醇组分中分离得到16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香草酸(1),3,4-二甲氧基苯酚(2),苯甲酸(3),丁香酸(4),kelampayoside A(5),对羟基苯丙酸(6),咖啡酸(7),氢化阿魏酸(8),6,7-二羟基香豆素(9),5,7-二羟基香豆素(10),桑色素-7-O-β-D-葡萄糖苷(11),liriodendrin(12),2,3-反式二氢桑色素(13),2,3-顺式二氢桑色素(14),2,3-反式二氢槲皮素(15),2,3-顺式二氢槲皮素(16);从50%乙醇组分中分离得到4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东莨菪亭(17),桑色素(18),山奈酚-7-O-β-D-葡萄糖苷(19),伞形花内酯(20);从80%乙醇组分中分离得到3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桑根酮R(21),cis-mulberroside A(22),白藜芦醇(23)。结论:化合物2,4-6,11,16,1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栝楼属化学成分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国内外葫芦科栝楼属植物的果实、果皮、种子和茎叶等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研究按结构类型进行了综合整理。并指出了成分的结构特征和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对深入研究常用中药瓜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from the aerial parts of Scoparia dulcis. Methods: Various chromatographic techniques were used to separate the constituents and their structures were elucidated using spectroscopic methods and by comparing their data to those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s. The α-glucosidase inhibitory activity assay was used to identify potential α-glucosidase inhibitors. Results: Nine compounds were isolated from the aerial parts of S. dulcis. Their structures were identified as Scoparic zolone (1), (2S)-2,7-dihydroxy-2H-1,4-benzoxazin-3(4H)-one (2), (2R)-7-hydroxy-2H-1,4-benzoxazin-3(4H)-one-2-O-β-D-glucopyranoside (3), (2R)-7-methoxy-2H-1,4-benzoxazin-3(4H)-one-2-O-β-D-glucopyranoside (4), (2S)-7-hydroxy-2H-1,4-benzoxazin-3(4H)-one-2-O-β-D-glucopyranoside (5), 6-methoxy-benzoxazolin-2(3H)-one (6), 4-acetonyl-3,5-dimethoxy-p-quinol (7), zizyvoside I (8), and 3,4-dihydroxy benzeneacetic acid (9). Compound 2 showed the potent α-glucosidase inhibitory activity with an IC50 value of (132.8 ± 11.5) μmol/L, which is 28-fold higher than the positive control acarbose. Conclusion: Compound 1 is a new natural product. Compounds 2 and 9 have not been reported in Scoparia before. Compounds 3, 5, 7, 8 are isolated from Scrophulariaceae for the first time.  相似文献   

14.
汤剂是传统中医主要的用药形式.该剂型具有制备简单、起效迅速等诸多特点.从现代科学认知水平看汤剂,其实质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体系.该文以少腹逐瘀汤经典方为研究对象,将该方药味采用逐药剔除与组对剔除的方法,制备成不同组合的若干组汤液,通过检测理化参数与分析化学组成,以考察和探讨其关联关系和变化特性;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对汤液理化参数与化学组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以期为客观认识汤剂治疗疾病的物质状态、作用机制及其科学内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从云南的龙眼独活Aralia fargesii中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伞形花内酯,秦皮乙素,东莨菪素,东莨菪酮,齐墩果酸,falcarindiol,三十烷酸,β-谷甾醇.  相似文献   

16.
半夏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半夏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及SephadaxLH-20凝胶柱色谱法,运用波谱方法确定结构。结果从半夏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为大黄酚(1),丁二酸(2),正十六碳酸-1-甘油酯(3),soyacerebrosideI(4),octadeca-9,12-dienoicacidethylester(5),monogalactosyldiacyglycerol(6),soyacerebrosideII(7),3-O-(6′-O-棕榈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豆甾-5-烯(8),对二羟基苯酚(9),1,6:3,4-dianhydro-β-D-allosep(10),1,6:2,3-dianhydro-β-D-allosep(11),5-羟甲基糠醛(12),邻二羟基苯酚(13)及β-谷甾醇(14),胡萝卜苷(15)。结论化合物1,3,5,6,811,13均为首次从半夏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吉祥草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吉祥草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溶剂提取,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和MCI树脂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吉祥草中共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β-胡萝卜苷(1),β-豆甾醇-3-O-β-D-吡喃葡萄糖苷(2),肌-肌醇(3),潘托洛皂苷元(4),凯提皂苷元(5),凯提5-O-β-D-吡喃葡萄糖苷(6),新蜘蛛抱蛋苷(7),(1β,3β,16β,22S)-cholest-5-ene-1,3,16,22-tetrol 1,16-di-(β-D-glucopyranoside)(8),万年青1-O-α-L-吡喃鼠李糖-(1-2)-β-D-木吡喃糖苷(9),槲皮素-3-O-α-L-吡喃鼠李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10)。结论:化合物2,3,7,9,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山丹芍药汤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Ⅱ)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对山丹芍药汤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水提醇沉法制备样品 ,氯仿、乙酸乙酯和水饱和正丁醇提取 ,大孔吸附树脂、硅胶和聚酰胺柱分离 ,物理、化学和光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果 :从水饱和正丁醇提取部分和水溶性部分分得 9个化合物 ,鉴定为牡荆素、槲皮素、金丝桃苷、芦丁、芍药苷、原儿茶醛、儿茶素、丹参素和柠檬酸。结论 :上述成分系首次从该复方中分离报道。  相似文献   

19.
山丹芍药汤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Ⅰ)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对山丹芍药汤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水提醇沉法制备样品 ,氯仿、乙酸乙酯和水饱和正丁醇提取 ,硅胶、聚酰胺柱进行分离 ,物理、化学和光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果和结论 :从氯仿和乙酸乙酯提取部分分得 6个化合物 ,为丹参酮ⅡA、苯甲酸、阿魏酸、隐丹参酮、β-谷甾醇和熊果酸。  相似文献   

20.
牡丹皮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研究牡丹皮的化学成分。方法:药材采用95%乙醇提取,醋酸乙酯萃取,利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RP-18反相柱色谱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鉴定6个化合物,分别为(+)-儿茶素(1),paeonidanin(2),paeoniflorigenone(3),2,5-二羟基-4-甲氧基苯乙酮(4),丹皮酚(5),没食子酸(6)。结论:化合物1为从该属中首次分离得到,化合物2,3为从该植物首次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