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虚拟主持人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主持人是虚拟现实、虚拟演播室、计算机图形学和计算机动画等技术发展的结果。从出现的媒体来看可把它分成电视虚拟主持人和网络虚拟主持人。就其播报方式而言可分成实时的和非实时的虚拟主持人。以其实现技术而论又可分成基于关键帧动画的虚拟主持人、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虚拟主持人和基于跟踪设备的实时虚拟主持人等。本文结合中科院计算所虚拟主持人关键技术的研究课题,介绍了虚拟主持人的设计和制作流程及其相关技术,并介绍了一个手语新闻虚拟主持人系统。  相似文献   

2.
魏建  李大明  杨欢 《电视技术》2023,(3):167-169
以融媒体背景下虚拟主持人在新闻领域的应用为研究重点,分析融媒体的概念及特点,介绍虚拟主持人的发展历程,探讨虚拟主持人的技术基础,列举融媒体背景下虚拟主持人在新闻领域的应用案例,推动虚拟主持人在新闻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李炜 《电视技术》2023,(6):75-78
详细介绍虚拟主持人技术,通过实例分析,深入探讨虚拟主持人技术在电视新闻中的应用及其带来的革新和影响,总结该技术所面临的挑战和局限,探索广播电视行业应用虚拟主持人技术的实践情况,并提出解决现有问题的策略和相关技术。在此基础上,对实践和未来的研究提出一系列建议,展望虚拟主持人技术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4.
徐权 《电视技术》2023,(5):100-103
虚拟主持人是人工智能技术催生的新事物。电视节目虚拟主持人能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传统主持人的部分工作,减轻电视主持人的压力,也能给电视观众带来不同以往的视觉冲击。在互联网等新媒介不断发展的趋势下,对于电视媒体而言,电视节目虚拟主持人是一种创新的手段和方式。基于此,介绍电视节目虚拟主持人的形成背景,提出电视节目虚拟主持人的具体构建方法,从节目的整体效果层面分析虚拟主持人的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5.
虚拟演播室的应用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演播室系统近3年开始进入我国电视制作领域,它是计算机技术在电视节目制作领域又一新的应用。虚拟技术最早是运用在航空、军事、气象等领域,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和视频技术的高速发展,该项先进技术得以进入电视制作领域。虚拟演播室技术在电视制作领域的应用,已经给传统视频制作领域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 所谓虚拟演播室技术,实际上是计算机技术和传统的演播室视频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虚拟演播室的基本工作原理是运用电视色键合成技术,将摄像机拍摄的主持人等活动画面和计算机制作的虚拟场景叠加合成后输出,与传统的抠像色键制作不同之处在于,合成画面里的虚拟场景是随着摄像机拍摄的主持人活动画面而同步变化的。前景主持人画面和虚拟背景建立起一一对应关系,使得在合成的电视画面中,主持人看起来好象真的置身于虚拟场景中,而不是站在一块蓝背景板前,这就是虚拟演播室技术实现的效果。 福建电视台于2002年2月份购入了一套奥维迅虚拟演播室。这套奥维迅虚拟演播室系统的投入使用,给福建电视台体育频道的节目制作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在我们那60m2的小演播室内制作出了一天多达十几档的体育节目,画面背景漂亮,并可按节目需要和广告客户的要求灵活定制,这些在以往是很难实现的。本文将主要探讨虚拟演  相似文献   

6.
在国内目前的虚拟演播室节目录制中,主持人与虚拟场景的互动主要依赖于技术人员的后台配合,这实际上从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主持人的表演,主持人在镜头前面表现僵硬,节目表现力难以丰满起来。为了使虚拟演播室的技  相似文献   

7.
虚拟主持人的出现改变了传统播音主持的工作方式,提高了从业人员的工作效率。从非人化的仿真机器到渐受追捧的破次元虚拟人,新技术在推动着传播生态变革的同时似乎也唱衰着大批播音员、主持人的未来。本文通过梳理虚拟主持人的蝶变历程,探讨技术发展之下虚拟主持人的言说困境,并提出相关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媒体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升级,主持人也正站在机遇与挑战的十字路口,迎接时代的考验,而虚拟主播日益走进主持人行业。面对错误率低,“不知疲倦”的虚拟主播,主持人拥有情感输出的能力并完成共情传播,成为其底层素养与核心竞争力。本文在共情传播视域下,在对主持人角色目前的困境进行较为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主持人如何转型、如何实现身份的转变等问题,进而提出主持人情感表达的路径与策略,以期为共情传播视域下主持人的角色转型提供思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讨论了对于虚拟图形包装技术的探索以及应用研究.虚拟图形包装技术借助虚拟现实图形元素,更加直观、生动的传递节目信息.可以实现与主持人的互动结合,使得节目制作在内容以及形式上都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0.
虚拟演播室技术已经应用了很长时间,无论是技术构造还是应用水平都已经相当成熟。随着硬件的不断发展,软件功能的不断加强,仅仅用虚拟演播室录制主持人串词和访谈节目已经远远不能发挥其日益丰富的功能和制作手段。而利用虚拟演播室制作艺节目,能够很好地发挥虚拟演播室的优势,为观众制作出赏心悦目的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11.
虚拟演播室系统是图形处理技术与色键抠像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可以把现场视频与计算机生成的场景影像按照一定的透视关系实时无缝地合成,虚拟出真实演员置身于虚拟场景中的画面输出。在虚拟演播室系统中,跟踪技术和色键技术是决定系统性能的关键,这些技术的应用需要一个基本的环境即虚拟演播室的蓝箱,蓝箱是主持人活动的实际场景,是虚拟制作的依据,蓝箱对后续的虚拟制作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虚拟演播室的跟踪技术及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拟演播室系统构成典型的虚拟演播室系统是由摄像设备、摄像机位置参数分析和控制、图形计算、背景材料库和图像合成等设备组成。在蓝背景中的主持人由前景摄像机(真实摄机)拍摄,而背景图像记录及生成系统称为虚拟摄像机。真实的和虚拟的摄像机始是锁定的。因此,需要确定真实摄像机的位置参数,包括摄像机在演播室中的空间置,摄像机的运动参数(倾斜、转动、翻转),摄像机镜头设置参数(变焦、聚焦、圈)。所有这些数据都被送入计算机中进行分析,实时生成与前景图像保持正确透关系的背景图像。然后,前景图像(包括主持人和真实场景、道具)与计算机…  相似文献   

13.
祖立伟 《现代电视技术》2010,(7):128-130,145
本文结合实例介绍了如何运用三维数码合成技术完成虚拟演播室工作任务,阐释了其指导思想,详细给出了三维场景和实现主持人对三维场景的抠像的制作步骤,并从视频指标、快捷性等方面对虚拟演播室和数码合成技术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4.
近日,中视广信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5G新媒体旗舰平台“央视频”的多档直播节目提供技术支持。在央视频联合哔哩哔哩推出的“2020最美的夜”跨年直播中,中视广信团队完成了虚拟场景设计、虚拟机位调整、虚拟面板、柱状图、扇形图等实时数据展示界面的开发制作,呈现给用户绚丽的节目效果。节目中应用的中视广信虚拟系统播控软件,可配合主持人控制虚拟面板上下线,支持数据内容实时变化、数据刷新频率实时调整。  相似文献   

15.
一、概述 虚拟演播室技术开始出现在九十年代初。在虚拟演播室技术出现以前,为了达到某种特殊的艺术效果,电视工作者利用色键抠像技术把演播室蓝幕前的主持人图像抠在背景上,但这种技术有很大的局限性。由于背景不能动,所以限制了前景主持人图像的运动。因为如果前景动,而背景不动,会使主持人看起来象是浮在背景上,使节目的真实性和运动效果难以体现。  相似文献   

16.
BIRTV2014,Datavideo(洋铭科技)展区分为“见证虚拟”和“完全移动”两大主题,观众在现场可以目睹洋铭设备在鸟巢助力世界田径挑战赛的盛况,并见证洋铭在移动演播室.虚拟演播室、会议及录课系统等整体解决方案三大领域的全新起航。 此次展会的亮点之一TVS-1000虚拟演播室系统,融合了虚拟演播室。切换台、字幕机、HD/SD录像、网络直播等5大功能。现场虚拟演播室三面均有60”液晶电视显示输出画面,并结合主持人的演讲主题更换不同的场景。  相似文献   

17.
《广播与电视技术》2010,37(6):18-18
现今电视节目越来越重视互动性.而在传统的虚拟节目制作中.主持人或节目参与者不能自主掌握节目进程.都依赖于制作人员在后台的操作和控制,与虚拟场景中景物元素间的某些动作效果还需要通过后期制作来弥补、修饰,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节目的流畅性.限制了主持人的自由发挥,也影响到节目制作的效率;同时.在节目的制作中往往只能按照既定的流程进行制作.无法实现实时互动类型节目的制作.这也限制了虚拟演播室技术在更多类型的节目中的推广应用。对此,SMG设计并开发了“虚拟演播室互动系统”。  相似文献   

18.
现今电视节目越来越重视互动性.而在传统的虚拟节目制作中.主持人或节目参与者不能自主掌握节目进程.都依赖于制作人员在后台的操作和控制,与虚拟场景中景物元素间的某些动作效果还需要通过后期制作来弥补、修饰,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节目的流畅性.限制了主持人的自由发挥,也影响到节目制作的效率;同时.在节目的制作中往往只能按照既定的流程进行制作.无法实现实时互动类型节目的制作.这也限制了虚拟演播室技术在更多类型的节目中的推广应用。对此,SMG设计并开发了“虚拟演播室互动系统”。  相似文献   

19.
李自力  朱光喜  朱耀庭 《通信学报》2003,24(10):102-107
研制了用跟踪器和测距器改进传统BETACAM摄像机并与主机软件模块链接的虚拟演播室系统,提出了相机-后相机偶合对模型以解决节目主持人对虚拟场景的融入问题并与实际BETACAM摄像机进行捆绑,导出了以实拍BETACAM摄像机投影中心点深度信息为区分界限的虚拟场景前景帧缓存和背景帧缓存的成像公式,达到了实拍节目主持人视频图像与虚拟场景的计算机CG图像在空间位置及其透视投影关系、图像对象掩模关系上的实时一致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所研制的虚拟演播室构造技术是可行的,比目前已有的基于抠像及与背景合成的视频编辑技术的虚拟演播室技术更为理想和实用。  相似文献   

20.
人工智能技术加快了全领域的产业升级,传媒行业作为信息技术的前沿地带,不断革新虚拟影像技术和智能语音技术。AI主播的出现构建了新的主持空间,对真人主持人的有声语言创作模式带来挑战,倒逼主持人职能升级。在新的主持传播空间,主持人要拥抱新技术,强化AI主持人对自己的辅助作用,在内容创作中强化情感传播和人际互动,打造更具艺术性、创新性、情感性的内容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