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超 《电视技术》2024,(1):30-32+37
近年来,广播电视技术转型向网际互连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化发展的进程逐渐加快,基于IP架构的电视技术系统必将取代传统串行数字接口(Serial Digital Interface,SDI)架构,成为未来电视技术的发展方向。对以互联网协议网关(Internet Protocol Gateway,IPG)作为关键设备搭建“SDI+IP”混合架构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深入分析,阐述电视技术系统从SDI向IP技术转型过程中尽可能实现平稳过渡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潘宏伟 《电视技术》2023,(6):209-211
4K超高清信号的高分辨率、高帧频对播出系统的带宽要求较高。IP化可以有效解决数字分量串行接口(Serial Digital Interface,SDI)架构的带宽瓶颈,代表着今后电视制播业务的发展方向。基于此,分析IP化的诸多优势,探讨SDI over IP的技术标准、关键技术以及IP化4K超高清播出系统的基本架构和播出流程。  相似文献   

3.
王相增 《电视技术》2024,(1):174-176
网际互连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化技术凭借高带宽和灵活性等优势,为广播电视传输系统带来了新的可能,特别是在广播电视基带架构层,IP化音频(Audio over IP,AoIP)技术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完成从源信号采集到发射的全过程音视频传输任务。基于此,介绍AoIP的相关概念、标准和应用优势,阐述基带架构的组成层次、采集编码和自动化功能,分析其技术特点。在此基础上,详细探讨AoIP技术在基带系统各层面的应用情况,包括AoIP网络部署、音视频流处理、自动化实现和同步方案等,并说明不同应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今天的广播电视正处于变革的时代,特别是人们对4K的推崇和热衷,传统的基于SDI的播出解决方案已经不能满足广播电视高清化的需求,伴随着高清和4K的发展,1P技术的成熟为传统广电向IP化过度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会,在广播电视行业播出端将呈现四大发展趋势:传统播出向IP播出过渡;信号拓扑方案趋向通用方案,但还需完善;播控专业化硬件向通用PC+软件方向发展;视频服务器向一体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吴世佳 《电视技术》2023,(11):49-53+57
随着4K、8K超高清技术的出现、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IT)的迅猛发展、虚拟化技术及基于网际互连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网络的传输标准日益完善,电视系统传统的串行数字接口(Serial Digital Interface,SDI)技术架构在带宽、互联网应用、灵活配置等方面显得越来越力不从心。虚拟化技术、云技术以海量的带宽、灵活的资源配置方式、多样的兼容性为电视播出系统的架构提供了新的思路。基于此,阐述电视播出系统架构的过去、现在、未来,对今后电视播出系统架构的选择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SDI over IP是一种将SDI信号进行IP化封装和传输,适用于广电制播传输领域的技术.本文介绍了SMPTE组织所提出的SDI over IP相关技术标准,然后基于传统的SDI实时制作系统架构,提出一个SDI与IP技术架构相融合的实时制作系统模型方案,并通过分析搭建一个可实际工作IP实时制作系统的技术需求,来进一步描述SDI over IP技术如何在电视台实时制作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郝延军 《电视技术》2024,(2):157-159
网际互连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化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传输技术,正在改变传统的电视制作和播出模式。基于此,概述了IP化技术的相关概念,分析了IP化技术的数字编码和分组传输机制,阐述了IP化技术在推动电视制播融合方面的作用,提出了电视制播IP化网络的分层架构,解析了IP化核心网和接入网的组成,以及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在IP化网络中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宋睿 《广播与电视技术》2015,42(4):22+24-25
随着IT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广播电视技术也势必要向全IP网络架构演进,但此过程中需要考虑广播电视专有的业务特点,循序渐进,将IP与SDI技术架构相互融合.本文简单介绍了电视系统IP网络架构的建设目标和意义,并对技术应用进行了规划和分析,并阐明了IP化建设的阶段任务和实施目标.最后提出全台IP化应用推广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寄希能够规划建立循序渐进、融合高效的网络化采、制、播、传一体化业务流程.  相似文献   

9.
高一绮 《电视技术》2021,45(11):7-10
随着信息社会和IP化互联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技术在广播电视领域的融合应用不断向纵深推进.基于此,从新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技术为广播电视行业带来的影响出发,围绕广播电视行业实施IP化的初衷、实施IP化的条件与背景以及目前广播电视行业的主流IP化应用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互联网应用技术的普及,IP设备已经在全球每一个角落广泛地使用.技术成熟,部署简单。带宽完全可以满足目前所有HD、4K、3D等信号的传输需求。格非公司凭借二十年对广电硬件产品的研发、生产经验,基于SMPTE相关标准,推出了大量SDI over IP相关的产品,为播出IP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林勇 《电信快报》2011,(11):10-12
目前,我国移动通信的承载网和核心网IP化改造正逐步完成,庞大的GSM无线接入网IP化成为了向全IP网络演进的关键。Abis接口IP化是现阶段技术的热点和建设的重点。文章通过对GSM(全球移动系统)网络BSS(基站子系统)中Abis接口IP化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技术进行分析对比,对在组网时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研究,结合厂家设备...  相似文献   

12.
<正>BIRTV2023期间,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展台《现代电视技术》现场访谈间,本刊对北京格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鲍放先生进行了采访,采访围绕超高清、IP化的新技术、新装备以及实践应用等方面的话题展开。赵蕾:近年来,广电行业技术不断演进,专业媒体技术基础架构从SDI基带到IP,视音频格式从HD到4K/8K UHD,设备从专业视音频类到通用IT网络类设备等。同时,也涌现了很多热门的技术话题,如IP化、云化、虚拟制作、远程制作、融合媒体制播等。格非作为专业视音频厂商,做了哪些工作来应对这些技术变革?  相似文献   

13.
格非公司亮相BRITV展会2016,展会上展示了基于虚拟化与云技术的播出与发布、IP化视音频信号调度传输、文件化送播平台、综合控制与监控系统、全系列硬件周边设备等系列产品. 格非公司基于广电IP化、云化的发展趋势,本次展会格非向参观者传达了以下三方面的信息: 一是标准层面.AIMS是一个为促进广播电视和媒体公司使用开放标准,并从传统SDI系统向基于云技术的虚拟化系统过渡发展的行业联盟协会.格非公司现已成为其正式会员,在采用国际标准,参与国际技术合作方面,格非将在AIMS中积极发挥中国公司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潘炳顺 《电视技术》2023,(11):15-18
目前,广电制播系统网际互连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化项目已经大量落地。对IP化播出系统的一些架构设计和技术应用进行阐述,归纳总结IP化播出系统架构设计、无压缩IP流的网络传输方式、无压缩IP流的切换方式等方面的技术应用,提出对IP化播出系统技术发展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宽带IP化城域传送网解决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宽带IP化的网络发展背景和OTH、ROADM、PTN、PBT等传输新技术,分析了这些传输技术的技术特点和应用范围以及新建的IPover WDM与MSTP不同的承载特点,对IPover WDM网络的分层及其采用的技术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宽带IP化城域传送网的解决方案和建议。文章针对现有SDH传送网如何演进以适应宽带IP化的需求,提出了技术和组网的解决方案。对于现阶段传送网络(尤其是城域传送网络)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SDI over IP是电视中心基础架构IP化的基础性支撑技术,对于加速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简要介绍SDI over IP技术及其应用,详细阐述该技术应用最为广泛的国际标准,重点分析关键技术的实现方法,并讨论该技术影响传输质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2019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总控系统面向总台4K和8K电视制播业务,建设了全IP化、面向8K电视制播应用的移动总控系统,采用全IP架构体系,解决了传统SDI体系下4K、8K信号的调度分发瓶颈,实现了8K电视信号总控系统的调度和分发,为总台8K电视信号制播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介绍构建IP化的广播电视卫星地球站节目传输系统以及实际运行情况和达到的效果,提出了卫星地球站节目传输系统融入广播电视IP化的技术方案,为实现广播电视全系统IP化奠定了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9.
刚刚从BIRTV2014展馆走出,便迈进了IBC2014展馆的大门.再加上COBN2014.从亚洲到欧洲,广播电视行业2014年发展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尽收眼底.从IP化到云计算,从4K/UHD到“电视无处不在”(TVE),再到多屏互动、网络视频、社交电视等等。广播电视行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  相似文献   

20.
数字视频和音频技术的广泛使用和不断革新,推动了音/视频广播(AVB)设备的快速发展。今天的AVB设备需要更高的图像质量、分辨率、更高的带宽和更多的音/视频处理通道,并且需要将从前彼此独立但实际上相互关联的功能(例如HD—SDI、音频多路传输和解复用,以及异步采样率转换(ASRC))组合在一起。[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