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孟祥光  倪文琼  王超  马登轩  李智  周宏灏 《金属学报》2012,17(11):1307-1313
银屑病是一种炎症过度增生性皮肤病,有强烈的遗传易感性。主要受到遗传、免疫和环境的影响。由于部分患者病情处于中重度,局部治疗效果不佳,所以必须施以全身治疗。但全身治疗费用高且疗效和毒性个体化差异大,因此,涉及银屑病全身治疗的遗传药理学研究意义重大。本文主要对近几年银屑病全身治疗和遗传的关系进行一个较为全面的综述,以期为银屑病患者的个体化医学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凉血活血汤联合走罐疗法治疗斑块型银屑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10月来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的138例斑块型银屑病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69例)和对照组(69例),治疗组患者给予凉血活血汤联合走罐疗法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凉血活血汤治疗,连续治疗8周并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银屑病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皮肤CT的变化情况、安全性及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存在差异(Z=-2.045,P=0.041),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8.55%和79.71%,χ2=12.641,P=0.000);治疗后4周、6周、8周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均显著降低,且治疗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ASI评分均显著降低,且治疗组患者PAS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棘层厚度和乳头环宽度均显著减小,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三大常规、凝血功能、小生化等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治疗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3.23%和25.81%,χ2=4.679,P=0.031)。结论:凉血活血汤联合走罐疗法治疗斑块型银屑病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棘层厚度以及乳头环宽度,减少患者复发率,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张晓丽  刘毅 《金属学报》2021,26(4):469-473
银屑病的发生主要涉及细胞免疫系统异常及角质形成细胞增殖与分化异常等环节。近年研究发现多种瞬时受体电位(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TRP)离子通道与银屑病发病有关,并在银屑病病理生理过程的多个环节中发挥重要作用。使用部分TRP通道的抑制剂或激活剂可以改善或缓解银屑病症状,提示部分TRP通道可能作为银屑病治疗的新靶点。本文主要对TRP通道与银屑病发病机制的关系及其作为银屑病治疗靶点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张玉杰  王庆玲 《金属学报》2001,6(4):366-367
目的 观察丹参酮胶囊对进展进期银屑病的疗效及可能机理。方法 应用丹参酮胶囊联合银屑冲剂治疗进展期银屑病患者80 例, 并与头孢氨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丹参酮组总有效率为77.5%, 头孢氨苄组总有效率为50%, 两组比较, P<0.01。结论 丹参酮胶囊为一疗效优越、安全性高的银屑病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5.
卢晓红  何彩凤  慈超  袁涛 《金属学报》2022,27(10):1197-1200
黏膜性类天疱疮是一种罕见的表皮下免疫性大疱病,主要累及口腔、眼睛等黏膜,具有形成瘢痕的风险,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早诊断早治疗可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轻症患者,可使用氨苯砜或局部外用糖皮质激素;重症患者,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联合使用免疫抑制剂,包括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甲氨蝶呤及霉酚酸酯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降低糖皮质激素使用剂量。上述治疗均无效的病情顽固者,可选择生物制剂(包括利妥昔单抗、依那西普、英夫里昔单抗和巴西替尼)、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IVIG)等疗法。部分已形成黏膜瘢痕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或激光治疗改善症状。一些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治疗黏膜性类天疱疮的临床疗效还有待较大样本量的临床试验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6.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是心室收缩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的一种疾病,又称心功能不全,可由多种因素引起,主要表现为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异常改变,并以交感神经、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等系统激活为特征。通过临床观察,心衰患者在药物治疗期间存在极大异质性,因此在实际用药时,除了要考虑一般的环境因素,还要顾及遗传背景,尤其是序列不改变的表观遗传学。目前,有报道认为心衰患者的用药反应和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microRNA等修饰相关,但涉及该领域的研究还不多见,因此本文就近几年心衰治疗药物的表观遗传药理学进展进行一个较为全面的综述。  相似文献   

7.
马爱胜 《机床与液压》2017,45(18):170-176
为了保证网络运行寿命,避免传统节点选取技术能耗和时延高的弊端,提出一种新的网络拓扑控制的节点稳定性选取技术.构建EETCA网络拓扑结构,研究网络拓扑的控制,控制过程主要包括簇头选择阶段、簇的建立阶段和稳定数据的传递阶段.建立节点选取模型,通过Hopfield网络模型减小检索范围,结合遗传法和Hopfield网络局部搜索法完成网络节点的稳定性选取.采用Hopfield网络局部搜索法生成父代基因库,求出每个染色体的适应度,确定遗传算子,生成子代基因库,得出最优解,获取节点稳定性选取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技术能够保证网络使用寿命,且时延和能耗低.  相似文献   

8.
为了保证网络运行寿命,避免传统节点选取技术能耗和时延高的弊端,提出一种新的网络拓扑控制的节点稳定性选取技术。构建EETCA网络拓扑结构,研究网络拓扑的控制,控制过程主要包括簇头选择阶段、簇的建立阶段和稳定数据的传递阶段。建立节点选取模型,通过Hopfield网络模型减小检索范围,结合遗传法和Hopfield网络局部搜索法完成网络节点的稳定性选取。采用Hopfield网络局部搜索法生成父代基因库,求出每个染色体的适应度,确定遗传算子,生成子代基因库,得出最优解,获取节点稳定性选取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技术能够保证网络使用寿命,且时延和能耗低。  相似文献   

9.
压铸AZ91D镁合金母材气孔在重熔过程的遗传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压铸AZ91D镁合金进行CO2激光局部重熔,采用OM和SEM观察了母材预存气孔和重熔区气孔特征,利用粒径分析软件Nano measure 1.2测量了气孔尺寸,着重研究了重熔区气孔同母材气孔的关联性.结果表明:压铸镁合金母材预存气孔在重熔过程表现出明显的遗传性;重熔区出现的微观气孔具有近圆形截面,内壁光滑,是氢致气孔;重熔区出现的宏观气孔呈蠕虫状,内壁存在气体通道,并具有明显的金属冲刷痕迹.分析认为,氢致气孔主要遗传于母材固溶的原子氢和存于压铸缺陷的分子氢,宏观气孔主要遗传于母材压铸过程卷入的气体.分析了两类气孔的形成机制,建立了母材预存气孔同重熔区宏观气孔内在关联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0.
管线钢焊接临界粗晶区局部脆化现象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采用热模拟方法和现代测试技术研究了两种典型管线钢焊接热影响区的韧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管线钢在多道焊接过程中,当二次热循环的峰值温度处于(α γ)临界区时,热影响区(HAZ)韧度最低,表现为临界粗晶区(IRCGHAZ)局部脆化。引起IRCGHAZ局部脆化的主要原因,是在多道焊二次热循环的特定热过程中形成粗大、富碳的M-A组织和组织遗传。  相似文献   

11.
宋彩霞  马强 《金属学报》2018,23(2):211-216
小肠腺癌(small bowel adenocarcinoma, SBA)是临床相对罕见的恶性肿瘤,总体生存率低,预后差。近年研究表明,环境因素及遗传因素对其发病起一定作用。此外,多种基因突变、DNA甲基化、DNA错配修复和微卫星不稳定及相关信号通路异常激活参与了SBA的发生、发展。但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需进一步深入研究,以期为SBA临床诊治及预后判断提供理论依据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遗传药理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基因多态性不能完全解释降压药物疗效的个体差异。在分子水平上,高血压药物相关代谢酶、受体、转运体都受到基因表达调控的影响,并在降压疗效差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从表观遗传学的角度研究遗传因素与降压药物之间的关系,将有助于更好地解释临床上药物反应产生的个体差异。本文综述总结了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microRNAs等表观遗传调控方式对高血压相关药物编码基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王晖  徐晓芳  李荣 《金属学报》2021,26(6):707-713
环孢素A(cyclosporine A, CsA)是一种细胞免疫抑制剂,广泛应用于器官移植、血液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因其口服生物利用度差,个体差异大且易发生不良反应,所以临床上对CsA进行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 TDM)及个体化给药可以确保其用药安全性及有效性。但CsA治疗窗窄,其血药浓度受年龄、性别、饮食、药物因素、遗传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因此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报道对CsA的TDM及个体化给药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刘倩  李霞辉  张学梅 《金属学报》2013,18(10):1196-1200
2型糖尿病是一种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的疾病,动物模型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病机制、预防和治疗方法的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当前应用广泛的糖尿病小鼠模型主要有自发性糖尿病小鼠模型、实验性糖尿病小鼠模型和基因工程糖尿病小鼠模型。不同实验方法制备的糖尿病小鼠具有模拟临床糖尿病不同方面的特点,该文对各个模型的发病机制和生理特点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以利于研究者根据各自不同的实验需求和目的选择合适的糖尿病小鼠模型来验证或实现科研设想。  相似文献   

15.
过氧化物增殖物活化受体γ辅激活因子1(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 γcoactivator-1, PGC-1) 是一种辅激活因子, 通过与核受体或非核受体转录因子结合, 共同激活靶基因的转录与表达。PGC-1 的靶基因是能量代谢, 糖、脂代谢等生理过程的关键基因, 因而对正常的能量平衡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最近的研究表明PGC-1的遗传多态性与2 型糖尿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有可能成为一个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6.
刘嘉  王连生 《金属学报》2015,20(6):687-693
华法林是临床上使用最广泛的抗凝药,其治疗窗窄,剂量个体差异大,很容易出现出血等不良反应。遗传因素又是影响华法林稳定剂量及不良反应最重要因素,与药效学、药代学及药物转运相关的基因都能够影响华法林的治疗。文章综述这些基因的研究现状及其临床应用的进展,旨在全面了解遗传因素对华法林治疗的影响,为临床的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更多的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7.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DP-glucuronosyltransferases, UGTs)作为人体中一种非常重要的II相代谢酶,不仅参与外源性化合物代谢清除,也在胆汁酸等内源性物质的代谢调控中扮演重要角色。解析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介导的胆汁酸代谢过程及其内源和外源影响因素有助于增强对相关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对胆汁酸代谢调控作用受到多种内源性和外源性因素影响。本文将重点探讨核受体、遗传因素、外源化合物及肝脏相关疾病等因素对UGT酶作用的影响,讨论体内潜在的胆汁酸动态平衡干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