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大麦耐酸铝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中国大麦耐酸铝的研究,包括大麦酸铝害发生与外界环境条件;中国大麦种质资源耐酸铝性鉴定;在红黄壤土田间选择耐酸铝性大麦的指标;大麦耐酸铝性机理研究。  相似文献   

2.
文章综述了大麦等作物耐酸铝的可能机理,以及耐酸铝性的鉴定方法、资源筛选和遗传控制;探讨了离体培养技术在大麦耐酸铝育种中的应用;讨论了在我国开展大麦耐酸铝遗传育种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80年代,中国大麦种质资源有13237份.其中栽培大麦11791份、野生大麦1446份(含多年生野大麦121份).国家组织了大麦种质资源的综合鉴定,包括农艺性状 ,抗三病一黄花叶病、黄矮病、赤霉病,抗三这一早、湿、盐,以及品质鉴定.有些单位还开展了其它签定,如耐酸铝等.初步筛选出一批具有抗性强、质佳、农艺性状好的优异种质资源.为促进种质资源的交流,益于在种和遗传等研究,特将鉴定结果整理综述如下.大麦种质资设抗病性往走一、抗大£黄花叶病鉴定大麦黄花叶病是由病毒诱发、病土传染、禾谷多粘菌为传天介体、主要危害各大麦区大麦…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了我国开发作物耐酸铝性鉴定研究的必要性,综述了目前国内外耐酸铝性鉴定研究概况和鉴定方法及指标,对我国进行这项工作的总体设想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综   述·近 10年世界大麦生产概况顾自奋 黄志仁 许如根等 1(1)………………………………………大麦 β 葡聚糖酶的研究和展望施永泰 朱睦元 1(5 )………………………………………………黑色大麦的利用价值及其发展对策张明生 周加春 吴 春 郭 军 1(9)……………………中国大麦耐酸铝研究周建华 潘建伟 朱睦元 2 (1)………………………………………………依靠科技进步进一步调优盐城市农业结构几个问题的思考顾双平 尹金来 2 (6)……………………大麦品种“山农四号”的特性及啤麦发展对策张翠萍 王建允 2 (9)………………  相似文献   

6.
大豆在铝胁迫下分泌的柠檬酸与品种的耐酸铝性无关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黄鹤  赵月春  郭秀兰 《大豆科学》2003,22(3):218-222
试验采用8个耐酸铝明显不同的大豆品种,研究了在铝胁迫下大豆有机酸分泌及其与耐性的关系。同时也比较了大豆铝敏感品种LJ和小麦耐铝品种Atlas在铝胁迫下有机酸分泌的差异。大豆幼苗在含10μM AlCl3的0.5mMCaCl2溶液中进行耐酸铝性筛选。结果表明,大豆品种在耐酸铝方面存在明显的不同。大豆在50μM AlCl3铝胁迫下可以分泌大量的柠檬酸,但柠檬酸分泌量与大豆的耐酸铝性没有正相关性。经过铝处理一天的大豆,恢复一天后再用铝处理,多数品种分泌的柠檬酸明显减少,特别是敏感品种柠檬酸分泌大幅减少,但柠檬酸分泌量与耐酸铝性也没有相关性。进一步试验表明,大豆铝敏感品种LJ分泌的柠檬酸明显高于小麦耐性品种Atlas分泌的有机酸总量(柠檬酸和苹果酸)。另外,大豆主根的铝积累与耐铝性及柠檬酸分泌量没有相关性。因此,试验结果表明,铝诱导的有机酸分泌量及根尖的铝含量不能作为筛选大豆耐酸铝种质的筛选指标。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大麦酸铝毒害及其遗传改良研究进展。大麦铝毒害的首要症状是根系的生长发育受阻 ,根系微观结构改变 ,其机制可能包括 :铝引起细胞死亡、缺乏细胞壁合成底物、铝影响DNA合成以及矿质元素吸收等几个方面。大麦可以通过增加根际分泌物如有机酸、多肽等螯合根际铝 ,也可提高根际 pH使铝沉淀 ,减弱铝毒性 ,对进入细胞内的铝也可通过与铝形成无毒的复合物 ,或将铝主动运入液泡中 ,解除内部铝毒。对大麦的遗传研究表明 ,大麦耐铝性是由单基因控制 ,耐铝性不同的品种分别是由多基因座控制。利用苏木精染色等方法已鉴定出一些耐铝材料 ,通过突变体筛选已获得了一些抗铝的大麦品种。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 ,有望将小麦耐铝基因导入大麦 ,显著提高大麦耐铝毒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大麦耐铝毒机理及遗传改良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综述了大麦酸铝毒害及其遗传改良研究进展。大麦铝毒害的首要症状是根系的生长发育受阻,根系微观结构改变,其机制可能包括:铝引起细胞死亡、缺乏细胞壁合成底物、铝影响DNA合成以及矿质元素吸收等几个方面。大麦可以通过增加根际分泌物如有机酸、多肽等螯合根际铝,也可提高根际pH使铝沉淀,减弱铝毒性,对进入细胞内的铝也可通过与铝形成无毒的复合物,或将铝主动运入液泡中,解除内部铝毒。对大麦的遗传研究表明,大麦耐铝性是由单基因控制,耐铝性不同的品种分别是由多基因座控制。利用苏木精染色等方法已鉴定出一些耐铝材料,通过突变体筛选已获得了一些抗铝的大麦品种。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有望将小麦耐铝基因导入大麦,显著提高大麦耐铝毒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大麦是对铝离子最敏感的作物之一,因此在酸性土壤不宜种大麦,要在酸性土壤上种大麦,必须施用石灰来提高土壤PH,以消除对大麦有毒作用的铝离子。然而,关于大麦生长的最适PH和无铝毒时的土壤交换性铝的含量的研究甚少。玄武岩发育的砖红壤和第四纪红壤性水稻土作盆栽试验表明,当PH达到6时,大麦产量最高,超过PH6.0时增产幅度反而下降,而作者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土壤PH升高至7.3时也未导致增产幅度的降低。水稻秧苗喷多效唑,能具有“控长、促蘖、防败苗”三个生物学效应,从而导致增产。本田间试验的目的旨在确定大麦生长和产量与土壤PH和交换性铝的关系,并探讨多效唑对大麦分蘖和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铝(Al)和锰(Mn)是限制酸性土壤作物生长的两大主要因素。以耐铝性差异较大的两个大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处理对大麦生长、叶片功能和氧化胁迫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铝毒害导致大麦根长下降,根系干物质量降低,锰毒害显著降低植株株高和地上部干物质量,铝锰共存时锰加重大麦铝毒害。铝锰胁迫降低功能叶叶绿素含量和光合能力,复合处理下叶片功能指标下降幅度高于单独铝或锰处理。胁迫处理下叶片功能指标的下降幅度以叶绿素a含量和叶片蒸腾速率最明显。胁迫处理对铝敏感品种的生长和叶片功能毒害强于耐铝品种。铝锰胁迫引起大麦功能叶丙二醛(MDA)含量增加,过氧化物酶(POD)和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增强,铝敏感品种增幅更大,复合处理时两品种叶片 MDA 积累量及铝敏感品种 POD 和 SOD 活性增幅显著高于单独铝或锰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