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职业特征决定职业形象,所以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职业形象,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教师的这些职业特征决定了教师的形象是以威严、崇高、博学为主要特征的,因此大成至圣先师孔子曾一度被奉为神灵。专业特征也对职业形象发生影响。同是教师,不同的专业塑造了各自不同的形象,语文教师的儒雅,政治教师的善辩,数学教师的精细,美术教师的艺术气质──本文着重论述体育教师职业形象的特点,以及体育教师职业特征、专业特征与形象特征之间的关系。本文认为体育教师既是教师,他就应该具有教师傅学多才、…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CIS原理为依据,对体育教师职业形象进行设计研究。体育教师的职业形象理念识别系统、体育教师的职业形象行为识别系统和体育教师的职业形象视觉识别系统构成了体育教师职业形象的CIS设计体系。理念识别系统包括人际礼仪、职业道德、人格魅力;行为识别系统主要包含职业教学能力、职业知识及科研能力等;视觉识别系统包括教师的教态、服饰仪表等。这三个要素互相联系共同构成了体育教师职业形象的整体。  相似文献   

3.
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对于学生,教师自身、学校乃至整个教育界都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在新时期这一特定的阶段对体育教师的形象进行了塑造,提出了教师形象是一种榜样、是一种资源、是一种境界的观点,并认为体育教师职业形象的塑造不仅是一个合格体育教师成长的必然过程,更是一个优秀体育教师做好本职工作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4.
体育教师面对可塑性极强的莘莘学子,一句话,一个动作,一种表情都会给学生这样那样的影响,因此,从体育教师应具有的形象、在形象上易出现的问题以及体育教师怎样塑造良好的形象等方面进行探讨,对体育教师的形象塑造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英语教师职业形象是英语教师教育研究中一个上位的、具有综合性的研究课题。由于对英语教师职业形象专门研究的不足,英语教师职业形象存在认识上的模糊性和片面性,这将严重制约英语教师良好的职业形象塑造和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本文借鉴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CIS理论,对英语教师职业形象CIS内涵、构成要素及其如何CIS设计稍作探析与勾画,旨在为英语教师职业形象塑造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现代社会对教师这一职业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教师应为自己设计和塑造出良好地职业形象,以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而教师的职业形象又有一定的特殊性,它是从自身特有的职业要求和环境中培养发展起来的。本文围绕如何设计与塑造教师的职业形象这一问题,从多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高校辅导员发挥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航者的作用,育人效果与职业形象有着密切的关系,然而,辅导员的职业形象也具有多样性和特殊性,因此,利用其职业形象对大学生的德智体美多方面发展提供指导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分析高校辅导员职业形象的实践性、时代性、融合性来阐述其内涵特征,从政治引领价值、综合育人价值以及文化传承与创新价值的角度分析其价值意蕴,最终探讨出高校辅导员职业形象塑造实现路径,即职业形象塑造的关键是明确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责任感,塑造其良好健康的人格,打造终身性专业发展的培养,并通过优化顶层设计提升社会大众对高校辅导员价值体系的认知与重视程度,在高校辅导员群体、学校、社会的协同下提升其形象,为高校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做好服务。  相似文献   

8.
要想成功的塑造职业形象,一定要对其风格进行准确的定位,本文从典雅风格、时尚风格、庄重风格三种不同的职业形象风格入手,浅析职业形象塑造的风格.  相似文献   

9.
教师的形象和人格魅力是开启学生心灵的一把钥匙,因而教师应以良好的职业形象来赢得学生的信任与敬重,而提倡"为人师表,身正为范"正是高校女教师职业形象塑造的关键,也是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和谐统一要求。  相似文献   

10.
陈郁 《教育》2013,(17):57
出版:清华大学出版社《大学生职业形象》一书详细阐述了职业形象和职场礼仪的概念与分类,拥有职业形象和职场礼仪的意义与价值,以及大学生塑造职业形象和礼仪的作用,并分别为男、女大学生的职业形象塑造各自提供了9种范例,还阐述了办公礼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就中学体育教师角色期望对莆田市101位教师和962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师生时体育教师角色总体期望趋向一致,依次是职业道德、教学能力、综合素质、师生关系、个人形象.从不同的视角师生在各个具体内容的期望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2.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份,体育教师的职业素养直接影响着体育教学的质量。依据从事体育教学的经验,体育教师的职业素养应该由职业道德素养、业务能力素养、身体形态素养、心理品质素养、社交能力素养组成。各素养之间应该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相似文献   

13.
运用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台州市高中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发现:(1)大部分体育教师对专业发展具有积极的认识,但缺乏专业发展主动权;(2)参与校外专业培训的机会较少;(3)60%以上的高中体育教师对专业培训内容的满意度较低;(4)高中体育教师专业发展需求主要表现为课程设计、风险控制、情谊沟通和教学技巧,高中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在不同人口学变量上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4.
面对我国中小学体育教育发展中存在着管理的缺位、体育的"小三门"地位、体育教师被歧视、体育教师的自暴自弃和"达标与考试"导向错位等制约因素,提出了学校和地方政府要给力于体育教师;提高体育课程地位,改善体育教师形象;转变体育教师观念,改善体育教师知识结构等改进措施,以期为我国中小学体育发展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5.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physicality in the professional identities of physical education (PE) student teachers. Twenty PE student teachers participated in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during their final teaching practice. Data were analysed using qualitative thematic analysis and typologies. The results showed substantial diversity in the student teachers’ conceptions of physicality and the ways these conceptions were embedded in their developing professional identities. The results also brought to light criticism directed at traditional notions of the body and physicality in PE and PE teacher education (PETE). We suggest that conceptions of the body and physicality represent a central element of PE teachers’ professional identity. The results also indicate a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ceptions of physicality and pedagogies implemented in the future. Time and place for student teachers to discuss body-related matters should be provided in PETE.  相似文献   

16.
为探析近十年我国体育教师培养研究的研究现状、热点、前沿和趋势。本文采用知识图谱(Cite Space)的计量学方法对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总库(CNKI)库中收录的249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中体育教师培养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和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2010-2019年我国体育教师培养研究发文数量呈波浪式发展;作者和研究机构及合作方面,研究机构以师范类院校为主,尹志华、汪晓赞、季浏等为体育教师培养研究的高产核心作者,各作者之间形成了小型合作研究网络,但是合作研究程度较低;通过绘制高频关键词的共现图谱和时区图谱得出体育教师教育、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体育课程改革、国内外体育教师培养研究对比等方面是我国体育教师培养研究目前的热点,新时代下体育教师培养的认证程序、职前体育教师教育、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等将是未来研究的前沿问题。概言之,近十年我国体育教师培养研究趋势呈现由浅入深、由面到点、由整体到局部,从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朝专业化、职业化的发展趋势。为我国体育教师培养研究向“理论+实践”的多学科综合研究方向的纵深发展奠定基础,从而能提高我国体育教师培养研究的专业深度和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中学体育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集体施测的方法,运用教师职业倦怠问卷、自尊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244名被试的职业倦怠水平与社会支持、自尊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女性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水平显著高于男性体育教师;2)不同年龄的中学体育教师在职业倦怠总分、情绪衰竭、成就感降低等水平上并无显著差异;3)学历不高的中学体育教师的成就感降低水平显著高于学历较高的中学体育教师;4)中学体育教师的自尊与职业倦怠三个维度均呈显著负相关;5)自尊可以作为社会支持影响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水平的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18.
国内有关体育教师职业认同的研究还处在未进入成熟的发展阶段.多数学者以魏淑华博士在2005年把教师职业认同的结构按照职业认识、职业情感、职业意志、职业技能、职业期望和职业价值观6个维度编制问卷,在已有的关于体育教师职业认同量化研究的问卷调查法中为依据.但在职业认识这一维度中,问卷设立的题目还不能认定出职业认识的总体水平.因此,将按照体育教师的角色特征重新编制问卷,对今后体育教师职业认同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哲学与教育学层面探讨了开展高校体育教师职业认同研究的依据,分析了高校体育教师职业认同的来源,认为教师的个人特质是教师职业认同的决定性因素,社会因素与教育环境因素作为外部因素也对教师职业认同产生着较为重要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高校体育教师职业认同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特尔菲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青海农村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素质现状进行系统调查和全面、客观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学校体育教师缺额较大,教师队伍中青年教师占的比例大,女性教师严重短缺,教师学历偏低,职称评定工作滞后,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极不稳定,教师流失现象比较严重。故此针对性的提出发展对策和具体措施以缓解或逐步扭转青海农村地区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建设落后的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