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植物保护》2009,35(3)
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作物保护部近日在中国市场推出了一种新型杀菌剂-18.7%烯酰·吡唑酯(凯特)水分散粒剂。该药是防治卵菌病害的特效杀菌剂,具有叶面渗透能力强,分散性好,耐雨水冲刷,持效期较长的特点,对绝大多数疫霉和霜霉引起的真菌病害具有理想的预防兼治疗作用,防治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2.
李磊 《植物保护》2004,30(2):56-56
瓜类和茄果类作物真菌、细菌病害混发现象普遍,如西瓜霜霉病、白粉病、细菌性角斑病,西红柿灰霉病、细菌性溃疡病经常混发,在整个生长季节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危害。西瓜霜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病状很相似,不好区分,这给农民们对症选择药剂防治带来困难,若病害判断失误,起不到防治的效果,如应用多种药剂,增加不必要的投入。由新加坡利农公司推出的克菌宝COPFORCE可很好解决以上问题。克菌宝COPFORCE独特的配方可同时防治真菌和细菌病害,农民们只需使用一种药剂,不需增加其他成本,便能解决这两种病害。克菌宝COPFORCE是保护性杀菌剂,杀菌谱广,不易产生抗药性。在发病前、发病  相似文献   

3.
40%嘧霉胺悬浮剂防治番茄灰霉病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番茄灰霉病是由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Pers.)引起的。是番茄生产上的1种重要病害。不仅可以为害叶片。影响光合作用,而且可以侵染果实。造成烂果和落果。严重影响番茄的品质和产量。生产上曾一度使用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等防治番茄灰霉病,由于抗性的产生。致使防效大大降低。为了寻找1种安全高效的防治番茄灰霉病的药剂和用量.我们对新药40%嘧霉胺悬浮剂进行了防治番茄灰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证明该药剂是防治番茄灰霉病的一种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4.
49种植物源粗提物对黄瓜灰霉菌的生物活性筛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黄瓜灰霉病是由灰霉菌Botrytis cinerea引起的重要病害.目前,尚无理想的抗灰霉病黄瓜品种,药剂防治仍然是控制该病害的必要措施.20世纪80年代以前防治灰霉病的杀菌剂如苯并咪唑类的多菌灵、硫代氨基甲酸酯类的甲基托布津、二羧酰亚胺类的异菌脲、腐霉利等已使用了近30年,灰霉病菌对这些药剂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作者测定了植物源粗提物对黄瓜灰霉病菌的活性,以期研制开发出无公害植物源杀菌剂.  相似文献   

5.
灰霉病是葡萄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葡萄果实的品质和产量。为明确葡萄灰霉病菌对四霉素和啶酰菌胺的敏感性,本研究分别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了四霉素和啶酰菌胺对采自云南省宾川县、湖北省武汉市和辽宁省北镇市60株葡萄灰霉病菌的有效抑制中浓度EC50,建立了敏感性基线,并分析了二者之间的交互抗性。结果显示,葡萄灰霉病菌对四霉素和啶酰菌胺的敏感基线分别为0.245和1.115 μg/mL;上述葡萄灰霉病菌均对四霉素敏感,而11.7%的菌株表现为啶酰菌胺抗性。并且四霉素与啶酰菌胺之间不存在交互抗性(r=-0.040,P>0.05)。因此,四霉素可作为防治葡萄灰霉病的候选药剂,研究结果对两种杀菌剂的科学使用以及葡萄灰霉病的可持续防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葡萄果穗白粉病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白粉病病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葡萄钩丝壳菌,是葡萄生长中的主要病害。果实、叶片和新枝蔓等绿色部分均可受害,以果实受害损失最重。果实受害,先在果粒表面产生  相似文献   

7.
灰霉病菌抗药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灰葡萄孢引起的灰霉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对于灰霉病的防治,化学药剂仍然是最简单有效的途径。然而,环境保护、人类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要求杀菌剂的使用更加精准,以延缓灰葡萄孢抗药性产生。笔者总结了防治灰霉病的9种单一活性位点杀菌剂的作用模式及抗性产生机制,以及多重抗药性和解毒作用等与作用位点无关的抗性产生机制,提出了减少杀菌剂对葡萄孢种群选择压力的策略和田间抗性管理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玉米白斑病是我国西南玉米产区一种新发病害, 尚缺乏有效的防控措施。为筛选玉米白斑病的防控药剂, 本研究选用19种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菌剂, 于2022年-2023年在云南省普洱市开展田间试验, 分别于玉米10叶期和抽雄吐丝期采用叶面喷雾法施药1次, 评价各药剂的田间防效。结果显示, 9种防治真菌性病害的杀菌剂在最后1次施药后28 d对白斑病的防治效果超过50%, 包括250 g/L嘧菌酯悬浮剂、40%氟环唑悬浮剂、24%井冈霉素A水剂、40%咪鲜胺水乳剂和10%苯醚甲环唑微乳剂5种单剂, 以及325 g/L苯甲·嘧菌酯悬浮剂、40%丁香·戊唑醇悬浮剂、40%唑醚·戊唑醇悬浮剂和30%氟环·咪鲜胺微乳剂4种混剂。保护性杀菌剂代森锰锌和有机铜杀菌剂喹啉铜仅表现了23.26%和29.00%的微弱防效。卵菌病害特效药剂烯酰吗啉, 防治细菌性病害的杀菌剂春雷霉素、四霉素、中生菌素以及植物免疫诱抗剂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的防效较差, 均低于20%。本研究发现部分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和三唑类杀菌剂对玉米白斑病具有较好的田间防治效果, 建议现阶段在生产上采用二者的复配药剂如苯甲·嘧菌酯, 唑醚·戊唑醇等开展田间防控。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有效防控葡萄霜霉病的杀菌剂,选择了46%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77%硫酸铜钙可湿性粉剂、20%松脂酸铜水乳剂等13种杀菌剂开展田间药效试验。通过比较各处理防效,发现10%氟噻唑吡乙酮可分散油悬浮剂、8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30%烯酰·甲霜灵水分散粒剂、70%烯酰吗啉·霜脲氰水分散粒剂、47%烯酰吗啉·唑嘧菌胺悬浮剂、60%代森联·吡唑醚菌酯水分散粒剂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效较高,相对病指防效在86.98%~93.01%之间,可用于生产中葡萄霜霉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0.
通过2年4地的田间小区试验,啶氧菌酯250克/升悬浮剂分别在辣椒炭疽病和葡萄黑痘病的发病初期,兑水均匀喷雾,施药2~3次,均达到优异的防治效果。同时对同期的病害如葡萄霜霉病、白腐病、褐斑病有很好的兼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啶氧菌酯250克/升悬浮剂明显提高作物产量,有效提升作物品质,是安全、高效、低毒、内吸治疗型的广谱性杀菌剂。建议可广泛应用于蔬菜、水果等高经济价值作物的病害防控,是目前大力发展绿色食品的首选农药之一。  相似文献   

11.
试验结果表明,40%克菌丹戊唑醇悬浮剂800倍液和1 000倍液对大姜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较好,比常规药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的防治效果好。在生产上建议推广使用40%克菌丹戊唑醇悬浮剂800~1 000倍液防治大姜茎基腐病。  相似文献   

12.
灰霉病是发生在保护地(日光温室和大棚蔬菜上的一种特有病害,属半知菌亚门真菌,主要危害黄瓜、西葫芦、番茄、茄子、辣椒和韭菜等蔬菜)。一旦发病,轻者减产30%左右,重者可损失90%以上。该病目前已成为我县危害保护地蔬菜的最主要病害之一。 低温(15℃~20℃)  相似文献   

13.
为评价牛至精油及其2种主要成分香芹酚和百里酚在植物真菌病害防治方面的应用前景,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3种物质对16种植物病原真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活性,并采用黄瓜子叶法测定其对黄瓜灰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牛至精油在500 mg/L浓度处理下可完全抑制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黄瓜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和小麦根腐病菌Bipolaris sorokiniana等12种植物病原真菌的菌丝生长,对棉花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的菌丝生长抑制率也达到97.66%。牛至精油对这13种病原真菌的EC50在83.09~236.58 mg/L之间,香芹酚和百里酚对这13种病原真菌的毒力均高于牛至精油,其中香芹酚对黄瓜灰霉病菌、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小麦全蚀病菌Gaeumannomyces graminis、棉花黄萎病菌和小麦茎基腐病菌Fusarium pseudograminearum菌丝生长的毒力较强,EC50分别为9.09、22.45、24.28、28.40和28.80 mg/L;百里酚对黄瓜灰霉病菌和小麦全蚀病菌菌丝生长的毒力较强,EC50分别为21.32 mg/L和27.08 mg/L。香芹酚和百里酚对棉花黄萎病菌、玉米大斑病菌Setosphaeria turcica、苦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momordicae、黄瓜灰霉病菌和黄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orbiculare的孢子萌发亦有较强毒力,其EC50为3.78~289.07 mg/L。1 000 mg/L牛至精油对黄瓜灰霉病的预防效果与400 mg/L嘧霉胺悬浮剂的预防效果无显著差异;500 mg/L百里酚对黄瓜灰霉病的预防效果和治疗效果均与400 mg/L嘧霉胺悬浮剂的效果相当,而香芹酚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400 mg/L嘧霉胺悬浮剂。表明牛至精油及其主要成分香芹酚和百里酚的抑菌谱广且活性强,具有作为植物源杀菌剂的开发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4.
李磊 《植物保护》2004,30(1):27-27
瓜类和茄果类作物真菌、细菌病害混发现象普遍,如西瓜霜霉病、白粉病、细菌性角斑病,西红柿灰霉病、细菌性溃疡病经常混发,在整个生长季节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危害。西瓜霜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病状很相似,不好区分,这给农民们对症选择药剂防治带来困难,若病害判断失误,起不到防治的效果;如应用多种药剂,增加不必要的投入。由新加坡利农公司推出的克菌宝COPFORCE可很好解决以上问题。克菌宝COPFORCE独特的配方可同时防治真菌和细菌病害,农民们只  相似文献   

15.
为了筛选防治葡萄白粉病的绿色高效新型药剂和适宜的增效剂,以达到减量增效防病的目的,本研究选用10种杀菌剂对葡萄白粉病进行田间药效试验,同时评价5种增效剂对杀菌剂的减量增效作用。结果表明,20%氟唑菌酰羟胺·苯醚甲环唑悬浮剂和29%吡萘·嘧菌酯悬浮剂效果最好,对葡萄白粉病的防效分别为75.75%、63. 80%。在推荐剂量下Silwet 636、Silwet 806、Y-20079、杰效利等4种增效剂对29%吡萘·嘧菌酯悬浮剂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当减少30%药剂使用量或减少30%药液量时添加这4种增效剂的处理防效均优于单一药剂处理,其中Silwet 636表现最佳。推荐施用20%氟唑菌酰羟胺·苯醚甲环唑悬浮剂1 500倍液和29%吡萘·嘧菌酯悬浮剂2 000倍液田间防治葡萄白粉病。在减30%药剂量或药液量条件下,在29%吡萘·嘧菌酯悬浮剂中添加Silwet 636、Silwet 806、Y-20079、杰效利等增效剂也可达到同等或更优防效。  相似文献   

16.
8种杀菌剂防治葡萄霜霉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8种杀菌剂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烯酰吗啉.甲霜灵30%水分散粒剂600倍液、烯酰吗啉40%悬浮剂600倍液、甲霜.锰锌72%水分散粒剂400倍液、嘧菌酯25%悬浮剂1 500倍液以及氯化十二烷基苄基铵10%水剂1 000倍液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良好,显著优于传统药剂三乙膦酸铝80%水分散粒剂500倍液、代森锰锌80%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丙森锌70%可湿性粉剂400倍液。其中,烯酰吗啉.甲霜灵30%水分散粒剂600倍液效果尤佳。  相似文献   

17.
多霉灵防治番茄灰霉病效果好多霉灵是由万霉灵与多菌灵复配的新型高效杀菌剂。1993年我们用江苏新沂农药厂提供的多霉灵在徐州市郊区后桃村日光温室进行防治番茄灰霉病的试验,小区面积21平方米,3次重复。设亩用50%多霉灵100克、65%硫菌霉威150克、5...  相似文献   

18.
用50%烯酰吗啉·嘧菌酯悬浮剂800倍液、1 000倍液和1 500倍液防治葡萄霜霉病,药后14 d,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分别是79.24%、90.89%和91.75%,对照药剂25%嘧菌酯悬浮剂1 000倍液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是64.79%。试验结果表明,50%烯酰吗啉·嘧菌酯悬浮剂可有效防治葡萄霜霉病,药效明显高于对照药剂25%嘧菌酯悬浮剂,建议在葡萄霜霉病发生初期用1 000倍液对叶面均匀喷雾。  相似文献   

19.
曹立武 《植物医生》2003,16(6):16-17
辣椒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 Pers],属半知菌亚门真菌,该病菌寄主广泛,可侵染黄瓜、茄子、菜豆、番茄、西瓜等,在温室、大棚较易发生。2003年春季温室大棚辣椒灰霉病发生早,面积大,危害重。据笔者4月中旬在夏县南大里乡、埝掌镇,瑶峰镇等温室辣椒种植区调查,发病率达70%~90%,病叶率达30%以上,严重者达60%以上,病果率达15%~20%,造  相似文献   

20.
调查辽宁、吉林人参主产区灰霉病发生危害发现,人参灰霉病发病初期为6月上旬,发病高峰期为7月中旬至8月下旬,发病严重的参床病株率达12.5%。为防治人参灰霉病,选用12种杀菌剂进行室内、外药剂筛选试验。室内初筛发现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40%嘧霉胺悬浮剂和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的抑菌效果较好,EC_(50)分别为0.19、1.20 mg/L和4.41 mg/L;其次是30%醚菌·啶酰菌水剂、70%代森联水分散粒剂、18.7%烯酰·吡唑酯水分散粒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对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差。田间药效试验发现,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和40%嘧霉胺悬浮剂防治效果较好,均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